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伯特的第二號鋼琴三重奏中,「向火山口邁進」的第一樂章
可區分出下列主題:開門見山的第一主題(請注意第幾主題完全視出
現順序而定,非關樂理);第 48 小節,位於小、大提琴的震音與鋼
琴的快速下降音階合響之後的第二主題因轉調而一變;第116 小節,
在三隻樂器齊鳴後,鋼琴溫柔的琶音裏由大提琴引出第三主題,其結
尾聲中,在大提琴孤高的一音中,小提琴奏出最美麗的第四主題;順
便告訴大家,以上分法剛好不違背樂理。另外,如果仔細聽樂曲旋律
間的流轉,你將發現屬於該曲的「基本節奏」;在舒伯特最後期作品
常有反覆敲同一音的「類進行曲的」節奏是非常明顯的,而在此樂章
中以由第一主題加以變化,在每小節三拍子中只強奏兩個拍子來造成
似切分音的節奏為「基本節奏」;而第二主題的節奏只在自己出現時
才強調成主要節奏。
第二樂章主要有兩個主題:開始的送葬主題,第 41 小節,由和
緩的鋼琴琶音呈現出的第二主題;有人主張第 57 小節由小、大提琴
對話的主題是第三主題,但我聽來聽去皆只覺的像第二主題的延續。
可能有兩種「基本節奏」:在第1,2 小節的第四拍有附點之四拍子和
3,4,5 小節的單純四拍子;如果強調1、2的基本節奏,則在中段的八
度反覆音之節奏必然備感突兀而展現更強的悲劇風格;第一主題在104
小節開始的中段由鋼琴陰暗的八度持續反覆音為基底,小、大提琴用
兩次轉調指向最大的驚悸;浪漫主義扣人心弦,其來有自;舒伯特的
意志,殘留結尾的餘響。
既然已在前二樂章有那麼大的折磨,理所當然第三樂章應有強顏
歡笑;雖然本樂章第130小節回應了第一樂章第二主題之節奏音形,
似乎一瞬間呼應在第一樂章中表現的悲涼,但整個樂章仍沒有前兩樂
章的沉重感。
第四樂章是一創新的樂念:以歡樂氣氛的三拍子主題(6/8 拍)
,加上維持原速(L'istesso tempo)的四拍子主題( 4/4 拍)一轉
而為不安而驚怖;在基本節奏上這兩部分是共通的:舒伯特把第一部
份三拍子分成六個音,而以三個連續音為第一部份的基本節奏,所以
你將常聽到「咚咚咚」的音形飄颺,而第一音出現前的一個小裝飾音
(短倚音)常常加重這三音的獨立性,把它們從旋律線中彰顯出來;
在第二部份以反覆音持續敲擊,承接了第一段的基本節奏,並綿延到
最後「送葬主題」的再現。這種風格變成舒伯特的心靈掙扎 ── 從
毀滅裏重生;所以固然大提琴回顧「送葬主題」,但是鋼琴隨著樂曲
的結束逼近,左手的基本節奏更加綿密並向高音追尋,更支持了舒伯
特重生的到來。一陣上行音階急響,樂曲的結束喚醒一位真正的曠世
奇才。
這首樂曲己經是舒伯特偉大的後期音樂心靈之作,因此表現的風
味不再陷溺於音響效果而深刻描繪出心靈起伏追尋。這樣的基礎下,
舒伯特逐漸走向最後期作品的音樂高峰,而成為與貝多芬、莫札特等
平起平坐的偉大音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