圖像

文 : iamanne    製作 : 陳定鼎

孟克所處的時代

        十九、二十世紀相交的年代,西方文明在宗教、倫理、哲學、與美學等精神價值上產生劇烈變化,面對社會的變遷、人生的無常變化,愛德華旦F了非常多的苦痛,也傳達當代人們的世紀末心理狀態。孟克承認,正是這種苦痛,成為他創作的價值所在。孟克的畫作的確描述他所處時代的精神並他所遭受的衝突,而他作品中特有的燃燒、發熱,與極端不安等因素,其原因也來自他的成長經驗。

        愛德華. 孟克出生於 1863 年 12 月 12 日,他父親個性害羞、情緒敏感,容易憂鬱。 孟克 5 歲時,母親死於肺病,父親因此鬱鬱寡歡、神經緊張。對宗教信仰瘋狂依賴。孟克 14 歲時,其姐瓊安也死於肺病。

        孟克自己常常生病,加上親近的接連變故,他自己回憶道:「我自幼被死亡、瘋狂與疾病跟隨,直到現在。 我很早就知道人生的悲苦與險境.... 」孟克終身未娶,享年 80 歲。

        孟克的作品用色彩、線條與形式呈現自己某種迅速的情緒,描述了自己生命觀點中的生死愛苦,他以強烈的色彩將所有的作品串聯起來,這些色彩或灰暗、或明亮,都如同火焰一般燃燒著觀者的觀畫情緒,形成了孟克特殊繪畫語彙。

病童

圖像

病童,1885

孟克

        病童 ---- 孟克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作品中孟克描述自己對死亡的恐懼。他的回憶母親與姊姊的死亡創痛經驗,賦予這畫無比的情感。

        分析此畫的色彩運用與構圖方式,可以讓我們更貼近畫家作畫當時的心情。全畫以綠灰為主調,畫中女孩的髮色與綠色窗簾的冷調,以至於白色的枕頭都是在底色上塗了很多層的顏料,一次又一次的刮擦、塗抹,造成多層顏料的混雜,沒有一處可以分辨出原色。這樣的作畫方式使得碎裂的身體肌膚形成一種特殊的象徵語彙,刮痕強調了畫中人物的輪廓,卻也或多或少破壞了圖畫的結構,括痕深淺造成畫面有如浮雕一般的感覺。

        我們可以由此得知,對孟克來說,顏料不是畫面的塗飾物,而是他情感表達的媒介,在括擦的同時,如同他所受到的痛苦一般,所描繪的不單只是他對母親與其姐所遭受的死亡,事實上他所描繪的是自己的病痛與對世界過份的敏銳所造成的不安與無奈。甚至於在這畫出售之後,孟克不斷的以不同形式重做同名作品。對孟克來說,死亡與疾病不單是他痛苦的來源,也是他的回憶,是他不能或缺的逃避所。

吶喊

圖像

吶喊,1893

孟克

        吶喊是孟克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這幅作品同時也是孟克自己在繪畫創作上的一種嘗試,比較接近表現主義的作品。但是孟克從不相信、也不接受主義或教條,他認為主宰創作的重要因素,是畫家內在的情感。

        如同孟克所堅持的理念一般,這幅作品成功的傳達孟克自身的感受、與他所承受生活中令人畏懼的成份,對時代的敵意、對自我內在的軟弱、人心的機械化、現代社會理性與科學取向等等思潮的抗議,這幅作品表達他的絕望與紓解之道。

        畫中人物如同存在主義小說的主角,對所存在的環境似乎除了吶喊找不到出口。畫面呈現出高度的透視技法,碼頭伸向風景的深處,而畫中的風景又被海上路地與空中波浪般的線條所掌控,吶喊的人物全身震顫著,背景中有兩個刻意被拉長的人物,從前方面面走來。吶喊的主人彷彿受到驚嚇面色慘黃,如同一具骷髏。畫中的色彩代表畫家當時的心理狀態:空中強烈的紅與黃、風景中的藍、黃與綠,色彩與線條所產生的動感透露出不安。

圖像

春,1880

孟克

        這幅畫以抒情手法繪製。畫中的女孩彷彿不能承受從窗外透進來的溫暖,畫中的光影很明顯的將化分割成兩部分:春天的希望美好,彷彿在窗邊閃耀著,而女孩是生病的。

        窗戶在孟克的生命中有他存在的特殊意義。他自己曾這樣說到:「我帶著疾病進入世界,活在病態的環境中,對年輕人而言這種環境固然如同一間病房,但對生命而言卻是一扇經陽光照射、明亮無比的窗戶....。」

        我們可以經由他的自述,與畫作色彩、構圖上分析出,孟克的確成功的表達了疾病與他生命的關係。在壓抑的童年經驗與病痛糾纏中,疾病不只是他所畏懼的,更是他不曾或離的伴隨者。孟克自己正如畫中的女孩,被疾病所苦、卻安於疾病的陰影,對生活有所希望卻不敢從所熟悉的疾病 (陰暗處 ) 中走出來。

        對孟克來說,疾病與死亡所帶給他的,除了痛苦,還有令他熟悉的安全感。他不能想像這世界是美好的,是可以有平安喜悅的。

關於世紀末死亡恐懼

        現在讓我們從孟克的時代中跳脫出來,反觀我們所處的 20 世紀末,死亡的恐懼用甚麼樣的形式呈現?是疾病?是天災?是人禍?還是人云亦云所造成的盲動?

        孟克所處的時代,人們所遭受的苦痛來自時代本身。這種無法面對的無奈在孟克的作品中清楚的傳達著。在人生尋不到幸福,並且無法面對人生中所遭受的挫敗與孤寂。

        回顧每個世代交替的年代,人們的恐慌不曾稍減。從孟克的畫作中我們有所啟發:當人們對死亡無法正確的認識之時,就無法停止恐懼。有時候不是死亡威脅著人們,而是人的無知使人看不清、不敢向前去,即使前方就是明媚的春光,當人恐懼死亡的時候,就不知道該怎麼安心的活著。

參考資料

世紀末大預言

Hillel Schwartz

智庫文化

孟克  Edvard Munch

J. P. Hodin

遠流

孟克(北歐表現派先驅)

何政廣主編

藝術

孟克  Munch

 

光復書局

回心靈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