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256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前往進階搜尋

李若凡
2014-03-17, 18:18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談台灣宴席菜的美學
回覆: 0
觀看: 7139

談台灣宴席菜的美學

李 若 凡 在一個課堂上,我聽了黃婉玲老師,談到了傳統台灣宴席菜的歷史與復原,從阿舍菜(指富裕人家的私廚菜)、酒家菜(指聲色場所的時尚料理),到後來的辦桌菜,台灣宴席菜的美學,令人感受到無比豐沛的能量。 台菜,是一個相當多元豐富的飲食文化。我個人認為,台灣不同時期的歷史環境,為台菜注入了不同的內涵。在清治時代,台菜基本上是傳承福建菜,加以在地化。到了日治時代,台菜則是融合了福建菜與日系菜,在台灣本地有機地發展。 日治時代,大約在1900-1940,台灣的經濟發展與工業,在東亞地區,是非常發達與進步的。所以,台灣的阿舍,生活上的富裕,也相當的高。這造就了台灣阿舍菜,極精緻的手路要求。由於這些宴席...
李若凡
2014-03-24, 17:59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融入生活的藝術:談鍾錦沛的繪畫作品
回覆: 0
觀看: 6800

融入生活的藝術:談鍾錦沛的繪畫作品

李 若 凡 一塊看似床單的布料,掛在畫廊的牆上。沒錯,這就是鍾錦沛的繪畫作品,一種融入生活的藝術。 鍾錦沛來自廣東陽江。陽江,是一個在兩廣交接處的小城市,有布料製作的文化傳統。鍾錦沛從小在耳濡目染之下,有著對布料深厚的感情。傳統繪畫的畫布,也是一種布的材質,但那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布料,在意義與性質上,是不一樣的。鍾錦沛用繪畫,來探索「布」的可能性。而他壁畫系畢業的背景,則賦予他,在不同材質上、用不同的顏料彩繪的能力。 鍾錦沛的創作手法,是在布料上製造皺折,用塑型劑定型,再用壓克力顏料,在皺折的布上彩繪。布料的質地,是經過他精心設計的,但皺折,則是用隨機任意的方式做成;彩繪的內容,則儘量模...
李若凡
2014-07-25, 20:51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曲水流觴的美學:從坐石臨流到亭中折渠
回覆: 1
觀看: 7869

Re: 曲水流觴的美學:從坐石臨流到亭中折渠

我今天才知道

曲水流觴
也有傳到日本
並成為
日本皇室與貴族
的一項傳統
李若凡
2014-07-25, 20:52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色彩與意象:談王德育教授的繪畫作品
回覆: 1
觀看: 7698

Re: 色彩與意象:談王德育教授的繪畫作品

王德育老師的畫作

目前
正在索卡藝術中心展出

歡迎大家去參觀
李若凡
2014-09-15, 17:45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移民、殖民與戰爭:談台灣菜的有機發展
回覆: 3
觀看: 44757

Re: 移民、殖民與戰爭:談台灣菜的有機發展

客家菜與原住民料理
也是台灣菜的重要成份
因行文的關係
所以沒有多談
謹此說明
李若凡
2014-09-17, 22:21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移民、殖民與戰爭:談台灣菜的有機發展
回覆: 3
觀看: 44757

Re: 移民、殖民與戰爭:談台灣菜的有機發展

有一件事
我很有興趣瞭解

早期
福建到台灣的移民
多為單身男性
到了台灣
則與台灣本地的
平埔族女性通婚

我會很想知道
從福建傳到台灣
在台灣本地在地化的福建菜
是否
有融入
平埔族飲食的元素與風格
???
李若凡
2014-03-31, 20:19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從恐懼中淬煉出的美:談台灣的燒王船祭典
回覆: 0
觀看: 6891

從恐懼中淬煉出的美:談台灣的燒王船祭典

李 若 凡 瘟疫,一種可怕而令人恐懼的災難。台灣的先民,在墾拓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瘟疫的恐懼與痛苦,這樣的淬煉,卻在無意中,形塑了今天台灣一個民俗中的美學:王船祭。 台灣西南沿海,地處熱帶。先民墾殖,經常遭遇到各種瘟疫,如霍亂、瘧疾、天花、鼠疫……等等;每次遭疫,經常全村病亡過半,而造成了一種恐慌。因此,祭拜瘟神的信仰,就成為台灣先民非常重要的一種精神寄託。王爺,就是一種最普遍的瘟神信仰。 王爺的起源有各種傳說,最常見的,則是唐代三十六進士的說法。但總的來說,王爺信仰,都有兩個最基本的內容:一個內容是,王爺(們)奉玉皇大帝的旨意,代天巡狩,訪查民間疾苦;另一的內容則是,王爺(們)每巡狩到一個村...
李若凡
2014-06-30, 21:21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傳統水墨的當代韻味:談楊自然的繪畫作品
回覆: 0
觀看: 11191

