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頁 (共 3 頁)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5-17, 23:13
月童
陳秀娟p103008 » 週日 5月 10, 2015 8:34 pm

看完這部電影,雖只是剪輯而成,但心中卻覺得異常的沉重,也許是年紀到了,也許是因為現今的社會正走向高齡化,社會上很多類似的情節正上演著。從電影的這幾個角色,可以讓我們來看看,在這高齡化的社會中,在面對一個長期病患的老年人,亦或若有一天我們也成為一位需要長期被照顧的病患時,我們該如何的面對與自處呢?

從電影裏可以看得出來安娜生病前有相當的社經地位與生活,她無法接受自己生病後,無論什麼事都需要靠人照顧。她堅持要先生喬治不要再帶她去醫院,而要讓喬治在家裡照顧她。長期下來,她也不忍心看著喬治這麼辛苦的照顧她,她告訴喬治她實在沒有繼續活下去的意義,她甚至拒絕喬治餵她喝水,都再次表達她不想繼續活下去了,只不過她現在連自己想要動手了結自己的生命都無能為力,只有任憑自己的身體一天天的衰敗下去。
也許今天也有很多長期被照顧的老年人,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很沒有生存的意義與價值,尤其是若過去他們曾經在職場上有很高的成就,此時無法接納自己躺在病床上,長期受人照顧,說不定還要看別人的臉色。他們也會像安娜一樣拒絕接受醫療,一定要家人親自的照顧,結果不是拖垮了另一半,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們,讓自己和家人們都受到身心靈的煎熬。若能換一個心情來思考,知道天下萬物都有定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能拿得起,放得下,不論自己曾經多麼風光一時,能夠接納自己強壯有時,衰老也有時,就接納自己無能為力之時,願意讓他人來照顧,願意接受對自己好,也不會累垮家人的醫療照顧系統,在這晚年的日子,一樣可以有尊嚴、有喜樂的活下去。尤其一個有信仰的人,在年老時可以抓住神的應許:「…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懷抱、也必拯救。」〈賽四十六:4〉因此即使我們年老,我們的生命在神眼中仍是有意義和價值的,即使臥病在床,我們仍可以用禱告來為我們所愛的家人祈福,用禱告來成為家人們支持的力量和扶持。所以當我們在年老髮白時,依舊仍可懷抱著信念,依舊可以為我們的家人做些甚麼,而且因著信仰可以喜樂地、有尊嚴的活著,直到被主接去的日子。
反思:我要怎麼過我的老年生活?當我自己成為長期被照顧的人,我要用怎樣的心態面對?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5-17, 23:16
月童
范馨文P101013 » 週一 5月 11, 2015 2:12 am

雖然電影場景就重複出現在幾個房間裡,所呈現的也就是老人照顧老人的生活,但平淡中卻有著真切自然所帶出的吸引力,吸引觀眾從頭到尾看著一對優雅過日子的鋼琴家老夫老妻,終老時如何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與節奏,忠實地完成人生最後一場演出,也道盡人生的許多無奈。
*信守諾言的喬治
從影片一開始喬治和安娜參加完音樂會回家,彼此之間禮貌體貼的互動和對木製家具修理的講究,看得出夫妻倆的生活,有一定的品味和格調,是不是因為要維繫住這樣有別於一般人的高雅,安娜中風病情每況愈下後,要求喬治不論如何不要將她送回醫院。很感動於喬治一把年紀,還願意遵守諾言竭盡所能照顧愛妻,只是任誰也看得出,這豈是老喬治可以勝任的工作?喬治再怎麼用極大的愛心和忍耐,不疾不徐的按著規律的步驟照顧安娜,結果在不勝負荷時,選擇親自動手來結束安娜的生命….也許這是喬治覺得最好的結局,就是信守對愛妻的諾言並終止安娜無尊嚴的痛苦日子,假如他們願意放下身段,向外尋求協助,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堅持又固執的安娜
安娜除了身體健康出了狀況,心理也因患病容易產生莫明的情緒,她可以孤傲地拒絕聽愛徒演奏的CD,固執地拒絕丈夫的餵食。當喬治受不了安娜的情緒,當下甩她一巴掌,雖然安娜沒有流淚,但可以看見她最深的慟,雖然喬治沒有道歉,但可以看見他最深的悔,他們 之間的愛,要怎麼收拾這樣的殘局?我們看見老人照顧老人,有著一定的困難度,老人公寓或安養院是不是真的可以解決老人照顧的問題?
*愛莫能助的艾娃
對母親病情深表關切的女兒艾娃,雖然看到老爸的有限,也提出了關鍵的問題: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但是實質上沒有提供任何協助的她,她的關心與質問,最終只是帶給父親壓力,喬治甚至覺得好像要向女兒報告如何照顧安娜,在不想聽女兒指揮的狀況下,拒絕再接聽艾娃的電話。這種旁人愛莫能助的情況在現代社會應屬常見,而親友因著關心所表達出的不當情緒與言詞,往往對照顧者造成不被同理不被信任的傷害。我們是不是可以不要因著要對得起良心,急於表達自己的關切,而是先認同並肯定照顧者所做的努力,尤其當我們甚麼都沒有做的時候。

