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托時代的藝術與思想

      書摘書名:藝術與思想(Art and Idea)
      作  者:約翰•弗萊明 
      出 版 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書  摘:陳韻琳/gospel

 

  早期義大利文藝復興——喬托時期的風格,主要表現在對科學的觀察、對自 然現象的細微研究上,而不是復古,這意味著從中世紀象徵主義和對天國的幻想 ,轉向自然世界。

1.思想

(1)交錯過去與未來

  十四世紀的義大利一隻腳踏在中世紀中,另一隻腳跨入文藝復興時期。世界 觀的對立反映在各方面,大教會之間的分立,舊地主貴族與新興城市階層之間的 社會鬥爭,中世紀天堂地獄與喬托畫中真實人物的出現,黑死病前後詩和繪畫的 不同內涵等等。

  伊拉斯謨的「愚人頌」嘲諷君主制度、教皇、大主教、大學教授。薄迦丘「 十日談」嘲笑哥德時期的騎士、大寺院主持和僧侶,嘲笑過時的封建思想。

  黑死病的刺激使人或者按本能生活、或者虔誠悔罪;因此文學界的薄迦邱和 佩脫拉克,在早期的現世作品後,都轉向悔罪觀點,而藝術也充斥罪、末日審判 或罪、死神勝利的主題。黑死病對藝術家有利的影響是,年輕的藝術家有機會發 展獨創性,發揮新思想新技巧時,可以少掉一點保守行會的限制。

  此時交錯著過去與未來。教堂講述上帝的恐怖審判的同時,卻出現聖法蘭西 斯影響下的方濟各會,充滿愛與仁慈的寓言。大學教授在經院哲學邏輯間爭論, 聖法蘭西斯卻以簡單的人類真理勸說人們。而世界,到底是上帝設計的樂園還是 魔鬼設計的圈套?

(2)聖法蘭西斯與方濟各會

  聖法蘭西斯看出任何社會組織的短暫性、滔滔雄辯後面的空虛陷阱,便以簡 明易懂的寓言、村夫民婦能懂的語言、身體力行的生活經歷進行傳教。他對耶穌 訓言「變賣一切所有來跟從我」篤信不疑。他出現於十三世紀,導致出來的方濟 各會出現於十四世紀。

  方濟各會深入城鎮鄉村,讓信仰變成人與神之間自發的關係而不是強加的義 務,以博愛為基礎,遵行愛人如己的教訓。中世紀以垂直的封建等級秩序為基礎 的社會組織,漸轉折為將人民和自己的同伴橫向結合的道德關係。

  中世紀的聖本篤(克路尼)修會的教規需要等級森嚴的組織,他們所收藏的 被方濟各會拋棄了,方濟各會開始新的宗教運動。情感勝過理性,心靈勝過大腦 。中古時期邏輯線性圖案被色彩取代。 聖法蘭西斯看到上帝賦予每一事物愛,這對藝術也是有長遠的影響。

  聖法蘭西斯在其「太陽頌」中,發現太陽的德行比比皆是──自然是神性的 啟示。

(3)自然主義

  十四世紀的藝術基礎不再是抽象推測的超自然主義,而是自然主義。 衝突也表現於聖法蘭西斯的自我克制與對現世中自然美的愛結合。 過去的思想是「世上充滿罪惡,甚至只要一想到這個世界,神聖的思想就會 遭到玷污。」哥德時期百科全書編撰人文森特卻說:「甚至這個世界中最低階的 美也是如此偉大。」 自然主義擊敗象徵主義,博愛主義看到人的眼目從來世轉向現世。

(4)唯名論與科學、藝術

  推崇抽象的經院哲學遇到唯名論的挑戰。前者做出假定,然後推論;後者強 調要先觀察收集事實,然後歸納;這兩條路線說出了推論思維和歸納思維之間的 不同,後者導致現代科學中的實驗性,具體事物變的比普通形式更為重要,一株 植物被視作園裡的一株花,而不是上帝思維中植物的總概念。

  這種思維方法恢復了對實際存在物的興趣,它對於藝術和科學領域都有重要 的意義,導致藝術家將人物表現在大自然的環境中,以解剖學的精度來描繪人體 ,通過明暗效果塑造出三度空間的人物,以及找出表示前景和背景的線性透視法 規則。

2.繪畫──西那派與佛羅倫斯派

  西那是由地主貴族統治,佛羅倫斯是由行會富商統治,所以西那保留原來傳 統,而佛羅倫斯朝新的方向發展。西那代表人物是杜契爾與馬提尼;佛羅倫斯哥 德時期鼎盛畫家是契馬布耶,繼承他的喬托,預示文藝復興時期的到臨。

