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拋棄到被接納──電影「騎單車的男孩」

吳嘉樺
  關於這個故事,我得到開啟我的key point

  小男孩緊抱女人時,也許女人感受到男孩的無助。

  男孩問可否她是寄養家庭,奇怪地,女人竟容易就答應男孩。

  男孩一直玩水時,女人制止無用,忍到客人走,才問「告訴我怎回事」,「想見你爸爸嗎」,男孩才承認,因為發現的確車子是被爸爸賣的,不是被偷的。

  女人回應爸爸拋棄之說:「男孩要的是你,不是我。」女人被爸爸告知根本不想看到男孩,卻又得知男孩以為會再連絡。知道這樣的欺騙,女人內心的震、扎、醒,想必是很大很深的。也因此,才會要男孩聽到爸爸說實話。更也因此,才會理解要陪伴極度傷痛的男孩(抓自己的臉、打自己、哭泣)。所以,關懷一個人,是因為看到他的價值,那不在於他自己好不好,而在於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哭之尾聲的此時,響起貝多芬的音樂。

  為何女人都沒什麼明顯的表情變化,但就這樣簡單地對男友說:「你走」;當男孩問說為何留下他,女人只回:「不知道」。

     誰是重要他人?女人選擇男孩。男孩選擇誰?曾選擇那混混。被混混拋棄,再選擇爸爸。被爸爸拋棄,響起貝多芬的音樂。再選擇女人:「我想跟妳住,永遠」。女人一直都很鎮定-->堅毅,情緒都在裡面,但這是否也因她內心有強的意志與力量,女人有這特質,是否也因此她能這樣幫助到男孩,當然她也在這當中得著付出的喜悅。

  女人給男孩的手機響了,女人在找男孩;男孩就醒來了。

  報社父子的反應,也突顯只在乎自身存在,而非他人存在。

  女人的寬恕接納,都是淡定、自然、簡單,無長篇大論。

  故事的起承轉合

  起:想找父親的男孩   

  收容院裡,男孩西里爾打電話找父親,卻找不著,原來爸爸的號碼已到期,且已搬離原來父子的住處。男孩不斷重覆唸著要拿回單車,也就因此而跑走,輔導員一路追著,終於追到時,勸男孩冷靜下來。

  隔天西里爾跑出了收容院,搭車到了父子原本一起住的地方,想辦法要進入卻發現門鎖住而進不去。這個時候,輔導員出現了,男孩只得跑到醫務室,接著還能跑到哪裡去呢?就緊抱住一個坐在位子上的女性,且眾人怎勸都不肯放,只堅持地說單車還在原住處。至此,管理員說:可以開門看看。這樣他才終於放手,但進到家裡,空無一物,什麼也沒有,當然也沒有單車…。

  週六早晨,躺在收容院裡房間床上的男孩,被叫醒說他緊抱住的那位女性-莎曼塔-來看他了,並且說知道單車在哪,說是爸爸賣掉了,她有看到車被賣給誰,就買了回來。男孩堅持爸爸不可能將車賣掉,但仍謝過莎曼塔,且當她開車離去時,男孩騎車追上,問說週末可否到她家。

  接著,男孩繼續騎車,到處去找爸爸的下落,問到餐廳老闆時,回頭卻發現單車被偷了,他跑過去追上且搶回來了,但發現對方有同夥,便示弱騎車離開。騎到加油站,看見父親寫的賣車資訊,只有姓名、車號及舊地址。男孩就去莎曼塔的髮廊,但悶著不說話,只是一直玩水,直到莎曼塔問是不是想見父親,才終於承認想說的是什麼。

  隔天莎曼塔帶他出門與父親見面,原來是因為莎曼塔跟警察問到了地址,連絡上父親且他同意見男孩。只是,到了會面點,父親卻沒有出現。莎曼塔就帶他直接去該住址找人。應門的是一位女性,回答說父親在自己的餐館工作。

     承:面對自己被拋棄的男孩

  

