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眼中的我,這個問題到底重不重要?我認為所有心靈的問題,都從這裡開始。對不信上帝的人來說, 這個問題可能不重要,但對認識神的人而言,這卻是個攸關緊要的問題。 前陣子,我在輔導一位姊妹的時候發現,她從小因為父母有自己的問題, 以致沒有太考慮他們講的話、做的事所可能對小孩產生的影響,因此對小孩造成很大的精神傷害。 以致這位姊妹長大以後,變成一個很沒自信的人,就在幾年前,她遭遇重大事件,造成很大的傷害, 使她有段時間被醫生診斷為精神分裂,連我也懷疑她確實患了精神分裂症,這段期間內, 她經常給別人帶來麻煩與傷害。後來,等她情況穩定,重新開始新生活後, 她開始回想不知上帝會怎麼看那兩年,因為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看待生命中的那段日子。 也因為如此,所以她會尋求外界對此事的看法;但對基督徒而言,誰的看法最權威呢?
沒錯,是上帝。不只是那兩年,還包括我們的一生在內,上帝的看法一直是攸關生命的重要問題。 因為我對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確,有時候,甚至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要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判斷自己。 雖然有時也會自我懷疑,但有時候連懷疑也是不準確的。因為我對自己的看法,是來自於別人對我的看法, 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受媽媽、爸爸、老師、同學、人群等外在的影響,而建立對自我的觀感,甚至可以說, 這些自我形象的建立都是被別人所決定的,而那些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決定別人的看法。 人是有限的,即使是最好的父母,都很難避免對小孩造成傷害,雖然他們並不是故意的。 我從信主以後,就立志要做個好爸爸,要使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健康、活潑、喜樂,但我也知道, 最後我還是沒有做到,不是我不願意做,真的是力不從心,因為我們都是有限的人,所有的愛也是有限的。 因此,即使最好的父母都有可能對我們造成傷害,對我們的自我形象、自我評估產生不良的影響。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必須知道上帝對我們的看法的原因所在,因為我們唯有認識上帝對我們的看法, 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而我要怎麼知道上帝對我的看法呢?要知道上帝對我的看法,唯有從聖經著手, 因為聖經是上帝所啟示的話語。但聖經要怎麼讀呢?我們讀聖經有個原則,我們必須知道,聖經所給我們的。 聖經啟示的重點之一,是耶穌來到這個世界,使我們看見上帝的榮光。正如歌羅西書所說, 他是那不能看見的真相,既然上帝無法得見,若我們要知道上帝的想法與看法,就必須從認識耶穌開始。 正如希伯來書第一章所說,祂是上帝本體的真相,所以,在約翰福音十四章中, 耶穌對腓力說,看見我的,就是看見父。所以,如果我們想要知道上帝對我們的看法, 就必須知道耶穌對我們的看法。從耶穌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可以了解耶穌的目的, 也就是了解上帝的想法與態度。換句話說,只要從耶穌對每個人的態度,就可以了解上帝對我的看法, 那麼,我們也就可以知道該如何看待自己。由此看來,我便可以對那位姊妹說, 妳不只可以知道上帝怎麼看妳那兩年,還可以了解上帝如何看待妳的一生。
從聖經四福音中,我們可以看出,耶穌有時是用言語、有時是用行動, 有時則是用整個人來表達、傳遞上帝對我們的看法。從以下幾段聖經的記載, 我們便可更深入認識耶穌對我們的看法。
在路加福音第十五章1~6節中,當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時, 法利賽人和文士卻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喫飯。」耶穌便用比喻說: 「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 找著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裏,就請朋友鄰舍來,對他們說: 『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罷!』在這個故事中,耶穌最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是上帝的心腸。我們在上帝的眼目中,具有無法取代的重要地位,「一百」所代表的是全部,意思是說, 即使上帝擁有全世界,卻差你一個,祂就不喜歡。宇宙的創造者上帝,真的會那麼在意, 這個宇宙少了我一個嗎?是的,耶穌就是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那麼寶貴、那麼有價值! 我們真的需要這種自我形象,如果我們都能建立這種自我形象的話,便能擁有健全的人格。
記得幾年前,我太太在幼稚園教書,其中大部分是宣教士的小孩, 有天中午,她回來以後,我看見她臉上綻放出光彩,我就問她,妳怎麼那麼高興? 她說,今早我在幼稚園,在上課前,我跟幾個孩子坐在一起,有個我們朋友的孩子跑過來, 跟我說「Here I am 」(老師,我在這裡)。 他父母給這個孩子一個很好的自我形象,讓他覺得,老師一天最高興的事是看到他。 反之,我知道有位弟兄,小學時不會打球,每次要打球的時候,老師就會選那一班最會打球的兩個人, 由他們輪流選隊員,一人選一個,這位弟兄最害怕這種情形, 因為每次到最後都剩下他一個人站在那邊。你想想看,從小到大,他的自我形象會是如何? 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受過這類傷害,不一定是來自家庭,有時也來自同學或老師, 使我們對自己的看法都不是很健康。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段記載,在約翰福音第八章1~11節中提到,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人群中,對耶穌說: 「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 你說該把他怎麼樣呢?』耶穌便對眾人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 當眾人聽了這話,一個接著一個出去時,耶穌便對這婦人說:「婦人,那些人在那裏呢? 沒有人定你的罪麼?」他說:「主阿,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上帝的愛是全然接納的愛,不論我們可愛或不可愛,即使是罪人,祂也不定罪。 耶穌說上帝就是這樣的上帝,祂愛每個人,不管你做過什麼樣的事情,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 祂都愛你,有罪的,祂會赦免。祂並不定我們的罪,換句話說,不管我們的罪大到什麼程度, 祂只是說:「不要再犯罪了。」這就是上帝對我們的看法,上帝知道我們有罪,但祂就是不定罪。 我記得有一位弟兄,大學幾年當中,生活搞得亂七八糟,當我告訴他,一切都可以有一個新的開始時, 我看到他的眼睛開始明亮起來,他真的懂我在說什麼了。這是一份全然接納的愛,首先, 上帝看我們非常寶貴;其次,你即使有罪,祂也知道你有罪,但祂說:「我不再記念他們的罪,」 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我們再看一段記載,馬可福音第一章40~42節提到,有一個長大痳瘋的來求耶穌, 向祂跪下,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動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說: 「我肯,你潔淨了罷!」大痳瘋立時離開他,他就潔淨了。一般人都討厭的大痲瘋, 耶穌卻願意伸手摸他,這就是愛了。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上帝對我們的態度。
上帝愛我們,我們每個人在祂眼中,都是至為寶貴的, 不管我們外表美醜如何、能力表現如何、是否犯了罪,祂都願意接納我們。 所以,當你服事主時,也許你對自己的工作不是很滿意,但耶穌卻願意接納你所作的每一件事, 並不是因為你所做的多了不起,而是因為我們是祂所愛的。
最後,讓我們以哥林多後書三章18節來作總結: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裏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 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作者為信義會真理堂牧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