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討論
1 傳統文化如何影響男人?給他們哪些束縛?
2 對於女人馴服男人的說法,你同意嗎?理由是?
3 女性解放了,男性也需要解放嗎?
4 怎樣的說話方式容易傷害異性?
5 如何聽懂異性的語言?
6 你期待一個對你的內心世界透徹瞭解的異性嗎?
7 面對兩性的衝突,迎接或退縮,怎樣比較好?
8 如何實施下一代的感情教育?
木小筆 寫:問題討論
3 女性解放了,男性也需要解放嗎?
劉虹志 寫:
3 女性解放了,男性也需要解放嗎?
時代的改變女人的服裝也越來越挑逗,男人就相對愈不知如何應對。
男人大都在所處環境裡打安全牌,這也就回到面子問題。
我們也知道可以直率的讚美:
你穿的真漂亮,在這場合沒有人能不把目光投向你
↑↑↑↑↑↑↑↑↑↑↑↑↑↑↑↑↑↑↑↑↑↑↑↑↑↑↑↑↑↑↑↑↑↑↑↑↑↑↑↑↑
這句話在腦袋裡發生的同時,同時就順便判斷敵我形勢
1.旁邊有沒有其它我認識的人,他們接下來的反應?
2.其它男人的反應?如果被他們以為我是娘砲怎麼辦?
3.最近我有點發福,說這樣的話會不會讓她覺得我有其它意圖?
4.如果形勢變不妙,有沒有全身而退的方法?
所以在這樣的天人交戰以後,就會決定,直接無視這位穿著美麗的女人存在
是嘛,一直盯著人也不禮貌
解放,我想還是各人的選擇吧,不過遲早會來的
林潔儀 寫:4 怎樣的說話方式容易傷害異性?
我覺得不尊重、忽視(冷陌)、嘲諷的說話方式容易傷害異性。
雖然性別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同,用不好的口氣或忽視、冷嘲熱諷的方式
會容易使對方受傷~
林潔儀 寫:6 你期待一個對你的內心世界透徹瞭解的異性嗎?
當然會希望有一個人可以了解自己,但我知道人是不完全的,不能太過去期待
或要別人非常的了解自己,同性或異性都是一樣,因為愈是如此,反而自己、
對方都會受傷! 與其這樣,不如學習尊重別人、感謝別人對我們的愛 (誰花最多
的時間在你的身上,其實那個人是很愛你的)
王依惠 寫:4 怎樣的說話方式容易傷害異性?
或許弟兄只是在處理「事情」,但其實我的「心情」是差的,
也或者對方覺得我不夠尊重之類的…
王依惠 寫:5 如何聽懂異性的語言?
記得有個弟兄說:姐妹生氣時要你離開,然後他就離開了,
結果其實心裡是希望你留下,這樣到底有誰會知道?
另一位回答的妙,下次你就詢問:妳的意思是要我離開,妳需要一個人靜一靜?
還是妳希望我留下來陪妳?
姚昌玲 寫:說實話,至今我還是不懂男生在想什麼,他們跟我們女生到底有什麼不同我也說不出幾個來。我們可能已經為我們對異性的無知吃了許多的苦,目前能夠補救的可能就是盡量不去踩對方的底線,彼此尊重,多多包容。
但是如何實施下一代的感情教育?
首先 我們在孩子面前要尊重我們的另一半,將來他們就會學習到尊重異性。
再來,父母不要重男輕女。
其次,父母要注意自己不要用輕蔑的言詞去批評異性,讓孩子學習去發覺異性的優點。
最後,父母也要教導兒女看重自己的身體,清楚異性相吸彼此相愛是要建立在對身體的尊重上。
很汗顏自己對兩性議題非常無知,所以「如何實施下一代的感情教育」這個分享自覺是野人獻曝,僅是作到學生當盡的本分交作業了。
林映君 寫:或許對大多數身處於主流文化的男女而言,討論、對話便足以開啟性別解放的可能性。傳統且兩極的性別角色鬆動了,彈性的合作關係漸取代規範的權力關係,未來的男女無須為敵便無須再渴求和平。
木小筆 寫:問題討論
4 怎樣的說話方式容易傷害異性?
簡東昇 寫:兩性問題,沒有絕對是對和錯,而是感覺好以不好,雙方要不要順服去做而改變生活習慣相處模式,男女本來就不同,
( (弗 5:22~25,28 )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
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
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
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
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
也有一些教導做丈夫和做妻子方法原則,雙方學習互相勉勵長成
羅沛茵 寫:我後來看了一下原著的書摘,才知道老師整理的ppt和原書目錄不同,老師整理過的大綱,容易讓參與者,在短時間內,更快的抓住重點,但事後跟著作者的脈絡細讀,感覺比較不會像直接跳到論述的重點,那麼尖銳。想請問一下,帶這類非小說的書,是不是最好要整理出適用於「說故事」的大綱?
羅沛茵 寫:傳統文化認為男人要養家活口,成家的男人不敢「靠興趣謀生」,有些丈夫會因為太太的事業成就較高,而心生挫折。
「男兒有淚不輕彈」,我們家的爸爸在處罰完一對兒女時,還是只會對兒子說:「男生,哭甚麼哭!」,女兒哭著說要抱一下,馬上手就伸過去。
我的兒子今年才七歲,卻有著明顯的男性特質;在語言上喜歡占上風,用辯論的方式和我溝通,蒐集笑話,挖空心思調侃,好讓自己感覺很酷。
在情感上,男性表達情緒的原始反應,讓女性倍感威脅,於是用言語打壓,用文明制度讓男性就範。
教育者錯誤的解讀男孩的行為,讓他們很受傷,男孩從小就因著羞辱和自我否定,而越來越沉默,不願意和外界有真實的情感交流。
羅沛茵 寫:木小筆 寫:問題討論
4 怎樣的說話方式容易傷害異性?
(以下情境是假設這位異性是男性成人,而且和我關係親密)
a.在人前調侃他的弱點
b.哀怨的說:「都是因為你...,我才會...。」
c.想要控制大局,用威脅的口吻說:「如果你不...,我就不...。」
d.頤指氣使,命令他這樣做,那樣做。
彭龍英 寫:我回應沛茵的分享
我認為這是一個頗有見地的觀察,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備受誤解,或被錯待,以致不願意把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1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