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前世今生之謎

-催眠療法與心理健康

林信男


   在媒體炒作下,「催眠秀」這三個字在台灣已是家喻戶曉的名詞。 有的人給催眠秀披上神秘外衣,有些人純粹抱著好奇心觀賞。 催眠秀的重要關鍵在於,讓參與者進入催眠狀態。 至於催眠狀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可能每個人的了解會有差異。 有不少人認為它是一種特殊的睡眠狀態,也有人認為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比較原始型式的精神狀態。 平時,此種精神狀態會被較成熟的心智及合理的邏輯思考所覆蓋。 一旦進入恍惚狀態(trance),平時之心智及邏輯不再能主導,此原始型式就顯露出來。 精神分析學派的人認為它是一個人退回到其嬰孩時期的精神狀態。

   催眠在醫療上有其用途,但由於長時期被媒體過度渲染其娛樂表演面, 使得其在醫療用途上反而遲遲不能發展,無法獲得該有的地位。

  

歷史沿革

   從古卷的記載,我們發現古埃及與希臘神廟中的祭司已經使用類似催眠的方法治病。 公元前400到100年之間,羅馬及希臘就有數百間所謂睡眠治病的神廟, 人們到這些神廟接受催眠以治療各式各樣的疾病。這些治療雖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卻具有催眠的實質。

   中世紀以後,催眠療法以魔術味道的「磁力」為外衣出現。 奧地利的默斯馬(F. Mesmer)醫生是最有名的代表人物。 他宣稱其體內具有某種能治病的特殊磁力液體循環其身, 並能將此液體的磁力傳輸給病家,達到治病的效果。 他在法國巴黎以此治病,並聲名大噪,但也引來爭論。 後來由一些有名的科學家組成調查小組,美國獨立建國時的名人佛蘭克林也是小組成員之一。 調查報告指出,並沒有所謂磁力液體,而之所以會有治療效果,乃是通過病人的心理作用。 十九世紀初一位葡萄牙神父法利亞(A. Faria)在巴黎以催眠治病, 並指出此治療的關鍵人物不是催眠師,而是容易接受暗示的被治療者, 附帶一提法利亞的名字由於出現在世界名著基度山恩仇記這部小說中而留名。 十九世紀中葉,催眠被大量引用在外科手術,到了現代麻醉藥品的出現,催眠逐漸失去其外科手術的地位。

   目前我們所用的催眠術(hypnotism)這個名詞, 是由英國曼徹斯特的醫生布雷德(J. Braid)首先借用希臘語之hypnos(睡眠)引用的。 當然目前我們不再認為它是一種睡眠狀態,但催眠這個名詞卻一直被延用下來。 在精神醫學史上,由於夏可(J-M Charcot)及佛洛伊德(S. Freud)曾以催眠治療歇斯底里(hysteria)而受注意。 目前對催眠的看法,認為催眠狀態是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它既非睡眠狀態,也不是正常的清醒狀態。

   在催眠狀態下,人容易接受暗示。大約有60%至70%的人能經歷催眠狀態, 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會不知不覺進入長短不一及深度不一的催眠狀態。 不論是自然進入或藉由催眠者的引導,其關鍵都是自我催眠(self-hypnosis)。 每個人能經歷的催眠深度不同,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其能進入之催眠深度也會有變動。 在催眠狀態下,人的很多生理狀態,包括視、聽、味、嗅、觸覺等五官感覺都會有變化。 在此種狀況下,一個人可看到不存在的東西(視幻覺)或看不見眼前的東西(歇斯底里視盲), 也可被暗示而聽到交響樂團的演奏,感覺到某種味覺,聞到花香,對痛覺特別敏銳或麻木等。 在催眠恍惚狀態下,人會經歷許多主觀感覺的變化,例如對時間的感覺可能覺得特別慢; 對自己的身體影像產生錯覺,例如覺得身體輕飄飄浮在半空中,或變得很重而快壓垮所坐的沙發, 或覺得體型變為巨無霸,或縮小成小人國的人。 思考邏輯也會不一樣,會接受互相矛盾的觀念,即所謂的「恍惚狀態下的邏輯(trance logic)」。 此種容許彼此矛盾的觀念同時並存而不以為忤的現象,也會在平常人的夢境, 或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思考邏輯中看到。

