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文章月童 » 2015-10-28, 00:46

談到深河,我也想談談最近林書宇的「百日告別」,林書宇在婚後十二年妻子過世以後,拍出這部電影,林書宇是基督徒在勝利堂長大,他妻子是佛教徒。

這是第一次我在電影中感受到告祭七七四九日、與百日的心靈神隨,之前,這種四九祭禮,都只讓我吵吵鬧鬧,甚至「父後七日」,都讓我感覺民間喪禮七七的可笑,直到的「百日告別」,才終能體會這做七這箇中深意,很有意思的是,竟是基督徒導演拍出來的。

反倒是電影中描繪的基督徒,太強調「信仰正確性」與老生常談的「信仰安慰術語」,顯得膚淺很多。我覺得這是林書宇太長期在基督教圈內,碰到太多基督教非關人性的信仰正確性,致使他在面對自己妻子之死,無法跳脫基督教圈的刻板,於是決定深入理解佛教七七與百日告別的深意。

我並沒有因為這電影對基督教的略帶溫柔的反諷而排斥這部電影,我覺得我們真的很需要思考,在面對他人的苦難與死亡之痛時,能否在信仰正確之上,有更多一點人性的同情與同理,這種耽延談論信仰、先去同情同理人性,其實更有可能帶人進入基督信仰的神隨。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文章月童 » 2015-10-28, 01:02

而我從林書宇「百日告別」這部電影,有點直覺到,他會開始一段信仰心靈的流浪之旅,一如《深河》,但不知為何,我就是有信心,林書宇最後會流浪回基督的懷抱,這是很多藝術家都得面對的出走與回歸,為了誠實,逃脫教條與刻板信仰術語,最後為了誠實,回歸基督。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文章月童 » 2015-10-28, 01:21

從「送行者」到「深河」到「百日告別」,很明顯可見,面對死亡的嚴肅思考深層大哉問,正是各種宗教可以對話的空間,天主教徒遠藤周作寫出「深河」,基督徒林書宇拍出「百日告別」,都是在透過藝術進行對話,那對話的最深處,就是企圖從做為一個人的角度,嘗試來理解生命的意義。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他們透過藝術反過來問:未知死、焉知生呢?

可是,知死,豈不是信仰之事嗎?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文章月童 » 2015-10-29, 23:57

(何玫玲)

耶穌基督透過祂的【死】好叫我們因信得【生】…但我們總是沒有死過,若自己沒有經歷過入死亡般撕裂的痛,又豈能明白重生的可貴,有豈能明白耶穌基督的愛……倘若我們不需受如此的苦仍舊可以也願意緊緊的抓住神,是何等大的恩典!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文章月童 » 2015-10-29, 23:58

(劉欣宜)

耐人尋味啊!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文章月童 » 2015-10-29, 23:58

(王道維)

回答韻琳姐,我的看法是,這是因為「死」這個字的意義在兩造並不相同。一個是強調「靈魂於死後的歸宿」,而另一個強調「身體於死後的安置」。

的確,在慕道班或一般的傳福音過程中,我們多會用「未知死,焉知生?」來表達對人文主義式(特別儒家)生死關的質疑。但這是因為基督教強調根據聖經可以知道關於「靈魂於死後的歸宿」,因而可以比較輕忽「身體於後的安置」。

但是對於人文主義式的宗教(如儒家、佛教、道教、日本的神道教等),雖不至於反對死後的生命,但由於對於「死後靈魂的歸宿」並不確定(沒有福音),所以轉而強調「身體於後的安置」。後者顯然是比較可見的,也因此會有比較複雜的儀式來處理死者家人的情感。

也因為有「可見的儀式」,就使得在現代化的社會中,若能因為教育程度提高而擺脫通靈或法式等等迷信成分,就有可能引入較精緻的藝術表現方式來重新呈現或詮釋這個身體死亡後的預備,將對靈魂歸宿的不確定性用藝術之美的神祕感來沖淡。

這是為何一般基督徒面對死亡的時候,其實對儀式的部分即便隆重,但不會刻意用藝術(除了詩歌以外)來呈現,過於強調或歌頌「身體的死亡」,而忽略的「靈魂的安息」。

其實宗教改革後,德國教會因為馬丁路德反對天主教過多的聖禮與聖像,因而貶低視覺藝術(如繪畫、雕刻)上的發展,轉而比較強調音樂(非視覺性)。

所以一般基督徒面對死亡時的藝術性,還是多以詩歌表現,而非在乎繁複的儀式。我想這兩者是有關係的。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文章月童 » 2015-10-29, 23:59

(陳韻琳)

道維的觀點我非常佩服!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文章月童 » 2015-10-29, 23:59

(淑賢)

好豐富的分享,謝謝老師們!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文章月童 » 2015-10-29, 23:59

(王道維)

謝謝韻琳姐的鼓勵。

其實這也反映出基督新教再強調惟獨聖經而刻意否定傳統時的問題,將信仰窄化成靈魂的得救,而不願花時間或精神培育更高品質的文化生活。這使得西方的人文主義有機會在這個空隙中找到發展的空間,利用教會或基督徒的不願面對世俗文化而發展成西歐與北歐反基督教信仰的人文主義,如啟蒙運動與現代主義。

這也就回答之前祝菁的問題。為何很多基督徒面對如死亡、苦難、等等問題時,一些很「屬靈正確」的答案讓人難以讓人接受,正因為沒有「文化」這一層的包裝或緩衝。但要把文化或藝術放在適當的位置,要能發揮輔佐信仰或甚至深化信仰的功能,又要避免被當成另一個偶像來尊崇,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經營。

但可惜的是,新教教會彼此分散,而台灣的宗派又很弱,所以個別地方堂會的牧者不可能有時間來發展相關的活動或支持基督徒的藝術家或文學家等等(除音樂以外)。不反對就不錯了。

因此我才希望韻琳姐的事工可以不只是在福音預工,更重要的是轉化並豐富基督徒的語言,以貼近這個社會更多與更多元的心靈。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文章月童 » 2015-10-30, 00:00

(王道維)

這讓我想到最近認識的一位藝術家牧師,馮君藍,他的教會在仕林有福堂,雖然小,是非常有藝術品味的教會。
https://www.facebook.com/StanleyFung.art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送行者」中的藝術與信仰(新竹靈糧堂)

文章月童 » 2015-10-30, 00:00

(陳韻琳)

我那本35釐米,封面就是他設計的,馮君蘭是我好友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