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華神)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7-11, 22:44

徐敏淑 » 週四 7月 10, 2014 9:55 am

此片令我有很有感覺與震撼的片斷是伊莉在九歲父親過逝後的那一幕,她獨自一人坐在椅子上,極度的憂傷與難過,牧師來看她,說:『……..這是上帝的旨意』時,幼小的她知道父親是患有心臟病,回答牧師說:「若藥放在樓下就來的及」。 對一個自幼與父親相依為命的孩子,她的回答是如此簡單又是很真實的,成為孤兒的她,沒有消極與悲觀,反而因這份曾與父親一起看星球的熱愛與天份,成為她認真、堅定對科學有濃厚興趣的追求研究之路,縱使常是面臨孤獨、無助的處境,她依然保有那顆始終如一對科學『真』與實證的精神,即或帕默擔心她上織女星可能就回不來,她卻說:「我從小追尋,我們存在的理由,犧牲生命在所不惜」,她對所熱愛科學的認真、態度與堅定不移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動!使我聯想我對耶穌基督信仰的精神理當如此。 徐敏淑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7-11, 22:44

胡平婉 » 週四 7月 10, 2014 10:53 am

伊莉是個非常聰明也是一個尋求真理的人,從八歲開始,她從和父親的對話中激起了想要探索事實的感動,從小時用通訊設備和遠處聯絡,直到她長大鑽研天文學,並成為敬業、勇敢、堅強的女天文學家並在這方面有傑出成就的人為止,她都執著於探索這個宇宙,也期待能接收到回應。雖然這可能源自於想和沒有見過面的媽媽聯絡,又因九歲那年失去父親,對九歲的伊莉而言,在完全沒有預備之下,連再見都沒有機會說的情況之下,失去他唯一依靠的父親,看到她拿著通訊器一直呼叫他的父親,我看到她獨自一人住在他的家中,讀書及成長,長大後她所研究的也是如此特殊,她有很多時間要戴上耳機尋找從外太空的回應,和尋求經費繼續研究的過程中,她一直都是孤單的。
甚至當她遇到了外星人,他們在她的記憶中都能讀到她對父親的思念及孤單感,我認為這個孤單感是激勵她在專業上不斷的研究的動機之一吧。

我覺得影片中最溫馨的鏡頭在她被代至佛羅里達虛幻的海邊, 外星人面對伊莉許多沒說出的問題,告訴她說: 「只有接觸,才不會寂寞。你們是很特別的生物,人人都不同,但卻一致的感受到失落、空虛、疏離、孤獨。其實你們並不孤獨。」其實回答了她內心真正的問題,因為她內心真的被觸動了,所以她在聽證會的最後說道:「經過了這趟的旅程,最大的收穫是了解我們(人類)是多麼的渺小,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只能存有敬畏、謙卑、與盼望,我會將這分享的渴望,變成我心中永遠的願望。」我相信她會和一直信任她,愛他的帕默同走一條有盼望的路。

另外我對赫頓這個角色也很感興趣,他是伊莉的伯樂。赫頓這個角色是蠻特殊的,他信任伊莉,投資她的理想,即使她失敗了,仍然繼續支持,因為他跟伊莉說:「你是我最寶貴的投資,我碰到好牌一定大膽下注。」赫頓不但是絕頂聰明的科學家,他面臨生命即將結束,想回饋這個世界所給他的一切,我想他應該一直再尋找一個可以達成他想做的事,他能從伊莉的言行中看出她的執著、堅強和理想,發現伊莉正是他所要找的人,這樣的眼光,就像他能解開外星人的密碼一樣的智慧,因他已確知伊莉想做的事,就不斷伸出援手,達成她的理想也成就了赫頓的期待。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7-11, 22:50

汪世曦 » 週五 7月 11, 2014 8:47 pm

1. 電影中最令你有感覺、最震撼你的片斷是那裡?為什麼?

科學裡的尋找
伊莉從小是個科學和數理的資優生,他慣用理性的思考去看待他周遭的人事物。比如,他小時候去上主日學,他會問老師:「亞當和夏娃的媳婦從哪裡來?」當他爸爸過世時,牧師安慰著他說:「世事難料,沒有道理可循,有時候我們只能視為上帝的旨意。」伊莉卻說:「我應該把藥放在樓下浴室,這樣就來得及了。」伊莉的回答令牧師十分錯愕。另外,我在伊莉身上看到他的一些信念、理想、夢想,伊莉也用他理性的思考、科學的方法來尋找或達到這些目標。所以,我把電影裡的一些片斷組合起來,題目定為「科學裡的尋找」,來談談伊莉想要透過科學的方法來尋找什麼?

1.尋找上帝:表面上伊莉看起來是個無神論者,但是我認為在他的心裡,藏著一位「隱約」的上帝。當帕默在評審會議上問他:「你相信上帝嗎?」伊莉遲疑了一下說:「身為一個科學家,我只相信實證,目前並無資料證明其存在與否。」另一位評審,再問伊莉一次:「你是說你不信上帝?」伊莉又遲疑了一下,還是沒有正面回答問題。因此,我覺得伊莉並沒有完全否定上帝的存在,只是如同他所說的:「要我相信,就得先證明」他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去證明上帝的存在,他心裡那位「隱約」的上帝才能成為「真實的」。
2.尋找未知的世界:伊莉從小就對宇宙特別著迷,八歲時就立志要當天文學家,他相信外太空住著一群善良,對地球沒有敵意的外星人。即使他知道星球上多半可能是一堆沼氣和碳合物的組成,他還是非常興奮、滔滔不竭地對帕默說:「我們銀河系就有四千億顆恆星,若行星有生物,宇宙就有數百個文明。」伊莉認為,宇宙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也是一個值得他付上代價去尋找探索的藏寶地。
3.尋找逝去的父母:伊莉的媽媽在生伊莉時,因難產而死。伊莉希望透過無線電能跟媽媽通話。但爸爸對他說:「恐怕最強的無線電也辦不到」伊莉卻認為他需要「更大的天線才行」。後來,爸爸過世了,伊莉非常悲傷地透過無線電不停地呼喚著爸爸。當外星人下載伊莉的記憶,變成他爸爸的樣子時,伊莉十分地激動,他多麼渴望跟爸爸見上一面啊﹗逝去的人與活著的人,原本就是二個不同的世界,但是無線電與外星人的偽裝顯示出在伊莉的內心卻是想用科學的方法去尋找在另一個世界的父母。
4.尋找夢想中的天堂:我覺得織女星反映出了伊莉夢想中的天堂。當他看到織女星附近美的像首詩的星系時,他瞪大眼,張大口,不停地說:「太美了...太美了...我無法形容...我無法形容...」當他登上織女星時,眼前背景出現的是小時畫過的佛羅里達的圖像。這些其實也代表著伊莉夢想中的天堂,如同外星人對他說的:「你們擁有美麗的夢想」善良的外星人幫伊莉實現了他的夢想。
5.尋找真理:伊莉尋找的真理是什麼?當帕默問他為什麼一定要登上織女星,連性命都不要?伊莉回答說:「我從小就在追尋我們存在的理由,我們為何而生?我們是誰?如果有機會找出片斷的答案,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我想這就是伊莉一直在追尋的真理----生命的意義。而伊莉認為這個生命的意義或許在那遙遠的宇宙間可以找尋得到。
6.尋找情感的認同:帕默與伊莉在信仰上看似二條平行線,帕默很難想像沒有神的世界,伊莉卻認為神的存在必須被證明出來。但科學卻讓他們走到了一起。因為帕默說:「我支持研究科學的動機是來自渴望尋找真理」在追尋科學的真理上,伊莉找到了對帕默情感上的認同。另外,伊莉也期望和人分享,博得別人的認同。他希望有人能相信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真實的,讓大家都能明白人類在宇宙中是多麼渺小,多麼微不足道,改變他一生的宇宙觀,期待也同樣能改變他人。

伊莉在「科學裡的尋找」對基督徒而言,在聖經中都已有了答案。然而在欣賞這部電影的時候,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過程,是伊莉堅定、不放棄、勇敢追尋夢想的精神,深深地撼動著觀眾的心。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7-12, 22:41

張詠雯 » 週六 7月 12, 2014 10:29 pm

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

我們所信為何?所信是否為真?
這是伊莉的信心旅程:
(一) 單純的相信
伊莉一出生母親就過世,死亡所帶來的分離與失落,讓年幼伊莉因著父親的引導,憑著單純的相信,對天文科學產生寄望---可以藉此跨越死亡的隔絕與母親相遇在銀河中。
(二)憑己之力的相信
懷抱著這樣的寄望,當伊莉再次面臨死亡(父親過世)時,他選擇繼續相信科學而拒絕宗教的安慰(神父所言),這時少年伊莉,相信人有能力改變所遭遇的。
面對以科學為信仰的成年伊莉,則是用能力不斷證明其所信,相信來自於眼見為憑再加上一點冒險的想像,所有偉大的科學發明幾乎都來自於此,然而再次與代表宗教的帕默對話時,信心受到的挑戰在只「眼見為憑」?伊莉無法相信看不見的上帝,卻同時無法證明她對父親的愛,看不見並不表示他不存在,
(三)辯證的相信
即便在她要登上織女星的旅程,大多數人對上帝的信仰並不影響她對科學的信心,甚至將太空之旅視為對宗教信仰反證。
(四)從客觀事實到主觀認定的相信
然而就在與太空人相遇的經歷,實證經驗加上理性分析在那刻得到答案(外星人所言:只有接觸,才不會寂寞。你們是很特別的生物,人人都不同,但卻一致的感受到失落、空虛、疏離、孤獨。其實你們並不孤獨…),伊莉從年幼起的單純相信背後隱藏需要得到滿足,同時看到自己的渺小。
這是一趟信心的奇幻旅程:人為深處的需要尋求答案,科學所證明的未必是真理,只是證明自己是可信的。不信往往是來自所知有限及妄見,眼見不一定是真實,但內心被觸摸的看不見經歷,卻是千真萬確。但~我如何證明我所相信的?
(五)看不見的信心
在影片的結尾,伊莉發現自己也置身於一個以往只會輕視和懷疑的處境:儘管自己心中非常確信,但面對普遍的懷疑又無法提供影響任何證明。 她自己也在聽證會上承認作為科學家,如果異地而處,自己也會深表懷疑。
然而經過試驗的信心是:在看不見的當中繼續往前走。