傳統水墨的當代韻味:談楊自然的繪畫作品

李 若 凡 牧谿的柿子變成了木瓜,倪瓚的山水變成了稻田;楊自然,用水墨舖陳了一種當代的韻味! 在一個畫廊的展覽中,我看到了楊自然幾幅尺幅不算大的水墨作品。水墨畫在當代與未來的發展如何,在藝術界有很多的討論與爭議,這個問題也不是筆者所能夠回答。但我看到了,即使在水墨畫當前的前景混沌不明的時候,仍有許多畫家,勤於筆耕,用一幅一幅的畫作,試圖為水墨畫做出新的定義與詮釋。楊自然,就是其中的一位。 楊自然的一類畫作,是瓜果靜物;主題有木瓜、有鳳梨,風格近似冊頁,但尺幅比冊頁稍大,並用畫框框裱起來。這讓我想起了清代揚州八怪的金農。金農的花果冊頁,也是水墨的美感;只是,金農的花果,筆法較輕細,而楊自然的瓜果...
李若凡
2014-04-07, 16:37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抽象的寫實:談現代主義攝影
回覆: 0
觀看: 6831

抽象的寫實:談現代主義攝影

李 若 凡 自從十九世紀上半葉,攝影技術發明之後,攝影與繪畫之間,就一直處在一個微妙的關係。一方面,攝影由於其真實記錄的性質,被認為不夠藝術性,所以,出現了以模擬繪畫為尚的「如畫派(Pictorialism)」攝影。但,另一方面,繪畫卻由於其寫實的角色,被攝影所取代,所以藝術家只好另外尋求繪畫的出路,而發展出了抽象的現代主義繪畫風格。有趣的是,強調點線面等幾何造型的現代主義抽象繪畫,在二十世紀初,也影響到了攝影,而發展出了抽象的現代主義攝影流派。 Alfred Stieglitz是第一個嘗試將攝影做抽象創作的攝影家。在Stieglitz的攝影作品《Equivalents》之中,他透過框景,將天...
李若凡
2014-07-07, 22:49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皇家風華:談金甌永固杯
回覆: 0
觀看: 13602

皇家風華:談金甌永固杯

李 若 凡 近期,台北故宮的翠玉白菜,因赴日展出,因此,館方特別安排了館藏的金甌永固杯,來替代原先翠玉白菜的展覽位置。也因此,這一只充滿皇家風華的金杯,又再次地受到人們的注意。目前,我們所熟知的金甌永固杯,有兩只:一只在台北故宮,另一只在北京故宮。兩件,都是在歷史意義與工藝上,有重要價值的精品。 金甌永固杯的用料,極為講究。共使用了黃金500克;鑲嵌了珍珠11顆、紅寶石9顆、藍寶石12顆與粉色碧璽4顆。杯面的彩地,則是使用點翠。據說,在當時,是乾隆皇帝特別將清宮庫房中最好的寶石,拿出來製作金杯。 金甌永固杯的造型,則是充滿了吉祥的寓意。杯高12.5公分,酒杯造型,杯外全部以金工裝飾寶相花。寶相...
李若凡
2014-07-14, 16:57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孤立與疏離:談是枝裕和的電影《我的意外爸爸》
回覆: 0
觀看: 13864

孤立與疏離:談是枝裕和的電影《我的意外爸爸》

李 若 凡 是枝裕和,是日本在九O年代竄起的導演,以拍記錄片起家,電影風格受到小津安二郎與侯孝賢的影響極深。是枝裕和從小不擅與人溝通,因此便很仔細地去觀察其他人與社會現象;成為導演之後,則擅長以樸實平淡的影像,敘說日常情感。 《我的意外爸爸》,故事是描述一位在事業上非常成功的建築師,在大的建設公司上班,每天忙於工作,對於唯一的兒子,也有深切的成功期望。但有一天,醫院告知,當年孩子出生時,抱錯了嬰兒,這位孩子並不是他的親生兒子。而與他抱錯兒子的,則是一個在鄉下做水電工的家庭。 整個故事,就在兩個家庭是否要交換孩子之間進展。建築師,事業成功,經濟富裕,與孩子居住在東京的高級住宅,但卻從來不曾真正陪...
李若凡
2014-07-21, 21:02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色彩與意象:談王德育教授的繪畫作品
回覆: 1
觀看: 7698

