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吉勃遜的《耶穌受難記》擺明以宗教片之姿大剌剌向觀眾傳教。此片一出,馬上引來各界的關注、撻伐及褒揚。從二月底美國檔期持續延燒至復活節,至今 已開出三億多美金的票房佳績;然而,這樣的票房背後到底透露出什麼訊息?紛爭不斷的電影,到底反映了什麼爭議?實際觀影之後,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寫在下面。

誰來看這部電影?

  很簡單,答案先分成兩類:基督教徒與非基督教徒。基督教徒底下又包含了舊教徒(天主教徒)、新教徒(基督徒)、東正教徒、極端與異端(與基督宗教相關 者)。要再仔細區分下去,單是新教徒又區分出各類宗派,那真是數也數不清了。總之,以這群基督教徒而言,這部電影將基督宗教的信仰中心「耶穌基督」在 《聖經》〈新約〉四福音書裡頭所記載的耶穌事蹟,「活現」在大螢幕上。這樣的舉動過去不是沒有:各種版本的《耶穌傳》直接將耶穌生平事蹟轉化為影片; 各種側寫耶穌的故事也曾經出現在電影當中,例如《賓漢》(註一)。不論怎麼 說,基督教徒總是樂見這樣的電影,至少,就影片本身的工具取向而言,它們是絕佳的傳教工具。
☉賓漢海報

  至於非基督教徒呢?又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一神信仰的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另一類則是其他信仰的追隨者,與無宗教信仰者。可想而知的是前者必定不願見 到這樣的影片。就猶太教徒而言,他們不相信耶穌就是上帝所應許的「彌賽亞」,因此對於耶穌只看做是一位先知,或甚至只是一個平凡人、一個異端煽動者, 這些人和當年將耶穌定罪的祭司、法利賽人與文士是站在同一邊的。至於伊斯蘭教徒(所謂的「回教徒」),對於耶穌最多是先知般的看待,他們的教主則是穆 罕默德,是超越耶穌地位的重要人物。歷經過去幾世紀的宗教戰爭,今日以基督教文明為主的西方社會,和深植於回教文明的中東世界,儼然形成兩相對抗的勢 力;至於原初幾可說是「同本同源」的手足關係,早已不再。

  當然,這些歷史背景對於華人社會而言是陌生的,上述的理解亦可能失之偏頗;因此對於僅有3%基督教徒比例的台灣社會而言,顯然其他的台灣觀眾都落在這 個範疇之內,因此對於這部宗教片的背景認識,想必也就更加淺薄了。

從基督教觀點出發

  基督教徒大致會支持這部電影,這是一般常識。動機呢,當然是傳教。只是這樣的見解還不夠深入,也不足以呈現出代表性。我把我觀察到的幾種情形提出來:

(一)褒揚:劇情合乎聖經記載

  台灣教會界媒體,包括《基督教論壇報》、《國度復興報》、《好消息頻道》等等,對於《耶穌受難記》的支持不遺餘力,鼓勵教會包場的大動作是一個,邀請 非基督徒一同觀影是一個,探討劇情合於真理與否是一個。從我得知的資訊,大多對此片報以肯定的態度。因此,基督徒應該看、非基督徒可以邀請他看,只要 你滿18歲。對於片中大量的血腥、暴力、虐待鏡頭,則傾向合理化。「拍出耶穌受苦的逼真性,叫觀眾曉得『罪』的代價竟然是這麼地大!」「當時耶穌所受的 刑罰,比電影呈現的還要血腥!」耶穌被釘十字架,是為了贖罪;而贖罪的條件非但是要「以無罪的代替有罪」(註二),從耶穌受難的過程中,又更真實地呈 現出刑罰的恐怖,這的確是一般人查考聖經時,不容易去注重的地方。細究裡頭的劇情鋪陳,只有「撒旦」的角色是外加上去的,其他過程都相當符合聖經。