對第一次鴿子的造訪,喬治將鴿子趕出窗外並關起窗戶,好像自己有把握可以掌握一切,隔斷與外界的接觸;但第二次鴿子的造訪,愛妻已逝,喬治想抓住鴿子但最後把鴿子放了,是不是代表他雖然想努力掌握一切,但發現事與願違,於是學會放手與放下,不再嘗試作困獸之鬥。

喬治安娜家的大門,每開一次,導演就呈現一個新的發展與階段。開門容易,但是要怎麼樣好好關上人生每一個關卡上的門,卻是一門大學問啊 !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5-29, 13:21
月童
王志明102022 » 週六 5月 23, 2015 10:23 pm

1.這部電影中有一項很特別的地方,那就是除了死者尤莉亞外,其他人都沒有名字,只有職稱或代號,導演想要傳達的是什麼?
在「猶太信仰之旅」一書之出生篇提及名字意謂著一個寶貴的新生命加入猶太社區,並進入與上帝所立的神聖之約。猶太人不僅在社交、宗教慶典使用希伯來文名字彼此稱呼外,也在結婚、講壇儀式甚至在安息的墓碑上使用(Dorisk,2006)。因此在猶太的社群裡一個希伯來文的名字代表了一切,它勝過一個人所擁有的職稱。擁有名字就擁有關係,甚是在古時候還能擁有產業,擁有社群中的位置。此外,在猶太的信仰中,一個擁有希伯來名字的人,就是神的選民,且能擁有永生。
尤莉亞進入以色列社區時,就擁有露絲(路得)的名字,導演似乎要再造一個類似猶太經典路得記美麗故事:傳達一個外國人因為進入以色列而獲得新生、愛情、後代、關係、家庭與靈魂的歸屬。我們可以看見戲中沒有名字的人物,雖然擁有地位、勢力;但卻沒能擁有尤莉亞(路得)所得到的。尤莉亞因著以色列的名字、藉著後事重新收回來曾經所失去的。首先,她收回與上司的關係(經理),陸續收回先生、兒子、媽媽愛的關係,最後是家鄉人們懷念的關係。更神奇的是:其他的角色也因著路得促使他們在關係有新的頓悟與連結。
或許,導演意圖將名字與職稱、身分作對比,名字是生命的代表,有了生命,才有真正的關係,也才有真正的歸屬;而在職稱身分的經濟體中,人不過一是張薪水單,只呈現出勞動與對價。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5-29, 13:23
月童
吳揚邦P102021 » 週六 5月 23, 2015 10:26 pm