色彩與意象:談王德育教授的繪畫作品

李 若 凡 王德育教授,是一位藝術史的學者,造育英才無數。難能可貴的是,他本身也是一位相當優秀的畫家。在一個畫廊的展出中,我看到了王德育教授較早期與近期的繪畫作品。 王德育教授,使用油彩作畫。早期的畫作《風景與花木》系列,我個人非常地喜歡。幾幅作品,色彩鮮明,用明確的色塊展現花葉;畫中,花葉交織,繁複而不紊亂。在形式上,重視構圖與形象的美感,感覺上,是受到塞尚與立體派的影響。整個系列的作品,在對大自然的觀察與體驗之中,又帶有一種對藝術性的嚴肅主張。 近期的《台灣廟宇》系列,則是王德育教授回歸本土關懷的作品。他說:台灣的生命力,表現在廟宇之中;因此,他用自己當代的手法,排列與拼貼台灣本地廟宇的元...
李若凡
2014-07-28, 16:46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現實與困境:談新加坡導演陳哲毅的電影《爸媽不在家》
回覆: 0
觀看: 15247

現實與困境:談新加坡導演陳哲毅的電影《爸媽不在家》

李 若 凡 新加坡導演陳哲毅,在英國學習電影,並曾在法國坎城接受過青年導演的訓練。受到了台灣導演楊德昌與侯孝賢的影響,他以寫實的手法,呈現他自身的新加坡生活經驗,而拍出了電影作品《爸媽不在家(Ilo Ilo)》。 《爸媽不在家》的故事,是描述一對新加坡的上班族夫妻,有一個在唸小學的兒子;由於妻子又懷孕了,所以僱用了一位菲律賓的女傭來家裏幫忙。透過菲傭的眼,觀看著這個小家庭的轉折。劇中,每一個人都很平凡:失業的爸爸、工作與家庭兩頭困難的媽媽、在遠方自己孩子與受僱家庭孩子之間的菲傭,每個人,都遭遇與面對人生重大的困境。 電影的後半段,較為戲劇性。在菲傭與男孩建立了感情之後,因為家中的經濟環境變差了...
李若凡
2014-08-04, 16:54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社會運動的藝術表現:談曾馨霈策展《金磚上的仿聲》
回覆: 0
觀看: 19267

社會運動的藝術表現:談曾馨霈策展《金磚上的仿聲》

李 若 凡 當一個社會運動,以藝術作為它的一個表現形式,這個運動的性質,就多了一個美學的面向。在一個藝術空間的展覽中,我看到了台北藝術大學學生曾馨霈策劃的「金磚上的仿聲鳥」展,以攝影、裝置藝術與錄像作品,來傳達一個社會運動對華光社區拆遷事件的論述。 華光社區,位於台北中正紀念堂東南方,為大安區與中正區的交界處,總佔地面積約有2000坪。社區土地屬於國有土地,2007年底,行政院提出四大金磚計畫,欲開發華光社區,因此開始對居民提告;該土地的違建戶,被要求自行拆屋還地、繳交不當得利及土地使用補償金,並依法進行凍結帳戶與扣薪水三分之一。居民被罰的罰款加上利息,則從數十萬到上千萬不等。 「金磚上的仿聲...
李若凡
2014-08-12, 21:26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凝視商王朝:談新淦大墓青銅器
回覆: 0
觀看: 18634

凝視商王朝:談新淦大墓青銅器

李 若 凡 在歷史博物館,我參觀了江西新淦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銅器。對於那個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青銅文明,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 新淦大墓,位於長江流域的江西,是商代的大墓;根據學者的推斷,應該是商代週邊的方國-「虎方」的大墓。商王朝,核心的統治區域,在今天黃河流域的河南一代,在商王朝的週邊,則有各個方國。方國,是指商代時,在商王朝週邊存在的部落與國家;可能有獨立的政治系統,但在某程度上,承認商王朝為共主。 新淦出土了幾件體型非常碩大的青銅禮器。如《獸面紋鹿耳四足青銅甗》,高達105公分;又如《獸面紋羊首罍》,高也有60.5公分。二者的體型,都是在過去商代考古少見的。另外,《伏鳥雙尾青銅虎》與...
李若凡
2014-08-18, 19:50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結構的音樂美學:談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
回覆: 0
觀看: 19152

結構的音樂美學:談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

李 若 凡 奏鳴曲(Sonata),是一種有非常嚴謹結構的音樂形式;從十八世紀以來,在維也納這個城市,發展、成熟,以至在十九世紀,達到最高峰。其中,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則在奏鳴曲的發展歷史上,扮演了承先啟後的關鍵角色。 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Pathetique)》,Op.13,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一首。這首《悲愴》,寫作於1798-99年,貝多芬時年28歲。當時的貝多芬,年輕,充滿理想,初到維也納,正迎向人生光明的未來;此時的貝多芬,也尚未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因此,整首《悲愴》,年輕、憧憬、嚴肅而對未來滿懷理想;全曲,也展現了貝多芬嚴謹的創作風格,在調性、節拍、快慢與曲式上,都具有非常...
李若凡
2014-08-26, 21:36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那一個工業的時代:淺談蒸汽火車頭的美學
回覆: 0
觀看: 18842

