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華神)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2, 00:52

江淑燕 » 週四 8月 28, 2014 11:58 pm

1.愛慕與蝴蝶,悲劇和喜劇這對比劇情的同時呈現太妙了。可以看出神創造生命的意義,只有在貞信心,真盼望和真愛裡,才能找到生命的道路。
2.愛慕片中,父親喬治,母親安娜,女兒艾娃,喬治看起來獨立堅強又愛妻子安娜。為了滿足安娜的要求不要再送他去醫院,愛妻的心,也許是為了不想有遺憾。
喬治一再堅持拒絕女兒艾娃的幫助。他覺得療養院做在妻子身上的事,他都可以做到。老邁的喬治用心照料,終於經不起安娜一再歇斯底里的脾氣,使他落入如煉獄
般的生活,他忍耐。第一次鴿子進到屋內,好像他內心向自由地吶喊,但真實的生活卻把鴿子趕出去,他放棄內心自由的吶喊。
最後喬治替自己與安娜選擇死亡。悶死妻子後,鴿子第二次進屋裡,他努力抓住鴿子,以為自己得著自由了,就是死。
世上許多不認識神的人,認為死是苦難最好的解脫。
3.蝴蝶片中,朱利安,喪妻 喪子 雖然痛苦,卻因對兒子的一個承諾伊莎貝拉蝴蝶,是支持他活著的力量。堅持要尋找伊莎貝拉蝴蝶,朱利安也忽略了生命的意義。
直到小麗莎出現,一個單親熱愛生命的小女孩,。冷漠的朱利安不能接受也不習慣熱情,曾拒絕小麗莎。這單親小麗莎對生命的熱情,使朱利安再一次重生,更認識
生命的意義。最珍貴的 (伊莎貝拉)就在身邊,一隻只有三天三夜生命的蝴蝶,仍有活命的權利。
因著蝴蝶的生命,朱利安,媽媽伊沙貝耳和 麗莎,使他們成為新的家人,彼此珍惜,彼此相愛,學習尊重生命,享受生命的自由。
4.反思,愛慕中的父親喬治,若能接受女兒艾娃的幫助,相信他和妻子的晚年生活是不是會很不一樣呢?
而蝴蝶片中,朱利安若始終沒有接受熱情的小麗莎,繼續追著伊莎貝拉蝴蝶,做非法偷盜者,朱利安的老年生活又將如何呢?

神是愛,神愛世人。無論是信主或未信的,人在患難之時,都有幫助者在身邊,關鍵在乎人的選擇,是要選擇順勢而上還是選擇逆勢而行。
因此當然也必須為所選擇的結果付出代價。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2, 00:54

高聰賢 » 週五 8月 29, 2014 8:10 pm

一個晚上看兩部電影還得寫心得著實讓人覺得負擔,若兩部性質相近,可能連記憶中的劇情都會攪和在一起;幸好老師挑選並安排順序展出這兩部情境、劇情、風格完全不同的電影,因此在看完兩位同學的展示後,便在記憶中留下一道清楚的分隔符號,對比清晰 –

第一部電影「愛慕」的劇情發展如日暮西山,逐漸走向黑暗;而第二部電影「蝴蝶」則是如清晨日出,光明溫暖持續加溫;同樣描寫兩個人的關係,「愛慕」中一開始讓人稱羨,氣質優雅,互相恩愛的老夫妻喬治與安娜,卻因為妻子安娜中風而逐漸變調,先生喬治尊重也顧念妻子安娜的意見,堅持在家親自照護;倆人的情份卻在沒日沒夜的照護,體力與情緒折磨中消耗殆盡,隨著安娜病情的逐漸惡化,兩人之間再無法溝通,生活中看到的只有無盡的絕望;最後喬治選擇結束彼此的生命來解脫 – 何等沉重的結局!相對的,「蝴蝶」一片中六歲單親的小女孩與喪妻喪子的孤獨老爺爺,兩個完全不熟悉的人,因為一個意外的旅程,一起尋找稀有的蝴蝶品種「伊莎貝拉」,卻在旅途中享受阿爾卑斯山美麗的景物而拉近彼此的距離,以及相互磨合而產生彼此信賴的友誼,生活裡看到的是無窮的希望與可能;最後他們倆把旅途中尋尋覓覓,但就在家中身邊的「伊莎貝拉」蝴蝶帶到屋頂放生,蝴蝶得到解脫也象徵小女孩與老爺爺獲得解放與新生活 – 多麼令人溫馨與愉快的結局。雖然大部分人都會喜歡「蝴蝶」的劇情,但諷刺的是實際的生活當中鮮少這樣的情節,「愛慕」的議題卻是在今天老年化社會的我們很有可能要面對的。

如何在無盡的絕望裡看到盼望以獲得解放與新生,似乎只有在基督的信仰裡才有可能。聖經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前四)「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無盡的絕望中就能讓我們看到一絲曙光。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2, 00:55

劉秉怡 » 週一 9月 01, 2014 11:46 am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親 Amour
《愛‧慕》(法語:Amour)是一部2012年由麥可·漢內克編劇、執導的法語電影,本片由法國、德國與奧地利聯合出品,伊莎貝·雨蓓、讓-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與埃瑪妞·麗娃主演。
影片獲得第65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是麥可·漢內克繼2009年《白色緞帶》後斬獲的第二座金棕櫚獎。它也獲得德班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還被《時代周刊》列為年度十佳電影第一名。
故事敍述音樂教師退休的老夫妻安娜與喬治。沒有預警地,安娜中風了,手術失敗後右半身陷入癱瘓。坐著輪椅回到家中的安娜,表面上平靜地接受這一現實,但是身體行動不便帶來的不適應,讓安娜覺得自己的尊嚴似乎在所愛的人面前受到損害,她感到不安。
喬治細心、忠心地照顧安娜,無怨無尤。他們有一個音樂家女兒,居住於國外,面臨了婚姻的危機。女兒自顧不暇,反而質疑父親對母親的照顧是否是最恰當的。父女的關係開始緊張。
隨著安娜病情的惡化,安娜承受著身體的折磨,並對變得如此醜陋的生命感到深深的恥辱。理解安娜痛苦的喬治也默默忍受著生命消逝的絕望。

