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我有一個朋友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頭像
Hapiru
終極寫手
終極寫手
文章: 474
註冊時間: 2004-04-02, 03:35

轉貼:我有一個朋友

文章Hapiru » 2004-10-13, 21:48



我有一個朋友,是我太太介紹給我認識的。當時仍不是我太太更不是我女友的她,和我在同一個團契。她把我這位朋友寫的一段話抄在卡片上寄給我,目的是想鼓勵當時遭受了些挫折的我。

仔細讀了那段話後,覺得眼界大開深受感動,便透過我太太,認識了我的這位朋友。短暫地相處過後,我發現他真是學富五車,涉略廣博、讀萬卷書,卻不常賣弄,談起事來多從小故事、小道理著手。

然而不幸的,沒過多久我就在信仰上遇到很大的風浪,保羅當敵人、耶穌當壞蛋,我的這位朋友雖也曾想幫助我,卻因我的成見,把他的每一句話都當耳邊風。

夜路走多了,難免遇到些奇怪的東西,浪子離家遠了,最終歸處還是溫暖的故鄉。叛離信仰的我,陰錯陽差讀到劉小楓、遠藤周作的書,還是勉強重回教會圈裡。雖然知道所信的不會是枉然,但回到教會圈後的我,看到許多奇怪的教會生態,和許多教會弟兄姊妹打過幾場冷戰或熱戰下來,還是不免傷痕累累。就在此時,又遇到了我的朋友,而我與他的友誼,也是在這之後才建立起來的。

幾次深談下來,我才知道,原來我的朋友,也有過一段離棄教會的青澀歲月。自小在教會長大的他,從講台上學到的,大多都是把上帝視為嚴格的父親——監視著你的一舉一動,犯錯就要責罰。這種上帝信他幹嘛?於是我的朋友向教會揮一揮衣袖,走起他的獨木橋。

他的工作是當記者,經常採訪各式各樣的人,有到落後地區看病的愛心醫生、有英勇的消防隊員、還有處女作一鳴驚人的暢銷作家,這些人中間很多都是信仰虔誠的基督徒,然而他們心中的上帝,竟是那麼地充滿憐憫、喜愛照顧軟弱貧乏者。除此之外,他與太太的相知相戀,讓他覺得如此的浪漫經驗不能只用生化原理解釋;愛爬山的他在大自然所見的壯闊與美麗,也讓他體悟到萬物背後創造者的偉大。於是我的朋友才發現,是他錯怪上帝了,二話不說背起懷疑的包包,他回到了教會與聖經。

然而事情不總是那麼簡單的,和許多人的境遇一樣,教會裡的「千奇百怪」,讓我的朋友也是跌跌撞撞;而層出不窮的信仰疑難,更是如芒針在背。

如果說把教會的事工概分成兩類,一種「攘外」,另一種「安內」。攘外的事工是指熱血沸騰傳福音,安內的事工則專治教會內的疑難雜症,不管信仰上的或是生活上的。這種分法也許有些粗略,以之觀察台灣的教會生態,卻也其獨到之處:看到台灣基督徒人口比率逐年往下掉,直覺想到是教會在攘外事工上的虧欠,但若環顧身邊被各種難題困擾的主內同道,卻讓人不得不承認,其實在安內的工作上,教會也常未竟全功。

俗話說:「先安內才能攘外」,我這位朋友因其從小在教會長大的經驗,深知信仰路上的種種顛簸,便曾致力開發出許多「安內」法寶,而正是這些「安內」法寶,讓我這個回到教會後搞得一身腥的「最小的信徒」,有了可以依循的路標。

安內法寶中最有用的,當屬他對苦難問題的相關看法。身為基督徒經常面對的一個掙扎就是:如果我們有一個愛我們的上帝,為什麼這世界上還是常常有苦難?

莫名其妙地摔斷腿、昨天還相約一起打拼今天就被通知參加他的追思、懷孕是件很高興的事醫師卻說診斷出是唐氏症寶寶....。層出不窮的苦難環繞,上帝卻看似沉默,對相信祂的子民來說真是情何以堪。據說全能的上帝,為何吝於伸出援手?這些事比紅海分開應該簡單多了吧!!

