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
| 新竹地區收聽FM 97.5 IC之音,或直接由心靈小憩點選網路廣播,每週六、日下午3:00-5:00由陳韻琳為您主持廣播莫札特的音樂心靈世界,敬請批評指教!
|
在二十七首遍及一生的鋼琴協奏曲的對比下,莫札特的五首小提琴協奏曲似乎應該被壓抑在鋼琴協奏曲巨大成就的陰影下;但事實上我們聽到這幾首樂曲的機會甚至比其他樂曲還要多,莫非我們心裏總保持著小孩一般的純潔與天真,使我們情不自禁地和他們共鳴?
莫札特可能不只有五首小提琴協奏曲,但那是一個考證上的爭論;以目前最熟悉也是最確定為莫札特所作的五首而言,僅管只是一七七五年作曲家十九歲的作品,卻能有獨特的風味;這種風味是建立在豐富的多條旋律和美麗的樂句延伸上,並且常在第三樂章混和了不同國家民族色彩,再穿插行板或快板等速度變化;單只看這種風味,令人感受莫札特有一種天性上的樂觀和好動,使他不耐駐留任何一美麗旋律,總想不斷把盈溢出靈感的旋律交織在小提琴上,且自信地流暢發展;雖然這些樂曲原本是要供自己和薩爾茲堡宮庭樂長演奏用,但內容毫無迎合名家的技巧賣弄;這種赤裸裸的真誠趨使我們欣賞這些曲子時會注重純淨的音色和流暢的詮釋。
今天我們最常聽到的是第三、四、五號等三首;第三號明顯有優雅的法國風味,在第二樂章的慢板旋律尤為突出,據說這樂章和當時著名的法國音樂家作品神似;第三樂章有人說是一種法國式的「什錦曲」(pot-pourri),由快板輪旋曲的生動旋律開始,獨奏小提琴引出的甜美旋律卻略有幾分蕭瑟秋意;中間樂段突然出現行板的小調有無比的溫柔婉約,一剎那又轉成稍快板的大調快活曲風,有民俗歌舞的意旨,再回到輪旋曲主題;在諸多變化中,不變的是無論什麼樂段,莫札特在這首協奏曲總保持一定的明快和優雅風格;雖然有這種濃厚的法國風情,但在管絃樂團和獨奏樂器的對話上己經有特殊的唱和手法,而處處可掬取的旋律靈感,使這首協奏曲以豐富的內容超越了以前的同類作品。
第四號協奏曲的主要風格和前一首類似,但作曲手法卻非常大膽自由;旋律和前一首同樣豐富,卻有更脫俗的美麗;第一樂章一開始幾乎有軍隊進行的意味,但稍現即逝,並沒有後續發展;真正主導樂曲性格的是接下來的旋律,這旋律在低音部和高音部都有絕佳的發展,比較具有親切怡人的特質而不會太光輝逼人;因此這一樂章的風格便建立在這不過份的活力和優雅中,如果往後觀看第五號,更可感覺似乎莫札特由法國風逐漸加入了德國的特色,形成更為朝氣勃發的特性。
這首樂曲的第二樂章可說是從古至今最驚人的旋律瑰寶,主題本身己經非常動聽,最天才式的表現是每一個樂句和過門都具備無限的美感,都足以獨立成一主題;例如結尾前有一段單純的斷奏音階旋律,這種任何初學者都能寫出和演奏的音型在此居然無比的美麗動人,只能贊嘆天才結晶的偉大了。第三樂章混合了一個婉約略帶幽默的行板主題和生動活潑的快板對話,中段轉回行板的旋律又是一無比的旋律結晶,接下一小段小調的傾訴更加強了樂曲特性,雖然莫札特把此樂章題為「rondeau」表示和法國曲風的承接,但以樂曲本身看來實在又比純粹的法國風格更進了一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