這部片子在台灣上映之時,我們的小組便相約到電影院去觀賞。當然,觀畢,每個人不勝稀噓,心中沈重。靜默的片刻,可能每個都在搜索記憶裡、生活中與片中人物相類似的對應關係。
Amour的劇情可能對許多人都不會陌生,中年人的老年父母現在所面臨的景況,可能就如劇中所演出,夫妻中一人重病,兒女有各自的難處需要面對,為要解決內心的不捨以及外在的照護需求,請來的看護就算不盡己意,也要努力適應。處於遲暮之年,真就一定要過得那麼慘淡的人生麼?

夫妻之親
夫妻是人際關係中最微妙親密的關係。夫妻彼此分享生命中最深層的擁有,但仍不敵自我的矜持而壓傷彼此的關係。劇中中產階級的相愛老夫老妻,有著令人豔羨的老年生活與親密關係。兩人雖然相守一輩子,卻也彼此以禮相待。然而妻子的中風,攪亂了他們所創造的詳和秩序小宇宙。妻子無法接受自己的現況,以音樂為終生職志的二人,學生的成就,就等同自己的成就。對於學生的問候,她無法承受,連最愛的音樂,也不願意再聽,美妙的琴音彷彿成為嘲諷的尖刺,她寧可躲進自己架構的軀殼中。
夫妻憧景的攜手安享天年美麗願景,就在這場病痛中被摧毀。彷彿在嘲笑著中產階級的所為自己建構的美麗天堂,其實是如此地不堪一擊。老夫即便要一肩担負起照顧老妻的責任,其實是力有未逮。沒有人真正地了解喬治的需要,喬治也沒有意願找人分擔內在或外在的需要,一扇一扇的門關起。他最後把自己關在佣人房裡,在其中起居,彷彿是自己最後的逃城。安娜一步一步地退縮,也把自己禁錮在不可動彈的軀殼裡。她開始不願意飲食,不願意再為所愛的人活著了,憤怒地拒絕活著。一個巴掌打在安娜的臉龐,也瓦解了看似堅貞,但其實脆弱的久長愛情關係。最後喬治結束了對方的生命,也結束了自己的束縛。

親子之親
老夫妻的中年獨生女兒彷彿為母親的境遇傷心難過,哭泣掉淚,指責父親的決定。自以為了解父母,但無法真正地等同相愛。女兒在自己的婚姻泥淖中,無法自救,她無法對先生的不專情有所指摘,卻轉而責難父親對母親的照顧不夠周全。聽著母親語焉不詳的關懷,女兒一點也沒有心想要了解母親在說什麼,兩手一攤,「她在說什麼?」只自顧自地陳述自己的景況。她陳浸在父母親關係美好的幸福中,「小時候我經過房門,聽見你們作愛的聲音,就覺得很安心。」卻不願意正視父母親因為年邁而有可能會改變的生活形態。不也道出為人子女者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的自私的面向?
而喬治因為不堪女兒的質問,在女兒再次來訪時,將妻子的房門鎖起。這一鎖,也鎖住了天下至親的關係,人所建構的理想親子關係,原來是無法深入溝通,彼此相知,彷彿親權搖動,尊嚴也將被兒女踩在腳底。故事的最後場景,女兒坐在父親的椅子上,以父親的視角看所發生的事物,彷彿非得要一直到人事全非,人躁動的心,才能安靜下來思索,人生的的問題。


照護之親
在喬治與醫師溝通病情之後,決定不要送妻子進入安養中心,留在家中休養,並請看護一週三次,提升照護品質,並減輕壓力。僱佣關係的看護,為病人把屎把尿,肌膚碰觸,有如此密切的接觸,卻不能體會病人的感受:以為把病人的頭髮梳理整齊,會讓病人開心,卻不知自己的力道,讓病人感到難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若是沒有深層的情感交流或是同理的態度,不也常是如此地一廂情願的對待?

門彷彿是人心的界線,我們把他人拒於門外,我們不願別人真正的理解;鴿子彷彿代表著無可掌握的生命,但我們仍要以自己的方式驅趕生命中最自然的流動;音樂彷彿是人們欲望中所構築的理想世界,一旦生命中的某一層面被解構,也成為人們無法面對的嘲諷。最後結束妻子的生命的喬治,彷彿是為了妻子而解脫,實則是為自己脫困吧?

世人都愛談愛,其實愛豈是人所談得起的?
哥林多前書13:4-8
4 愛 是 恆 久 忍 耐 , 又 有 恩 慈 ; 愛 是 不 嫉 妒 ; 愛 是 不 自 誇 , 不 張 狂 ,
5 不 做 害 羞 的 事 , 不 求 自 己 的 益 處 , 不 輕 易 發 怒 , 不 計 算 人 的 惡 ,
6 不 喜 歡 不 義 , 只 喜 歡 真 理 ;
7 凡 事 包 容 , 凡 事 相 信 , 凡 事 盼 望 , 凡 事 忍 耐 。
8 愛 是 永 不 止 息 。

愛若不是曾經不能忍耐,才能體會何為忍耐;曾經沒有恩慈待人,才知什麼叫恩慈以待;曾經百般嫉妒,才知何為不嫉妒;曾經做盡害羞的事,才立志不再做害羞的事;曾經只顧自己的益處,才知要求他人的益處;曾經輕易發怒,才知不宜快快動怒;曾經斤斤計較人的惡,才知神早以將我們的惡一筆勾銷。
我們自以為付得起的愛,是因為我們把「愛」估算得太廉價。只有神才能使我們在愛中建造,在愛中才能面對困境,否則我們都是困坐愁城,以死為罪的代價來面對人生。因著神的愛,我們不需構築自己的天堂,因為主早已為我們預備地方。
劉秉怡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2, 13:53

鍾卉慈 » 週一 9月 01, 2014 6:08 pm

愛慕

導演為何插入兩段鴿子飛入室內,分別表達怎樣的思維?

