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與溝通協調

政大心理系教授  陳彰儀


一、導致人際關係不良與溝通障礙的原因:

1.訊息不正確、不完全或被扭曲

  1. 過濾作用
  2. 知覺的影響與選擇性知覺
  3. 語言
2.不夠自我肯定、保護自我、傳達檯面上的話(溝通的內涵不真)(小我、私心),以攻擊他人來保護自己

3.過於求完美

4.無法了解不同背景、經驗、成見及人格類型者之個別差異

 

二、如何增進人際關係與溝通協調能力

1.肯定自我價值-以愛為生活目標(建立大我)

◎把愛給予對方,才會和對方產生共鳴

2.常存感恩的心,歸零,而非以100分為標準

3.打破求完美的行為模式

  1. 對個人有信心
  2. fixed quality 想法轉為 fixed time

4.體認個別差異可以截長補短的價值

5.發展良好的溝通模式

(1)好好地聽

a.主動傾聽

b.瞭解對方的人格類型與溝通需求

c.同理心(設身處地體會對方的話)(walking in another shoes)

無我就可以讀別人的心

d.暫停判斷或辯解

(2)慢慢地說

a.確認對方的意思-練習回饋(反映)你聽到的東西

b.改變個人的溝通習慣以因應(滿足)別人的需求

c.把個人的溝通需求告訴對方

d.委婉正確表達感覺-儘量用「我覺得……」而非「你是……

e.表達而不判斷

(3)正向地反應

a.肯定對方

b.開放的態度(解開個人的封閉性) -批判應包括針對自己,否則變成批鬥

c.控制情緒

(4)注意非語文溝通

(5)避免交流分析中交叉狀況

父母(P)、成人(A)、兒童(C)的來源與特徵

 


回生命科學專題  回科學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