這是亞伯拉罕的信,需要冒險過後的信心,正是基督信仰的核心。

我覺得要用科幻片講故事不容易,因為要在充滿想像劇情中找到情感的共鳴,再加上充滿思辯的角色對話,最後又要不淪為說教,還要讓聽故事的人不被錯置,程班長,真有你的. :notworthy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7-15, 13:51

劉秉怡 » 週一 7月 14, 2014 11:56 pm

横山家之味
日文的名稱是あるいても あるいても,意思是「走啊,走啊」
本片的靈魂人物利子,橫山家的母親,在家庭中舉足輕重卻又被貶抑的角色,她沒有醫生夫人的光環,彷彿只是一位死了長子的,沒有出過社會的家庭主婦。利子活在過往的傷痛之中,久久無法走出喪子的陰霾。
日子一天一天的往前滑動,歲月一點一滴的消逝,橫山家長子的忌日,成為家族聚集的日子,新成員的加入(次子的新婚妻子與她及先夫所生的兒子),給與這個活在過往記憶中不得出的家庭一些小小的震盪,卻也搖動不了這對沈浸在傷痛之中的老醫生夫婦。一家人難得的聚集,就圍繞在餐桌邊,吃著母親的拿手家常小點,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然而閒話家常,始終圍繞在因救人自己卻溺斃的大哥以及父親感嘆衣缽因此後繼無人。二兒子(阿部寬所飾)從事古畫修復的工作,也可說是古畫的醫生,卻得不到父親的重視與讚賞。他修復了兒時的作文,卻修復不了父子之間的鴻溝。失業了,卻也沒有向家人告知的勇氣。
15年了,當年被救起的青少年已是青年人了,每年都因著利子特意的邀約,每年都前來祭弔。利子不甘願就此放了那使自己兒子喪命的青年人一馬,要他一輩子跟著她咀嚼刻骨銘心的傷痛。青年人一事無成,還在等待另一個新工作的機會,遭到橫山老醫生的俾倪。
晚餐時分,只剩下横山老夫婦及二兒子一家人享用豪華的鰻魚飯便當。席間,在家中頤指氣使的横山醫生,還揶愉自己的妻子是沒有出過社會的家庭主婦。一首懷念老歌,勾出了利子隱瞞了三十年的,親自發現丈夫偷情的過往,美味的便當,頓時令人食不知味。
利子,這個承載著許多過往傷痛這位家中的靈魂人物,是如何牽動家人間的情感呢。一個母親,一位妻子,是要如何面對家庭的變動,同時又要釋放或轉嫁一路走來所承接的生活上以及情感上的壓力?

這讓我想起兒時所學的一首詩歌,「向前走啊!努力向前走,一去不回頭。向前走啊!努力向前走,前進莫回頭。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人,不配進神國。向前走啊!努力向前走,主就在前頭」歌詞言簡意賅,朗朗上口,小朋友很快的就能背了起來。出處是源自聖經路加福音9:62。雖然這段經文耶穌是要提醒所有想跟隨他的人,跟主走同樣的道路並不輕省。當自己「手還扶著犁」時,心目卻已經四處飄移,尋找種種理由,成為推拖自己傳上帝國福音之責任、不願全然順服的藉口。
但是人生的路何嘗不就是開始了就無法回頭。
利子因著與丈夫貌合神離的關係以及未走出喪子之痛,而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一生都在沈潛的傷痛中度過。然而人生就像電影名稱「あるいても あるいても」,沒有回頭的機會,就這樣一直一直地走下去。世代的傳承也是這樣一代一代地接續下去。我們是要原地踏步,抑或是揹起沈重的生命包袱,還是一路欣賞富變化的人生風景?片中出現的小黃蝶,彷彿要帶領利子殺出人生困境的重圍,是如此地不易與痛苦。
我們的人生方向是否已明確、聚焦,抑或是受到環境事件的影響就失去了方向感,還是不斷地舔拭自己的累累傷痕?不要忘記的是,生命的旅程一開始就無法停止,不能再回頭。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7-18, 23:28

由 陳啟鳳 » 週五 7月 18, 2014 6:48 pm

簡單的理論往往就是真理?
伊莉說:「你知道奧坎的剃刀理論吧?當不同的觀點並陳時,簡單的理論往往就是真理。」
劇中的伊莉其實是單純而執著的人,甚至是到了偏執的地步。從小她似乎就是循著這樣的一個思考邏輯出發,每當她遇到一個難題或挑戰的時候,這樣的信念一直支持她做為尋求答案的基礎。所以,
1. 當伊莉問父親「我能跟與死去的媽媽接觸溝通嗎?」父親說,「再厲害的通訊系統都沒辦法!」伊莉跟自己說:「我需要一個更大的耳朵!」
2. 父親因急性心肌梗塞而去逝,牧師安慰她:「世事難料,很多事的發生是沒有道理的,我們只能說,這是上帝的旨意。」可是對伊莉而言,父親的死與上帝的旨意無關,簡單的說只是因為她在二樓來不及送藥給在一樓的父親。
3. 當帕默與伊莉辯論宗教與科學的議題時,伊莉說:「當你們說科學殺死上帝時,可能答案更簡單,那就是科學證明瞭上帝不存在。人文思想總是會讓事物複雜化,但科學要的是簡單,它是科學進步的動力。…你們說上帝不讓人證明,有沒有可能是更簡單的答案,上帝不存在,是我們為了懼怕孤單,所以創造出上帝?」

伊莉堅持著科學的簡單,拒絕了人文的複雜,然而事情真有這樣簡單嗎?
為了能與可能的外星生物接觸,伊莉付上極大的代價,她所經歷種種複雜辛苦的過程,其實一點也不簡單。當她終於實現夢想,飛行在宇宙旅程中途,她看到美麗的星象,忍不住說:「我無法形容的美,應該派一個詩人來的。」這時她所信賴的科學卻一點也派不上用場,她等於承認科學讓她看見美麗卻無法表達,而詩人卻可以藉著主觀與豐富的意象,用無法證明與抽象的語言來呈現眼前的美景,如今這些讓事物複雜化的人文思想過去曾讓伊莉嗤之以鼻,如今她的簡單科學卻要甘拜下風了。

其實伊莉的信念早在篩選與外星接觸人選的評審會上被挑戰了,評審問伊莉:「見到外星人後,如果妳僅被允許詢問一個問題,妳會問什麼問題?」伊莉想了想回答:「我想問他們,為什麼可以這樣高度發展,卻不會因為發展而自我毀滅。」這個科學與人文糾纏的問題,已經顯示伊莉對科學的論證架構已經懷疑了,只是伊莉自己還不清楚。
當剃刀揮向他人的時候,自己不可避免的也要接受同樣的檢驗。伊莉自己經歷了十八小時的宇宙旅程,但是現場所有目擊者所看到的她只是經歷一秒鐘的跌落運動而已。她在聽證會上不斷被挑戰,質疑者同時舉出她之前提的剃刀理論要求伊莉承認所有她的陳述不過是一場陰謀:最簡單的答案,通常就是最可能的答案。伊莉被逼得退無可退,只得承認很有可能是赫頓一手操縱,因為這個答案看起來比複雜的不知名外星人答案簡單。

一生信奉科學的伊莉最後的證詞卻像一個信仰者的見證,她說:「我知道我有經歷過,雖然我無法證實,甚至無法解釋。但作為人類,我所經歷的每件事情,都告訴我,這是真的。我經歷一些很棒的事情,是永遠改變我的事情:一個啟示,一個關於宇宙的啟示,這個啟示不可否認地告訴我們,我們是多麼渺小和無關緊要,以及我們又同時是多麼的稀有和珍貴。這啟示告訴我們,我們是屬於一些比我們更偉大的東西,我們並不孤單,我希望可以分享這一點,我希望所有人,哪怕是有一刻間,可以感到那種敬畏、謙恭和希望,那是我的願望。」

雖然沒有人相信她,就像她之前不相信神一樣。但是伊莉被徹底翻轉了,從此以後,她所崇敬的宇宙不再是人類為了懼怕孤單,而創造出來的。這是伊莉真實的經歷,是永遠改變她的事實:一個啟示,一個關於宇宙的啟示,這個啟示不可否認地告訴我們,我們是多麼渺小和無關緊要,以及我們又同時是多麼的稀有和珍貴。這啟示告訴我們,我們是屬於一些比我們更偉大的東西,我們並不孤單。詩人大衛說: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 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 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 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詩篇8;1~9)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11

<傅豐玲>
第一幅畫:
這幅畫的畫家Duccio,他是拜占庭時代的宗教畫家(R按:是13世紀的義大利畫家),參考網頁連結如下

圖片描述:
1. 在這張畫中,首先由顏色來看,很明顯的看出畫家要畫的人物主角是中間那位穿灰衣服的男人,因為他的衣服顏色(灰色)與別人不同,別人多是橘色。此人衣著樸素,表情也老實,大約只是一搬老百姓,不是王公貴族。但他頭上有光環,代表是一位聖徒。
2. 左手邊一位女士指著他,雖然看不清表情,但可以由手勢看出是在指責這位主角男士,有點兇。而主角舉手反駁(發誓)。旁邊有7人,只有最右邊的那位抬起頭望著主角男士,感覺有興趣,其他人沒有竊竊私語,也沒專注,有兩個人好像在聽,另外兩人在看他同伴,看起來表情都沒有很激動,所以這女士指責的話題大約只是一件小事,不是大事。
3. 地點在一個樓梯角落,大家在烤火。
第二幅畫: 這幅畫的畫家不詳(R按:是James Tissot)。參考網頁連結如下