第一次鴿子進入屋內,喬治驅逐牠並說 : 快走!當時的喬治在太太安娜因中風失去行動能力時,喬治在義務和責任原則下,仍恪守照顧妻子的食衣住行,即使妻子對偶爾外出的他產生微詞,他仍然持續忍耐。站在窗台前抽根菸也成為他唯一暫時放鬆放空的地方。原本兩老還能說說話互相取暖,沒料到第二次的中風安娜失去語言的能力,沒有對話的空間,也缺乏外援的情況下讓整個家裡氣氛陷入一片死寂。喬治在獨自照護太太過程中,心靈的孤寂深不可測之外,還可以看見步履越發的吃力體力也每況愈下。,一隻小小鴿子,對他而言就是一個麻煩與負擔,更無心欣賞這一個不速之客。

第二次鴿子飛進屋子,是在安娜去世以後。
喬治雖然少了照護妻子的重大負擔,但屋子裡面死寂依舊,沒有音樂沒有人聲,長期和外界刻意的隔離中,深深的孤寂感伴隨著一位孤單的老人,衍然是活在墳墓裡面沒有兩樣……鴿子再次的闖入,和上次不同的是….他想辦法用衣服用圍堵方式讓鴿子留下,當好不容把牠抓住並緊緊的擁入懷中時,他還自言自語的說:至少還有一隻鴿子….
其實,看到這裏時眼淚已經在打轉了。看到孤獨老人的無奈與悲哀。雖然知道人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變老了,真正體驗時又是另一種感受。從人生高峰中要往下走,體力耗盡了,健康亮紅燈了,兒女遠離了,甚至配偶也生離或死別了,總之,這個影片場景雖然時常呈現不開燈的昏暗,也沒有背景音樂的襯托。卻能帶來更深度的省思。

我自己的母親身前也是一個中風患者,剛開始時大姐身負照顧的重責大任,不到兩個月姐姐的體力就難以負荷,疲累加上無力感最後還崩潰大哭。生病的人需要照顧,照顧者的心理支持與需要也不能忽視,在人生各方面漸漸走下坡的階段,感謝有神 !使我們的靈性生活是往上提升的,雖然自己深受類風濕關節炎之苦,肢體也是有輕微障礙,但藉由電影,資訊,教會也觀察到,不單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在過程中也讓自己成為ㄧ個 ~ 健康的病人。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8, 22:46

劉曼麗 » 週二 8月 26, 2014 5:34 pm

故事這樣開始的—

簡樸或繁華--

崇尚簡單樸質生活的新教牧師帶著情竇初開的兩女兒到日蘭德島上傳福音,兩女兒是牧師父親的得力助手,恰恰可以幫助父親在傳教時柔性不足的那一面,此時小島上居民挺多,崇拜時將會堂坐得滿滿的。

其中勞倫斯軍官因生活放蕩不羈被放逐到此小島上三個月,藉著物資貧乏之地讓他能夠反省過往生活的糜爛並洗心革面重新開始軍旅生活;他被牧師大女兒的清新恬靜的氣質所吸引,每次聚會為得是親近她、想要在三個月之後帶她回到軍旅生活中,一心只想得到、得到、,但卻不被牧師接納,大女兒也對父親決定並不反對。

“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誠實從地而生;公義從天而現。”勞倫斯終究是一個人失望地離開小島,因為他認為和瑪蒂娜是兩條平行線,他再怎麼努力他跟瑪蒂娜就像天與地一般永不可能在一起了。三個月後勞倫斯繼續回去他的軍旅生活,就下定決心要追求飛黃騰達,藉著與女王的女僕成婚,一路平步青雲,多年後成了將軍,真的得到人間榮華富貴、錦衣玉食不斷,物質生活優渥。

瑪蒂娜卻仍舊孤身一人,在父親回天家後依然牧養群羊;然而年輕人皆陸續離開,只剩老人在島上了,年華老去、青春不再、、,看似無所得,但靈裡的生命充沛無比支持她繼續為失喪靈魂奉獻自己。

才華或平凡--

妹妹菲麗帕年輕時也曾被巴黎男高音賞識她的歌唱天賦,欲栽培她成為明日之星,在男高音教她唱歌的其間朝夕相處、日久生情,擁有歌唱才華的菲麗帕卻主動跟父親說她不要再上課了,一段姻緣就此煙消雲散。男高音也是想得到才幹的人,予以栽培,其動機是要使人記得他自己;可菲麗帕卻是因為怕沉溺於名聲(以父親的教導來說,使人高抬自己的都是不好的)。

獲得或付出—

兩姊妹終身未嫁,都已垂垂老矣,島上老人們都是從年輕認識到如今,個性、脾氣都不曾改變,各個之間發生的恩怨情仇仍舊還存在,信仰到底有何用?兩姊妹所附上的代價—終身未婚,值得嗎?