   某些過去經歷過的恐怖或痛苦會被壓抑到潛意識中,以免當事人意識到它而受苦, 有些事情則由於瑣碎不重要,而被擱置在記憶的邊陲地帶, 這些被壓抑或擱置的過去經驗,在催眠狀態下會顯露出來, 而呈現看似超強記憶力(spermnesia)的狀況。 當處於催眠狀態的人,被催眠者引導而告之正處於以往的某個年齡,並請其訴說該年齡的經歷時, 處於催眠狀態的人可能會有時空倒轉、回到過去的現象。 此種技巧在催眠中稱為年齡退化法(age regression), 而有些人會像放記錄片一樣,將當年的經歷重現(revivification)。 所謂前世療法,只不過是相信有前世的人,在催眠狀態下, 利用年齡退化法把時間退到出生前的某一個年代。在技巧上並無特殊之處,且在科學上站不住腳。

  

催眠療法的現況

   催眠療法應用在歇斯底里之治療已如前述。 目前可利用催眠進行的治療,包括焦慮相關症狀的改善,某些心身症的治療,某些不良習慣的改變, 及疼痛之控制等。

   焦慮症及其相關的障礙是精神科最常見的疾病,也是催眠療法最能使上力的領域。 臨床上可利用催眠達到放鬆,或增強對放鬆的學習。 厭食症及暴食症的病人對體重增加或身材呈現過度不合理的恐懼,催眠療法可供輔助性治療, 改善不合理的恐懼。 催眠也可用於減肥或戒菸時的輔助治療。 另外,催眠療法也可用於治療心理因素引起的陽萎或性高潮缺失症之性功能障礙。

   在心身醫學方面,也可利用催眠療法。 它可用於輔助性治療十二指腸或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 在心臟血管方面,可以藉催眠療法對焦慮、憤怒等情緒的妥善處理,達到對高血壓的某種程度改善。 不少氣喘病人擔心氣喘會再發作,害怕氣喘發作時的痛苦情境。 催眠療法可改善病人的情緒而減少氣喘的發作。 某些在情緒壓力下會惡化或引發的皮膚科疾病,也可嘗試藉催眠療法穩定情緒而改善。

   催眠可放鬆肌肉,改變對痛的感覺,進而使疼痛減輕,達到對痛的控制, 亦可幫助癌症病人減輕疼痛及緩和癌症化學療法所帶來的噁心不適,及幫助病人對癌症的心理調適。 但催眠仍然只能做為癌症治療的輔助治療。 另外也有人應用催眠於生產、外科手術麻醉及牙科治療過程的止痛。

  

心靈的健康

   上面所舉催眠在醫療上的各種應用,讀者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那就是催眠能做的,都有其他方法可行。 催眠本身並不具治療效果,其功用乃是使人在催眠狀態下,更容易接受治療,達到節省時間的效果而已。 故催眠療法應視為輔助療法,不宜過度期待其功能,更不可給予神秘魔術性的外衣,誇大其功能。 在民眾高度好奇心的驅使下,催眠秀確實吸引了不少觀眾, 因此從倫理的立場,催眠秀應嚴守界限,不可越界涉及醫療問題。

   催眠中利用年齡退化法,以了解病人目前精神障礙與其兒童期之心理創傷之關係, 並進而紓解其情緒,改善症狀,乃精神科的治療方法之一。 但必需謹慎處理在此狀態下所獲得的資料。 因在催眠下,病人所陳述的故事不一定真實可靠,有時故事內容只是病人的幻想或隨意編造的。 催眠狀態下所獲資料僅供治療者參考,以配合運用於治療,而不是做為事實認定的証據,這一點必需嚴守。 至於有人因相信有前世,而利用年齡退化法建立所謂前世療法的做法, 從生命科學的立場來看,只不過是披著假科學外衣的一種新世代運動(new age movement), 無法通過科學的檢驗。

   心靈的健康是要長期努力,方能逐漸發展建立,千萬不可期待藉催眠像變魔術般,快速達成。 在這個社會動盪,不確定感瀰漫的世代,披上假科學外衣的宗教、學說或活動很容易吸引人的興趣。 1995年閏8月,前世今生、腦內革命等似是而非的書在台灣轟動暢銷,正說明速食文化下現代人心靈的乾渴。 因此,如何使我們的同胞,以一步一腳印的態度看待事務,達到心理健康,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作者為台大精神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