  終於在餐館看到父親,父親對男孩說,暫時無法接他一起住,因為得先努力賺錢。父親給他個吃的,答應他會再連絡,然後就想讓他離開了。但接著父親請莎曼塔單獨說話,表示不想再見到孩子;莎曼塔發現父親沒有對男孩說實話,給男孩抱持不會實現的希望,就帶男孩再回到父親面前,要他親自對自己的孩子說。男孩聽到父親對他親口說不要再見面連絡…回到車上,車程中,逐漸地,男孩開始有所反應,是不停地抓著自己的臉,莎曼塔見了阻止他、抱著他,而他至此才終於哭了出來…。

  男孩再次騎著單車,表情看似冷漠與沉靜。不過,當路邊球場有人邀他一起玩球,他說好,回髮廊停車再來。停車進髮廊放東西後,出來卻發現單車又不見了,他看見偷車的人,就追過去,偷的人好像故意要引他到某處的樣子;到了那裡,兩人就打了起來,對方同夥則出來觀戰。其中領頭的威斯克認為是男孩西里爾贏了,就跟他握手表達敬佩,也叫其他同夥跟他握手。接著,威斯克並跟男孩套交情,說單車輪胎被刺壞了,可以幫他付錢修好,且順便邀他到家裡玩,男孩答應了,就跟威斯克同行。

  在威斯克家中玩電動,西里爾的電話響了,威斯克叫他關機,他(竟然)照做了。威斯克自稱都被誤認為是毒販。他帶西里爾修好車並付錢,且要西里爾幫忙做事,西里爾答應了。

  轉:想被肯定接納的男孩   

  跟威斯克同行的這段時間,莎曼塔與男孩是失聯的。焦急的莎曼塔與男友開車找來,好不容易找到了,莎曼塔跟男孩說:不要跟毒犯在一起。男友認為莎曼塔不該再照顧男孩了,莎曼塔不同意,男友就逼莎曼塔是選擇自己還是要男孩,她回答:要男孩。男友就撇頭下車走了。

  回到莎曼塔的家,她對男孩說,可以體會為何男孩不接電話,但問說為何認為她無法幫忙。男孩說不知道。

  隔天男孩仍再去找威斯克,練習著將要做的事情,並聽威斯克的話,(竟再次)關掉手機。

  莎曼塔讓別的小孩來找西里爾出去玩,他卻怎樣都不想,小孩只好自己離開。西里爾堅持要出門(為了去做威斯克叫他做的事),莎曼塔奮力阻止,兩人一跑一追,過程中莎曼塔還被西里爾刺傷手臂,西里爾甚至說出:我要住回去收容院!最後西里爾還是成功地跑出去了,騎著單車離開,莎曼塔追出去追不上,只好回到髮廊。到這個時候,莎曼塔終於哭了出來…。但是,哭沒多久,她的沉靜又回來了,她拿起了電話打給輔導員…。

  西里爾照之前練習地,拿著棍子等在一旁。對方終於出現,他揮棒打下去之後,卻發現對方還有兒子跟上來,只好面對著那兒子也打下去。西里爾拿了對方身上的現鈔,跑到事前講好的地點,上了威斯克的車。

  威斯克問西里爾,有沒被看見臉?西里爾說,沒想到對方的兒子也在,所以有被看到。威斯克氣憤地將現鈔丟給西里爾,但西里爾說從沒有想要錢。威斯克繼續威脅不能供出他,一切是西里爾單獨計畫且行動的,要西里爾自己承擔一切。然後,威斯克把西里爾丟在路邊。

  西里爾帶單車搭上公車去餐館找父親,要給他這些現鈔。父親問說錢哪裡來?他回答是偷的(男孩仍希望可跟父親在一起,以為父親有錢就會跟他一起住…),但不會有人牽連到父親的!父親生氣地對他說:你是要讓我再次坐牢嗎?就急促地將西里爾趕走,也把現鈔丟還給他…。