芭比--巴黎來的女僕因著男高音的介紹信在喪失先生及小孩之後,來到兩姊妹的家裡找到安身處,有吃有住,但要打理兩姊妹家裡所有的家事作為交換,從一開始兩姊妹耐心地教導她如何烹飪,到後來兩姊妹變成依賴芭比、沒她不可了。

直到有一天兩姊妹收到一封來自巴黎給芭比的信,非常不同小可,自芭比來到此地從沒收過任何信,這封給芭比的信到底是何事?一張中了一萬法郎的支票,芭比在兩姊妹家一點收入也沒有,如今芭比有錢了、可以做任何事,她就要離開了嗎?因為有辦法的人(有錢人),包括年輕人,都要離開這裡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芭比也是這樣想的吧?兩姊妹一直沒問出口。

兩姊妹牧養的老人們各自為著彼此之間的紛爭紛擾不斷時,兩姊妹為了緩和緊張的氣氛,提議為死去的牧師辦百歲誕辰愛宴,大家一起聚餐。卻在此時,芭比要求由她來準備”法國大餐”以紀念牧師百歲誕辰,兩姊妹同意了芭比的自告奮勇。

芭比大手筆操辦著食材─鵪鶉、海龜、各樣水果、紅白葡萄酒、、一輩子都不曾看過、吃過的食物,讓兩姊妹着實慌了手腳,會不會因著食物,惹了神的憤怒呢?於是慌慌張張聚集會友約定好席間絕不稱讚食物以免犯罪,而是將焦點放在懷念牧師。

有一不速之客參加宴席,就是多年前放逐到小島上的軍官,如今成了將軍陪同姑姑一同前來參加愛宴,還有另一目的他想要見見當年心儀之人現在景況如何了。所有來赴宴的人都盛裝前來,但除了將軍外,誰也沒見過大世面,還好上帝帶領將軍前來,每一道芭比的菜、酒,都給予極高的評價,芭比如同遇到知音人一般的開心地勞心、勞力,盡情施展才華,每個人的味覺嘗到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不禁讓心打開,美妙的氛圍居然在彼此間發酵,讓積怨已久的疙瘩在酒席間說出道歉及饒恕的話來。這是什麼魔力?

此時將軍再次講到詩篇85篇第十節經文:“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誠實從地而生;公義從天而現。” 不敢相信在荒涼小島上可以吃到一等一的料理,不是他所預期的,完全是出於神的恩典與憐憫,經過了多年的奮鬥,外在的、眼睛看的見的物質是很多,可是心裡卻是虛空的。

盛宴中從餐桌擺設從桌巾到餐具一絲不苟,足見芭比在餐飲之專業,原來她就是將軍口中極富盛名餐館的女廚,上流社會中的人透過菜餚知道她的大名,那段被眾人追捧的輝煌歲月,在芭比眼中已然是過去的事,心被太多的事物綑綁,不自由,也是在那裏讓他喪夫、喪子,是來到這島上安身立命,縱然沒有五光十色,但從簡單樸實中重新找到活下去的力量。

為了這一頓大餐芭比花盡一萬法郎,再次成為一貧如洗的人;但富不富有並不是以金錢來衡量,而是她自身所擁有的藝術,芭比已不是當年的芭比,也是與兩姊妹們共同生活的年歲裡,找到生命的核心價值不在物質、乃是心靈的豐盛。

從這芭比的盛宴電影中,勞倫斯軍官及男高音追求的是什麼?後來有什麼轉變?

兩姊妹為何在島上傳教甘之如飴,即使付上青春、終身未婚的代價?小島上盡都是垂垂老矣的老人,要如何改變傳福音的方向?

為何男高音會介紹芭比到兩姊妹這裡?

在愛宴中,每個人都不須付出代價就可享受上等食物;對照生命中你認為此生最重要的是什麼?為什麼一頓飯就讓會友彼此間糾結多年恩怨,可以化解?

感情、才華(藝術)、感官的享受為何在兩姊妹眼中是罪惡?神又是如何看的?

你有什麼恩賜可以為神所用?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8, 23:50

邱美榮 » 週二 8月 26, 2014 5:44 pm

信息:獨特的價值。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如一個故事,而且是非常獨特的故事。在芭比的盛宴中,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生命故事,似乎彼此關聯,卻仍是十分獨特。我們必須學習尊重每人生命中的獨特性,學習放下個人主觀的偏見與先入為主的想法才能看到他人生命中那獨特的價值。

觀察性問題:
1、話說從頭、回顧過往,幾個主要人物(牧師、兩姐妹、將軍、歌劇家)登場時都先有詳細的背景介紹,唯獨芭比登場時沒有詳細介紹她的背景,直到什麼時候才揭曉?
2、兩姐妹教芭比做什麼菜?在十二年的服侍中,芭比有繼續使用這個食譜嗎?
3、當芭比為她的盛宴預備的食材送達時,姐妹倆十分驚訝,有哪些食材看來特別引起她們的不安?
4、姐妹倆召集教會的老會友們一同商量芭比的菜餚時,她們如何定義芭比將要預備的菜餚?他們決定如何面對芭比的盛宴?
5、芭比豐盛的菜餚,除了神乎其技的烹飪技術之外,在影片中可以看出還帶出了哪些影響?特別在赴宴的人身上,可以看到他們在飯前與飯後有了哪些明顯的改變?
6、兩姐妹對芭比預備的菜餚的看法,她們的不安與疑慮,在餐後有了改變。這個改變可以從餐後看出:在一場精采的豐盛宴席之後,芭比累得坐在杯盤狼籍的廚房裡,姐妹倆到廚房去看芭比,她們對芭比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解釋性問題:
1、芭比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登場,她當時的衣著、動作、表情有何特點?形容一下你對她的第一印象,你覺得她是位怎樣的女子?你覺得兩姐妹對她的第一印象如何?
2、不知不覺,芭比服侍兩姐妹已經有十二年的時間,她們彼此間的關係愈來愈緊密,芭比之於兩姐妹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人了。當芭比預備的盛宴食材令她們感到不安時,你認為兩姐妹此時對芭比的看法有了什麼改變?
3、從宴席之後倆姐妹對芭比所說、所做的來看,你想這個時候她們對芭比的看法如何?