人命派遣經理
影片所呈現的是外在人性冷漠和內在人性溫暖的相互對照,從人力資源經理所在的公司所做出的決策,並不是出自於人道主義的觀點來處理公司離職雇員的後事,而是出自於想要解決麻煩的心理,始終是以公司的觀點去檢視整個事件。
  從記者的觀點則是關注於這個事件如何造成新聞的話題,事情的衝擊性越大,他的新聞版面就會佔越多的篇幅,更有機會成為頭條新聞。
在人力資源經理的角度來看,他自己面對妻子和女兒關係的冷漠狀態,習慣以冷漠態度處理事情。
  人力資源經理在事件之外所呈現出來的冷漠態度,在把屍體送回羅馬尼亞的旅程中卻逐漸冰釋。人力資源經理從原本冷漠的處理態度,卻在旅程中所處理的家庭問題,去檢視尤莉亞的背後在另一個家庭所代表的真實心靈地位。
  在一個兒子的心目中,這位尤莉亞是一個令人無法忘懷的母親。在一個前夫的眼中,她可能是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伴侶。從探索家庭關係定位的過程中,當外界所有人都只想要把事情簡單處理完即可,將這位罹難者的遺體草草了事,人力資源經理所代表的確是在冰冷政府官方制度下的人性暖流。
  人力資源經理從彼此心靈相互扶持的過程中,去找回人與人之間相互信賴的彼此關注。從原本只關注自己責任和利益是否達到的利己心理,慢慢拼湊出對於尤莉亞所存在的心靈點滴,循著她在家鄉的每個角落所留下來的心靈軌跡,去幫助尤莉亞找到她自己最想得到的安詳之地。在人性探索的過程中將尤莉亞的家庭所存在的衝突和問題,和自己的家庭問題相互對照,彷彿從第三者的角度去檢視自己的家庭問題,同時也找回自己對於家庭的最初感動。
  聖經中提到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人,神學家詮釋說,「照著形像」指的是人被設立為「有權柄」管理上帝的其他創造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在閱讀創世記第一、二章時,透過上帝的言語與作為,我們會對「生命的存有」發出讚嘆,因為在其中我們可以察覺到上帝為「生命」立定了一個特殊的意義,這「生命」包含了以上帝形像造成的人類和其他所有的被造物,因此創世記清楚闡釋這個生命的意義即「上帝看他所創造的一切都甚好」。「以人為資源」,「他們看起來活著,內心卻是死的。」人力資源經理賣命工作、犧牲家庭,為了追求效率,「人」被他當成「資源」看待,只是職場上的事務。這趟送行旅程,不但喚醒他沉睡的心,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任務,更讓他挖掘出一顆溫熱的心,真正對周遭的人付出關懷。
人,不該只是資源而已。愛與溫暖,才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珍貴之處。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5-29, 13:28
月童
王志明102022 » 週三 5月 27, 2015 12:54 am

對於倩琪展出最有力的支持就是我的回應。以下是我的回應:



對於結局的另一種解讀

一位影評家如此評論:「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家庭崩壞劇」。看到此齣戲的發展,真的反映家庭治療大師鮑恩(Murry Bowen)所說的「代間傳遞」理論:家庭不好的傾向會傳遞給下一代。從他的理論看家庭比較悲觀,如同這部戲所呈現的。一個陷入泥沼的家庭,只要跟其有相關的人都會一同被拉下去。這齣戲集合許多家庭的重大問題,的確使觀眾不甚舒服,氣壓低到讓旁人有窒息感,應該會像這些的家族成員一一逃開吧!
到底有沒有解套?戲劇的結局令人咋舌、唏噓!對一個喜歡看迪士尼結局的人,應該是懷抱著壞心情離開劇院吧!芭芭拉在逃離的途中停車,走出車外,再回車上開車時,人們總是希望她調頭,因為那才是完美的好結局。不過,我對此卻有另外的解讀,這或許是真正的解套。
對鮑恩來說,一個可以中止代間傳遞的咒詛是人可以從父母身上完全分化出來,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這個分化不是物裡的距離,而是心理層面的。不管是芭芭拉或是其他兩個妹妹都沒有完整的分化,她們還是緊緊連結於父母身上,父母的問題成為她們的問題,父母的苦也成為她們的苦,她們揹負父母自身應負的責任:婚姻關係的和解、與上一輩父母關係的和解、個人的戒癮、自己未完成的期待,以致於她們連結太深而無法脫身。心理不能分化,就會把父母的一切或期待成為自身安全感與價值感的來源。「認同父母」成為自身婚姻、家庭、下一代關係進入破壞的重要推手。
我們的確要照顧父母,但是我們若分不清楚哪些是我們該處理而哪些是父母該面對的,我們心理位置錯置-站到父母的位置,當然,我們鐵定被家族的問題所吞沒,連自己的家庭也都要賠上去。如果,我們不能分辨自己要的與父母的期待,而哪些是父母、家族傳遞下來的錯誤,我們仍舊活在上一代的陰影下,也會活在父母的錯誤裡。有人常說:「我們總是找到跟自己異性父母類似的伴侶」,這是家族裡關係的DNA,我們若沒有分化好,我們確實容易複製父母的一切。芭芭拉選擇往前開去不再回頭,意謂著她走進分化的旅程,不用再去背負母親該揹負的,不去活母親所期望的。我在社會工作十多年,看見許多的個案的家庭充斥許多問題,甚至有的可以”媲美”主角的家。我也發現有時候對待個案最好的方法的確是要她離開自己的家庭,不再有任何的關涉。對一個已經無力挽回的家庭問題,有時候離開、不回頭才是解套!才可能有完美的結局!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5-29, 13:29
月童
王德女P100016 » 週三 5月 27, 2015 7:57 pm

