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弦樂五重奏 D.956 之『音色的合奏默契』:Panocha Quartet & Iancovici

 
 

作者:蘇友瑞                   


  舒伯特這首弦樂五重奏以兩隻大提琴的獨特組合、切分音式的悸動節奏感、扣人心弦的旋律歌詠、情緒強烈變化的渲染力,不知安慰了多少心靈;其中第二隻大提琴是一個完全獨立的聲部,可以獨自引導旋律,也常常負責獨特的節奏音型。然而,舒伯特處理多隻樂器的作曲技巧並不像貝多芬利用多聲部對位;例如第一樂章歌謠般的第二主題,第一大提琴演奏主旋律,另一隻則如同補足主旋律的尾韻般地助奏;再例如第四樂章一開始的主旋律由第一小提琴主奏,第二小提琴一下子參與主旋律形成八度音合奏,一會兒又完全脫離主旋律而單純伴奏,如此產生微妙的音色變化,產生屬於舒怕特的獨特風格。

  我特別要指出最令人喜愛的第二樂章一開始的主旋律應該在第二小提琴,它以非常少的音符來刻劃寧靜地沈思。要如此澄清不單是樂曲結構上的要求,還包括了存在於作曲家最後期作品中『神秘參與』般的心靈躍升之精神要求。雖然我們可以把第一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事實上是美化過的伴奏與助奏)當成主題而不妨礙對本樂章的喜愛(根據非正式的觀察,即使是閱讀總譜的老樂迷,還是有一大堆人不知道這樂章的主題是在第二小提琴),但是唯有第二小提琴上的那個真正主題才能讓我們同時理解它與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D.960)第二樂章裡的神秘與寧靜,而能深刻體會一個短命音樂家的不朽存在。無怪有人聲稱這個樂章是可以陪伴著永遠的安息,死後願與這音樂同歸塵土。

  本樂曲一方面承接著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的強烈音響效果,另一方面卻加上足量的抒情氣氛加以微妙平衡;於是第一樂章的發展部可以聽到複雜對位與單純歌謠間的平衡,第二樂章可以聽到神秘悠遠與熱情表達的平衡;第三樂章出現最誇張的心靈對比,第四樂章硬是讓悽愴的旋律融合進歡樂的節奏與單純美感的旋律。如此表現音樂家偉大的生命後期心靈,可說是舒伯特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這麼偉大的作品是非常難演奏的,乍看不需要多聲部對位的線條結構,卻意謂著音色的合奏默契要求非常嚴格。在我學會音色藝術的欣賞能力後,終於找到令我滿意的版本。這是在新天新地唱片行找到的 Phaedra 唱片:

Phaedra 292016
Panocha Quartet & Mirel Iancovici,
violoncello
1. String Quintet in C major op. 163 (D. 956) - Franz Schubert
2. String Quintet in C major op. 28 No. 4 (G. 310) - Luigi Boccherini (world premiere)

  有看過封面設計這麼難看的CD唱片嗎?這張可以算第一名『醜』的.......

  我對這首樂曲的演奏要求是『音色的合奏默契』,以第四樂章為例:一開始只有第一小提琴主奏第一主題,隨及是第一小提琴提高八度與第二小提琴合奏同樣的主題旋律。

  重點在於『只有第一小提琴』與『兩隻小提琴同時出現』之音色對比,如果兩隻小提琴出現的默契不佳、時間不一致,那就會感覺比一隻小提琴的音色還要粗糙許多;如果第二小提琴的特色沒有突顯,那就會聽不出這一段是兩隻小提琴的八度合奏。總之,兩把小提琴默契不夠,沒有儘可能同時發聲並協調音量強弱,就會明顯出現『一隻樂器的音質遠遠勝過兩隻樂器』的慘劇。

  結果我手上的版本通通不合格,連那個史坦、史耐德罕與卡薩爾斯的夢幻版本也一樣通不過。而這張封面設計零分的醜片子與之相比,實在令我怨嘆原來先前都是白聽的了。

  那談到詮釋呢?第二樂章說明了一切,它的中段是會害死人的。這首音樂是『後期心靈』的音樂,樂曲本身結構讓很多版本通通把這個中段演奏地濫情無比!聽起來是很爽,但是這首音樂不是《死與少女》的黯然神傷,這樣的詮釋是非常不恰當的。

  而在這張唱片中,Panocha 團的詮釋說明了一切:第二樂章一開始,五隻樂器完全獨立而平衡,主旋律清楚地出現在第二小提琴而由中提琴與第一大提琴支持,第一小提琴的助奏完全沒有搶走第二小提琴的風彩。到了最麻煩的中段,適當地壓抑情緒下,雖然是『第一小提琴、第一大提琴之八度合奏』、『第二小提琴與中提琴的切分音節奏』與『第二大提琴的自由節奏』之三聲部作品,但是五隻樂器仍然一清二楚;不過份高抬第一小提琴的悲愴與第二大提琴的沈鬱,讓這個容易過度濫情的樂章回歸成一個結構嚴謹、情感克制的古典樂章,因而完全保護了後期心靈應有的節制與平衡;憂傷真的只偶一為之,最後還是永遠的安息。

  這一樂章中,史坦、史耐德罕與卡薩爾斯的夢幻版本表現地與本唱片差不多,這時錄音差很多的缺點就吃虧了。而流行的 Emerson 四重奏團與羅斯托波維奇的版本,是標準的錯誤示範;他們一始就突顯第二大提琴的節奏感,再加上沒有強調第二小提琴,造成這樂章的真正主題不明顯,反而極容易讓樂友被第一小提琴的生動節奏吸引;結果到中段,完全濫情到《死與少女》之前的水準了。

  我不能確定本片不算頂級但是不偏加料的自然錄音,是否可以為平衡的五隻樂器表現加分許多;可能越是複雜的配器,越需要正確的錄音才能回歸作曲家期待的『聲音』。無論如何,現今能聽到最正確的演奏版本就是這一個了;看來不只是管弦樂與鋼琴,連四重奏、五重奏的室內樂領域,照樣會被新天新地的唱片重新檢驗。

(END)
 

[回企畫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