(二)支持:加但書的傳教材料


☉論壇報「為何受難」小冊
  基督徒本身看電影,因為熟悉故事內容,所以很快能夠進入狀況。但對非基督徒而言,要看懂此片可得先作功課才行。對此,《基督教論壇報》印行了《為何受難?》小冊,不但詳細介紹影片背景、幕後花絮,也提供聖經記載、牧長回應及和疑難解答,算是相當詳盡的「教材」。「雙福基金會」則是印製了電影單張, 提供劇情介紹及影片賞析。最直接的,莫過於基督徒陪同觀影,為他們的疑問提供答案。包場的教會可於電影放映前幾分鐘,由牧師在台前介紹電影內容,甚至 在結束後有陪談人員陪談,可說是另類的佈道會。因為電影側重耶穌受難的部分,而信仰卻不僅止於受難,更重要的是耶穌的復活,所以配套措施是必須的。

(三)反對:天主教色彩太濃厚

  對於基督徒而言,高標準審視電影劇情自不在話下,所以在多數褒揚的聲音背後,仍然有少數聲音背道而馳,直指電影的問題。由於梅爾吉勃遜的天主教徒背景 ,在電影的呈現中強化了聖母馬利亞的位置,高舉了馬利亞的地位。幾幕馬利亞出現的場景(伏在地上感受地窖中被刑求的耶穌、與受鞭打的耶穌四目對望、在 刑場擦拭耶穌所流的血、與撒旦對望併行於人群之間、在十架下親吻耶穌的腳)都足以證明。除此之外,不認同將耶穌受苦解讀為對罪的代償的體現,過度血腥 的畫面帶來反效果,猶大的悔罪與自殺的情節誇張、耶穌的表現太過軟弱等等,都成為反對的理由。

(四)貶抑:耶穌傳的失敗定律

  對於任何一部《耶穌傳》的高標準看待,最後淪為一種偏執。事實上,要以「人」去詮釋「又是神又是人」的耶穌基督,談何容易?從本片來說,單單注重「受 難」而忽略「復活」的基本教義,已經成為最大的瑕疵,尚不待言;劇情中間穿插幾幕過往的回憶,與其說是點綴,倒不如說是干擾。沒有加上旁白的說明,看 到的只是斷裂的場景,讓人摸不著頭緒及關連性。題材侷限於「受難」上,所能帶出的信息有限;即或將所有事蹟交代,也因為各導演的角度差異,而塑造出不 同的耶穌。既然如此,運用側寫的方式交代耶穌事蹟,也許比較好;最好是不要拍攝這樣的電影,以免畫面上的耶穌形象,強奪了人對耶穌基督的認識。

從電影本身出發

  畢竟,《耶穌受難記》的本質還是電影,也許可以從電影自身出發,分析電影的好壞。以下有幾點想法提出:

(一)回歸電影的訴求

  目前《耶穌受難記》受到的責難,一方面來自宗教界,一方面來自一般觀眾。宗教界關於基督教裡頭的爭議已在前面交代;接著就是猶太教徒與猶太人的批評。 由於電影中相對於耶穌遭到迫害,相對的加害者便直接指向了猶太人,特別是激進的猶太教徒(祭司、法利賽人、文士)。祭司不消說是宗教領袖,地位不容耶 穌撼動,欲除之而後快;法利賽人及文士則是謹守摩西律法的人,他們教導猶太人守律法,卻過份注重表面功夫而忽略內心的虔敬,因此被耶穌一針見血地戳破 ,掛不住面子。這些人對於耶穌的仇恨是可想而知的,可是這並不代表所有猶太人。電影中的祭司們、被煽動的群眾,其實理性看待的話可以發現,梅爾吉勃遜 並沒有刻意製造宗教對立的意圖。例如當祭司們召集要公開定罪耶穌,影片中有一兩位祭司便衝向前抗議,指責大祭司該亞法此舉不合法也不合理,旋即被拖出 場外的話面。而所謂的群眾,事實上也看見是被「煽動」的,從祭司交代下人的動作,以及在彼拉多訓問的過程裡,是由祭司們帶頭訴求釘死耶穌的情節來看, 顯然身處群眾之中的百姓也是被利用的一份子。因此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真切突顯出世人愚昧無知的情 形。我以為這樣的指控,不太有力。

