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剛剛開始,一九九七對許多人來說將是一個宿命性的年度。多少冒著生命危 險,傾家蕩產從中國逃到香港的香港人,面對九七香港的轉移,將無從選擇地再一次被推 入中國的統治之下,這無疑地是命運的大玩笑。但是這種宿命性的諷刺,並不只香港人的 經驗,台灣社會經過九牛二虎的掙扎,才剛度過九五年閏八月的屠殺恐嚇,勉強在飛彈的 威脅下完成總統直選。
民主的幼苗才剛發芽,欣欣向榮的盼望始油然初生,一切似乎都將 往美好的方向邁進。但是隨著咖啡風暴,立法院陷入猴戲的泥沼中,立法不彰、民生凋蔽 ,台灣的經濟一瀉不起。加上推諉塞責的官場陋習,民主的新時代竟是新酒舊袋,半年來 不但無所作為,社會大眾見到的仍是一幕幕接連不斷的宮廷爭權戲碼,。什麼吳宋亮瑜情 結、什麼連宋分庭抗禮、葉爾辛效應等,直讓人目不暇給。最近「國發會」期間,為了廢 省議題所發生的宋楚瑜一人以高分貝對抗整個國民黨之決策,甚至不惜以罷官來杯葛台灣 的民主改革。為了一己私利,不顧國家社會的安定,甚至意氣用事地意欲置全民於政治災 難中,果真叫人印象深刻。
有這樣的官場文化,難怪整個社會在民主化後不但未能呈現秩序與活潑,反而陷入混 沌、迷惑的情境中。近年來連續的工程弊案、黑道金權傳聞不斷,終於爆發為危害社會秩 序的神怪奇譚、詐騙、凶殺等殘酷不仁的社會案件。國際社會對台灣的發展也逐漸產生疑 惑與質疑,南非終於宣佈要與台灣斷交,加入聯合國的目標連民進黨都逐漸鬆口。台灣社 會的心靈結構出現一種莫名的荒謬、冷酷與混亂的氣氛。這是一種精神錯亂的表徵,是台 灣社會心靈病態的顯露。
為什麼台灣社會會在民主化後反而墮入如此病態的情境中呢?答案可能不只一端,但 是較諸民主化之前的社會秩序,無疑地,台灣人民為民主化過程所付出的社會代價的確是 太高了。有人說,民主化之後的社會混亂,是因為開放的社會使原本受壓制的社會力爆發 出來,然而這種說法並不能合理化社會混亂的現象。如果說,受壓制的社會力所爆發出來 是這種凶殺、詐騙與怪力亂神,那麼這種社會力的壓制豈不更加合理,更應予以支持嗎? 綜觀台灣社會民主化前後的轉變,我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出在社會方向的失落。
民主化之前雖然社會高壓封閉,但追求民主自由的盼望,推動了整個社會的走向,社會 力因此被整合在對共同理想的追求上。民主化之後,社會力更加澎湃洶湧,但是,相對的新政府卻保 守膽小,除了老調重彈外,提不出新的國家方向,或是基於高層權力鬥爭的考量,無法放 手改革,導致人民期待的新身份與國家領導者所闢劃的國家方向無法契合。澎湃的社會力 於是被衝散,無目的地流竄,人民心靈的空虛不言自喻,難怪鬥毆賽狠、怪力亂神、貪贓 枉法猖行不悖。
聖經箴言的作者曾經對這種現象提出一針見血的警告:「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箴 言29:18)。現代中文譯本則譯為:「沒有上帝的引導,人民就放蕩無羈。」箴言是猶太 人歷史智慧的結晶,它對人性、對社會結構、對宗教本質都有鞭辟入裏的洞察。民心的動 向不是單一個人的問題,它牽涉到整個社會結構的特質,整個國家走向的設定。換句話說 ,民心如流水,導之則暢,阻之則氾。人民放蕩無羈不全是人民的問題,整個社會未能提 供人民理想與方向,是不可忽視的結構性原因。
沒有異象,沒有理想,人民就放肆無羈。 聖經的忠告可以說是歷久彌新,值得我們把玩三思。但是,一個社會要如何才能有理想、 有定向呢?當我們在批評為政者膽小、保守時,我們的意思是指執政者昏庸、不思作為嗎 ?事實未必如此,以李登輝總統的個性與抱負,說其不思作為、昏庸膽小,並不公平。但 是無可否認地,其當選半年多以來,台灣社會混亂、內政不修、經濟停淄、外交挫敗連連 卻也是不爭之實。究其原因,不在為政者主觀的意願與作為,而在整個社會對異象、理想 欠缺共同的認知。
台灣社會之所以無法在民主化之後找出共同的理想與方向,除了執政當局掙脫不開腐 敗的包袱,而有放不開腳步的窘境外,整個社會缺乏共同的語言與價值標準是最大的原因 。台灣的社會文化除了原住民族外,自移民初期就受由儒、道、佛混合而成的民間信仰所 主導,這種民間信仰深受儒、佛傳統民本思想的影響,比較傾向主觀的個人修持與價值判 斷,相對地,對超越的、客觀的價值與理想著墨較少。這種民本思想的特質在民間宗教的 吸納下變成極端自我中心的功利信仰。在公眾場合大講儒家的禮教大道理,暗地裡所圖謀 的無非私利私益。許多政治人物在革他人命的時候,言之成理、滔滔不絕,一旦自己的利 益受到威脅,就什麼歪理都說得出口。既然個人的利益、黨派的利益是超越所有理想與價 值的,社會愈多元,價值的分歧也就欲複雜,愈難尋得共識。社會焉得不亂,人民怎能不 放蕩無羈?
