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次女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頭像
翹毛球
終極無敵寫手
終極無敵寫手
文章: 1513
註冊時間: 2003-10-20, 19:15
來自: The planet of Earth

林家次女

文章翹毛球 » 2006-04-11, 22:24



林家次女
作者: 林太乙
出版社:九歌
出版年份:1996年

前兩天在二手書店買到一本「林家次女」,這是林太乙的散文自傳,從小女孩的眼睛,看她成長的過程,看她的家庭,看那個時代。


林太乙最早為人所知,是身為林語堂的女兒這一點。前幾年也看過林太乙所寫的林語堂傳,然而我最早知道這個名字,卻是在讀者文摘的版權頁上面。一九六五~一九八七年間,林太乙是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輯。

她的童年時期,居住在上海。那時上海仍然是租界,大概是民國十幾二十年的事了,林語堂和太太廖氏,從廈門遷居上海。廖家是鼓浪嶼的望族,此後的幾十年間,隨著國家的變動,廖家也跟無數的望族一樣,中落四散。

由於林語堂受邀至美國,小小的林太乙也就隨著家人踏上新大陸,開始了這本書,還有林太乙成長過程的大主題:文化衝擊。
那個年代,華人在美國的地位依然是低等工人和窮留學生的層次,林太乙秉著家中所嚴格教導的中國傳統品德,面臨到美國的鼓勵學生積極回應的教育方式,以及周遭人對於中國文化的不瞭解,有過許多的掙扎。在美國沒適應多久,林家人又途經義大利,最後到了法國。

小小的林太乙一邊吃力的學法文,同時生活在歐戰即將開始的陰影下,林家最後不得不回美國去避禍,而她也重新走在美國的教育軌道上。

林語堂不斷的跟子女說,雖然身處在國外是不同的文化,卻不可以忘記自己的特質,自己的文化。這個文化認同問題,到我們今天依然炙熱,依然沒有停息。移民到國外的人,第一代、第二代,有他們的認同問題。而在自己國家裡的人,面臨各種各樣席捲而來的新觀念,國外的、網路上傳播著的都好。最終,人還是必須找到他自己的定位。

在書中,林太乙不斷提到她爸爸對於上課就學這件事情的看法。林語堂自己是拿到了Harvard的碩士學位,但是他卻不很鼓勵小孩子要在課業上面拼命,學位有沒有也無所謂。

我自己在讀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很衷心認同這樣的看法,覺得在學校學到的東西,比書中看到的少。既然能夠自己看書,自己追尋知識,可比填鴨式的教育好上太多。林語堂所指的是當時的課程編排,甚至大學的教學方式,那與今日的大學自是不可同日而語,然而有件事情卻沒有也不會改變:。

林語堂舉了一個例子,當時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所看過的書不會太多,倘若把一些人的學費集結在一起,辦成個小圖書館,那麼學生能看到的書多很多,所獲得的知識比起去學校更廣泛。
這個例子完全的顯示出林語堂對於教育跟知識的自由派觀點。

身為知名作家,在美國過著舒適的生活,林語堂卻記掛著他的國家動盪戰亂,於是要帶著妻小回到大後方--重慶。當時是個少女的林太乙,被問到要去有炸彈的大後方,怕不怕?

她毫不遲疑的說:不怕。

事實上那是因為她還不曉得,炸彈掉下來是怎麼回事。

等她到了重慶,聽見如雷的空襲警報聲
那警報聲讓人們躲進防空洞去,也讓她迅速的長大。
寫到躲防空洞的生活

--P.166


面對著無法抗力的戰亂,人們在夾縫中求生存,沒有被炸彈炸到的商家,想盡辦法繼續做生意,而路邊不少人抬著棺木過去,這就是當時的中國。

林太乙年紀輕輕的眼睛,看著許多許多的變動,當她成年後再回到童年住過的上海,想要尋覓那街角的拐彎,那旁邊的人家,早已不復可見,就連回到廈門鼓浪嶼廖家的村里,也沒有任何痕跡可循。
於是她引用了吳爾芙的感慨「故鄉是不能再回去的」

因為人事物不停的變化,當你真的回到暌違已久的故鄉,會發現故鄉已經消失,成了一個你不認識的地方。然而我們有回憶
於是,在這本書的最後,她寫下

--P.265
努力擺脫抱著鴨蛋走來走去的
狀況外人生。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