那一個工業的時代:淺談蒸汽火車頭的美學

李 若 凡 我並不是一個鐵道迷,對於鐵道的瞭解,也相當的粗淺。在一個課堂中,聽了李乾朗老師介紹十九世紀後期,劉銘傳從德國所購入的蒸汽火車頭「騰雲號」,突然讓我感受到,蒸汽機那種既代表進步、又帶著懷舊的美學。 蒸汽機,一般的說法,是由英國人瓦特於十八世紀所發明的。蒸汽機是一個能夠將水蒸氣中的動能轉換為功的熱機,需要一個使水沸騰產生高壓蒸汽的鍋爐,這個鍋爐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熱源,蒸汽膨脹推動活塞做功,其燃燒的過程則在熱機外部進行。蒸汽機在工業革命中起了基本的作用,可以說是工業時代的見證。 蒸汽火車頭(蒸汽機車)則是將蒸汽機應用在交通工具上的發明。蒸汽火車頭是由英國人特里維西克,於十九世紀初發明;幾...
李若凡
2014-09-01, 16:09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女性的優雅:我看瑪莉羅蘭珊的繪畫作品
回覆: 0
觀看: 19280

女性的優雅:我看瑪莉羅蘭珊的繪畫作品

李 若 凡 在中正紀念堂,我參觀了法國的女性藝術家瑪莉羅蘭珊(Marie Laurencin)的繪畫作品。這位藝術家,極為女性化的風格,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羅蘭珊,是一位二十世紀前半葉,活躍於巴黎的女性藝術家。早年,受到畢卡索與布拉克的立體派啟發,創作了一些帶有立體派風格的人物畫作。但漸漸地,羅蘭珊採用了她最擅長的感性來作畫,沒有走上立體派概念化的路。 羅蘭珊本人,不喜歡畫靜物與風景;她認為,畫女人,要美麗的多了。女性,成為了羅蘭珊畫作,永遠的主體。在為數極多的女性主題畫作中,羅蘭珊畫了個人的自畫像、單一女性的肖像、兩位女性的畫像與多位女性的群像。羅蘭珊告訴我們:女性,有自己獨特的性格;這...
李若凡
2014-09-09, 00:25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像生心映:談林茂涼的繪畫作品
回覆: 0
觀看: 18908

像生心映:談林茂涼的繪畫作品

李 若 凡 在一個畫廊的展覽中,我參觀了台灣本土畫家林茂涼先生的畫作。這位藝術家,提出了「心映」的概念。心映,是指心之所映,因心生境,由情生境。這樣的作畫哲學,是要將個人內心主觀的情感,加入到外在的印象之中;不要什麼理性,心思化影萬千,作畫則自由無拘。 林茂涼作畫的主題,廣泛而沒有限制,只要能反應當下的情感感受,他都可以入畫。包括:對家鄉風景的情感;對花卉靜物的感受;主題多樣而隨心所欲。每一種主題,又會依不同的當下,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去描繪。 林茂涼作畫,沒有固定的形式。他使用非常快速的筆觸,補捉與表達當時的心境;但筆觸 只是工具,他並不堅持在某種形式的工具。我個人的感受,林茂涼繪畫的形式,是一...
李若凡
2014-09-15, 17:45
版面: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主題: 移民、殖民與戰爭:談台灣菜的有機發展
回覆: 3
觀看: 44757

移民、殖民與戰爭:談台灣菜的有機發展

李 若 凡 台灣菜是什麼?相信很多美食專家,都被問倒了。我個人並不是美食或飲食文化的專家,但在我的學習之中,我感覺到,在台灣複雜而融合的歷史背景中,台灣菜是一個在移民、殖民與戰爭的過程中,有機發展的飲食文化。 台灣最早期的移民,來自福建;很自然地,台灣菜會受到福建菜的影響。可以說,台灣菜最核心的骨幹,就是福建菜在台灣的在地化。其中,除了福州菜,清淡偏酸甜的風味,融入了台灣菜的口味之外,移民主流的閩南菜,也成為了台灣菜的主要內容。閩南菜,重視佐料,有很多湯湯水水形式,並且會用中藥材入菜。台灣菜中的封肉、當歸鴨與藥燉排骨等,可以說,都是閩南菜的遺緒。 日治時代,台灣菜則加入了日本料理的元素。日治,...

前往進階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