「異象」這個字,在聖經中的意思不只是講社會的方向與理想,或是個人人生目標的 設定。現代中文譯本把這句話譯為「沒有上帝的引導,人民就放蕩無羈」,明確地為基督 教信仰所講的「異象」做了註釋,人類世界的真正異象不是由人自己來決定,而是由創造 世界的上帝來提供方向。換句話說,人類世界最終應有的走向,是與世界存在的本質相呼 應的。唯有人體認自己不是世界的統治者,而是共生者時,一個合乎創造觀點的理想與異 象才能形成並落實。近年來生態危機與經濟剝削的挑戰,不正告訴我們,人的意志不是世 界走向的唯一因素,更不是社會理想的安全依據。
「上帝的引導」對大部份不是基督教徒 的台灣人民來說,或許顯得生疏不可理解,但是從創造的觀點來說,上帝的引導正是指向 超越人類之上的世界存在本質而言。也就是說,不論是基督徒與否,當整個社會要尋求一 個共同的社會價值與對世界未來走向的共同認知時,我們無可避免地必須確認這個世界存 在的本質,或整個社會的存在價值與意義。社會並不全然為人而存在,組成社會的其他存 在物,如自然界的生物,甚至無生物都是社會的一份子。以人為中心對自然界進行無情的 剝削、摧殘,對其他生物殘殺、凌虐,絕不是一個理想社會應有的作為。因此尋求一個超 越人自我中心的價值依據乃變得非常重要。
尋求超越人自我中心的價值,這是宗教的命題。這也是我們一向主張心靈的改革不能 忽視宗教之向面的原因。以保羅田立克對信仰的界說:「信仰是人最終極關懷的表現。」 我們可以說,宗教是指向人心靈最深的領域。不去觸摸這一深層的心靈結構,我們怎能談 論心靈的改革與重建呢?從最近發生的無數件宗教斂財事件來看,台灣的宗教確實發生了 嚴重的問題。雖然有人主張,這些問題不是宗教事件,而是不法事件藉宗教名義行之,正 信宗教本身並沒有問題。但是無可否認地,社會大眾會輕易地把上億錢財無端的在宗教的 名義下被詐騙來欺騙去,不正顯示一般人對宗教的觀感是如何了。單就這一點,台灣的宗 教界就脫不開應負未提供正信信仰的責任。
台灣的宗教長期以來所教導給社會的,大都脫不開功利的追求與滿足。即使所謂的正 信宗教,有幾個教門真的為我們的社會立下恢弘無私、犧牲奉獻的宗教情操?如果人心靈 深層所充塞的盡是一個「貪」字,我們的社會心靈會呈現什麼樣的情形也就不難窺知了。 如果無貪,我們的政治文化豈會如此腐敗?弊案連連怎麼可能發生?如果無貪,凶狠鬥毆 所為何來?抗爭叫罵也就不必發生了。一個守份不貪的社會,人人有一個利他、憫他的信 念,社會價值與國家方向方可在互動中產生。民心、民力也才有寄望與流洩的目標與方向 。
重建心靈,我們必須先起來重建台灣的宗教,要改革台灣的社會心靈,治理社會亂象, 執政者須先拋開黨派私利,為國家社會立下明確的奮鬥方向,為人民提供共同的理想與異 象。而無論對宗教的重建或對社會、政治的改革,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觀察,主要的切入 點是對解釋宗教、社會現象之神學的重視。因為唯有信實的神學才能確保宗教的本質,也 唯有適切的神學才能激發信徒對社會﹑政治有正確的獻身。因此,我們可以說,藉著聖靈 的幫助使台灣教會神學能有效地重建,才是台灣宗教自我改革的基礎,也是社會更新的動 力來源。
具體地來說,針對台灣社會心靈的病症,藥方並不只一帖。台灣經過數百年被殖民的 經驗,在壓迫、蹂躪中討生活,心靈創傷扭曲不說,社會中的矛盾,人與人之間因意識型 態所產生的不信任,已造成社會文化相當嚴重的問題。這種病入膏肓的文化症狀,絕不是 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教會在這一波社會改革運動中至少應該發揮下列幾個領域的貢獻:
(曠野雜誌有非常多精闢好文,為便於心靈小憩讀者方便分類閱讀,分別置放於心靈小憩 各專欄中,歡迎您參考,並祝您收穫滿籮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