圖片描述:
1. 在這張畫中,首先由光線及人物的大小來看,主角是一個可愛的女孩,表情蠻何善、單純。她好像在介紹一個躲在黑暗中的人,圖中看不清那人的臉及表情,不過那人所占的版面野蠻大,所以應該也是主角之一。旁邊坐著的兩人:一男一女,男的畫的是背面,女的也看不清表情,整個圖可以知道是在黑夜,因為光很暗。
2. 另一個重點是窗戶後面有一大群人,看起來是一個很混亂的集會。窗內及窗外的人好像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窗內遠處人比較多,比較激動;窗外人比較少,比較平合
故事大要:
1. 這幅畫說的主角是彼得,說的是彼得3次不認主的故事。故事引起我興趣的是(1)彼得何需向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婢女否認認識耶穌,(2)還需要發那麼重的誓? 就算是認得也沒甚麼關係啊<認識耶穌的人多著呢! (3)而且這3次不承認認識耶穌,還是前幾個小時耶穌才預言過的,而彼得堅持不可能的。
2. 馬可福音14:66-70 「那時候,彼得還留在下面的院子裏。有大祭司的一個婢女走過來,看見彼得在烤火,就定睛瞧著他,說:『你也是跟拿撒勒的耶穌一夥的。』彼得否認說:『我不知道,也不懂得你在說些甚麼。』說著,他就避到前院。就在這時候,雞叫了。 一會兒,那個婢女又看見他,再對站在旁邊的人說:「這個人是他們一夥的!」彼得又否認了。又過了一會兒,那些站在旁邊的人再次指著彼得說:「你沒有辦法否認你是他們一夥的,因為你也是加利利人!」 彼得就賭咒說:「我不認識你們所講的那個人!如果我說的不是實話,上帝會懲罰我!」就在這時候,雞第二遍叫了;彼得這才記起耶穌對他說過的話:『雞叫兩遍以前,你會三次不認我。』彼得就忍不住哭起來。
故事重點:
彼得,這位耶穌的頭號大弟子,曾經放下魚船(職業)跟隨耶穌,看過耶穌大能醫治他的岳母及許多其他神蹟,曾經有在海面上行走的信心及勇氣,幾個小時前還對耶穌說「即使別人都離棄你,我也不離棄你!」
1. 為什麼彼得會對小婢女否認認識耶穌?是害怕?是失望?還是都有?
2. 你曾有否認自己夢想的時候嗎?為什麼?
3. 你是否有在想躲起來卻無處可躲的困境經驗嗎?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13

<陳月紅>
一、 主題~~浪子回頭
二、 畫作


三、觀察、分析畫作
畫面似乎是描繪猶太人一個大戶人家發生的不尋常大事。畫面正中間的兩人明顯是故事的主要人物。白髮蒼蒼、面容慈祥的老父親彎身雙手溫柔地擁抱著落魄回家的浪子;被全然接納的浪子則放下自尊當眾跪下,雙手緊握祈求父親的饒恕。兩人眼神流露出親密連結的濃厚父子深情。

浪子衣不蔽體、沒穿鞋的雙腳污穢,正好和身著紅袍、擁有尊貴地位的老父形成強烈的對比。有隻可愛的小狗雙腳把著浪子大腿、熱絡地搖著尾巴歡迎主人回家。右邊畫面的僕傭衣著光鮮,看起來都樂觀其成浪子的回家。最前面那位僕人端著華服和鞋子,後面那位手拿著戒指隨侍在側,他們應該是奉主人的命令準備好要給浪子穿戴的。

在猶太人的習俗中,上好的袍子是地位的象徵;戒指代表權柄和保證;鞋子是子女資格的承認。表示這個浪子可以恢復了原先的地位和權利,重新得回失去的尊嚴和榮耀。他的父親早就預備好了這一切,隨時準備孩子的歸來!

但在最右後方的黑暗角落,有一位臉色陰霾的男子,似乎在冷冷地旁觀一切,和畫面左上方陰霾的灰色天透進白光亮光成對比。
左邊有位僕童牽出一頭肥牛犢,還有一位背著刀的僕人,他目光注視著孩子所牽的牛,可能是奉主人的命令要宰牠來擺設筵席用。

四、畫作中的故事
這幅畫作是描繪耶穌在新約聖經中路加福音第十五章第11-32節所說過的故事。

故事是說:一個大戶人家有二個兒子。有一天小兒子要求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產分給我!」在當時猶太人的社會文化中,兒子要求得到應得的家業時,等同詛咒父親早死之意。這位父親不但沒有動怒,還順應了小兒子的要求,並允許他帶著自己的產業往遠方去了。直到小兒子因為任意放蕩,浪費貲財而耗盡了一切所有時,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而窮苦的只得去從事放豬的工作。他恨不得能拿豬所吃的豆莢來充飢,也沒有人給他。於是他醒悟過來開始思索自己的身分:他的父親可以養活很多的雇工,做兒子的反倒要在這裡餓死嗎?他決定寧可厚顏回家去當個父親的雇工也強過在那裡吃不飽、餓不死的生活。

天天在家裡翹首盼望著兒子回轉的年邁老父,遠遠就認出那全身骯髒污穢的浪子就是他日夜思念的愛兒回來了,急忙奔向前去跑去抱著兒子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小兒子羞愧地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在他還沒說出「把我當個雇工看待」時,父親已迫不及待地吩咐僕人取來上好的袍子、戒指和鞋子給兒子穿戴上。這位父親又興高采烈地宣布:「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於是他們就擺設筵席、快樂跳舞起來!

大兒子在離家不遠處,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從一個僕人問出原委後,就生氣不肯進去與大家同樂,因為他認為父親的處理非常不公平,也覺得自己不被愛。他的父親出來邀請他,他卻抱怨自己一直在父家服事,向來沒有違背過父親的命令,父親卻從來未曾為他殺過一隻羊,叫他和朋友一同快樂。今天那個和娼妓一起吞盡了父家產業的不孝子回來了,父親不但沒有責備的話,反倒為他殺了一頭肥牛犢來擺設筵席,和眾人快樂跳舞。父親開解他說:兒子阿,你要知道,你天天跟在我身邊,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今天無災無病地回來,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啊!

其實這個故事真正的主角是等候孩子歸回的「天父」。這浪子就如當年從伊甸園開始迷失了方向的人類。我們偏行己路,為自由付出了慘痛代價。主耶穌用這個故事來比喻天父看待悔改信主的人,就像一個父親對待浪子一樣。聖經中的許多比喻或故事,以浪子回家的比喻最能表現出天父無止境的慈愛。

五、想一想:
1.大兒子是氣弟弟回家分享了他原有的產業,還是氣父親比較寵愛小兒子?如果你是大兒子你會有甚麼反應?為什麼?
2.你覺得你比較像哪一種角色?大兒子?小兒子?老父親?為什麼?

六、經文摘錄 《路加福音》第15章第11-32節
11 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12 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
13 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
14 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飢荒,就窮苦起來。
15 於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
16 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
17 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僱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
18 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19 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僱工吧。
20 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
21 兒子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22 父親卻吩咐僕人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頭上。把鞋穿在他腳上。
23 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可以吃喝快樂。
24 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他們就快樂起來。
25 那時,大兒子正在田裡。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作樂跳舞的聲音。
26 便叫過一個僕人來,問是什麼事。
27 僕人說,你兄弟來了。你父親,因為得他無災無病地回來,把肥牛犢宰了。
28 大兒子卻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就出來勸他。
29 他對父親說,我服事你這多年,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你並沒有給我一隻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樂。
30 但你這個兒子,和娼妓吞盡了你的產業,他一來了,你倒為他宰了肥牛犢。
31 父親對他說,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32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19

<鄧綺如>

Jan Wijnants (1670)

這是一幅描繪一個旅人行路途中看到一個受傷倒臥在路旁的人,停下來幫助他的場景。為何知道他是旅人?因為他把他的牲口綁在旁邊。接著他用某種液體倒在傷者腹部受傷流血的地方,看起來應該是在幫他療傷,減輕傷者的疼痛。

畫家將旅人畫上紅色的衣服,是整幅圖中最鮮明的顏色;構圖部分,將其擺在最明顯的中間偏右一點,是最顯眼的地方;畫家也透過大小及遠近的比例,將旅人與傷者放在感覺上距離我們最近的地方,因此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旅人正在做的事。由此可見,畫家很明顯的利用顏色、位置、距離及大小的對比讓看畫的人一眼就注意到旅人正在為傷者療傷的這件事上。

如果將視線透過馬背往前拉,會看到不遠處有一座城市。這讓人想到,如果可以將受傷的人送到城市中,就可以得到比較好的醫療與照顧。但是傷者看起來好像是昏迷了,要怎樣將他送到前方的城市中呢?

接下來,在馬的左邊有一個拿著書的人,好像一邊走路,一邊讀書,好用功呢!
而從他行進的方向來看,應該是要往城市的方向走,但是,等一下,他剛才是否有經過旁邊躺著一個受傷的人的路上呢?看起來好像有,但是他為何沒停下來幫助受傷的人呢?喔!應該是讀書讀得太認真了,以致於就算看到也當作沒看到?

最後,如果再仔細一點看,會看到在讀書人的左前方還有一個人,正穿過樹林往前走,但是因為其衣服的顏色與樹木的顏色很相像,所以只能隱約看到一個人的形體,不能確定那是什麼人,但可以確定的是他也是往前方城市的方向前進。如果這條路是通過樹林到達城市的唯一一條路,那這個人有應該也有經過看到傷者,但是也沒有停下來幫助他。為什麼?很忙?沒時間?趕著去做某件事?

接下來我們來看另一幅畫:(R按:補圖)


Vincent Van Gogh(1890)
第二幅圖畫雖然也是油畫,但感覺比較沒那麼清楚。這幅畫的構圖與上一幅有點相似,在畫的正中間用了很大的版面在描繪旅人用了很大的力氣,仔細看還要墊腳尖才將受傷的人抬到牲口上。而在圖的左下方,畫家用了不顯眼的顏色畫了一個人,一樣手裡拿著一本書,邊走邊讀,完全沒有注意到旁邊發生了什麼事。視線載往前延伸,沿著路往上,還有一個更不顯眼的人,幾乎要消失在路的盡頭。
街下來看第三幅畫:

Aimé Morot (1880)
第三幅圖畫感覺比較寫實,有點像是照片,因為很寫真,但是1880年應該還沒有照相的技術吧!這一幅看到的是旅人把受傷的人抬上自己的牲口上後,自己用走路的,並撐著昏迷的傷者以防他掉下來。這幅圖畫用明顯的線條勾勒出傷者是毫無力氣的(頭垂著往後倒)掛在旅人身上,而旅人則是用了很大的力量(手臂的線條)才能撐著傷者繼續前行。地上是石頭路,還有水窪,表示剛可能下過雨,顯示出這條路並不好走。他們是要走去哪呢?
最後一幅圖:

Rembrandt (1630)
最後一幅圖:好像到了,旅人終於把傷者帶到了城市當中的一戶人家門口,傷者醒了,但還是需要人家扶著,才不會從牲口上掉下來,牲口也有另一個人牽著,以防牠亂動。至於旅人,則上前去跟那戶人家的主人談論著什麼事。

