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

金幼竹

   在世界許多角落的人們掙扎著求生存之時,不少美國人所關心的是如何「死亡 」。

   幾乎每個月,「死亡醫生」傑克•卡佛基恩又幫助某某人自殺的新聞就會在收 音機或電視機上出現。卡佛基恩助人「自殺」已有好多年了,他認為現在許多癌症 患者與其活著受罪,還不如死了清爽,所以製作了一套無痛死亡的設備,讓那些「 不想活」的人在自己選擇的時間和人說再見。

   對於傑克•卡佛基恩,「爭取死亡的自由」已成了他的「最終使命」。這些年 來,他因助人自殺的行為經常在法院進進出出,一旦面對新聞界發言時,總表現出 他那頑固的自以為是的笑容,不願意認錯,也不願意認輸。

   一般美國人對于這樁「人生大事」大多是充滿了矛盾。一開始,不少人同意傑 克•卡佛基恩的行動,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患病親屬活得苦不堪言,也有人不少 人認為「歹活不如好死」,要是換了他們,寧願「死得有尊嚴」,也不要「活得殘 殘缺缺」。

   但是,近來,不少美國人對於這種「敢死隊」的精神發出了懷疑,因為在看到 另外一些「面對死亡」的例子之後,他們發現原來的「敢死隊」相形之下變成「怕 死隊」,而不是真的「敢死」了。

   這些例子有好幾宗,溫布頓網球明星亞瑟•艾許(Arthr•Ashe)因輸血得了 愛滋病,在一九九三年過世,他沒有請卡佛基恩幫他自殺以減輕痛苦,相反地,他 說:「我在乎的是上帝的旨意,不是我個人的需要。在我打網球時,我從來不為勝 利而禱告,現在我也不為痊癒而禱告。」艾許出身貧窮,又是黑人,但是,他一生 謙卑,雖成了世界級的明星,卻始終不忘故里,經常親自參與家鄉貧苦孩子的活動 ,幫助鼓勵他們走向較寬大的前途。他「順服的死」比許多人「頑強的活」,對人 群社區灌輸了更多的愛。

   一九九四年,在政治上一向活躍的女強人伊莉莎白•葛拉哲也因愛滋病中年離 世,她逝世前仍不斷為自己的信念努力,她說:「如果我沒有生病,我的工作會讓 我覺得非常滿足,但是,不會像現在一樣,讓我發揮出一生最高的潛力。」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芝加哥的樞機主教喬瑟夫•伯那丁Cardinal Joseph Bernardin 因癌症復發而逝世,使大家再度面對「以自殺方式死亡」的問題。伯那丁是美國國 內最勇於發言的一位天主教神職人員,他曾上書最高法院,駁斥「病人有權讓醫生 協助死亡」。由於他自己是一位癌症病患者,他完全能體會到將死之人的心情,但 是他說:「離死亡越近,我越是能感受到生命的福分,創造一個所謂的『死亡權力 』,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認為任何生命若不『完美』就不值得去活。」 誠然,這種「病態的完美主義」,正是許多先進國家的問題所在。由於物質的 先進,許多人都認為「追求完美」是生命的必然軌道,人由於利用科技不斷地控制 自然,便感到自己應該可以控制自己的生命,不但如此,人們也認為他們有權控制 別人的生命,譬如,對於在「計劃」之外所懷的胎兒,媽媽有權決定「要不要」, 對於被捐獻的人體器官,醫院當局可以為了複雜的醫療保險制度以致白白地濫用。 (註一)前幾個禮拜,有一對青少年,在旅館中把他們未婚嬰孩活活的折磨而死• •••••許多社會的悲劇,小致因一雙名牌球鞋殺人,大致「自殺」或「他殺」 ,都是因為人們在心中已設定了一幅「完美生命」的圖片,任何與它不分的樣式, 就被某些人憎惡、厭棄或提早斷送。

   「追求完美」並不是一種罪過,問題是,人們觀念中的「完美」究竟怎樣是一 種品質?還有,人們是用怎樣的方式去「追求」他們心目中的完美。

   在伯那丁癌症復發經常要回醫院去看病時,由於他的特殊地位,醫院給他預備 了一個遠離大眾的出入門,以便進出,但是,他始終沒有用那扇門。他的想法是: 我既是一個神職人員,就應該在醫院慰問病人,不管我自己是不是一個病人。」中 國人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正是描寫這生命中最美的光景,人們 常常忘了,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才能使「不可能的任務」成為可能,在不完美的情 況中追求完美,也正是達到完美的必要條件。

  

  
社會關懷 讀者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