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人新聞台
標題/甬道天光—甬道回音(完)    留言時間/Sun Jun 27 23:16:13 2004
 

甬道天光——《甬道》回音




〔前言〕:這是u為我的【甬道】這本書寫的評論,我覺得所有文壇的評論中,屬這篇評析得最為深入、詳盡,並且最能符合我的創作初衷。這本書也許沒有u說得這麼好,但是有讀者欣賞和共鳴,還是令創作者高興。以下分四次貼出來,和新聞台的網友或者看過【甬道】諸文的讀者討論與分享。

********************************************************

甬道天光  《甬道》回音/作者:u
在多石的地方受大苦難以後,我們何能不知遙遠的山巔正有春雷暴響


(四) 甬道天光

  「生下大蜥蜴,何不就將大蜥蜴養著」。作者留下的,或許不僅是歷史流動與生命反省的寓言,作者還訴說著一種異地蠻荒裡、異化與流亡的成長經驗當中,可以有的勇敢姿態。成長與離鄉之際,作者經歷傷口、展露傷口、翻掘傷口,像是在懷胎十月後勇敢產下變異的文字胎。作者在自我追尋上的沈潛姿態,透過文字回憶令死者重生、令自身的創傷情境象徵重演,讀來令人震動非常。這種文學書寫,我們或可輕易地將其命名為社會寫實,或是依循其表面敘事痕跡而稱做村誌記事。然而,對讀者而言,更為深刻的觸動,並不是歡欣地找出文類的名字,或是知曉作者在文學誌或文學史中的排名及位置,而是作者的聲音、隱藏在敘事線索及文字風格後的隱匿沈寂之音,方令讀者流連不去。這種靜寂之音,並不是音律、格式、文類體例可以歸類,更不是以平仄或曲調便可詮釋,這或許是更接近作者的精神真實、文字中百折不回的隱喻、創造力出現的動力所在。

  對讀者而言,文字永遠都必須與我們素顏相見,作者其實不能真正自作品中脫落、也無能隱瞞其精神真實的面貌與線索。這說的是,文學,或者文字創作,在很大的層次上,都是赤裸與真實、喊叫與流血的。而且,更多的時刻,這種文字中的赤裸與真實,往往面對的是不屬於原鄉記憶、不存在童年起源之處的恐怖異質,像是城市闖入田野、海蚌包裹砂礪般的異質物,會再度於文字中反覆提醒讀者,放逐與分離之後烏托邦何能在,我們的原鄉永無能再度完整包覆我們。

  因而,作者寫作文字,讀者品嚐文字,呈現出來的可能,必當有著更深刻的文學視野。這是一種語言裡始終暴露的無意識痕跡,往往是衝突與尖刺的的手勢揮動,在文字喧嘩之處仍舊留下沈默但堅定的情緒撞擊;也更像是孕育在筆尖上的古怪大蜥蜴、母胎與生命的甬道間必然需要推擠與釋放,體內的異物喊叫著出來。一如在產道中掙扎得見天光,文學語言亦也具備如此推擠與產出的魔法。閱讀著《甬道》這般殘酷沈重的文字,同時,忽然聽見胎膜嘩一聲破開的聲響,離開原鄉母胎的我們方也恍然大悟地擁有啼哭與說話的力量。

  面對作者生產的文學寫作、李志薔先生的第一本散文習作,我們或許可以再度回頭察看本文初始所面對的問題:寫作的養分,是否只能植根並緊緊捉住於原鄉記憶之上?在《甬道》的文字線索裡,已經埋藏著一種未盡的答覆:原鄉已經不在、故鄉不能回返,父親之邦與母之國,都無能棲附永恆的臍帶給我們營養。我們必須練習著自己說,無論說的動作如何生澀、說的內容如何不溫存美麗。《甬道》一書指點我們一種可能的思考:文學的深度,並不只在於遙遠與難以探測的文字天分,在另一個層次上,文學其實也表達一種人的深度:作者如何面對自身的創傷情境,在闇啞的、畫眉離去的冬天,作者依舊勉力唱出自己的歌。當無音無律的喊唱,進入詮釋與再製的解構之案,將生命經驗化為文字,這便是思考與沈澱的人文景觀,令讀者卷不忍釋、留戀讀之。因為,對讀者而言,如此景觀永遠是多音多義的,更難以以專業或流行標竿加諸評斷,只能回到文字觸動自身的當下,練習與作者一同呼吸。