欣賞完以上4幅圖,我們要來討論一下幾個問題:(藉由問題帶入故事)
問題1:為何路上會躺著一個受傷且上半身赤裸的人?
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
這個人是猶太人。

問題2:第1、2幅圖畫中除了路過的好人及傷者外的另2個人是誰?為什麼他們不停下來幫助傷者?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解釋祭司與利未人的工作。祭司乃是為著事奉神,也是為著事奉帳幕裏的事。利未人乃是為著事奉祭司,幫祭司的忙。換一句話說,祭司的事奉在舊約裏所代表的,乃是屬靈的事奉。而利未人的事奉,乃是指著事務上的事奉。

2幅圖畫中比較近的那個人手裡都拿著書,表示他們飽讀詩書,理應知道當別人有難時,要幫助他人,然卻沒落實所學的道理。第一個因為要趕者去做自己的事情,而對身旁人的需要無感。

問題3:為何第三個人會停下來幫助傷者?
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
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撒馬利亞人與猶太人互相不交往長達數百年,因為撒馬利亞人(北國以色列)受到宗教的約束比較少,他們崇拜偶像,與異族通婚,為南國猶大王國的人所不認同。所以猶太人一般來說瞧不起撒馬利亞人。但是這一個撒馬利亞人路過,看到了一個受傷的猶大人,不顧隔閡,動了慈心照應他。在需要離開時還自己出錢把猶太人送進旅店。這個寓言說明,鑒別人的標準是人心而不是人的身份。猶太人自己的祭司和利未人雖然是神職人員但見死不救,而仇敵卻成了救命恩人,見義勇為者。
問題4:幫助他人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1)時間的代價,停下來幫忙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會耽誤自己的事情。
(2)金錢的代價,醫藥費或住宿費。
(3)體力的代價,讓傷者坐在牲口上,自己步行,還要花力氣扶他。
(4)被騙的代價,不曉得那個躺在路邊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旅人是冒著風險去救他。

問題5:願意幫助他人的人要有什麼樣的特質?
(1)要有敏銳的心去知道誰需要幫忙
(2)要有憐憫同情的心腸
(3)要願意與人接觸
(4)要願意照顧他人
(5)要願意付上代價(如問題4)

問題6:如果是你,你會願意停下來幫助他嗎?為什麼?
問題7:欣賞完圖畫及聽完故事,在你心中是否有激起什麼樣的漣漪?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24

<張詠雯>
A.圖畫引用聖經故事:逃往埃及
經文:馬太福音2章13-15節
「他們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

B.圖片賞析
這是一個描述耶穌一家三口逃難的故事,故事發生當時猶太希律王因為聽見另有一猶太的王將要興起,他怕自己的王位受影響,因為他不是猶太人。為此在伯利恆(耶穌出生地)城進行大屠殺,屠殺對象竟是初生的男孩,可以想見當時的百姓在殘暴的王統治下的恐懼與不安環境。
這時,有主的使者向一家之主約瑟(耶穌父親)顯現,指示約瑟要帶領一家人逃往埃及,約瑟不疑有他的連夜起身。
在兩幅畫中,出現天使、約瑟與抱著小耶穌的馬利亞(耶穌母親)
【圖片一】(R按:Caravaggio)

中心點出現的是天使,還是個拉著提琴的天使,更不可思議的是約瑟還拿著琴譜,小小耶穌則是安詳的躺在母親懷裡,母子一同睡著,這種場景出現在逃難故事裡看起來實在不合理,正因此畫作卻呈現出特有的安穩沈靜,畫中明暗處:天使與耶穌母子是明,約瑟與背景則是暗。
【圖片二】(R按:Giotto)


中心點出現的是騎著驢駒的耶穌母子,約瑟在前,但是回頭看顧著母子,圖的右上角則出現天使的帶領,整幅圖片中人物看起來像是行進中的隊伍,遵循著天使引領方向前進,沒有落荒而逃,畫面呈現四平八穩井然有序。

試想在受被追殺的威脅之下,如何處在這樣逼迫中?圖一畫家卻藉著天使與約瑟的合作(合奏),使耶穌母子可以身處危難中仍平靜安穩,約瑟聽見天使(主的使者)的聲音,沒有太多的疑問,聽見就立即起身的順服主的帶領,使得他全家得以在黑暗(夜裡)中有安息。環境滿了艱難時,也正是我們順服主的帶領的時候。
當有主在前方時,儘管環境險惡,但只要順從,就不會自亂腳步,有神應許的話語,便可以安然等候神的時間來到,因為祂的應許都要成就。

C.問題
1. 在兩幅圖中,你看見畫家筆下的天使、約瑟及耶穌母子有什麼不同?
2. 在圖一及圖二正中央所呈現的故事主角不同,你覺得畫家想表現的是什麼?
3. 你有在危難中逃難的經驗嗎?在艱難時刻如何讓自己臨危不亂?或者使你不能向前的原因是什麼?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28

<汪世曦>
掃羅的改變

圖一:在這幅圖畫裡,映入眼簾的第一個感覺就是用色比較沈重。背景是一台翻落而凌亂不堪的馬車。馬似乎受到了驚嚇,後左腳抬起,前腳沒有描繪出來,但猜想這匹馬的前腳是淩空,一躍而起的姿勢。馬頭朝向右上方光源之處。
馬旁的士兵頭帶頭盔,身穿盔甲,手持長矛與盾牌,臉色兇狠地朝向右上方光源之處,作勢要敵檔及攻擊來自右上方的人。
圖畫下方躺著一個上身赤裸,身旁頭盔、披風、長矛皆掉落,雙手遮眼,張大口的男子。
在右上方騰空出現一個有黑色翅膀,赤裸上身的年輕男子。他環抱著一名彎曲俯身,眼睛向下注視,雙手張開似乎要迎接、接納躺臥在地上男子的人。
那位有黑色翅膀的男子是位天使嗎?這位在天使身旁的男子為什麼也能騰空出現?他是人還是神?還是什麼靈界的人?
馬、士兵和躺臥在地上的男子為什麼看見右上方的光和人受到這麼大的驚嚇?甚至要雙手遮眼?

圖二:這張圖的用色比較鮮豔明亮,但顏色比較斑駁,想必年代已久遠。圖上方有許多人,臉大都朝向中間身穿紅衣的男子。這些人有的雙手合十祈禱;有的臉上稍些驚懼的神色;有的赤裸全身,身披披風,作飛起狀。天上穿紅衣的男子四周發出黃色的亮光,並射出一道光線直達地上。這名男子呈現倒立姿勢,右手朝下,似乎要飛向地上。
地上有許多人面朝光源露出驚嚇的表情,有的用手遮光;有的用盾牌遮光(左);有的用手塢耳(右);並有一群人跌落在地上,神色驚恐地緊靠在一起(右下)。馬也受到驚嚇,前肢騰空而起,右旁馬伕緊抓著缰繩。馬伕旁一名男子來不及站穩,一隻腳翹起也快跌倒。中間下方有位穿著紫紅色衣服的男子跌落在地上,一手撐地、一手遮光、雙眼閉上,一名身穿綠衣的男子在攙扶著他。
這些在地上的人到底看到或聽到了什麼?以致於受到驚嚇跌落在地上?造成一片凌亂不堪的場景?天上穿紅衣的男子是誰?為什麼他要朝向地上的方向飛去?其他人又是誰?

二幅圖畫的相同或差異性:
1.第一幅光線處理明亮對比明顯。第二幅是一幅壁畫,色彩比較鮮豔,偏藍與紅。
2.第一幅出現人物少,但面容清晰可見。第二幅人數多,表情各式各樣,動作也豐富。
3.第一幅天使只有一位,但第二幅全身赤裸,身披披風,似乎也是天上使者,數目較多。
4.上方主要人物(耶穌)都向下俯視,下方主要人物(保羅)都跌坐用手遮光。
5.馬都受到驚嚇,似乎都有一躍而起的姿勢。
6.第二幅的上方景象,猜想可能與審判有關。

圖畫名稱與作者:
圖一:

名稱:The Conversion of St Paul [1]
作者: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義大利語: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義大利畫家,1593年到1610年間活躍於羅馬、那不勒斯、馬爾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認為屬於巴洛克畫派,對巴洛克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這幅是他The Conversion of St Paul的第一幅,另外有同系列的第二幅。

圖二:

名稱:The Conversion of Saul
作者:米開朗基羅(義大利語:Michelangelo(義大利語發音:[mikeˈlandʒelo]),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全名米開朗基羅•迪•洛多維科•博那羅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又譯「米高安哲羅」、「米開蘭基羅」、「米高安哲奴」、「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

故事敘述:
故事來源為使徒行傳9:1-9;22:3-12;26:12-18
內容敘述一位名叫掃羅的人(後改名為保羅),他原本是位猶太教的熱心份子,極力逼迫殘害基督徒 ,並鎖拿他們下監。一日,在他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當時他正要綑綁一些基督徒帶往耶路撒冷,忽然從天上發光,四面照著他,他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原來這位就是耶穌基督。當時與掃羅同行的人有的站在那裡,有的仆倒在地,說不出話來,聽不明聲音,也看不見人。當下掃羅的眼睛突然完全看不見。後來,這位原本是基督徒的迫害者,卻成了最偉大的基督徒宣教士。

問題討論:
1.你曾否要去做一件事,卻受到阻礙的經驗,後來的結果你覺得如何?
2.在你生命中曾經經歷過什麼樣的轉變?
3.如果主耶穌向你顯現你會有什麼反應?你希望他對你說什麼?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29

<杜夢豫>
題目:淡定的勇者

描述與分析:
圖A:


名稱: Daniel in the Lions' Den
作者: Sir Peter Paul Rubens
年份: 1614 – 1616
畫作: 油畫
收藏: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at Washington. DC, USA

壯年的但以理和九隻獅子共處地下坑洞之中。畫的下端一堆白骨,看來獅群已飽餐一頓。整幅畫的構圖可分成三個區塊:
1. 右下方一隻齜牙裂嘴、脾氣暴躁、作勢兇猛,好似要衝出畫來咬人。作者將獅子的本性表露無疑。
2. 左方的ㄧ群獅子,有的獅吼,有的眼神兇猛,有的相互對望,有的安逸的睡覺。展現獅子群居生活習性。
3. 壯年的但以理,位居畫的中間最明顯位置。身體肌肉線條藉著光影處理得結實有力,雙手合十抬頭仰望,一臉驚恐的眼神張著嘴和左側及下方張大嘴的獅子成了有趣的構圖 ---- 在獅吼聲中,雖然挑戰內裡的膽怯,卻也勇敢的大聲禱告來戰勝恐懼。