應用性問題:
1、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對待某人的態度或做法,深受自己主觀的偏見與先入為主的觀感影響,而不曾欣賞過對方的優點或獨特點?你是如何發現自己有這個狀況的?
2、你覺得應該如何發掘並欣賞一個人的優點或獨特點?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8, 23:56

劉秉怡 » 週四 9月 04, 2014 12:31 pm

一起社會事件,成為切身的生命教育

本片改編自1989年出版的以色列暢銷小說《A Woman in Jerusalem》,描述一位面對工作、家庭都百般無耐的麵包工廠人力資源經理護送羅馬尼亞籍員工遺體返鄉安葬的經過。
耶路撒冷巿中心區一場自殺爆炸案,造成了16人死亡的社會事件,其中一具女屍多日無人認領,身上的一張薪資單中發現此女曾任職於麵包工廠,老闆要求緊急處理,交到人資經理手上,當成工作案件處置。
市內大尾報社指責麵包廠無情無義。面對指控,工廠的人力資源經理出馬平息風波。儘管他發現這名女子早已離職,但為了平息輿論,他仍草率地為她辦理了手續。人資經理一開始只希望簡單處理,為公司脫責即可,寡婦老闆卻希望可以送外籍女工回家鄉厚葬,以表示公司的真心負責。不料輿論繼續發酵,人資經理卻倒楣地成為代罪羔羊。為了保住飯碗,為了答應女兒共同出席戶外教學的承諾,他只能百般不願帶著棺木,報著交差了事的心情,來到冰天雪地的羅馬尼亞。人資經理為了找到棺木的合法簽收家屬四處奔波,從死者離婚的丈夫、未成年的叛逆兒子、駕照過期的老司機、還有好事的記者, …彼此相看都不對眼,卻必須共同橫渡一千公里。這個因為工作任務而起的無耐組合,也慢慢地在這旅途中產生微妙的變化,原本只是個人資經理的天外飛來的工作任務,到後來竟變成了他執意完成的神聖使命。

缺席的父親
人資經理與妻子分居,只得住在旅館,被妻子批評人在心不在。對孩子的保證,總是缺席。少年的父親,與尤莉亞婚,也自己了斷與兒子的關係,把孩子趕出家門。

聖地來的麵包
麵包是使人飽足的溫暖,但彷彿人人都屈服在五斗米之下,過著為了賺取麵包的生活,人們變得冰冷無情。沒有人在乎尤莉亞的大材小用,沒有人在乎這位女子的真正需要。她的死,「害」得老闆、公司、人資主管人仰馬翻。
在前往尤莉亞家鄉的路上,人資經理拿出自家的麵包,要給尤莉亞的兒子吃,並介紹,這是你媽媽工作的地方的產品,兒子沒回應,交給了司機,玩笑似地說:「這是來自聖地的麵包」。我們常也逕自地隨意地將生活中許多事物「聖化」、「合理化」。在人資經理該回家看孩子因公沒準時返回時,對妻子的質問電話咆哮:「公司有人死了,我有什麼辦法。」其實他一點也不關心這位死去的員工,尤莉亞;對不想參加校外教學的女兒說:「我知道你很辛苦,但是我和你媽也很辛苦。」一句話想要為自己罪疚感脫責,逕自抬高了工作和父母的價值,勝過兒女與家庭的價值。

自以為有人性的記者
記者自以為挖到頭條,為民發聲,那可是真正的正義。一路上他試圖告訴尤莉亞的兒子,「這位人資經理根本不認識你媽媽,」「他可能沒有見到你媽媽的面就認屍了,棺木裡的遺體可能都不是你媽媽。你媽媽能回來家鄉,都是我促成的。」一句句真話,卻也無情地刺傷失去母親的兒子。兒子跑到棺木前哭著說:「媽媽,快說這裡面不是你,我不要是你。」兒子其實也不願意窺探遺體,他也不願意面對母親的死,叛逆的兒子終於潰堤。
然而記者也有人性的一面,在野地中,對著人資經理說:「不知寡婦(老闆)怎麼看這趟長征,我們多繞了一千公里,只為了做對的事。」

沒有人要記得的無名小卒
棺木要被厚葬,上路時被放在車頂,受風吹雨淋。此時的尤莉亞,只是人資案件中要處理的待完成事項或是一件運送貨品,要在指定程序中送達被指定的地點。
在尋找尤莉亞家鄉的路上,遇見警察的介入,被裁奪遺體是市政府的事了,必需立即下葬。法官說:「你放心,她本人不會在乎的。」東正教的教堂裡的聖母像流淚,「可悲吧,無名小卒葬身異地。」看看孩子悲傷的眼神,又一次無預警地與母親道別。人資經理原本可以訂到更早的班機,但他決定放棄,要護送遺體返鄉則陪伴男孩渡過喪母的傷痛。再度啟程的車行中,經理開始找尤莉亞的兒子聊天,打破沈默,談論到對自己的女兒的虧欠,他在男孩身上看到自己在女兒生命中的缺席。

人性的巴別塔
暴風雨來了,一行人躲進了有地下樓層的地堡。記者說:「這根本就是地下巴別塔,我們好像洪水時代的人類,為了接近上帝,拼命往下挖了又挖,只為要逃避自己的恐懼,恐懼洪水,恐懼末世。」
每個人都為了自己恐懼,逃避生命中的困境,封閉了自己的心,為自己構築了以為接近上帝的路徑。記者認人揭發真相,就可以聲張正義;人資經理認為賺取麵包,就是一生的職志;兒子以為表現叛逆,就可以看起來剛強;尤莉亞以為,離家越遠,就可以見到夢中天堂,得以從生活中的困苦解脫。