我的朋友承認沒有最終答案,但他還是以採訪過的輪椅畫家為例,嘗試為為苦難問題帶來希望。這位叫鍾妮的女士,原是個有望奪取奧運金牌的運動員,結果一次意外讓她癱瘓,她一次又一次地說:「我不能靠我自己上床、不能自己穿衣,甚至連哭都還要別人幫我拭淚....我無法面對這一切!!」然後,多年過去了,許多人卻因著她的書、演講與畫作得到激勵,就連她本人,在回顧這一切之後,也對我朋友說:「我現在能夠說,雙斷脖子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事,上帝用我的經驗成就了那麼多。一個我巴不得從生命中抹去的日子,卻湧流出這麼多的美善。」

所以,我的朋友問我,你相信上帝是個善良的上帝嗎?假如我們認為上帝其實是個壞胚,那好,忘了祂吧!別再問祂有關苦難的問題了!不過,如果我們心中相信,上帝比我們認識過最善良的人還要善良,那麼當事情不竟如人意,當所有東西看來都在表明上帝是個搗蛋鬼的時候,不要放棄對上帝的盼望,上帝要用更大的美善,來更新地上的一切。


上不上教會,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有一首歌的歌詞裡就赤裸裸地說「為甚麼要走出教會...因為在教會裡面只會作禮拜打瞌睡」,真是道盡多少人的心酸。「無聊」之外,教會裡暗潮洶湧的蜚短流長,更是傷人利器。誰家小孩大學考上哪裡、誰誰最近都不來教會是不是有問題、誰誰誰還不會講方言真是沒信心.....誰誰誰、誰誰誰、誰誰誰誰誰....

遇到感覺上教會無聊的人,我的朋友亮出的法寶是「試著參予」與「信仰燈塔」。藉著參予,我們把自己的角色從觀眾變為演員、從冷眼的旁觀者變為帶頭的衝鋒者,少問得到甚麼,多問我可以付出些甚麼;「信仰燈塔」的策略,則是為我們指出許多優秀的基督徒榜樣:像是他喜歡的作家托爾斯泰、生前爭議不斷的人權鬥士金恩、英國文壇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多恩…等等等,從這些人身上,我們可以看見這個信仰有甚麼不可思議的詮釋可能,藉此學習如何從枯燥的手中贖回信仰。

遇到被蜚短流長冷劍射傷的人,我的朋友則提出重新思考「恩典有甚麼好奇異的」的方案。沒有恩典的教會才會一天到晚說長論短,但這絕對不是上帝要在世上建立教會的初衷。我們的上帝是恩典的上帝,祂挺身而出質問那些要向行淫婦女丟石頭的人、也在復活之後與那些翻臉不認祂的人共餐。而唯有深刻領略上帝慈愛的人,才能面對冷箭仍能泰然自若,知道「神永不離棄我」;也只有被上帝的愛觸摸過的人,才能在冷酷的教會中帶來恩典的芬芳。


對許多基督徒來說,舊約常常像一座永遠爬不完的山,好不容易幾卷爬完,不能理解的部分卻又堆出另一座山。因此,如何讀舊約就是門艱深的學問,經常出現的論調是,新約大家耳熟能詳,也夠用了,舊約那麼難,能不讀就不讀吧。

我的朋友想出了姑且稱之為「兩段式」的爬山法,第一段先爬成見之山——我們心裡積存已久對舊約的抗拒與疑惑:「舊約值得費心讀嗎?」,還真不易克服。然而,我的朋友認為,舊約中記載的人物事蹟以及心路歷程,其實是珍貴的寶藏,任何時代信徒所面對的各種處境,在舊約中都可能找到相似之處。在苦難中的人可以讀約伯記、灰心的教牧可以讀讀摩西申命記、想與神更親密者不妨品嚐詩篇,而看盡繁華的人將在傳道書中體會智慧背後的智慧。