• 影片中那個角色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1. 母親薇奧雷特的角色,因為她是一個十足悲劇角色。丈夫自殺身亡,和三個女兒的關係疏離,先生和姐姐有一段不倫之戀,生下一個兒子,大女兒的先生搞外遇,二女兒帶著男友回來獻寶,小女兒愛上自己的表哥(實際上是同父異母的哥哥,薇和姊姊都知道的秘密),薇自己有嚴重的憂鬱症,到處看醫生開藥,藥品堆積如山….,薇是一個非常不好相處的人,脾氣暴躁,對週遭的人口出惡毒的言語,造成人際關係的破裂。其實薇自己本身是一個受傷的人,薇回憶自己的母親送給她聖誕禮物的情節,令人心碎。是甚麼樣的母親會如此羞辱自己的女兒,女兒期待一雙美麗的馬靴,也告訴母親想要一雙馬靴做為聖誕禮物,因為她心儀的對象有一雙帥氣的馬靴,在母親精心包裝的禮盒底下,卻是一雙沾滿泥土的雨鞋,我相信薇一定非常痛恨她的母親,這樣的苦毒深深埋在她的心裡,在她成為母親之後,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她的孩子,來自原生家庭的罪,累代相傳,這個家族似乎受了咒詛,家人一直活在一個不幸的循環中。
2. 喬安娜:一個印地安女孩,負責照顧薇的生活起居,非常的盡責在準備餐點,對於這個家庭荒誕怪異的行為,視若無睹,因為她只是一個佣人,然而她在半夜聽到有人調戲一個14歲的女孩,奮不顧身拿起棍棒,給予重重的一擊,她的勇氣與義氣,令我讚賞與敬佩,當薇的家人全部帶著怒氣離開薇的時候,喬安娜把女主人擁入懷中,表達她盡忠職守,縱使眾叛親離,仍有一位女佣人可以陪伴她。

• 當我們隔著距離觀看這個故事,有沒有哪一些地方觸動你?或者讓你感同身受?
每一個家庭都有各自的難處,當薇遇到母親的羞辱、先生外遇…..她只有忍耐,沒有尋求幫助,假如她有一個管道可以訴說,或許不會壓抑這些憤怒的情緒,成為不好相處的人。
受傷的人會去傷害別人,但願我們在成為助人者之前,先將自己的傷痕處理好。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6-01, 00:26
月童
蕭麗玲 » 週日 5月 31, 2015 11:29 pm

