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帝與諸神會遇

--評〈宗教交談的基礎〉

劉鎮歐


   宗教多元化是當今神學界所關心的重大課題之一。

   今日許多保守的教會人士談論此一問題,視同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下的一件新事。 其實,宗教多元化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社會現實,亦是初代基督徒所面對的信仰挑戰。 誠如神學家亞爾德溫克 (Russell F. Aldwinckle)所言: 「宗教多元化於今乃一明顯的事實;教會不能只在政治、外交和社會學的層面上處理它, 亦不能只看它為宗教史和宗教現象中的有趣問題。

   此一宗教問題無法以一武斷的主張或是排拒的態度獲致解決。」 因此,今日基督徒在面對此一宗教現實應有新的認識,並表現出新的態度。 九月初,莊嘉慶牧師新出爐的大作——〈宗教交談的基礎〉 ﹙輔仁宗教學碩士論文﹚——便針對此問題作一信仰審思的回應, 值得關心社會脈動與教會使命的弟兄姐妹細心品讀。

   綜覽全書,莊牧師立論的基礎是視各宗教信徒為共同的生活群體, 基於共通的人性經驗,面對相同的生活困境挑戰; 並採用宗教哲學家馬丁.布伯 (Martin Buber)的「關係世界」(the world of relation)的詮釋, 直陳宗教信仰與宗教交談(inter-faith/inter-religious dialogue)之間的內在關連性與必要性; 強調不同宗教間的會遇關係應是具有位格倫理的「我-你」關係(I-Thou relation), 而不是非位格倫理的「我-它」關係(I-It relation)。

   然而,縱觀與橫覽東西方古今人類的宗教會遇歷史, 各大宗教信徒大多抱持排他性的「宗教自我意識」(religious ego)心態, 採取闢邪斥異與聖俗二分的僵化處理態度, 造成血淚斑斑的「宗教聖戰」與思想桎梏的「異端裁判所」, 為人類的宗教史頁留下令人心痛的篇章; 直到今日,世界各地因宗教衝突所導致的軍事戰爭仍持續不絕。

   因此,許多宗教團體裡的有識之士,在親嚐、反省以及記取血淚的歷史教訓之後, 不斷地表露出對於「良性互動的宗教會遇」之需求; 特別是基督宗教在面對宗教多元化與世俗人文主義的衝擊後, 積極開展宗教交談運動。

   莊牧師特別在書中強調宗教交談是一種的「心靈工程」, 正確的交談基本認識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交談」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雙向溝通, 為要從中彼此學習真理。因此,為了瞭解別人的宗教心靈,以及反省自己的信仰經驗, 交談者必須認真探索宗教交談的基本態度和交談模式,做為進行有效交談的參考架構。 莊牧師博採東西方具有交談經驗與交談理論建構學者的研究,分別梳理其常見的交談模式, 供做台灣宗教交談理論的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莊牧師特別強調宗教交談理論並非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固定理論, 而是落實在各文化處境與信仰脈絡裡的準則; 它能夠幫 交談者突破文化、宗教、歷史、種族等藩籬, 深入各獨特宗教交化脈絡裡的人民信仰心靈,以達成宗教交談的目標。 因此,莊牧師籲請交談者努力朝向「常民文化」與「民間信仰」的關連來探索, 並據以尋求合乎人民生活實況的交談,以促進不同信仰間的良性互動關係。

   然而,在宗教會遇和交談中,經常會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 事實與美好教理之間呈現相當程度的落差。

   因此,宗教交談實踐的旨趣應具有「解放性」的要素: 一是從「宗教自我」的意識型態中解放出來, 二是透過對等、開放、共融的交談,一起自由地尋求真理的共識,並促進此共識的實踐。 並且,在施行過程中是以「尋求救恩」(廣義的解釋)為中心; 而在實踐方式則是採納「道成肉身」式:亦即將宗教交談置於日常生活的實踐之中, 一起建立生命的共同體,分享共融的人生內涵,促進雙方互相轉化、豐富彼此的信仰生命。

   因此,上述的交談實踐不只是個人所面對的信仰課題而已, 亦不僅是某一宗教團體的宗教使命,而是應成為尋求所有宗教信徒一起參與的交談行動。

   為此,我們可看出宗教交談內容是指向人類的終極關懷方向上, 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種程度的「神學性」,使我們必須去思索宗教交談的神學基礎。 因此,莊牧師分別從神學預設、教會訓導(天主教梵二大公會議的文件)、 以及宗教神學的角度來整理和探討; 並指出宗教交談的神學基礎除了是建立在「救恩的普遍性」和「基督的獨等性」的預設立場之上, 亦經常以蘊存於各宗教文化的「聖道種籽」來作為宗教神學的探討基礎。

   不過,細閱莊牧師大作第五章有關神學基礎的討論,其論述內容令人感到「有點粗略」:

當然,作為第一本「系統化」探討宗教交談的中文著作,毋寧要背負較多的期待和較苛的要求, 以求論述的全備與周延,並啟發讀者能夠反思「宗教會遇」的事實、 「知己知彼」的體認、「知行合一」的力行、「普世福音」的立場, 尋求更深邃、寬廣的「宗教心靈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