畫中充滿了些寫實的強烈的對比:兇殘與溫馴、猙獰與真誠、獅吼與禱告、恐懼與希望。色彩運用單調,多以咖啡色為主。也因這樣,讓人更感受到頭頂的那小片藍天,帶來了和等大的希望與力量。

圖B



名稱:Daniel in the Lions’ Den
作者:J.B. Pratt
畫作:彩色手繪

80耆老但以理和七隻獅子共處石室。光線從左上方射進,照亮了但以理飽經風霜智慧的臉龐。七隻獅子如溫馴的大貓,圍繞在但以理的後方,好奇的伸著頸項朝窗外張望。但以理一身紫袍,金色的寬腰帶與精緻刺繡的裙襬,象徵他權貴的尊榮身分。後方獅群,肌肉線條溫和有力,萬獸之首的獅子和淡定的但以理,在窗外溫暖的陽光照射之下,居然顯得如此尊榮、和平。有趣的是作者在地上隱約的畫了兩根骨頭,暗喻原本的兇殘不再。

二者比較

圖A 作者Rubens 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出當面臨外在安危時,人性的內心是驚恐害怕的,因此,個人認為這也是Rubens將但以理不畫成老人卻畫成壯年人來表現:當面臨驚恐時,是不分年齡、經驗的,但重要的是靠著內裡的信念,仰望一小片藍天,因此能勝過外在的一切!而圖B Pratt確以窗外的一道強烈的光源帶來內在的穩定與勝利。人生不也是這樣?當危機來臨,當莫須有的事情突然臨到,究竟該如何面對,如何越過重重艱難?我們來聽聽勇者但以理的故事。

故事背景:(參考但以理6:1 – 28)

動盪中的契機

但以理是位猶太的貴族,成長於動盪不安的年代。他生來相貌俊美,通達各樣學問,知識聰明俱備,恪遵摩西五經,信靠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在昏君約雅敬執政時期(605BC),國家兵敗,年少的但以理及一群相同年齡的少年人,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擄到遙遠的巴比倫國,從此遠離家園,在異地異邦的宮廷裡服侍君王。由於但以理足智多謀,不居功厥偉,深獲王的信任,故被拔擢高位,成為國家重臣。他一生中共侍奉了六位巴比倫王,可惜最後一位伯沙撒王實在昏庸,國家一夕之間被鄰國波斯王古列所滅,從此家園不再,但以理再度成為波斯的俘虜。此時的他已是垂垂老矣的80老人。

樹大招風引殺機

波斯古列王採取懷柔政策,繼續使用前朝重臣。除設立120位總督,又在其上設立了三位總長,而但以理也身列總長之位。由於他擁有美好的靈性與智慧,深獲古列王的信任,所以想讓他經管更多國事。那知這樣的決定,卻遭受同儕總長及屬下的忌妒,他們暗暗的想抓住但以理的誤國把柄,好治他於死地,可惜一切毫無所獲。於是他們又動了更壞的腦筋。他們知道但以理是位敬虔的信徒,每天一定向 神三次禱告,從未間斷。於是,他們來到古列王面前,策動立新的禁令,就是:「三十天之內,不拘任何人,除了向王求告以外,無論是向 神或向其他人求什麼,就必須扔到獅子坑中以為懲戒。」 沒想到古列不察,居然蓋上玉璽,答應了他們所求。這下可正中下懷等待但以理上鉤。

當但以理聽到下達的新禁令,仍就如常的在自家樓上開著窗戶面向耶路撒冷禱告讚美 神!這些好事份子立刻前去稟報古列王,一心要將但以理丟到獅子坑裡。當古列得知但以理的處境,知道他將因自己的不察被丟到獅子坑時,內心焦急卻豪無對策,一直拖到日落時分,人群聚集越來越多,逼著王不得不下令將但以理扔到獅子坑裡。王無奈的對但以理說:「你所事奉的 神,祂必救你!」

越危險,越安全

次日黎明,古列王匆匆的趕赴獅子坑口,哀聲的呼叫但以理名,說:「永生 神的僕人但以理啊,你所事奉的 神,真救你脫離獅子口嗎?」洞裡傳來但以理的聲音:「願王萬歲!」「我的 神差遣使者封住獅子的口,叫獅子不能傷我。因我在 神面前無辜,我在王面前也沒行過虧損的事。」 王立刻下令將但以理從坑中拉出來,見他真的完好無傷,非常開心, 因為他明白但以理能逃離獅口,全因為信靠 神的原故。

上帝出手,惡人必倒

於是王下令,將那些誤陷但以理的人連同妻兒一律捉起,全都丟到獅子坑中屍骨無存!接著,王又傳旨曉諭住在全地、各方、各國、各族的人,說:「我所統轄的全國人民,要在但以理 神面前,戰兢恐懼。因為祂是永遠長存的活 神,祂的國永不敗壞,祂的權柄永存無極。祂護庇人,搭救人,在天上地上施行神蹟奇事,救了但以理脫離獅子的口。」

古列王在位時期,但以理大享亨通!

問題:
1. 但以理為何不理會王的禁令執意禱告?當信仰理念受到世俗衝擊時,你會如何堅持下去?舉例說明
2. 當遭受同儕誣陷,甚至上司搶你功勞時,你該怎麼辦?
3. 你認為身陷獅坑的但以理會不會害怕?什麼是你的「獅子坑」?如何在其中看見希望?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30

<邱美榮>



第一眼看這幅畫的時候,你會注意到什麼?
我想大多數的人很自然地會先被右側兩個人物吸引,而這似乎正是畫家的用意。他用這種強烈的對比來引起觀眾的注意。

畫面上共有三個人物,左側ㄧ個年輕女性,是全身的畫面;右側兩個女性則是半身的畫面。左、右兩側的人物大小比例懸殊,左側的女性大約只有右側人物的頭部這麼高,正往遠方走去,幾乎可以預見她將會愈走愈遠。彷彿當觀眾的焦點注意在右側兩個人時,ㄧ不留意她就走遠了,又彷彿當觀眾好奇畫面遠方的景觀時,她就走進了遠方。畫家以這種強烈的對比表達出動態,使得畫中的故事隨著觀眾的思緒發展起來。

畫中的三個人被一條無形的線相連起來。左側的年輕女性轉過頭來看著另外兩人,右側的年輕女性則看著旁邊年長的女性。三人的眼神沒有交會,但在畫面中交織成ㄧ個三角形,暗示三人之間互相關聯。中間年長女性(老婦)沒有看畫中其他二人,卻看著觀畫的人,畫家用這個方式巧妙的將畫中人與觀畫的人連起來,成了一個立體的三角,以致所有看畫的人都與這畫和畫中的人有了關係。

畫中的老婦眉頭深鎖、雙手下垂,空洞的眼神直視前方,向著畫外的世界投射她的絕望,彷彿以無語問蒼天。巨大痛苦如同重擔壓在她身上,令她連腰都直不起來。她的眼神、表情、姿態,使得所有觀畫的人與她的眼神相對時就不由自主地進入她的痛苦中。這樣的痛苦可能激發觀者的同情或憐憫,也可能使人手足無措,或逼得人無法面對她(或無法面對如此大的痛苦)。

右側年輕女性以雙手輕柔地環抱老婦的肩膀,親近地靠在老婦身邊,她的眼神顯示她的注意力完全在老婦人身上。從她與老婦彼此間的肢體動作可以看出兩人的關係十分親近。她的表情透露出她不只關心老婦的痛苦,甚至能同理她的痛苦;她的雙手和身體的距離傳達了對老婦的支持、安慰與依靠。

除了人物之外,畫面的背景幾乎是ㄧ無所有。觸目所及的是彷彿一望無際的黃土(曠野)。遙遠的ㄧ方隱約可見三個建築物,似真似幻,有如海市蜃樓。金色的陽光照在左側走向遠方的女子身上,帶出長長的影子,卻沒有在右側兩人身上留下陰影。

我很好奇畫家想表達的時間,是在黎明或在黃昏? 如果是黃昏應該與這幅畫中隱隱呈現的哀愁符合,但是我卻希望是黎明。因為黎明將這幅畫帶入ㄧ個盼望或希望當中。就是在最深、最暗的痛苦中,黎明的光照進來,景況從此將會改變。這個改變是怎麼發生的、是從何而來的? 我認為畫家暗示了這是從右側兩人的關係中帶出來的;也就是兩人彼此間的關懷與愛,將會結束目前的痛苦、進入盼望。

有ㄧ則故事記載在聖經裡,講的正是這樣的故事。講到ㄧ個名叫拿俄米的婦人與丈夫、兩個兒子離鄉背井。後來丈夫、兒子相繼過世,失去ㄧ切,只剩她和兩個媳婦。在極深的痛苦與絕望中,想到兩個媳婦,不忍心她們年紀輕輕就守寡,勸告她們回娘家去再婚,自己則預備回到家鄉。後來大媳婦俄珥巴聽她的勸走了,小媳婦路得卻因為愛她而寧可跟著她回家鄉吃苦,也不願意走。後來,拿俄米家鄉的人因見路得對婆婆的愛而敬佩她,甚至尊重她。最終,在拿俄米的鼓勵之下,路得有了好的歸宿,拿俄米的心也得到了安慰。雨過天晴了。

拿俄米和路得是婆媳關係的典範。路得愛婆婆,願意為了婆婆放棄個人的過去與未來;拿俄米愛媳婦,顧念她的幸福、為媳婦安排未來的歸宿。兩人彼此顧念對方的需要,以對方的最大利益為考量,這種真實的愛成為ㄧ種力量能夠勝過最深最重的痛苦與絕望,使得痛苦變為甘甜、絕望變為希望。

今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能夠更多ㄧ點想到並關心對方的需要、更多為對方設想。是否將會減少許多社會問題呢?

問題:
1、這幅畫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部分?
2、中間這位年長婦女的神情、動作令你想到什麼?
3、畫中右側兩人的表情、姿態表達出兩人的關係,你對這兩個人的關係有什麼想法?
4、你覺得這幅畫畫的是黎明還是夕陽?為什麼?你認為它想表達什麼?