第二段則爬文字之山,舊約中的用詞用語和現代人距離遙遠,人物又繁雜,講究快速便捷的我們,很容易就想放棄了。可是,認真做功課的功夫畢竟不可少,想要與耶利米同唱哀歌、與以賽亞同見聖哉耶和華,唯有勤字這條路。


最近,聽說我的朋友也開始嘗試「攘外」的事工了。其實這種把福音好消息告訴萬邦的大事,他向來是義不容辭的。然而有些問題:好消息的內容為何?信仰的價值何在?若沒有先弄清楚,所傳的福音也是徒然。這幾年他用「另一世界的傳言」的方法,藉著「另一世界」這種似乎指向著某個未知領域的概念,來吸引愛看「魔戒」「哈利波特」等奇幻電影、想像力極其豐富的現代人;而透過聚焦於所謂的「傳言」——一種來自天堂的鐘聲——則是要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性、或是911等災難時刻,就是這種「傳言」:性的歡愉,讓人初嚐天國的滋味,而透析性氾濫的問題,也讓人醒悟唯有從永恆設計的角度來看性,方能為人類社會帶來最大的完善;911等災難時刻發生,悲劇與死亡讓種種聲色犬馬的影音娛樂立失色彩,人們開始發現這些東西的空洞,若有正確的管道,將能幫助他們轉而思想正義、勇氣與愛心等永恆價值。如此切合時代議題,但又帶入信仰風味的「攘外」策略,相當值得我們效法。

這麼樣一個有意思的朋友,實在應該找個機會介紹給大家認識。可惜他人住在美國,與我們隔了老遠。不過,沒關係,據說他預計11月中要來台灣一趟,並且打算在台北、高雄兩地演講,台北那場主題還叫「跨越信仰的界限」,連我都沒聽他談過,想必是他最新研究出來的怪招。讀者諸君如果對他也很感興趣,可千萬不要錯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至於那些其實和我一樣,早就跟他熟到不能再熟的老朋友,自然更是要藉這個機會,與他好好聊聊天、敘敘舊!!


我的朋友名字叫楊腓力(Philip Yancey),是位美國知名作家,曾為《讀者文摘》、《今日基督教》等多種雜誌撰稿。1989年以一本探討苦難、書名駭人的著作《對神失望》(Disappoint with God,中譯本《無語問上帝》)震驚文壇,旋即成為暢銷書榜常客。他的另一本談苦難的書《有話問蒼天》(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在911事件後,曾透過美國紅十字會,分送了超過500,000本給有需要的人。得獎作品《何必上教會?》(Church: Why Bother?),替許多正為上不上教會苦惱的弟兄姐妹,指出一條可行之路;而內容備受爭議,甚至牽扯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恩典有什麼好奇異?》(What’s So Amazing About Grace?,中譯本《恩典多奇異》)一書,更是以帶點慧黠的口吻,挑戰大家思考習以為常的《奇異恩典》之意義。在《靈魂倖存者》(Soul Survival)為讀者勾勒出十多位近代撼動人類歷史的信心偉人後,《歡喜讀舊約》(The Bible Jesus Read)裡,楊腓力細訴自己從排斥到愛上讀舊約的心路歷程,鼓勵大家勇敢地去舊約中挖寶。2003年9月,楊腓力在專訪中聊到他的最新作品《另一世界的傳言》﹙Rumors of Another World﹚,原本這書是要寫給基督徒看的,在寫作過程中「如何向伊斯蘭等異教徒傳講基督信仰」的問題,卻始終縈繞於心,最後他毅然決然地刪去近25,000字重寫,遂成就了一本適合送給非基督徒閱讀的福音性書籍。2004年11月楊腓力將偕妻子一同造訪台灣,除了正式公開行程外,聽說他們還想多留幾天四處走走,品味一下福爾摩沙之美,也許,你我將會在鹿港小鎮裡,與他們來個不期而遇呢.
我在網路的窩: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