  但是,關於「甬道」的閱讀,對讀者而言,甚至不止只在於文字呼吸的節奏相符、獲得情感共鳴之處,更有些時刻,是在文字當中讀出及開闢讀者自身的思索縫隙。的確,「甬道」當中的感情如此激越,有時透過安靜的電腦螢幕或紙本書頁仍舊喧嘩震耳,像是封鎖在海螺中永恆的回音澎湃洶湧向讀者立足的岸,令讀者再也不能謹守客觀與旁觀的閱讀位置,而要在當中一齊陷落。然而,這些文字裡的感情,正因為只是寄居在文字之中,文字正以其流暢的敘事遮蔽斷碎不安的感情經驗,這些感情經驗,其實正也似風震盪海螺般地瞬間流逝消往,令讀者惶然地抓住痛楚,留下不知所以的憂傷情緒。這些不知所以、無可名狀之物,被文學語言引出,也在文學語言裡獲得固定的文字身份。然而,這種語言中的雙面性格,正是直指我們存在的某種面貌。

  或者更進一步地說,這種與作者一同呼吸的閱讀,或者不是安穩的文字之灣,讀者也不能夠在文字中建築或揉塑出自身的棲居,反而更多時刻,這種呼吸起伏之間,是帶出讀者自身的生命力道和倉皇流離的行路。換句話說,意義、含意、隱喻等等文字行動,均不會固定在語言結構之中,更沒有任何按圖索驥的閱讀方式,可以指引讀者進去文字之境、固定文本詮釋。反而是,需要回到主體的多面性、流動性,在閱讀或寫作裡不斷更新自身、破壞舊信仰、毀壞虛假的鏡像,一如來春新開的花裡揉雜著去冬的花與葉之魂,一如反反覆覆澆鑄層疊的熔岩,在爆發之處留下古老與新鮮互裹交纏的破壞、掩埋。這些透過閱讀展開的沈默對話,其實是直指讀者自身的生命記憶,一直需要讀者用力翻掘、執行著沈默的考古學。

  從讀者姿態衍申來說,作者的創作姿態或者可以亦如是。作者作為一非人文科班或文學群落出身的半身人,其生命思索與文字呈現,突顯清澈與真實之際,《甬道》一書或許還指出另一層文學的含義。的確,行文至此,我們可以初步地作出思考,在台灣島上的各類文學,或許受著後現代及工業技術的滋養,可以俏皮跳揚、可以去典範。但這種文學的根苗,究竟是棲身在西方理論情境當中、自粗淺的斷裂移植裡吸取奶水,且帶著妝點與挪用的方式令文字增輝?還是死守住鄉土面目、一如在日落之際徒然老去的蜉蝣群落,只能在土壤與空氣間移動微小的距離?或者,是在思索與經驗之中出發,放棄僵硬的鄉土典範模仿、喬張的西方理論挪用,於重新建立與回顧反省的寫作當下,作者對自身情境積極地解構,以寫實的再書寫,與世界性的文學之途無意識地相銜接、並揭露出我們自身獨特的聲音?文學之道,或者讓我不無肯定地在結尾說出,文學或許不應汲汲尋找尋找典範、填滿暢銷書榜,也許對讀者的意義與閱讀的層次上來說,文學應該與我們親近,像是鑽石之於礦脈、晶瑩的眼淚之於雙頰,文學寫作不僅貼近種種被遺落於黑闇中的光美,同時也隱喻著深沈又繾綣的痛苦與憂傷。這不僅是文學寫作可能的面貌,或者也是我們生命本身的景致。

  (完)

       回心靈小憩首頁  我要回應

 

下一頁   上一頁   最末頁

編號 時間 作者 標題
32Jun 27李志薔甬道天光—甬道回音(完)
31Jun 27李志薔流亡記事—甬道回音
30May 12李志薔誰人在馬康多—甬道回音
29Apr 16李志薔家庭之旅(之二)
28Mar 16李志薔天堂之梯
27Feb 25李志薔家庭之旅(之一)
26Jan 31李志薔一九八0年,我們的大亨小傳
25Jan 8李志薔小津安二郎
24Dec 21李志薔午後爵士先聲奪人
23Nov 18李志薔 給永恆的妳
22Nov 3李志薔隨著電影起舞———三十年來台灣電影書市觀察
21Oct 20李志薔淺談台灣紀錄片出版品概況
20Oct 6李志薔牆歌(下)
19Sep 23李志薔牆歌(上)
18Sep 13銀娟阿珮的手機
17Sep 4李志薔六呎風雲
16Aug 29李志薔低溫的小黑
15Aug 20李志薔失落的海岸線
14Aug 13李志薔香港有個荷里活
13Aug 6李志薔紅磨坊——揚棄寫實的百老匯風格

下一頁   上一頁   最末頁

版主管理功能 (只有板主才能留言)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