【註】畫家:Kyra Markham (American, 1891 - 1967)。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31

<陳啟鳳>

喬瓦尼 弗朗切斯科 巴比Giovanni Francesco Barbieri,被世人稱為Guercino, 1591年2月8日,出生於琴托,費拉拉附近的一個小城市。他被稱為畫家和詩人,是意大利巴洛克風的的大師之一。這次介紹同一畫家相同主題,但是不同的繪畫表現。



畫中看見二個人分據左右邊,都側著身,但是看起來婦人佔了畫面的1/2,耶穌的位置偏左,不像一般畫,將耶穌放在畫的中心。女人直視著耶穌,雙唇緊閉,面無表情地看著耶穌,粗壯彷彿男性的脖子,直挺挺對照耶穌脖子上的陰影,似乎是對耶穌持懷疑態度,顯然婦人不知道他是誰。基督專注地望著婦人,搭配著手勢,帶著關心與憐憫表情與婦人對話。婦人臉上的陰影是否透露出她心中的陰暗面與耶穌明亮的額頭與直挺的鼻樑成為對比。



同樣的主題表現出完全不同的繪畫風格。撒瑪利亞婦人有一個優美像雕像的臉蛋,眼神往下看,似乎不敢直視耶穌,臉上的表情似乎帶著憂愁和遺憾的感覺。耶穌是這幅畫的主角,鮮豔的紅袍與藍色的披風是整幅畫視覺的焦點,高舉的右手與嚴肅的表情,表達他的權威不容質疑。背後藍色的天空、婦人手中藍色的水瓶與耶穌藍色的披風成為三角構圖,讓整幅畫有穩定的感覺。






這是一個發生在井邊的故事,一男一女分屬二個不相往來的民族,加上社會禮教的規範,這二個人原本是不可能有什麼互動的,有人卻打破禁忌,主動開啟一段關乎生命的對話。

一天耶穌來到撒馬利亞的敘加城,剛好是日正當中的時候。耶穌走累了,也渴了,就坐在一口井旁休息。這時候井邊一個人也沒有,因為大家都在房子裡休息。
迎面來了一個撒馬利亞婦人,帶著一個水瓶,想趁四下沒人的時候來井邊打水。耶穌看見她,就主動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婦人聽見耶穌對她說話,非常吃驚。仔細打量一下對方,看對方的穿著應當是從猶太地來的,此人相貌堂堂,應當不是普通人,說話溫和卻帶著一種威嚴,使人不由自主的願意聽從,可能是做官的或是一個夫子吧?婦人心理猜測,可是他這樣身分的人怎麼可能跟我說話?婦人既驚訝又好奇,因為傳統上猶太人是看輕撒馬利亞人的,陌生男女更不會在公開場合交談。
婦人於是回答耶穌:「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耶穌知道婦人心中的疑慮,就對她說:「如果你明白神的恩賜,也知道是誰對你說『給我一點水喝』,你早就求他了,他也把活水給你了。」
婦人的疑問更大了,這個人說的「活水」究竟是甚麼意思?於是她繼續問:「先生,你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裡得來那活水呢?難道你比我們的先祖雅各更大嗎?他給我們留下了這口井。他自己、他的子孫、他的牲畜都喝這井裡的水!」
耶穌繼續耐著心回答婦人的一連串的問題,「所有喝這水的人,還會再渴。但如果有人喝了我給他的水,就絕不乾渴,直到永遠。不但如此,我給他的水將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一直湧流到永恆的生命。」
婦人聽了耶穌說的話,覺得十分扎心,心想這正是我的需要。於是她連忙對耶穌說:「先生,請給我那水,使我不渴,我也不用到這裡來打水了。」然而耶穌沒有回應她,反而對她說:「去叫你的丈夫,再回到這裡來。」
婦人心裡覺得十分為難,因為她沒有丈夫。她想這人並不認識我,為何會這樣對我說?還是他到這裡以前,已經聽別人說過我的事了?婦人不知如何回答,低下頭小聲的說:「我沒有丈夫。」
耶穌說:「你說你沒有丈夫,這話沒錯。其實你已經有過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不是你的丈夫。你說的是真的。」
婦人更加的吃驚,因為耶穌竟然說中她埋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這樣難以啟齒的事,一個外人卻一語道破,他究竟是誰?他說只要喝他的水,我就可以永遠不渴,只有永生的神,才有這樣的能力啊!婦人急忙放下水瓶,跑進城去告訴眾人這個大好消息!

一個人可以三天不吃食物還可以存活,但是若是三天不喝水,生命就岌岌可危了。因此「水」是人活著最重要的生命元素,我們要維持身體器官的運作,就必須要補充水分。
在中東的歷史文化背景中,猶太人是鄙視與排斥撒馬利亞人的。耶穌主動開口,引起了婦人的注意,更讓她吃驚的是他雖然沒有介紹自己,卻說:「如果你明白神的恩賜,也知道是誰對你說『給我一點水喝』,你早就求他了,他也把活水給你了。」
本來是這個外來的陌生人向她求助要水喝,因為她有引以為傲的祖先留下來的雅各井,有取水的水瓶。然而這個看似一無所有的旅人,卻擁有更大的能力,可以源源不絕供應她生命的需要,而這個需要在她過去生命中一直無法滿足的。以至於當耶穌說「所有喝這水的人,還會再渴。但如果有人喝了我給他的水,就絕不乾渴,直到永遠。不但如此,我給他的水將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一直湧流到永恆的生命。」
原來過去婦人生命的乾渴與缺乏一直沒有得到滿足,然而因為認識了耶穌,她終於找到了她生命的「雅各井」,可以汲取源源不斷的活水,從此不再飢渴了。


1. 以當時的文化背景來看,你覺得耶穌向這個婦人討水喝的舉動是否有甚麼特別的地方?
2. 你覺得是甚麼原因,這個婦人要在日正當中的時候來打水?
3. 為甚麼耶穌會違反傳統禮教,和這撒馬利亞婦人交談?
4. 故事中所說的「活水」指的是甚麼?婦人說的和耶穌說的各是甚麼?你的看法呢?
5. 你覺得婦人生命中需要的是甚麼?為什麼耶穌叫婦人把她的丈夫也帶來?
6. 你找到你生命的活水嗎?若是,請分享你生命的活水。若還沒有,聽完今天的故事,你願意得到這生命的活水嗎?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35

<徐敏淑>
題目:助人者的榜樣

一、觀察
圖一、畫者表述是白天,光線很亮。有些人是在門廊的內部,更多人是在門廊的外面在聊天說話或是看來看去。特別是地上躺了一個病人,看似很無助,衣服很髒亂,被子與枕頭也是髒的,眼睛無助的望著穿白衣者,穿白衣者以專注與關心的眼神站在他面前,態度是低頭與左手向他打手勢,在與他說話,似乎很認真的想要幫助他。其他人沒有人注意到此人。門廊旁有池子。另一邊也坐著一個人低頭望著池子。門廊柱子是方型的,池子的水有倒影波動很漂亮。構圖空間是白衣者約站 1/ 3 ,臥者約1/3,其他約1/3。

圖二、畫者表述中心點有瘸腿者,與穿白衣者。瘸腿者很專注的眼神看著穿白衣者向他說話,穿白衣者以柔和關心的眼神來幫助且伸出左手要幫助他起來,瘸腿者旁有二支拐杖、水甕、水杯等,瘸腿者已由臥地上斜坐起來,渴望有人幫助。白衣者後面有多人正望著瘸腿者,白衣的右邊坐著一個人是頭與雙手扶在膝上看似生病,人們看來看去,這些人是在三根大圓柱的前面,大圓柱的另一邊有三根較小的圓柱,柱上的屋頂顏色很亮麗,柱旁的人眼神都是望著池子,此畫的顏色柔和,池子的水很清徹在波動著。池裏已有一個人在往前走,擺動左右手,不是要游泳。此畫者構圖空間是白衣者與瘸腿者約站 1/2 多,在圖正中間。

二個圖的異同:
相同:都有穿白衣者、病人、人們、柱子、池子有水在病者的頭上方。

異:
圖一、白衣者在病者右邊、病者是躺著、白衣者穿草鞋,向病人用右手打手勢。人物以白衣者與臥地的病人為主角。沒屋頂,柱子是方型的。
圖二、白衣者旁邊人較多。有屋頂,柱子是圓型的。池中有一個人在努力的向前進中。瘸腿者已斜坐著,有二支拐杖,白衣者在左邊用左手要扶他起來。

二、解釋
穿白衣的助人者注意到地上躺著一個瘸腿者,就主動過來關心他,以溫柔慈祥的態度看他有什麼需要,與他對話,並且願意幫助他解決他的需要。旁邊有很多人有的坐著,站著,有的人望著池子,池子是他們共同的注目標的,門柱的內也有坐在地上用頭與雙手扶在膝上不舒服的人,門柱外有很多人在說話走動,但沒有人注意這些有需要的人,只有穿白衣者注意到瘸腿者,願意伸出慈愛的雙手來幫助他,解決他的需要。

三、聖經的應用:穿白衣者是耶穌,祂看見人的需要,特別是瘸腿者就主動伸出雙手來擁抱人,幫助人來解決他的需要,也看到瘸腿者有願意求助的態度,如同瘸腿者伸出他的手與求助的眼神望著耶穌,雖然池子可醫治人的病,是在池子動的時候第一個下去的人才得醫治,瘸腿者行動不便又已病了38年,是來不及池水動的時候能第一個下去,在多年生病無助與無望中,耶穌來到他面前,用說話的方試告訴瘸腿者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 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神願意主動來關心我們的需要與解決我們的難處,但我們也需要以願意受助的態度來回應神的幫助。在我們的周遭也有很多人需要幫助,我們是否有看到?是否也願意像耶穌對瘸腿者伸出援手來幫助他人呢?這故事深深的感動我願意學習耶穌的榜樣,去成為主動關心他人需要的助人者。

經文:約翰福音
5: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
5:3 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有古卷加:等候水動;
5:4 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害甚麼病就痊癒了。)
5:5 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
5:6 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
5:7 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裡;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
5:8 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
5:9 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

問題:
1.你認為站著穿助人者在對瘸腿者說什麼?
2.你認為瘸腿者會對助人者說些什麼?
3.為什麼助人者只注意到瘸腿者呢?而沒有注意到其他人也需要幫助?
4.為什麼很多人都在看池子呢?它有什麼特別嗎?
附加檔案
Hs_P1.jpg
Hs_P1.jpg (168.61 KiB) 已瀏覽 45870 次
Hs_P2.jpg
Hs_P2.jpg (103.98 KiB) 已瀏覽 45870 次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44

