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英雄」與「春」    留言時間/Fri Jun 13 21:13:07 2003
 


「英雄」與「春」

                      文/李杰峰(李四)

  怪怪的,這兩個看來不符一般作文對仗題型的兩個詞怎麼「與」法?
像「做人與做事」、「愛心與寬容」或「信心與虛心」之類的國家考試題
目似乎才能「與」的比較理直氣壯。

  我說的是貝多芬的「Eroica」與「Spring」。

  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英雄」完成於 1804年 8月,在古典音樂的世
界裡,其最大的價值在於拋開莫札特、海頓所代表的傳統古典樂派旋律美
學,以強烈的力度、更長的曲式、獨特的配器及和聲方式開創了新天地,
也成為後來浪漫樂派興盛的重要起點。但這只能說明它值得聽而已,尚不
足以作為我熱愛它的主因。

  話說大學室友是個優雅的「小布爾喬亞」,酷好「迂腐的古典音樂」
,當他熱情地為我介紹時,心中只有「等待整修的台灣社會」的我卻回說
:「社會上有這麼多人在受苦受難,我會覺得聽古典音樂太不食人間煙火
,我沒辦法聽....」。室友當時沒回話,不過日後仍然堅忍不拔地繼續轟炸
我及其他兩位室友,後來我雖然沒有再吐槽,但也沒認真聽到心坎裡。其
實我不是不喜歡,我也學過古典鋼琴,但當時的我有意迴避那個領域。

  升大二後外宿,生活中被一些外務填滿,也有了女朋友,日子過的起
伏動盪,心情十分不平靜。這時卻懷念起室友那「悅耳的噪音」,在一個
諸事不順的日子,我走進了唱片行,但我發現室友念經般的曲目名稱我一
首也不記得。這時,腦中閃過老師說過貝多芬改英雄交響曲名稱的軼事,
於是貝三就這樣成為我第一個蒐集的曲目。這個後來室友口中評論「對初
入門者稍嫌艱澀」的曲目,或許因為符合當時的心境,我居然被電到了。

  強烈的情緒充斥在第一樂章之中,讓我似乎聽到啟蒙主義時代開啟以
來的人類理想,法國大革命顛覆傳統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血淚奮鬥精神,
更聽到了英雄的崛起及貝多芬的敬意。不料,這首向拿破崙致敬而寫的樂
曲還沒上演(第一次正式公演為1805年4月),1804年5月就傳出拿破崙將
稱帝的消息,這也使得第二樂章「送葬進行曲」更加耐人尋味,樂章本身
的悲憤曲調令人印象深刻,真不知是貝多芬用音樂為「背叛理想雖生猶死
」的拿破崙送葬,還是單純的音樂上的理由。第三樂章則用一種輕鬆詼諧
的旋律,我則解讀為那個時代事事都在成長進步的樂觀心情。這樣樂觀的
心情延續到第四樂章,更多了一些成熟的反省和雍容的氣度,最後則充滿
信心大步的邁向終點,所謂貝三的英雄氣概來自樂曲的恢弘氣勢而不是它
的標題,從此樂章正可印證。

  「英雄」可說是人生的一種重要層面「理想」。

  貝多芬對音樂和民主兩個理想的堅持,都在這首交響曲的幕前幕後顯
現無疑。從樂曲本身而言,一個劃時代的革新作品其實是要同時冒著被眾
人斥為亂來的大風險,當時的貝多芬雖已是室內樂和鋼琴名作曲家,但在
大型樂隊規模曲式上仍然是莫札特、海頓的天下,貝多芬要堅持自己的強
烈音樂風格及創新的形式實在是一種極需勇氣的行為,而他堅持的過程和
結果都十分令人佩服。

  而就拿破崙稱帝而一氣劃掉原本「題獻給拿破崙的偉大交響曲」的標
題,改成「英雄」並附註「為懷念一位偉人而作」的這段幕後軼事,也讓
人對於他對民主理想的執著有更多感觸。處在法國大革命後那種傳統勢力
急欲壓制革命的氛圍,貝多芬則對民主理想寄予厚望,更希望拿破崙能為
法國捍衛這個理想,只是打敗了傳統勢力卻無法打敗自己野心的拿破崙,
最後竟讓貝多芬失望不已:

  「原來他也是個庸人!現在他就要把人權採在腳下。他的野心會使
 他變成最大的暴君!」(Philippe Autexier原著,周克希譯,貝多芬-完
成生命的意志,1995年,53頁)

  貝多芬的真性情和對民主人權的信念由此可見一般,而其以極其雄壯
的交響曲風格來呈現主題,也同時表彰了他對民主理想的無限崇敬。

  和英雄相對的則是「春」

  貝多芬的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創作於1801年,原本並無標題,但因樂
風充滿了希望與幸福、自由與浪漫,於是後人為它加上了「春」這個暱稱
。除了也是擺脫了莫札特風格外,就貝多芬自己的整體作品而言,「春」
在深度和力度上也都較先前的作品有進展。而這個進展的原因正是它值得
一書的地方。