☉The Passion

  另外,一般人的批評,首當其衝的便是過份血腥暴力的場景。「難道連一部《耶穌傳》的電影都還要搞到限制級嗎?」不過我要說,這不正是片名"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的由來嗎?假如不是拍耶穌的受難,又何來passion之有呢?說什麼不能讓小孩去看,事實上就是電影的本意呀!出身天主教徒的梅爾,的的確 確把天主教素來看重耶穌受難的「苦路」真實呈現了,這是"The Passion of Mel Gibson"。所以最後短暫一分鐘的耶穌復活,當然也不是電影的重點了。這部電 影就我看來,是一部「兒童及非基督徒不宜」的片子,它的爭議性是始終存在的;而裡頭穿插的畫面,當然也不是重點,而確實是一種點綴及補充。因此沒有聖 經背景的人去看,看不懂也不是電影的責任,不能夠因此說它爛的。

(二)富含矯情的意味

  話雖如此,梅爾吉勃遜選擇呈現電影的方式,仍然是可以加以評斷的。就舉比較公允的批評來講,對於梅爾吉勃遜喜歡拍攝大場面的電影、塑造一個悲情的英雄 人物等等先例,從《英雄本色》到《耶穌受難記》,情況似乎是如此。我沒看過《英雄本色》,不過上頭的批評我算是贊同。打從配樂部分,我就覺得有問題。 看過許多電影,聽過很多電影及電視劇、動畫配樂,培養出我對配樂的高標準要求,使我無法像某些人所言「被電影配樂所催淚」。的確,好的電影配樂,視時 機傳達各種喜怒哀樂的情緒,增強情節的渲染力,這是作為配樂的首要任務。有些時候我們會被一張獨立的電影原聲帶音樂所感動,但那不代表它作為電影配樂 就是成功的。在本片裡頭當耶穌來到各各他,準備要釘十字架之際,突然響起的快版雄壯配樂,當下壞了我的情緒。「這是要暗示什麼呢?耶穌雄壯地被釘十字 架嗎?一個英雄人物的死前掙扎嗎?要準備開戰了嗎?」其他地方多使用慢版的低沈旋律,本來無可厚非,不過有時候又為了突出戲劇性而擾亂了畫面的平靜, 實在是有些超過了。不過,這也不能全然歸咎於配樂,因為配樂反映出梅爾的大場面情節。(註三)


☉People Magazine
  就題材而言,梅爾吉勃遜明顯是選擇錯誤。他不該以大場面的角度來設想耶穌受難的事實。一來,耶穌不是個悲情英雄,假如他本著信仰體會的話,他應該選擇 以較平實的手法來呈現。耶穌受難被鞭打,沒什麼好煽情的,可他煽了:用殘酷的刑具和誇張的兵丁嘲笑來加大對比。這邊到底要用慘烈的音樂烘托受難的悽慘 呢?還是去注意耶穌的痛苦與忍耐,輔以低度的配樂(甚或留白)?耶穌背十架走向各各他的路程,又再次炒熱:三番兩次的受鞭打、跌倒、痛苦不堪的表情, 因為強調受苦而不得不找點「狀況」來增加劇情效果。(我實在很不忍看見耶穌倒在地上,被十字架重重地壓在身上的畫面。這不是煽情是什麼?)「為什麼兵 丁一直要打耶穌?還不斷哈哈大笑?」我只能說,「不然他還能拍什麼?」最後走到各各他,慢速度特寫耶穌被釘、被翻轉、被懸掛在十架;同釘犯人被烏鴉啄 眼;兵丁拿長柄刺入耶穌肋骨,噴出大量的鮮血。我不想多舉例子了,是大場面還是小場面觀眾分辨得出來。把耶穌受難的紀實變成兩小時的電影,所謂的矯情 也是因為大場面的設定使然。

(三)穿插手法待加強

  劇情本身的連貫性,在受難的過程間穿插了一些畫面,對於影片本身弊多於利。穿插的畫面對於基督徒而言是熟悉的,因為這些片段正是耶穌教訓眾人、耶穌赦 免行淫女子、耶穌繼承父親木匠的工作、耶穌最後的晚餐對門徒的勸勉等等。不過這對非基督徒而言,馬上形成所謂的「進入障礙」,上面提過了,此乃弊之一 也。而穿插這些畫面的原因,似乎不是因為這些片段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要不怎麼出現馬利亞去擁抱跌倒的小耶穌這一幕?耶穌還跟馬利亞潑水開玩笑?),而 只是因為正好拍攝到某個動作、某個肢體,就穿鑿附會地聯想到以往情景了。這種手法實在不太高明。此乃弊之二也。