<蔡菀蓉>
圖一 (R按:P.v.Cornelius)


圖二 (R按:François Pascal Gérard)

先帶領大家觀察繪畫
提問:
1. 從圖中看到了甚麼?
(有一群人,大家的姿態都不一樣)
2. 圖片可能的時空與地點?
(從動物裝飾看出,可能在埃及)
3. 人物之間的表情與動作如何?代表甚麼情緒或情況?
(有人彼此擁抱,有人抱頭、俺面、跪下、表情驚恐懷疑)
4. 人物之間可能的關聯是甚麼?是否有何衝突?
(可能是一群地位較低的人來朝見官員,卻不見尊敬的感覺)
5. 主角以外的人們有何關係?從何看出?
(他們彼此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因為動作和表情不一樣)
6. 帶給你的情緒和想法為何?
故事內容:
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何一張圖畫會呈現這麼多不同的人的情緒,這到底是怎樣的狀況?這位展現了歡迎、快樂、又迫切,看起來很尊貴的人名叫約瑟,他是父親雅各與最愛之妻拉結晚年所生的兒子。為何面對他的卻是一群心情糾結的人?原因是這群人曾經想殺害他,最後將他賣給商人帶到了埃及,害他的不是別人,正是約瑟同夫異母的兄弟。手足之間會有這樣的怨恨,是由於父親獨愛約瑟,做了件彩衣給他,引起其他兄弟的忌妒。加上約瑟曾做過兩個異夢,夢到弟兄們都對他下拜,連日月星辰也向他下拜,造成手足間的威脅感。 沒想到約瑟被賣到埃及後,因為神與他同在,使他做的事都順利亨通,雖然中間曾被陷害入獄13年,卻因為幫法老解夢,解決了埃及7年嚴重饑荒的問題,最後竟成了埃及的宰相! 一個本來要死的人,卻在年紀輕輕的情況下成為別國的宰相,這是一般人不可能預料到的事,難怪當約瑟的哥哥們來到埃及要糧食時,根本認不出眼前這位是他們的弟弟。
他們第一次下埃及去要糧食時,約瑟要求他們下次要將最小的弟弟帶來(可能擔心自己的親弟弟也遭害),才釋放人質西緬,但仍然給了他們許多糧食,且沒有拿他們的銀子。第二次因為糧食吃完了,在猶大的擔保下,雅各才願意讓便雅憫同去,又要他們帶了許多香料及禮物銀子,深怕便雅憫也遭遇不測。 當約瑟看到從未謀面的親弟弟時,忍不住躲進房間裡哭了一場,但是仍沒有講明。飯局結束後故意將銀杯放在便雅憫的衣物中,設計他偷竊的情節,故意要使他做自己的僕人,可能是想知道哥哥們會不會再次出賣弟弟,也知道父親愛自己的心,情不自禁又躲起來大哭一場!連埃及家及法老家的人都聽見了,他終於在兄弟們面前坦承自己的身分,可能他感嘆神一切的計畫是如此美好,或想到13年前的事情彷彿昨日,之間對家人的怨恨早已化成思念與原諒,約瑟與親弟弟便雅憫相擁抱著哭泣。而他的哥哥們這13年都以為約瑟已經死了,心中害怕與後悔的累積在此刻完全展現,有的人感到釋放,有的人害怕被報復,這是一個家族破冰的畫面。事實上當雅各過世後,雖然約瑟有機會報復哥哥們,卻再次與他們流淚和好。約瑟是一個感情豐富充滿愛的人,也是順服神的人,神的寬恕在他身上展現無遺,每次的眼淚都是不斷釋放與不斷原諒的結果。
應用與討論:
1. 你是否有被他人寬恕,或寬恕他人的經歷?
2. 人是用甚麼角度來寬恕人?神是用甚麼角度來寬恕人?
3. 困境是否會是神的祝福?該如何面對?
4. 從約瑟身上學到甚麼?約瑟哭泣時,內心可能的想法是甚麼?
5. 約瑟與哥哥是雅各從四位女性,在七年間生下來的,這個故事對家庭關係的省思為何?
6. 手足之間可以相愛也可以彼此殘殺,如同今天的穆斯林與基督徒,你的想法為何?
7. 當身處於有鬥爭的群體時,你會如何做?神要我們如何做?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46

<張召雅>
【主題】耶穌為門徒洗腳
【畫作】
一幅是Ford Madox Brown所畫Jesus Washing Peter`s Feet耶穌為彼得洗腳(1852-56)


另一幅是Tintoretto所畫Christ Washing the Disciple`s Feet基督為門徒洗腳(1547)


【比較分析】
  兩幅相同主題的圖畫,相同的是:都可辨識出為人洗腳的耶穌(基督),以及一位正被洗腳的門徒(彼得)。但其他的人卻目光焦點大都不在於此洗腳的景象,而是彼此絮談或陷在自己的思緒(上幅畫有人摳著腳,有人拄著頭,有人抵著下巴;下幅畫有人踩在板凳抓著小腿,有人獨坐階梯,有人靠著柱子沉思);整體的氛圍在每個人平淡或蹙眉的表情而有一股低氣壓的沉悶。關係相近的人雖在同一個空間,卻似乎有心事糾纏而使空間彷彿被玻璃牆切塊了。
  而兩幅畫不同的是:上幅畫居中部分以耶穌洗腳為特寫,比例上幾乎布滿畫面,因此可以清晰看到耶穌臉部專注的表情和手部認真擦拭著腳的動作,以及彼得鎖著眉頭的尷尬和兩手緊握的侷促不安,這樣明顯的對比形成極大的張力。
  而下幅畫卻將耶穌洗腳布局偏在畫面的右角處,而居中的畫面卻是白布桌坐著無精打采的門徒,桌子前方是一隻狗獨自趴坐地面;桌子背後是一片空蕩的街道,這種以大幅度的副角來烘托邊緣化的主角,產生加倍反差的效果。
  
【故事概述】
  聖經約翰福音13章的內容中,揭示耶穌為門徒洗腳的背景:
  耶穌知道自己釘十字架的日子將臨,因此以譬喻預告門徒:「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有價值的犧牲,會帶來力量,結出更多生命的子粒。
  耶穌對門徒的心情是「既然愛世間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於是在釘十字架之前僅存的日子,為門徒們洗腳,用手巾幫門徒的腳擦乾,一方面耶穌憐惜門徒們風塵僕僕跟著一路的奔波疲累,於是為他們洗腳,好在晚餐前有舒適的身心;另一方面也期許:門徒將來發揮為人洗腳的精神,以謙卑與愛來服事人。

【延伸聯想】
我在Google搜尋「耶穌為門徒洗腳」的圖片時,也看到很多照片呈現現代人運用洗腳的儀式,包括:大學校長為畢業生洗腳並祈福;醫院附設護理之家在母親節前夕舉辦「中藥足浴洗腳儀式」,讓子女們用行動表達對住院母親的關心;年輕志工為老人院的老人洗腳與按摩表達敬老之意等,其中有張照片是教宗為少年犯洗腳後親吻其腳,更觸動著我:怎樣的愛,才能無條件的包容與相信?!


【問題設計】
1. Brown和Tintoretto兩幅有關耶穌洗腳的作品,一個畫彼得坐著、一個畫彼得站著讓耶穌洗腳,請比較這兩個表現方式有何效果的差異。
2.好好的為你的腳按摩一番後,分享對腳的感受。
3.分析一下洗腳禮有什麼意義?
4.你有過「謙卑的愛」的經驗嗎?或請分享生活上需要「謙卑的愛」之處?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1, 23:54

<江淑燕>
老師非常抱歉,我已經貼幾天了都不會貼

第一幅
小德蘭 天主教網站 (R按: Bénédite de la Roncière.)
各民族耶穌生平聖像—03喀麥隆耶穌給伯多祿 (彼得) 洗腳 - 喀麥隆 (西非洲)
畫作: 畫中人物, 器具,構圖線條簡單, 色彩明暗分明, 尤其後面那一面牆所帶出的光, 表現出人物豐富的情緒, 熱情感染 這畫讓我覺得溫暖。
畫中 描述非洲應該是有錢的黑人, 因為他穿的是細白衣,他接待客人這客人的層級可能較低層次, 這主人不但讓客人換上細白衣服 而且用上好的盆子,
裝著乾淨水 (在非洲是非常缺水) 主人熱情如火 親自要為他洗腳,這位客人當然嚇壞了,而且既羞愧臉紅得把腳縮起來急忙地說不用 不用了。


第二幅 耶穌為門徒洗腳
作品年代:1865
作品材質: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畫家:
福特•馬多克斯布朗 是著名的英國插畫家和設計師。16歲時進入安特衛普的瓦波斯畫室學畫,掌握了紮實的造型技巧。 19歲時來到巴黎受到新古典主義藝術熏陶。
福特•馬多克斯•布朗以高度的寫實造型技巧和大膽反傳統畫風布朗的創作題材取自於現實生活,他對英國社會的兩極分化很為不滿,他說:「現在的社會是聽任
撒旦在建造黑暗的磨坊。」
畫作:
:顏色鮮明,這畫最特別的是,在人物的身上加上光感,彷彿這光是從耶穌身上流出去的。
主角的態度表情,非常的謙卑,甘心樂意,細心的為人洗腳。 被洗的人像是尊貴的人,享受在裡面。 旁邊的人有人預備好做下一個,
有的竊竊私語說:這人的服務真不錯。

兩幅都是 耶穌為門徒洗腳
13:1 踰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13:2 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裡。
13:3 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裡,且知道自己是從 神出來的,又要歸到 神那裡去,
13:4 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
13:5 隨後把水倒在盆裡,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
13:6 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
13:7 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
13:8 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
13:9 西門•彼得說:「主啊,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
13:10 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
13:11 耶穌原知道要賣他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
13:12 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
13:13 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
13:14 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
13:15 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
13:17 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13:20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

信息:
耶穌已經給我們作了榜樣,叫我們照著耶穌向我所做的去做。耶穌洗門徒的腳,我們也當彼此洗腳。且要接待任何,人看不起眼的大人或小孩,富人或窮人。
更要學習耶穌,謙卑並甘心樂意的付出。
洗腳:也是叫我們身心都洗得乾淨,除去我們裡面一切不屬神的心思意念,好讓聖靈住在我們裡面,我們裡面就有神的榮光。使神的光能藉著我們傳出去,溫暖別人。

