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圖畫說聖經故事]課後討論BY鄭家瑜
透過藝術圖片來傳福音的這個方式是我從未想過也未試過的,謝謝伯威老師的圖片分享與教導,讓我大開眼界。
此次作業,我依照伯威老師的教導,上了GOOGLE瀏覽了一個多小時,以下這幅圖畫是深觸我心的。但是,卻也讓我掙扎許久是否要選這副圖,因為它的主人不詳,找遍了各樣收尋網站都無法找到畫家是誰?(如果伯威老師知道畫家是誰,還請賜教)

然而即便如此,我依舊選了這幅畫,因為我深深被它所吸引,也希望藉此分享我的心得。我從畫中觀察到了以下幾點。
一、構圖:本圖主要分前中後三排,從後到前,分別為六人、四人、三人,此般人數的安排,有將視點由大處聚焦至小處的效果,這當然幫助讀畫者能聚焦至最前排的三人。
二、色彩:後排、中排原則上以灰色系、藍色系為主,前排則以白色系為主,配搭前項所述之構圖,由外至內,由黑至白的色彩配置,也有助於讀畫者聚焦。色彩的安排大體上也屬莊重,然而同時,前排、後排和牆壁都帶有橘色要素,前後互相呼應。橘色的要素讓全圖在黑色、藍色的穩定色系與莊重的構圖中,帶有一絲的活潑的氣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三、光線:相較於後排、中排的黑暗,全圖的光線明顯地打在前排三人的身上,此點從後排、中排的人物臉部、頭髮、服裝較為暗淡,而前排的三人連頭髮都是金黃有亮光,也可知道畫家光線處理非常具有對比性。
四、人物表情與肢體動作:三排共十三人,大致可分五類。
類型一:遠處觀望貌。後排左1,2,3,5,6中排以及中排右1,2(2被遮住)原則上屬於這一類。表情較為木訥,只是遠觀著他們到底在做甚麼。
類型二:積極觀望貌。後排左4,前排右1,中排左1屬於這類。前兩者他們臉部的表情以及身體的姿勢,皆是一副非常希望看清楚前方到底在做甚麼的樣子。而中排左1雖然表情仍有些木訥,但其身體往前傾,肢體動作類似後排左4前排右1。
類型三:審慎思考貌。中排左2者,表情沉重,微微憋嘴,雙手合併握掌。臉部與肢體的動作是一副:這樣做可以嗎?為何要這樣做?的審慎思考中。
類型四: 驚訝感激貌。前排右2者,雙手合握,表情祥和,卻是眼睛發亮。雙手合握在此散發出感恩、禱告的貌,眼睛的發亮也是基於:為何要為我這樣做?的驚訝,以及竟然為我這樣做?的感恩。
類型五:表情淡然,鄭重服事貌。臉部表情淡然,雖是祥和,卻也有點肅穆與憂傷。身體雙腳跪下,雙手緊握對方的腳,極其慎重地在為對方洗腳。
從以上所論述之構圖、色彩、光線以及人物的表情與肢體等等的描繪來看,此圖畫無非是要聚焦在前排左1為左2者洗腳的這件事情上。洗腳的故事,聖經中記載著耶穌為為門徒洗腳。內容是這樣的,
13:1 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13:2 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裏。
13:3 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他手裏,且知道自己是從 神出來的,又要歸到 神那裏去,
13:4 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
13:5 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
13:6 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啊,你洗我的腳嗎?」
13:7 耶穌回答說:「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
13:8 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
在最後的晚餐時,耶穌已經知道門徒中有人要出賣他,他離開人世、離開門徒的日子將近,這時他從餐桌上起身,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然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而接受耶穌洗腳的彼得驚訝地說: 「主啊,你洗我的腳嗎?」。其他人也不明白主耶穌為何如此做。
而耶穌要如此做,無非是因為以下經文所述:
13:14 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
13:15 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做的去做。
耶穌為給門徒做榜樣,要門徒彼此服事,彼此洗腳。經上所記載的場景,無疑地在上述圖畫中顯現出來。
在此圖畫中,我特別留意到的是(1)洗腳者的祥和卻又帶點憂傷的表情。身為人子的耶穌,知道親愛的門徒將有人背叛他,他不久後就將離開,因此表情肅穆憂傷,但同時,他希望能教導門徒彼此服事的功課,所以他甘心樂意地為門徒來上洗腳的一課,而且非常慎重地進行洗腳的動作。(2)被洗腳者眼睛的閃閃發亮。想必他心中是興奮、驚訝、激動的,同時也是感激的、感動的。若如聖經中的紀載,那這個讓耶穌洗腳者正是彼得。是門徒中的老大哥,但耶穌希望日後他也能如同今日自己為人洗腳一般,願意服事人,服事其他門徒,不分大小。而從彼得閃閃發亮的眼睛中,可以知道:他感受到耶穌的真意了,也從耶穌身上學到重要一課了。
在門徒們彼此間爭論誰為大之時,耶穌的此般洗腳行為,教導了門徒們重要的功課:在神國中大的要服事小的,如同:[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一般。耶穌希望門徒們也有不爭大小、要有彼此服事的心志。
神給我們不同的恩賜,有先知、有教師等等。願我們彼此不爭誰為大,單單好好利用神給我們的恩賜,彼此服事,以耶穌為頭,同心合意建造耶穌福音的國度。
延伸問題:
1.最後的晚餐時,耶穌選擇為門徒洗腳,為何耶穌選擇用這種方式來教導門徒彼此服事?
2.洗腳在當時具有怎樣的意義?
3.在一旁觀看的門徒們,心中有何想法?
4.耶穌選擇彼得為洗腳對象的理由為何?
5.為門徒洗腳的耶穌,心境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