多走一千里路的愛
生病了,車子壞了,一切都成了前進的障礙,人心反成了動力。在副領事的交涉下,人資經理得到地堡軍隊的協助,人資經理開著軍車,14歲的孩子在悍馬上聽音樂跳舞,後頭是母親的棺木,繼續往尤莉亞的家鄉前進。
在渡河的過程中:人資經理問兒子:「你常跟媽媽來這裡麼?」男孩給經理看媽媽的影片,影片中尤莉亞的凝視,彷彿活了起來。經理忍不住掉淚。
棺木進了村子,大家為死者脫帽,教堂敲起喪鐘,一切不再是行式上的程續
而是情感的交流。人資經理將遺物交給了外婆。外婆哭泣,將遺物中的十字架項鍊交給了尤莉亞的兒子。最後一張是遺體簽單,是此行最終目的,但一千里路的同行,這一切都使得這原本人資經理最看重的簽單,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了。
外婆問:「尤莉亞快樂麼?」「我不知道」人資經理大可說他知道,因為尤莉亞的朋友曾告訴他說:尤莉亞相信是神帶領她到耶路撒冷來,她在這裡很快樂。但是歷經了此一旅程,人資經理彷彿己和未曾謀面的尤莉亞有了情感的交流。他不能隨意地為她回答。
「你為何送她回來?謝謝你,但你錯了,尤莉亞不屬這裡,生活在耶路撒冷,死在耶路撒冷,就應葬在那裡。」尤莉亞的兒子說:「對她來說,這裡就是世界的盡頭,她想走得越遠越好,光是到都市都不夠遠。」人死了,要回到自己的故鄉,然而,故鄉在哪裡?真正的歸屬應該在哪裡?
搭上風雨後的第一班飛機,記者和爸爸也來找兒子,法律上的斷絕,無法切割親情的臍帶,粗暴的態度成了溫柔的擁抱。
我們是否都輕易為他人決定去路?在社會中,在工作職場中,在家庭中,我們常擅自為相關的人員決定去路,並非真正地陪伴對方多走一哩路地以同理心對待。我們常以是為了對方好,就要去做;我們常以為是別人擾亂了我們的生活,便給予無情的論斷,因為「自我」已決定地球是要繞著自己轉。
「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馬太福音5:41 人資經理不在是被強逼著踏上旅程,而是心甘情願地完成旅程。一千哩路的同行,從交差了事,到「做對的事」,人資經理的心彷彿整理了清楚,他不再是「人在心不在」的存在。於是打了一個電話給太太:「我要回家了! 」太太說:「太好了!」棺木又再度上了悍馬軍車,這次是尊重尤莉亞的意願,要回到耶路撒冷了。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9, 00:08

江淑燕 » 週五 9月 05, 2014 11:46 pm

從達爾文的著作,對後世所帶出的影響,證明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也影響後世絕頂聰明的人。

意志動搖
在片中達爾文的內心何時開始產生爭戰?無論如何爭戰?他憑自己的意志選擇相信上帝。自從安妮堅定地對牧師說,遠古時代有恐龍,因而被牧師罰跪。第一次因神的僕人打擊了他的信仰。又因安妮不明原因的重病,達爾文哭跪在上帝的面前禱告,求醫治安妮。但上帝卻沒有按著達爾文的禱告成就,安妮死了。第二次重重打擊了達爾文對上帝的信靠。安妮的死,同時也傷害了達爾文與艾瑪的內在關係,他要知道安妮為什麼會死?

信心軟弱
達爾文的痛苦與日俱增,一直在回憶、妄想中思念安妮,此時他也正在研究"物種起源"。 友人赫胥黎的逼促寫成他的研究,並說:你一周內會殺死上帝,科學與信仰已經開戰了,人類將脫離不需要的東西,就是虛無的上帝信仰。達爾文回應說:不,社會的核心是教會,他使船能穩定航行。但在他內心裡卻只剩殘酷的生存。

回到現實
妻子鼓勵他回教會,醫生說他必須找回他的信仰,沒有人能救他,並且他必須重新面對安妮的死。於是他重新面對安妮的死亡,得到釋放。他回到現實重新面對妻子,勾起一陣風浪,終於他們在愛中和好了。
達爾文已無法回到教會的舊框架裏,他選擇自己的聰明進入科學的框架中,他決定完成"物種起源"的手稿。達爾文把最後出版的決定權交給妻子艾瑪,艾瑪也真的是他說的最好的太太。艾瑪決定撇開信仰成全丈夫,完成達爾文的心願,完美的結局。

結語:
今天二部片子,都是完美結局。都有其共通點就是主角各有好一位的好伴侶 (陪伴者),他們都在愛中和好,彼此寬容,也都在愛中選擇成全對方,以對方的喜樂為喜樂。這不正是上帝創造配偶,成為幫助者,成為成全者的目的嗎?

