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的音樂美學:談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

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版主: 李若凡

版面規則
李若凡
高級寫手
高級寫手
文章: 256
註冊時間: 2012-11-02, 11:08

結構的音樂美學:談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曲

文章李若凡 » 2014-08-18, 19:50

李 若 凡




奏鳴曲(Sonata),是一種有非常嚴謹結構的音樂形式;從十八世紀以來,在維也納這個城市,發展、成熟,以至在十九世紀,達到最高峰。其中,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則在奏鳴曲的發展歷史上,扮演了承先啟後的關鍵角色。

在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中,《悲愴(Pathetique)》,Op.13,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一首。這首《悲愴》,寫作於1798-99年,貝多芬時年28歲。當時的貝多芬,年輕,充滿理想,初到維也納,正迎向人生光明的未來;此時的貝多芬,也尚未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因此,整首《悲愴》,年輕、憧憬、嚴肅而對未來滿懷理想;全曲,也展現了貝多芬嚴謹的創作風格,在調性、節拍、快慢與曲式上,都具有非常高度的結構性。

第一樂章,在Grave的前奏之後,導入了快板(Allegro)的主題。全樂章,為奏鳴曲式。呈式部有兩個主題:第一主題,男性、陽剛,是強拍的拍子;第二主題,則較為女性化,是弱拍的拍子。兩個主題的搭配,形成了非常強烈的音樂張力。發展部,算是在貝多芬的作品中,較短、較保守的。最後,再現部在利落有力之中結束。

第二樂章,是慢板,是一個A-B-A的三段體。A段,採用降A大調,非常的溫暖,似乎是貝多芬在傳達他自己內心的避風港。 B段,則轉為小調,而帶有些微的沉鬱。再回到A段,則在左手三拍子的伴奏下,以略帶流動性的風格結束。整個樂章的性格,是非常的舒緩,像是在悠悠地吟唱。

第三樂章,則是一個迴旋曲的形式,基本的結構是A-B-A-C-A-B-A,屬於較快的速度(Allegro)。最後一個樂章,使用快板,固然不少見,但《悲愴》在這最後一個樂章,採用了快板,也展現出了貝多芬對未來的樂觀期待。也在這充滿希望的氣氛之中,結束了全曲。

《悲愴》鋼琴奏鳴曲,充分地展現了西洋古典音樂的結構性美學。三個樂章,分別以奏鳴曲式、三段體與迴旋曲式構成;全曲,都是由嚴謹的作曲結構所構成。《悲愴》的音樂,結構是理性的,而情感是感性的;這種,理性的形式,與感性的內在,正是西洋古典音樂,最根本而重要的美學觀念。也就在這個意義下,貝多芬完成了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銜接。

是的,永遠的《悲愴》,永遠的貝多芬!

回到「李若凡的藝想世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