  既然要運用倒敘穿插手法,假如能夠加以利用這些「回憶」,塑造觀眾對於耶穌生平的印象(而不是單單著重在受難的虐待部分),讓觀眾曉得耶穌還做過什麼 事、說過什麼話、有過什麼經歷的話,對於影片的可看性將大幅提高,也不需要擔心受難沒有題材發揮而只好往受虐的方向發展;又可以將耶穌復活的部分放入 ,讓觀眾看到全面的耶穌,這樣不是更好?最重要的,透過這些回憶所建構的耶穌,因為跟觀眾產生了感情,對於祂的受難也就自然地輝映出祂的大愛了。這遠 比運用反面醜陋的兵丁虐待與譏笑來凸顯耶穌的軟弱要高明許多,我實在想不透梅爾為什麼不這樣運用?這已經不是「弊」而是「憾」了。

(四)其他人物的成敗

  這部片對於主要配角的描繪,值得肯定。猶大賣主以後的心境轉折、彼拉多不想流無辜人的血以及對於真理的迷惑、希律的荒淫達旦、馬利亞的憂傷與哀慟,在 影片中的發揮都不錯。不過猶大後來被小孩(小鬼?)們纏身,直到上吊的部分,倒是讓人看得糊里糊塗。彼拉多在羅馬政府與猶太宗教領袖之間的折衝表現得 宜,加上夫人的說情,演活了他的角色。希律一副頹糜的模樣,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至於馬利亞,多了許多《聖經》沒有記載的發揮,不過慈愛的本質也因此展 現,就電影論之是不錯的。對了,執行命令的百夫長也是個關鍵角色,他和彼拉多都從中立的角度認識耶穌,《聖經》甚至記載當耶穌斷氣時,他說:「這人真 是 神的兒子」。

  其他的配角們可就不怎麼樣了。彼得三次不認主的安排略顯緊湊無俚頭,他和猶大在出賣耶穌的事上都有份,假如可以稍作關連會更好。撒旦嘛,基督徒將牠的 出現比喻為耶穌的「屬靈爭戰」(註四),有人認為耶穌跺下毒蛇的一幕呼應〈 創世紀〉記載的「女人的後裔(指耶穌)要傷你(指蛇)的頭」,我倒覺得多此一舉。《聖經》裡頭耶穌跟撒旦的對手戲在曠野,遠比這裡精彩;若要以撒旦象 徵耶穌可能放棄受難,張力又難以發揮,還是不要得好。跟在馬利亞旁的女性,從回憶畫面得知她是〈約翰福音〉第八章的淫婦,不過電影裡頭似乎將她與拉撒 路的妹妹馬利亞混為一談,否則不會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如此親近才是。她的戲份又更加薄弱,與約翰(註五)都是花瓶角色。至於一堆兵丁的表現……不說也 罷。

  也許還有人注意一個地方:在往各各他的路上,夾道哀哭的人幾乎都是婦女。起先我很在意這點,認為這是否象徵著在耶穌受難的過程中,女性的力量遠大於男 性(除了被拉去扛十字架的古利奈人西門之外);後來又翻了一次《聖經》,這才看見婦女被提及的原因(註六)。總之,在其他人物的安排上,有好有壞。

如果想要認識耶穌

  從以上的整理可以知道我對本片的評價不很高,不過這也只是影片的問題。事實上,引起我撰寫本文的最大動機,不在於電影外表給人的種種訊息(雖然我前面 都在試圖整理這些訊息並加以分析);我最在意的,還是《耶穌受難記》裡頭的主角——耶穌基督。我沒有對主演耶穌的角色做出評論,事實上,討論演員的演 技如何已經不是重點,因為重要的是這件史實:「耶穌為何受難?」假如走出電影院,不反問自己這個問題,那麼兩個小時的精神折磨全部變成了白費。影片雖 然強調耶穌的受難,卻把這樣的問題拋給觀眾去思考;而這樣的問題卻和一般 open ending的電影大相逕庭。理由無它,只因為我們知道這是真人真事。倘若 是這樣,耶穌這般犧牲的舉動必定有祂的考量。希律譏笑耶穌,說「他這人是瘋子,把他帶走。」祂是瘋子嗎?瘋子的死,創造出流傳兩千年的宗教嗎?耶穌是 誰?祂到底做了什麼事?祂究竟有什麼偉大的地方,讓後來的信徒願意死心塌地的跟隨祂?雖然在《耶穌受難記》我們看到逃跑的門徒及追隨者,但在之後的歷 史上卻證實,這些當初逃跑的門徒都改變了,為主殉道的人大有人在,他們因為耶穌所受的苦,就輕看自己的苦,這是怎麼回事?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讓人看得 如此煎熬;回去以後愈加思考,越覺得這問題難以解答。