鼓勵:呈現的弟兄台風穩健,口語速度適中,解釋很清楚。建議:PPT與劇情重複太多,反倒像教材。

江淑燕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9, 00:12

Cheng Ming-shih » 週四 9月 04, 2014 11:43 am

首先,我想要讚美一下講員,台風很穩,從第一聲開始,如果是在更暗的空間或是不同地方聽,可能會以為是那個名播音員在講故事。其次,講了一個其實很普通的故事,公路電影嘛,就一直在追尋某些東西,觀眾的心也就一直被牽著走,詠雯老師這點處理的很好,三段影片一直牽著大家的心情往前,所選擇的片斷內容也適度的沖淡片子本身的無聊感。

好再來,就是片子以及這個故事。我看這部電影最深印象的就是伍迪多次一個人用獨特的步伐向前行的身影,在身影中,我看到一個老人為了一個可能的目標(在其他所有人眼中只不過是一個行銷手法)拖著沉重的身體,一步一步向前走。為什麼?我相信,伍迪不是不知道,這是行銷手法,但是,對伍迪而言,他還有什麼可以失去的嗎?不過就是爛命一條,妻子不理他,兒子不在身邊,朋友沒幾人,在人生晚年,如果換成我,我可能也會如此,最多不過就是白走一趟,但是如果真的中獎了,人生不就翻盤了?在這裡,讓我們對於人一生的目標以及規劃,是有些省思的。對基督徒而言,我們的一生是掌握在神的手中,但也要有好的規劃,才不會在人老了,卻好像什麼都不是,連最基本的親情倫常都不見了,伍迪選擇去面對他人生最後的機會(金錢),但結果卻賺到比金錢更值錢的東西,家人。

電影中的伍迪算不上好丈夫、好爸爸,就世俗與事實的眼光看,應該真是爛人一個,但是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有家人,在生晚年,如果還能為他們做一點事(留一點錢給他們),就算走到內布拉斯加,也不枉此一生。身為父親的我,同樣有這種心境,看到這裡,真的會老淚縱橫,這可能也是豬哥亮目前的心情,多麼希望家人能原諒自己當年的荒唐,身為兒女的,放下,就是最好的禮物,接納,也許不這麼難。

電影也告訴我學習如何看待一個曾經荒唐、在面對死亡前的翻轉的人。我們是不是也都曾有過荒唐的歲月,也許我們的荒唐不是伍迪的層次,但是,就是荒唐過,如今蒙了神的恩典得以歸回神的懷抱,就不能給自己家人也有一個反轉的機會嗎?大衛或許就是基於這樣一種簡單的理念,當伍迪問:那你為什麼不陪我去(內布拉斯加)時,打開使大衛的心,真的,陪又會怎樣,工作丟了還可以再找(媽媽就說:那你的工作怎麼辦?),父親沒了,想再說句話都沒機會,大衛把握住機會,也改變了彼此的關係,好!

黑白電影也沒有什麼不好,人生的黑白就有待我們能不能加點料,使它成為彩色。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9, 00:17

高聰賢 » 週四 9月 04, 2014 6:41 pm

如果有一個頹廢、不長進又酗酒,還有一點老人痴呆症的老番癲老爸,你會怎麼辦?是避不見面遠離他、視而不見不理他、丟進養老院不管他,還是像這部電影裡的二兒子大衛對老番癲老爸伍迪一樣,給他一點時間敷衍安撫他。編導卻利用這不長的時間,藉著要完成伍迪想領雜誌行銷公司廣告,一百萬獎金的堅持(雖然大衛明知那不會是真的),讓大衛有機會重新認識似乎不負責任的老爸,重新塑造心目中父親的形象。

在驅車前往1500公里外的領獎地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途中,因為伍迪半夜喝酒在旅館跌破頭而必須轉往伍迪的故鄉小鎮霍桑,暫住大衛的伯父家,一連串人性的醜惡開始上演,而從這裡大衛也才開始認識那熟悉卻又似乎不熟的老爸;雖然大衛曾警告老爸伍迪不要隨便告訴別人自己中了一百萬,但不知是出於炫耀還是口風不緊,大衛在酒館裡才離開老爸伍迪上個廁所,便聽到酒館裡歡呼的聲音:伍迪已經說出自己中了一百萬,正要去領獎。這種消息在小鎮傳播特快,隔天就已婦孺皆知,不熟的朋友還會跟老爸伍迪恭喜,熟的親朋好友竟開始攀東攀西、挖出舊帳想分一杯羹,堂兄弟還遷怒大衛想解釋中獎的實情是想私吞獎金(到底是誰中一百萬啊?),與大衛甚至拳腳相向,親戚的情份在利慾薰心下早已蕩然;而在這裡可以看到老爸伍迪面對這樣的情況,是茫然無法處理的;幸好這時伍迪雜唸的老婆凱特腦袋還清楚,跳出來一一數落這些親戚年輕時是如何佔伍迪的便宜,一天到晚拗伍迪免費替他們修東修西、加油,相對的他們的幫補根本是杯水車薪,現在還好意思開口要錢!?這時讓大衛認識年輕時老實又常幫助人的老爸。

無意中遇到老爸在報社工作的舊情人珮格,更讓大衛認識到老爸伍迪打過韓戰,受過傷,曾經是鎮上的英雄還上過報…老爸伍迪從來沒有開口向大衛誇述這些過往的風光,一家人在故鄉經歷的事情卻向大衛陳述著老爸伍迪的故事,一件一件建構起老爸在大衛心中當年的形象;此時伍迪在大衛的心目中已不再只是那個頹廢酗酒、惹麻煩的老番顛了。所以當伍迪的好友撿到廣告傳單,發現中獎根本是一場烏龍,並在酒館眾人面前嘲笑老爸伍迪時,大衛冷冷的走向這人奪回傳單,並忍不住轉身揮了一拳把他打飛,正是無法忍受此人如此看輕伍迪。

而大衛走出酒館,問跌坐在階梯上神情落寞的老爸,堅持要去領這一百萬要作什麼?伍迪淡淡的回答他,一直希望買一部貨車,還有,想留點東西給他們兄弟倆…講完後伍迪不知是沮喪還是疲憊就昏過去了。劇情走到此,大衛心目中的老爸形象已然翻轉,他也更能體諒老爸的行為和想法;或許酗酒是由於戰爭創傷,頹廢是因為老實又時運不濟,而老爸不遠千里想領到獎金,有一部分竟是為了他們…無怪乎最後雖然終於到了內布拉斯加,也真的沒有一百萬可以領(只領到一頂繡有PRIZE WINNER的帽子),大衛卻願意賣掉自己的車子,換了輛二手但還算新的貨車,以及買了台壓縮機來滿足老爸的願望,更回到故鄉霍桑小鎮,讓老爸伍迪開著貨車穿過街頭,在眾親友面前過足癮,也找回尊嚴。