  貝多芬自1794年起聽力逐漸衰退,到1801年時,他已經聽不見樂聲,
同時耳鳴終日,別人隔得稍遠些叫他,他便聽不見,於是一般人就覺得他
性情孤傲。他在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囑(Heiligenstadt)裡就寫道:

  「呵,你們這般人,把我當作或把我說成心懷怨恨,瘋狂或憤世嫉
 俗,你們對我是多麼不公正啊!你們並不知道其中隱情。……我本生
 來熱烈而活躍的性格,現在卻不得不離群索居。……然而,我怎麼能
 開口對別人說:『請說清楚!請大聲說!我是個聾子。』……」
 (出處同前揭書,104-105頁)

  貝多芬只是孤獨面對這個造物主的大玩笑,忍受旁人的異樣眼光,同
時在這種常人悲憤不已的狀況下,創作出「春」這樣明亮溫暖的曲子!

  第一樂章快板旋律由小提琴為主鋼琴為輔的優美旋律開始,也是貫串
整部作品的溫暖春天象徵,然後似乎有事發生的不安旋律在這個溫暖的春
天裡有時出現,有時則被溫暖的旋律壓過。第二樂章是富情感的慢板,小
提琴和鋼琴彷彿在緩慢的述說作曲家的憾事,但絲毫不放縱悲傷情緒決堤
,只是沉靜地述說。第三樂章是很快也很短的快板,由充滿活力的鋼琴跳
躍音符開啟,小提琴隨後也加入,像是兩個說好不可以再難過,然後便像
賽跑似的笑笑鬧鬧跑進充滿陽光的春天裡。第四樂章先出現喜悅的鋼琴聲
,然後伴著優美溫暖的小提琴聲,一同自由地徜徉在春日的風裡,期間也
偶爾透露出一點點的感傷,但是最後仍被春天所溫暖並幸福地帶著希望結
束。

  「春」則是人生的一種重要層面「現實」。

  和貝三龐大的交響樂團不同,奏鳴曲「春」只由一把小提琴和一架鋼
琴互相搭配,就像現實人生中總是得在外援有限的狀況下面對困境。也不
同於後來貝五「命運」交響曲的激昂澎湃,「春」是用一種內斂的手法鋪
陳,而創作時間較早的春或許更能說明作曲家在初面對殘疾時對現實命運
的感想,其旋律的優美境界和早期創作的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悲愴」
( mild seven 廣告配樂)相較,更讓我們看見貝多芬面對困境的態度已經
超越了悲傷埋怨。對貝多芬而言,把自己的悲哀寫出來絕對不困難,但如
果只是這樣,貝多芬的偉大恐怕要打些折扣,因為訴說自己的悲哀而要人
同情其實是一種絕對的傲慢。貝多芬做的是超越現實的悲哀,更從痛苦的
現實裡汲取了藝術的養分,用春天般的溫暖旋律撫慰自己也撫慰人心,也
因此我們才有幸聽見日後他那些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

  身處兩個世紀之交,更是人類歷史上轉變最大的時代裡頭,貝多芬用
堅強的信念,挑戰傳統挑戰權威,更同時面對自身最艱難的課題,不僅用
音樂見證了那個時代的光榮與黑暗,也記錄了人性真實情感的悲哀與超越
。「英雄」與「春」,正是人生中的理想與現實,而貝多芬的回應是多麼
令人讚賞!!

  【謹以此文獻給十年前帶我領略古典音樂堂奧的好哥們曾建凱】




個人新聞台:李四的美麗人生  回心靈小憩首頁  我要回應

 

下一頁   上一頁   最末頁

編號 時間 作者 標題
36Jun 13李四「英雄」與「春」
35Jun 4fragileness印度支那—論殖民和被殖民國家兩者的權力互動模式
34May 31merlynGSP系列短篇--第二把匕首
33May 27fragileness提督徵文系列--第二把匕首
32May 19雨漣定位與轉型
31May 13林淑芬下一個英雄在哪裡?
30May 1雨漣憤怒的賽賓娜
29Apr 26Sinner斷臂阿里:一座山也經歷不了我的痛!
28Apr 23雨漣夢境與現實
27Apr 20雨漣回憶的夢
26Apr 16雨漣有關歷史
25Apr 13雨漣「試談拉康的鏡像階段」系列討論
24Apr 8雨漣深刻的向度
23Apr 5雨漣到底e不e?
22Apr 2雨漣「網路文學」相關回應與討論(3)
21Mar 31雨漣「網路文學」相關回應與討論(2)
20Mar 29雨漣「網路文學」相關回應與討論(1)
19Mar 29雨漣害怕上體育課的小孩
18Mar 23雨漣流離/戰爭/弔念
17Mar 23雨漣球隊札記(四)作個認真的觀眾

下一頁   上一頁   最末頁

版主管理功能 (只有板主才能留言)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