  我儘可以站在第三人的立場,大加撻伐地批評這部電影如何如何;我也可以選擇用理性的角度去冷眼看待、分析電影與觀眾的互動。然而身為一個基督徒,從信 仰的親身經歷中,我知道無論再如何觀察、分析、批判,電影終究只是死的、《聖經》也是死的、所有別人所說的都是死的——只有我是活的。耶穌受難的最後 十二個小時,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淵;而祂的復活,卻只有一分鐘不到。其實換個角度去想,未嘗不能將這一分鐘無盡地延伸——祂復活了,而且得著永生。祂今 日仍然活著,透過精神與歷世歷代的信徒活著,也真正從信徒的身體力行當中活著;假如你相信的話——祂現在就活著,這也是歷來基督徒的確信。

  我相信一定有人,是為了想要認識耶穌,才走進戲院的。這樣的人也許不太在意是誰拍的片子、是誰去看了電影、以及觀眾對電影的眾多想法。多重的觀察無法 解決他的疑惑,也無助於認識歷史上的耶穌、信仰上的耶穌。

  如果想要認識耶穌,只能透過一種方法:從信仰出發。這是我最後的……結論。

※註一:以耶穌為題材的電影,有「旁敲側寫的『賓漢』、『聖袍千秋』、『聖徒 妖姬』、『巴拉巴』等片,或是直戳核心正寫的『萬王之王』、『馬太福音』、 『救世主!耶穌』等片」。(廖宏文,亂世中無法撫慰人心,聯合報2004.04. 11D6版) Back↗

※註二:《聖經》當中立下的「代贖」觀念,便是如此。從〈舊約〉以色列人遵照 磨西的律法,以無瑕疵的羔羊與祭物獻上,以換取神對人犯罪的寬恕。到了〈新 約〉,這樣的制度已經不再行之於外,乃是藉由耶穌——這個從未犯罪的人,來 擔當所有人的罪——來完成,轉化為內在的象徵。因此看完電影假如你問:為何 耶穌要受難?這便是答案。上帝立下的規則「罪的工價乃是死」;而如今耶穌自 願成為〈舊約〉裡頭,那個被獻上的祭物,祂的死便替代了人的罪。祂這麼做只 有一個原因:神愛世人。只是我們都沒料想到,耶穌得要如此受難,而不是簡單 的一槍斃命而已。 Back↗

※註三:為了再次確認我對配樂的印象,我上網去試聽了一會兒,也到唱片行實際 端倪了一會兒。就像我在本文說的,我相信這是一張值得購買的電影原聲帶,就 專輯本身的整體聆聽感而言,絕對超過電影的感受。因此我考慮把它買下來,放 棄等待電影DVD的發行,音樂對我而言已經足夠了。 Back↗

※註四:屬靈爭戰簡單來說,就是當基督徒願意遵守神的旨意去作,撒旦就會從旁 阻撓,不管是實際發生的變卦,或者思想上的影響皆是。 Back↗

※註五:《聖經》裡頭同名同姓一點也不見怪。單是馬利亞,就分成耶穌的母親、 拉撒路的妹妹、以及抹大拉的馬利亞等等。至於約翰,就是跟隨耶穌的十二使徒 之一,他也是〈約翰福音〉的作者。 Back↗

※註六:〈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27-31節:有許多百姓跟隨耶穌,內中有好些婦 女;婦女們為他號咷痛哭。耶穌轉身對她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 ,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因為日子要到,人必說:『不生育的,和未曾懷胎 的,未曾乳養嬰孩的,有福了!』那時,人要向大山說:倒在我們身上!向小山 說:遮蓋我們!「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樹上,那枯乾的樹將來怎麼樣呢?」 Back↗

[   回《受難記專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