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學員,本週作業挺簡單:
依上週最熱門的三個故事題材:「平靜風和海」、「約拿」、「浪子回頭」當中,
找一幅畫,說說在畫中你看到什麼?
就描述、分析、然後才解釋畫作。
放鬆心情來「說畫」吧~
Robert 寫:各位學員,本週作業挺簡單:
依上週最熱門的三個故事題材:「平靜風和海」、「約拿」、「浪子回頭」當中,
找一幅畫,說說在畫中你看到什麼?
就描述、分析、然後才解釋畫作。
放鬆心情來「說畫」吧~
Cheng Ming-shih 寫:在這張畫中,很明顯的看出畫家所使用的線條構圖,而且是將畫面區分成五個區塊:大魚、大海、落入大魚口的人、船及浪花。
先看船及船上的人:船上共有6人,多數人是張大了口,有可能是在表示「阿!好危險,好害怕,怎麼突然起了如此大的風浪?」也有可能說:「阿!就是他引起的,他是罪惡的源頭,我們依他的話把他丟下海,我們應該就沒事了!」船上6個人中間的那人與在大魚口的人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手勢,就是兩手彎曲擎天,且臉部也朝天,似乎在向天說什麼(禱告?)。
Cheng Ming-shih 寫:PS:這幅畫的畫家是JOHN AUGUST SWANSON,是美國人,參考網頁連結如下http://www.johnaugustswanson.com/,我擷取原畫的中間部分作為素材,因此在全文中完全不談約拿這個人名。原圖周圍還有一些小畫,原稿是一幅海報,參考連結如下http://www.anppm.org/NonProfitStore/default.cfm?BodyNav=DisplayProducts.cfm&id=73815&tab=&tabid=,由整幅畫就可以很清楚的說整個故事。
李秀珠 寫:
老師:我用這幅圖來做本週的作業可以嗎?因為對此圖比較有感動,反正我只是練習老師所示範的方法,我是不需要學分的。
李彩霞 寫:愛與逃
林玉淨 寫:其實,我在寫作業時,發現我還是不太會描述畫,所以很主觀,且不太會鉅細靡遺的描述,只能大概,,只是在邊看畫邊想畫的時候,就會有故事和可以提問討論的問題跑出來,我把故事和問題穿插在描述畫的中間,不知道這樣可以嗎?
對於畫的資料背景更多呈現,我想我還需要更多得找資料
不過我覺得靜下來看著畫講聖經故事,更多的刺激我去描述聖經故事,想到的也更多,更能想到生活人性,比單看經句很不一樣,謝謝老師
陳啟鳳 寫:觀察:
這幅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捲起的白浪、漂蕩的風帆,接著看到船中13個表情動作各異的人。
左上方看見大浪將船身舉起,洶湧的浪花彷彿要灌入船艙中;船身往右下傾斜,船緣幾乎與水面平行,感覺船好像要翻覆了。
船上一共有13個人每個人看起來都在忙著,頭髮、鬍鬚、衣服被風吹起,有人控制船舵,有人抓緊風帆,船尾幾個人賣力搖槳。搖槳的人打著赤膊,露出堅實的肌肉,奮力地控制船槳,但船槳被浪的阻力扭曲了槳身,濺起層層水花。這中間只有一個穿著白衣的人舉起雙手抬頭望天,張口好像在對天說話。瘦小的身影與其他孔武有力的人形成對比。他旁邊還站著一位穿黃衣的人定睛注視他,不像其他人忙著控制船身,與風浪搏鬥。
陳啟鳳 寫:構圖:
橢圓形的船身圍繞著捲起的波浪,衝撞船身,給人一種上下起伏,動盪不安的感覺。畫中船身左上右下好像已經失去平衡,船尾集中的幾個壯漢更加強了船向右下傾斜的重量,而使船更加不平穩。
畫中視覺得焦點自然落在船中間的兩個人:一個身穿白衣,另一個穿黃衣的人身上。一方面白色和黃色明度和亮度高;另一方面這二人站在畫中央(左右對角線中交點),這二人應是畫中的主要人物。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9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