  合:明白何為被接納的男孩

     

  這個時候,西里爾騎著單車,一路地騎,一路地騎…最後,是騎回到髮廊…。他敲著門,莎曼塔從髮廊裡走出來,開門與他面對面,只簡單地說:警察來了,去停好車,我們要去一趟。西里爾這時跟莎曼塔說出了「對不起」,說:想跟她再繼續住。莎曼塔微微地笑著,回答說好。莎曼塔抱著西里爾…。

  因為將搶來的錢還給對方了,所以被判決的結果,是只需額外賠償醫藥費與停工費,威斯克也被抓進了監牢。西里爾表達對蘇雷先生父子的道歉,但也問到為何其兒子沒來,才曉得對方兒子並不接受他的道歉。

  莎曼塔與西里爾在河邊開心地騎單車,累了就在樹下休息吃東西,莎曼塔問他要不要找其他小朋友晚上一起來燒烤,西里爾笑著說好。兩人在賣場買燒烤用的東西,西里爾發現木炭賣完了,就幫忙去加油站買,跟莎曼塔彼此說好回頭見。

  在加油站卻遇到蘇雷先生與其兒子馬丁。馬丁並沒有原諒西里爾,看到他就追過去要打他,不管後頭的父親怎樣勸阻。但西里爾不想回擊,就只好騎著單車一直要避開馬丁。被追上了,被弄倒在地上,只好爬起來再跑,最後跑到樹上,但馬丁一直丟他石頭,丟到西里爾從樹上掉下來,沒了動靜!馬丁嚇到了,不知怎麼辦。這時他聽到父親蘇雷先生按車子的喇叭聲,就去告訴父親發生了什麼事,蘇雷就下車,並且先教他怎回應別人的一套說法,也就是將責任都推給西里爾。然後蘇雷打電話叫救護車,並將打到西里爾的那塊石頭撿起,往遠方丟去要滅證。這個時候,西里爾的手機響了(莎曼塔在找他),蘇雷父子被手機鈴聲嚇了一跳。但接下來,更驚嚇地看見,西里爾慢慢地在動,爬了起來,他醒過來了!呆愣中的蘇雷父子慢慢回神,對西里爾說已經叫了救護車,但西里爾回應:不用了,就這樣默默地離去,拿起木炭,再次騎上單車,騎回去…。<1:20:00>

  分析角色   

  西里爾:被拋棄,尋找被接納與被肯定,壓抑,但無可壓抑時就發洩出來。

  父親:只要自己能活下去即可,其他會拖累他的,都可不要。

  莎曼塔:堅定的愛、不放棄的愛。沉靜淡定,卻內心堅毅。

  評析   

  ∼西里爾在尋找被肯定。也因此才會想幫威斯克。

  ∼莎曼塔說:「你為何認為我不能幫你?」為何男孩認為只能靠自己要回父親?

  ∼西里爾行搶時被看見,威斯克被抓,父親卻仍不要他,莎曼塔則仍堅定接納他,莎曼塔為何能不放棄?

  ∼蘇雷先生明理,也知自己兒子的年輕衝動,但出事時仍選擇包庇自家兒子,接著卻看見西里爾醒來、不爭什麼就離開,蘇雷父子心中是否有漣漪、衝擊反思?

  問題設計   

  ∼單車有什麼意義?(父親、被拋棄下的唯一連結、想被接納、真正的被接納)

  ∼堅定的愛是從何而來?為何莎曼塔沒有放棄?我們做得到嗎?(人都在尋找被肯定、被接納、被需要。可是人的有限總帶來彼此的傷害。)

  ∼我們比較像是電影中的哪個角色?是否有時是父親、男孩、莎曼塔或其他?

  ∼我們生命中,有什麼類似的經驗(被放棄/被接納),我們若被接納,是否珍惜這個被接納呢?我們若被放棄,又要如何才能醫治這傷痛呢?

【回為成人說故事培訓之「騎單車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