  喬托阿西西教堂壁畫「聖法蘭西斯」的傳說,情節順序是按心理學原理,而 不是按時間排列。他畫中的人物所從屬的自然環境尚屬次要,線性透視也還不純 熟,他最重要的是心理透視──包括姿態與畫中的位置──因為他儘管越來越注 意到自然空間的效果,但他更關注表現意圖。透過色彩和陰影讓人栩栩如生,有 深度感立體感,人類本性與大自然得到有機的統一。「聖法蘭西斯傳說」,讓喬 托迴避宗教主題,處理幾乎與他同時代的主題,並用新的方法來描繪它。

  順著繪畫自然空間的開展,喬托也開始關注人性面,因此懷抱中的幼兒基督 ,取代了哥德時期具有神威的成人形象;耶穌受難的情感,也嘗試透過悲傷的聖 母傳達。

3.音樂──末日經、頌歌和太陽頌

  「末日經」和「太陽頌」這兩首十三世紀的讚美詩,顯示出中世紀的黑暗恐 怖世界觀、與和善悅人的佛羅倫斯的的精神之間的對比。

  光是詩的結構已可以看出這種對比。末日審判的末日經,是拉丁語文體家托 馬斯,在遇到聖法蘭西斯並成為他的修道士的前幾年所做,內容恰當的反應中世 紀精神。

  「太陽頌」則為法蘭西斯本人所做。

  「末日經」共三節57行,拉丁語詩文體達到很高的水平,壯觀的語言與完美 的形式,都與莊嚴敬畏的主題相一致。詩的結尾部分是對永恆的安息作最後的懇 求,在這部份之前,詩中的形象和情緒由憤怒和恐懼轉為希望和極樂。

  拉丁語原文中豐富的語言和詞語的節奏本身就如同音樂,但「末日經」與混 合的阿利安調式中的旋律是不可分割的,詩和其旋律在教堂儀式中,都是安魂彌 撒中的重要的讚美詩。這旋律在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運動中,是安魂彌撒中的重要 讚美詩。

  從方濟各會對詩和音樂最大的貢獻是發展出頌歌這非正統音樂體。這種以同 聲唱出的讚美詩,起源於聖法蘭西斯。和其他宗教事物一樣,聖法蘭西斯將音樂 中神聖的、顯貴的和大眾的傳統融和在一起,頌歌成為教堂的傳統音樂、城堡中 的音樂和街頭音樂的橋樑。歌詞以宗教為主題,彷彿是用流行曲調唱出聖歌和禱 文的變體,更重要的是,可被口唱、可被心靈體驗的音樂和詩。

  對位的合唱音樂,無論是以教堂的無伴奏聖歌或是以世俗小曲為形式,是一 種複雜的音樂媒介,它是北部哥德式對位音樂的特徵,需要用專業者的歌喉唱出 。頌歌則不然,它有民間的氣質、簡潔有直接的感染力,可獨唱可齊唱,它是方 濟各會的音樂特徵。

  「太陽頌」是聖法蘭西斯很有獨創性的音樂,樂曲使用非正規性、隨意、不 規則的韻腳,與方言,充滿簡潔自然純樸的人性情感。

4.文學──但丁「神曲」

  「神曲」綜合了十四世紀的哲學、政治和宗教的觀念,預示文藝復興時期的 到來。他將通俗義大利語訂為現代文學的語言,不僅是學術的和方濟各會哲學的 綜合,也是中世紀和希臘羅馬古代思想的綜合,書中的亞里士多德、維吉爾、奧 維德、西賽羅、伯丘斯、聖托馬斯•阿奎納、聖法蘭西斯、喬托等人比肩而立。

  詩中含有許多中世紀的數學象徵主義,如神秘的「三」(三位一體)──全 詩由地獄、煉獄、天堂三部分組成,每部分三十三篇章(基督在世年數),最後 的篇章(第一百篇)用作緒言,是完整的意義,內容儘管有大量的學術理論、數 學理論──行星運行規律、民法、宗教法、中世紀科學、辯證法、神學(例如維 吉爾提出的理性和比阿特爾斯提出的神靈的啟示)──卻是用義大利語而非拉丁 語寫作,這在當時會被指為風格粗陋用婦女閒聊之語寫作;但也因此,但丁變成 文藝復興的先驅,在當時,語言革新還是不可思議的,當時也因拉丁文的限制, 文學哲學與詩只能被少數菁英理解。

  神曲以推理手法描繪了人類精神生活的過程──從生來就有的犯罪本性、到 滌罪、直至完美德性的獲得,這生動的夢幻充滿中世紀的情感。

 

 

 

 

瀏覽本站請用IE5.0,螢幕解析度1024*768,以達到最佳視覺效果。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ntact us
Copyright© 1998-2003 心靈小憩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