剛看影片時,覺得薇是一個藥物成癮、個性倔強又不可理喻的婦人,很討厭她嘲笑過世丈夫的無能、數落家人每個人的不是,把每個人所隱藏的傷口犀利挖苦諷刺,在極度瘋狂、歇斯底里情緒中,卻又不斷訴諸女兒自己過去是如此熬過來的辛酸血淚,直白又話中帶刺,若我是她的家人或許也會選擇逃開她。
後來影片看到一橋段,是她三個女兒在小屋聊天散會後,看到母親坐在搖椅上,便過去,而薇就聊起了她的童年往事,薇回憶自己的母親送給她聖誕禮物的情節,令她難過、心碎。薇期待一雙美麗的馬靴,也告訴母親想要一雙馬靴做為聖誕禮物,因為她心儀的對象有一雙帥氣的馬靴,在滿懷期待地打開母親精心包裝的禮盒,卻是一雙沾滿泥土還黏著糞的舊鞋。當下的薇一定很失望,甚至痛恨她的母親,這樣的苦毒深深埋在她的心裡,在她成為母親之後,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她的孩子。薇說她自己的母親吝嗇又刻薄,也坦承說她自己遺傳到了這部分,她很清楚因為自己的過去,造成她如此的頑強、傷害他人以保護自己,但她從來都不希望這樣對女兒,但又無法改變。看到這裡,心中從一開始的討厭她轉為同情。
當女兒們陪她看病離開醫院,返家途中,她先說要下車嘔吐,而後突然拔腿狂奔,大女兒芭芭拉見狀連忙追逐著母親。這幕令人感觸良多,薇蹣跚的腳步能跑去哪呢?是對生活的無奈與想掙脫枷鎖的一種心境嗎?跑掉了就能擺脫掉心裡的愧咎與後悔、就能讓一切重頭來過嗎?薇腳步蹣跚的跑步姿態,我似乎感受到她帶著原生家庭的傷害及承擔(丈夫跟姐姐之間的不倫戀)的謊言與秘密、自傲與憤怒的沉重啊!
我覺得原生家庭或婚姻的失敗固然會帶給個人、家庭極大的影響和痛苦,但每個人卻有自己該負的責任,不讓這個傷痛的情節繼續地發展下去。當面對種種的傷害,內心一定會經歷意志上的愛與怨所交織而成的感觸,那感覺或許令人難過、憂傷或無助且無奈,但是,當尋求正確管道抒發情緒,而不要積怨過度,以致身心靈生病。
成為上帝的兒女很幸福!我們可以透過教牧諮商、教會弟兄姊妹的關懷及禱告,把難處交託給主耶穌,祂要使我們從憂傷、沮喪和憤怒的捆綁中釋放出來;使我們靠著上帝的恩典和力量,邁向日日更新的旅程,品嚐上帝豐盛的慈愛與無限的恩典。
聖經:哥林多後書5:17「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我相信威爾斯家的成員,若能經歷主愛,按真理而行,家庭必能大大的得著翻轉與祝福。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6-15, 00:43
月童
林攸芬 » 週一 6月 01, 2015 10:32 am

1. 赫胥黎的來訪,揭開了達爾文掙扎的序幕。請問,赫胥黎對信仰的詮釋,有哪些問題?我們該如何回應這樣的詮釋?

這部電影揭開了人們對於「物種起源」作者達爾文在他著作發表前的許多掙扎心境,不光是來自於他的研究與信仰的衝突,而是在他家庭中事件,所引起當時他生活上的各樣問題:喪女的心痛、精神幻想與現實不斷交錯、與其餘孩子的關係、與妻子的關係、與牧者的關係…。我內心裡感覺這部電影對我的衝擊是 「在還未清楚原由前,我們都可能存在一個錯誤的信念裡。」過去我以為發表「進化論」的達爾文,是一個推翻上帝「創造論」的人。然而可能在上帝的眼中並非如此!由這電影中,隱約可以看見「全世界都握在惡者的權下」的影子。即便達爾文的研究只整理出結果尚未發表時,電影裡的赫胥黎說:「上帝無法再自稱一週內創造世界了,你毀滅了上帝!」。那蠢蠢欲動想要推翻上帝,不也是許多人一直都在做的事嗎 就是證明人們相信上帝所說話是愚蠢的錯誤。的確從過去到現在有過不少這樣的例子與氛圍,但相對的,因著相信上帝話語而改變人生活得更美好的人,更是多得不可勝數。神的話語經得起各樣的考驗,經不起考驗的是我們對神話語認識不夠深的人。

2. 從影片中,您認為達爾文觀察到的大自然法則是甚麼?為什麼這樣的觀察結果會讓達爾文感到非常焦慮與失落?若有人也有這樣的人生觀,我們該如何正確地用神的話語來引導這樣的人?

達爾文是劍橋大學神學院畢業的學生,因對地質與生物的興趣,故從事這方面研究。他觀察到生物生存有演化,且是經由「物競天擇」的方式,與他過去所受神學的教導,神創造萬物各從其類代代衍生不變是不同的。若提出科學研究結果必會與信仰信念有所衝突,使他焦慮該如何面對?若不提出研究結果,將愧自己對多年的研究!再加上失去愛女使她與妻子關係疏離,在焦慮與失落需要支持時候,妻子無法成為他的後盾。況且他的研究結果好像不斷控告他是背叛上帝的人。這時刻真的沒有比「愛與平安」來得重要了!電影的後段因為與妻子孩子關係修復,達爾文將他的研究結果交給妻子決定是否寄出發表。因為愛因為平安,使他勇於面對也於妻子的愛與支持下脫離了焦慮與失落。

4. 達爾文在最無助的時候,尋求了上帝及心理醫生的幫助,您認為這些對達爾文是否有幫助?有哪些幫助?為何沒有幫助?
5. 上帝的回應似乎不是達爾文所期待的,您會如何詮釋上帝這樣的回應?