問題
1彼此洗腳是甚麼意思? 洗了腳真的就乾淨了嗎?
2.我們憑甚麼可以為人洗腳嗎?
3.遇上討厭的人,怎樣才能謙卑並甘心樂意接待他呢?
4.你接待過或陪伴過,什麼樣特殊的人物的經驗?
5.如果你在患難之時,你希望幫助你的人如何幫你?
6.如果你是耶穌,你知道這是要被賣的那一夜,你會做甚麼事?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2, 00:07

<胡平婉>
主題:神試驗亞伯拉罕
圖一


這是出自Caravagglo的作品(1601-02)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充滿了巴洛克的畫風,事實上他正是這方面的先鋒大師,也帶起當代巴洛克畫法的風潮。

從這幅圖中最先吸引我的眼光的是那位頭被壓著的年輕人,他雖是受壓著,但畫者用很明亮的顏色來強調他。可以看到他的表情是痛苦的,可見壓著他的長者用了很大的力道,但他雖然很難受,他也可以伸出手來挪開那長者的手,他是可以自由活動的,但他卻沒有抵抗。

這位穿著鮮明顏色衣服白鬍子的長者拿著一把小刀,看起來是要用這把小刀從年輕人的脖子劃下去。

但在這個動作卻被一位有翅膀的天使的用手壓住,這天使的表情和動作是很急切的,他手上的肌肉顯出很用力的壓住他使用小刀,阻止他的行動,同時用左手指著在畫面右下角的小羊,而這長者的表情看起來雖然很詫異,但卻很專心的聽著天使所傳達的信息。

後面的天空雖然灰色的但卻是明亮的,在整個暗色的樹林的背景中,似乎帶來明亮和盼望!

圖二

這幅圖是出自喬瓦尼巴蒂斯塔(Giambattista tiepolo,1696- 1770年)之手,他的畫風也是屬於巴洛克的色彩及光線以及人體的強調…等表現法。

在畫面中可以看到一個裸著身體的年輕人斜坐在一些鋪著木頭的石頭上,表情很平靜,但這位畫家用很亮的光打在他的身上,顯出他的特別。另外看到一位穿著淺紫色衣服的長者站在這年輕人的頭部上方,手上還拿的一支鋒利的短劍,但這長者的頭轉向左方,臉上的表情看起來好像有人在呼叫他的名字而回頭,他的目光很專心的看著在半空中被一卷雲托住的天使,這天使的衣服飄起來,好像是從天上很急促的降下來而使衣服向上飄(頗具動感),

這名長者的淺紫色衣服向後延伸,可以看到紫色的雲和天空,也看到很厚的一卷紫色的雲在這長者身後,在後面有一位只看到肩膀的人形,但這一位的形體比起圖畫中每個人的SIZE,大約是數十倍大,除了皮膚以外,都是很亮的白色,可以感受到不同於人的尊貴、偉大和愛。在右下角還看到一隻小羊

圖畫表達的聖經經文
創世記22章1-19節

神試驗亞伯拉罕是否敬畏神,是否留下自己的獨生兒子不獻給神?亞伯拉罕通過上帝對他的試驗,因為他順服神的話,也信靠祂,亞伯拉罕相信神的信實,事先雖不知道這是神的試驗,也不知道神的計畫,但以他對神的認識,他認為即令以撒死了,神一定可以使他最心愛的孩子從死裏復活(來11:19),因為以撒是神應許給他且是要承接產業的,他認為神絕不會失信於他的。

對今日的我們有什麼意義呢?今天,神仍然在挑戰我們的信心和順服!

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中,也會感受到要遵行神的話真是何等不容易,聖經的教導要如何拿捏尺度,這豈不是信心和順服的考驗嗎?對亞伯拉罕沒有一點猶豫,以撒也沒有一點反抗,於是亞伯拉罕獻上他的獨生子。數千年後,上帝願為人的罪,犧牲他的獨生愛子耶穌,而耶穌基督順服神的計畫,也甘願因愛我們的緣故獻上祂的生命。

亞伯拉罕通過了試驗,因為他對神的信靠順服,『耶和華以勒』的神就為他預備一切,今天我們若也有如此順服和信心,那位愛我們的神豈不也為為我們預備一切所需要的嗎?

可提出的問題
一 被壓的年輕人是那長者的獨生子,當父親拿著刀要殺自己的時候,那作兒子的心情如何?
二 年紀很大時才有一個獨生的兒子,父母親如何看這個孩子?
三 是否曾遇到過進退兩難,很難做決定的情形過?最後是以什麼信念作選擇?

心得
這兩幅畫看起來色調和筆觸都不太一樣,但是它們都在表達聖經中的一段信息,,藝術家把他們的信仰用畫筆表達出來,有些細節雖然是聖經沒有記載的,但透過這些作品,卻看到經文的延伸。

亞伯拉罕聽到神的吩咐,要去殺了他100歲才得到的獨生子,並且要燒在祭壇上,獻為燔祭,
亞伯拉罕就預備了一切所需要用的物品,帶著以撒和僕人一起上到神所指示的山上去,

這兩幅圖畫描繪出在最緊張的時刻,雖然是兩三百年前的畫作,卻似乎聽見父子的對話,天使的喊叫,沈默羔羊的順服…

突然好像看到一個鮮活、真實的角色,演出了一齣信心偉人和神之間的互動的戲劇,真是太棒了!
日本不能,台灣?

頭像
Robert
進階寫手
進階寫手
文章: 120
註冊時間: 2011-08-19, 21:40
來自: Teletubbie Land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Robert » 2014-07-22, 16:51

<陳慧君>
亞伯拉罕獻以撒
圖一

在第一幅畫中,全畫最亮的所在就是中央的那個人,從他身上結實的肌肉看來,這應該是一位壯碩健美的青年或青少年,至於他臉上的表情看得不是很清楚。他潔白的衣袍鬆開滑落,雙手被反綁,躺臥在一些木柴上,似乎沒什麼掙扎。他的旁邊有一位年長者,脫下紅色外袍,腰間束帶,雙膝跪地,高舉的右手則握著一把刀,似乎正要揮刀宰殺躺臥的青年,卻被空中的天使阻止。在畫作的右側有一片較暗的樹叢,另一位天使雙手抓著公羊頭上的兩角走出來。畫作的左下方,用一些較細的樹枝生了火。從畫作的背景看來,場景似乎是在山上。

圖二

第二幅畫比第一幅靜態一些。畫作的天空一片明亮,從背景的山坡來判斷,畫中的故事情節應該發生在高處。畫作的左下方有一位少年,雙手被綁,光著上身側臥在一個小木桌上。木桌下有一個火爐,旁邊有些木柴。少年的身後有一位穿著紅袍的年長者,雙膝跪地,左邊的衣袖捲得高高的,左手壓著少年的頭,右手握著一把刀,似乎要從少年的脖子刺進去。這時有一位天使從天而降,拍著年長者的肩膀,年長者轉身,天使左手指著天,似乎在告訴他什麼。順著少年雙腳的方向看去,有一頭公羊從樹叢中探出頭來,牠是來看熱鬧的嗎?

各位看倌是不是對這兩幅畫作的故事情節非常好奇?畫中的兩人究竟是什麼關係?他們之間到底有何恩怨,以致年長者要置少年於死地?天使為什麼要出手攔阻?為什麼要生火?是要辦烤肉嗎?那頭公羊又是扮演什麼角色?

這是在聖經<創世記>22章裡的故事,讓我們先來看一下經文。
22:1 這些事以後,神要試驗亞伯拉罕,就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
22:2 神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
22:3 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備上驢,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22:4 到了第三日,亞伯拉罕舉目遠遠地看見那地方。
22:5 亞伯拉罕對他的僕人說:「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裡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裡來。」
22:6 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裡拿著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
22:7 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裡。」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
22:8 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
22:9 他們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
22:10 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
22:11 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說:「我在這裡。」
22:12 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22:13 亞伯拉罕舉目觀看,不料,有一隻公羊,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亞伯拉罕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
22:14 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在<創世記>17章,亞伯拉罕99歲時,神曾應許他「要作多國的父」、「後裔極其繁多」。第二年,100歲的亞伯拉罕終於得到他期待已久的兒子以撒。可是22章,以撒還沒有生兒養女之前,神卻命令亞伯拉罕獻上以撒為祭,那麼神應許的「後裔極其繁多」豈不落空?當時近東一帶有殺人獻祭的習俗,但神嚴禁這種惡行,為什麼如今竟然吩咐亞伯拉罕獻上自己的愛子以撒?是神行事無常、出爾反爾?原來是先前亞伯拉罕遵行神一個又一個的吩咐,「這些事以後」,神要給亞伯拉罕進階的試驗!對亞伯拉罕而言,如果神能讓他已死的身體(100歲)生出以撒,這形同「無中生有」的創造,那麼他相信全能的神也可以讓以撒從死裏復活,這就是亞伯拉罕的信心,因此他對神的順服迅速又完全,沒有和神討價還價。亞伯拉罕通過這個高難度的考驗後,神預備了一隻「兩角扣在稠密的小樹中」的公山羊,代替以撒獻在壇上,故事有個 Happy ending!

其實這個故事是「基督受死」的預表。兩千年後,神一樣將木頭(十字架)放在祂獨生愛子耶穌的肩上,帶領愛子走向各各他(就是古時的摩利亞山)。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成為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讓我們的罪得赦免。

【問題與討論】
1. 如果你是亞伯拉罕,你願意獻上自己的愛子嗎?為什麼?
2. 想像亞伯拉罕與以撒在走向摩利亞山三天的路程中,父子倆可能會有怎樣的對話?亞伯拉罕的內心可能會有怎樣的掙扎、交戰?
3. 以撒似乎沒有反抗,這看出他的個性如何?父子之間的感情、關係又如何?
4. 如果你是以撒,你會放棄抵抗,任由父親捆綁嗎?願意分享你與父母之間相處的點滴嗎?
5. 你相信上帝會為你預備嗎?你可以試著把你的需要、困難帶到上帝面前祈求,來經歷上帝豐富的供應喔!
6. 上帝愛我們到底,甚至為了我們而將祂的獨生愛子捨了,讓我們「在基督裡」得永生。你願意更進一步來認識這福音嗎?
日本不能,台灣?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