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童年那首歌
很感謝張老師介紹這部片子,濃濃的親情撫養兒女成才、深深的手足之愛伴隨著兒童的成長、悅耳的歌曲襯托了人的微小,只有仰望上帝依靠上帝才有盼望。看完後後仍久久縈繞腦海中,一再的品味情節中的喜怒哀樂,體會生命間的情感律動。
在這個故事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個角色?或哪一幕?
答:當父親法蘭西斯了解當佃農無法翻身,雖然他已窮盡一切力量,比如開放家庭當教室讓週遭小朋友都能就學,將農業收成及所養的豬甚至手槍拿去換手風琴及吉他,但他深深的知道在鄉下永遠無法出頭,整個家庭世世代代都將是佃農,自己已是如此,無法改變了,但孩子應該要有美好的未來,不去爭取的話太可惜了,所以他講出了自己的判斷---這地不是我們的,進城才有前途,當孩子都上車了,媽媽看著屋內依依不捨,父親再度說這裏永遠不是我們的,母親才勉強上了車,當看到這一幕時,腦海中飄過了一首詩歌---這世界非我家,我無一定住處,我積財寶在天…故我不再貪愛這世界為我家。
另外,當經紀人要求法蘭西斯夫妻同意帶大哥二哥出門演唱,父母親內心的掙扎糾葛,的確讓觀眾設身處地設想,如果是讓我來決定呢?不答應固然可確保孩子的安全,但事業成功的機會不高,如果讓經紀人帶走事業成功似乎舉目可待,但是經紀人可不可靠?孩子會不會被賣掉?做這決定真的很難很難。
【親子篇】
3.當兄弟倆第一次以走唱賺取家用,幫助了家庭經濟時,長子特別在收銀台結帳時說:我是法蘭西斯的兒子,你覺得這是甚麼意思?
答:當女兒說雜貨店老闆不肯賒帳,又說肚子餓,媽媽無奈的說,躺著比較不會感覺餓,這是多麼淒涼多麼無奈,這時大哥米洛斯馬不忍再看下去了,帶著二哥伊默瓦到了車站當起街頭藝人,先被排斥趕跑,再被接納,有一幕很令人莞爾,二哥本來不太敢在外面表演,但當發現群眾越來越多,便把收錢盒慢慢移到前面,鼓勵大家付費,賺取了許多收入,他們去雜貨店買了許多東西,結帳時大哥故意說:我是法蘭西斯的兒子,他表達了---你們不要瞧不起我們家,我們一樣可以用現金購物,將來更會輝煌騰達的。
【兄弟篇】
3.二弟伊默瓦跟么弟威爾森都成為大哥的歌唱拍檔,他們對大哥來說有何意義?當么弟威爾森對歌唱一竅不通時 ,為何大哥卻告訴他「至少你五音俱全」?
答:因為父母對全家的愛凝聚了全家的向心力,血濃於水,哥哥的努力向上發展成為弟弟們的榜樣楷模,對於哥哥來說這也是個動力;而么弟威爾森平常忙著賣物品,對音樂一竅不通,大哥米洛斯馬卻安慰他「至少你五音俱全」,沒有放棄他,果然么弟威爾森頗堪造就,音樂素養快速成長,逐漸可以跟大哥搭配了。
在這些兄弟發展的過程中,有個耐人尋味的事情,他們的藝名一改再改。先是爸爸取的戴比與傑伯森、再來是經紀人取的大卡馬哥與小卡馬哥、最後是孩子自己取的JJ狄卡哥與路西安諾,代表著這兄弟二重唱逐漸走出自己的風格,不在是附屬於誰,而是活出了自己。
這影片的主題曲好聽,旋律優美,易學,會紅是有道理的,而且歌詞寓意甚佳,兒子長大要展翅高飛了,但是世道艱辛,媽媽非常擔心,卻也無法攔阻,只能邊流淚邊為孩子祝福,祈求上帝照亮前面道路,並願上帝與孩子同在,讓孩子擁有全世界。其實這就是基督徒該擁有的心態,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詩37:5)。(江成猷)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