心裡醫師說:「你說你的宗教無法安慰你,但你擁有信念嗎?」其實達爾文無法勝過自己內心那個戰場,所以無論是上帝或心理醫生對他的幫助都會有限。與其說上帝沒有回應達爾文的期待,倒不如說上帝在等待達爾文如何使用祂的真理走過這困局,上帝在等待達爾文,這也是神對他的回應。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6-15, 01:10
月童
謝禮興 » 週三 6月 03, 2015 8:08 pm

-受騙的佛吉爾為何要遠赴布拉格,到日日夜夜餐廳去?
佛吉爾的一生唯有與克萊爾交往的時間,他在虛擬的感情生活中產生了真實感。而且克萊爾預備結束這個騙局的時候,說了一句話<無論後來要發生什麼事,我對你的感情是真的!>因此當佛吉爾在所有珍貴的藝術畫作被偷走了以後,知道這個騙局是衝著他而來。但是我相信他靈魂的深處,期盼著克萊爾有特殊的原因來參與騙局。深信她所付出的感情是真的。最後他就是帶著這樣的盼望遠赴布拉格的日日夜夜餐廳去等克萊爾的出現。在物質面,可以說克萊爾的絕大部分貴重的財產被騙了、失去了,但是在情感面,作為人的真實面,他可能認為與克萊兒的關係更為寶貴。究竟是有盼望的在布拉格等待是得著了,還是留在秘室與虚假的畫作孤獨為伍呢?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6-15, 01:13
月童
王德女P100016 » 週日 6月 07, 2015 7:24 pm

-佛吉爾收藏的畫作有甚麼共同的特徵?
都是美麗的女孩畫像,表達了他對愛情的渴慕。

-佛吉爾甚麼時候接受自己頭髮原來的髮色?
當克萊兒質問他「為什麼不喜歡自己的髮色?」時,為了奪取美女的芳心,就不再染髮了。

-佛吉爾為什麼在任何場合一直帶著手套?
因為他專精鑑定骨董、名畫,經常需要帶著手套去鑑定這些精品,以避免傷害到貴重的畫像,或許他想要藉此保持他的專業形象或是隱藏自己的驕傲吧。

-佛吉爾為何不吃餐廳為他精心準備的生日蛋糕?這代表了什麼?
他說他的生日應該是次日而非當日,他是非常堅持的人,反應了他的驕傲,拒絕他人的好意,是一個相當自我的人。

-聰明又觀察力強的佛吉爾,為何沒有發現這是一場騙局?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軟弱之處,有人渴望愛情、有人渴望權力、有人渴望名分………,佛吉爾外表道貌岸然,內心卻對愛情充滿了饑渴,被愛情沖昏了頭,陷入他人精心為他設計的粉紅陷阱時,渾然不知。

-受騙的佛吉爾為何要遠赴布拉格,到日日夜夜餐廳去?
重新釐清自己被騙的經過,證實克萊兒對他所說的話當中,仍然有真品的存在,不全然是贗品,呼應了自己的贗品論「每個贗品中都藏有畫家真實的一面」。

-比利曾說過:「人的情緒就像藝術品,是可以偽造的, 看起來是真跡 其實是贗品 的喜悅,痛苦,仇恨,疾病,康復,甚至是愛。」你認為情感、情緒及愛如他所說的,也有贗品嗎?為甚麼?
我非常同意比利所言,人的情緒是可以偽造的。當我們因為面子、自尊、不想傷害別人的時候,會將真正的情緒壓抑,外在表現出來的情感、情緒及愛都有可能是偽裝的,甚至於與心裡真實的情感與情緒完全相反。具有多重人格的人,其情緒更是多樣化的,自己都弄不清楚甚麼是真品,甚麼是贗品。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6-15, 01:14
月童
王志明102022 » 週日 6月 07, 2015 10:56 pm

把自己也拍賣掉的拍賣師
佛吉爾擁有精準的拍賣能力,他的老東家都靠他吃穿。他有鑑賞名畫、藝術品的能力,卻缺乏鑑識人的能力。當人只專注於物而無視於旁人時,他在人際的互動上就會漸漸失能。對於一個孤兒院出身的人,就生長的環境來說,他交際的能力、察言觀色的能力應該比一般人還高。我在安置機構工作十多年,不論從經驗或研究都告訴我們,在機構團體生活長大的孩子,他們擁有更多的人際互動的機會,也比較容易辨識人際中的危險。可是這些能力,佛吉爾似乎沒有。
此戲用一個諷刺對比的過程來鋪陳結局。佛吉爾不斷在累積自己的資產,對比利來說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持續被喊高價的藝術品。而佛吉爾進入克萊兒的神祕世界,幫忙盤算資產時,克萊兒也進入他的秘密基地,清點他重要的收藏。而他每一發現機械的零件,似乎向成功踏去,但相反的卻是越接近破滅的結局。不過,唯一可貴的,在機器人組裝成型的過程中,佛吉爾也越來越像人:能跟人有多一些情感的互動,甚至是產生友情與愛情。然而,事件的結束卻是用這個機械人來嘲諷佛吉爾的一生:「贗品理論」,似乎在說明:「佛吉爾你的人生也是個贗品,你擁有一切,不過你卻像這機器人:擁有被拍賣的功能,沒血沒肉,沒有人的生氣。」
想到佛吉爾,也想想我們自己:到底我們用什麼去組裝人生?耶穌曾說:「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我們擁有一切卻不能祝福別人,的確對我們來說是禍害。佛吉爾若變賣他的收藏去幫助需要的人,他將擁有的不是那些牆上的死人畫像,而是活生生的友誼、愛情和親情。到最後也不會淪落到將自己拍賣了!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5.3-6月(靈神)

發表於 : 2015-06-15, 01:16
月童
程月美 » 週日 6月 07, 2015 11:10 pm

下課當天回到家跟兒子複述劇情,不料,他竟幾分鐘就說:"有問題"
"不對,他有這病,怎麼還會外出發生車禍?""不是多年未外出了嗎?"
我真是佩服的不得了!!第一次覺得兒子反應如此之快!而且還很有耐心地跟我討論到最後
好久沒有跟兒子聊天到深夜,真是美好。

如老師所說這部片子是"極品",忍不住再看一次一刀未剪的。
-佛吉爾為什麼在任何場合一直帶著手套?
一個是他的專業需要,但是更多的是:他不想接觸到外界,手套有隔離的效果。
克萊兒也隔著牆壁跟他說:我隔著牆不想接觸人,就像你佛吉爾也帶著手套不接觸人類似,
更深地的是佛吉爾根本不與人深交,除了老部屬忠心的跟著他,連他已婚(30)年的簡單訊息佛吉爾都不知道
對比利,是因有合作關係而互動,勞勃也是有機器人修復組裝的需要而互動。

-聰明又觀察力強的佛吉爾,為何沒有發現這是一場騙局?
一開始克萊兒用避不見面的方式接觸佛吉爾,對佛吉爾來說反而是很好的方式。
一個不用見面,不需處理一般的人際互動之繁文汝節的關係,沒有壓力,
等到佛吉爾想見克萊兒時,其實情愫已悄悄地充滿佛吉爾心中了。
當理智的頭腦被愛情沖昏了,聽說智力是剩下原有的一半!!

-受騙的佛吉爾為何要遠赴布拉格,到日日夜夜餐廳去?
佛吉爾無預警的面對這真實殘酷的騙局,回想與克萊兒的互動與交談中,(人的神經與心理有一種叫選擇性記憶),捕捉相信的部分:如
「如果以後我們之間發生什麼事,請相信我對你的愛是真實的。」"日日夜夜"餐館前的廣場,是克萊兒說過他唯一沒有引起恐懼症的地方。
當他找到日日夜夜餐館,心中有一定的滿足感:克萊兒對我說的是實話!他對我是真的!!
我看到這一幕其實很感動,佛吉爾坐下來回答著:我在等一個人。他坐在餐廳的一個不大的位子,而且不知不覺的自然地溶入了人群(餐廳生意不錯)

-吉爾的贗品論:「每個贗品中都藏有畫家真實的一面」,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我同意!!畢竟贗品的作者還是會想要把自己的一部分留在作品上!人性。
你接受身邊周遭重要事物(例如:貴重物品、情感、人際關係、身分……)是贗品嗎?為什麼?
不管接不接受,物質的贗品早已充斥在我們生活的環境。
至於情感、人際關係,因著社會環境變化,人們假我出現的時間顯然比真我出現的時機多太多了。。。
故此,現今人們會如此渴望追求真善美。。真的很謝謝陳老師及優秀的師資群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