聖經上說 :「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利未記十九章)展示的同學引這節經文作結束真有極深的意義,聖經上將尊敬老者與敬畏神同提,便知這是上帝所重視也是上帝的命令,希望我們都能像電影中的大衛一樣,發現「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箴言二十),而尊榮不是因為他們的地位,不是因為他們的財富而來。
我們當晚還看了另外一部電影叫「愛、進化」,感覺起來這片名比較適合這部戲-大衛對老爸伍迪的愛在旅程中不斷進化…ha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9, 00:18

陳啟鳳 » 週五 9月 05, 2014 5:28 pm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受限展示時間,詠雯展示了電影最精華的部分,因此,就先聚焦在電影的父子部分來想一想這部電影的人生美學。

失去夢想的人 vs 追逐夢想的人
伍迪:
年老體衰的伍迪,生命在酒精與疾病的摧殘下,早已失去活力;除了妻子不斷在旁的絮叨以外,生活就像黑白電視中播出的連續劇,日復一日上演一成不變的劇情。卻因著一張廣告傳單,讓伍迪的心燃起盼望,意志堅定地要跋涉千里去領獎,一圓百萬富翁之夢。伍迪就像唐吉軻德一樣,拖者老弱的身軀,踽踽獨行在公路上,完全不顧家人的反對與攔阻。

大衛:
一個安份守己的音響銷售員,剛被同居二年的女友甩了,因為女友想結婚,大衛卻不確定自己要什麼。跟父親不親,因為從小父親就常常喝得爛醉如泥;更殘忍的是,在父親的家鄉霍桑停留時,猛然發現自己不是父母因愛而生,還因為父親外遇想與母親離婚,差點就沒有生下他。拗不過父親三番兩次的離家出走,加上父親的激將法:「你有什麼值得忙的,賣音響?」不得已成為父親的護衛,父子一起踏上這個「圓夢之旅」。

父親的夢想 vs 兒子的夢想
伍迪:
伍迪曾經打過韓戰,也因此受過傷,也許是目睹戰場的殘酷與無常,即使身體的傷痊癒了,但心理的傷痕卻成為枷鎖。小鎮的沒落,經濟的蕭條,又生活在一群愛佔便宜的親戚鄰居之間,少話的伍迪更加沉默了,也許只能藉著酒精麻醉自己,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荒唐日子,藉此逃避現實的殘酷,與生活中諸多的無奈與困乏,最後搬離了小鎮,切斷了生命的連結。多年之後,當生命逐漸凋零之際,伍迪仍舊念念不忘當年被人借而不還的空氣壓縮機與擁有一台屬於自己的卡車。
表面看起來伍迪是個失智老人,當所有的人都嘲笑他的「中獎通知」時,他依舊小心地把自己的彩票折好,帶離了酒吧。對伍迪來說,這中獎通知就是一張尋寶圖,林肯市就是寶藏的所在,而這個寶藏可以幫助他完成夢想,這個夢想並不奢侈,也是他最後翻身的機會。這一生中,伍迪不曾為自己爭取過什麼,隨波逐流地度過大半生。過去頹廢荒唐的生活,對妻兒的忽視與虧欠,因為有了夢想,忽然醒悟過來。伍迪不再像過去輕易退讓,所有人的譏笑與反對都只是尋夢路上無關痛癢的障礙,他沉浸在自己的夢想中,充滿了勇氣與信心,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生命活力。

大衛:
在霍桑鎮上,大衛透過小鎮居民的口中,逐漸拼湊出父親的過去。在鎮上的家人墓園裡,在大哥與堂兄的幹架中,母親都挺身而出飆出一連串不雅之語,揭開母親心中的怨恨苦毒與父親的委屈無奈。當大衛見到報社的佩格阿姨,父親的老情人,從她那裡,才又瞭解到父親年輕時風光的一面,因此開始真正理解父親的夢想,不再只是敷衍應付,希望辦完事後,趕快代父親回家,好趕上上班的時間;而是與父親站在同一戰線上來護衛這個夢想。當父親在酒吧被友人嘲弄羞辱的時候,他也一樣感同身受,因而揮出那一拳,凜然表達出捍衛父親夢想的決心就像捍衛自己的夢想一般。

夢想的幻滅與尋獲
故事的結局,一開始觀眾就知道了,伍迪當然沒有成為百萬富翁,但是他的夢想卻實踐了。大衛賣了自己的車,幫父親買了空氣壓縮機與以父親名字登記的二手車(像新的一樣)。父子二人看似失落的夢想,卻在尋夢的路上被尋見了:
伍迪:
伍迪開著新買的車,威風地遊行在小鎮的路上,沿路遇見佔他便宜的友人,經過弟弟的房子,甚至舊情人佩格。伍迪在短短二天的停留中,嚐遍人情冷暖,回憶前塵往事,伍迪為何離開以後不曾也不願再回來,也許就是害怕再面對這群勢利刻薄的親友。然而手握方向盤的伍迪,多年前的恩怨情仇,傷害委屈在此時此刻得著補償,生命中失落的尊嚴被恢復了,生命重新找到方向與意義,他不是一個魯蛇,而是完成夢想的戰士。

大衛:
大衛跟隨父親的腳步,在短短幾日中找到了父親過去生命的軌跡,明白父親不只是個酒鬼,有他當時所處環境的無奈與失落。而他與父親一起完成這個虛幻的夢想,讓過去生命中缺席的父親與自己的生命重新連結。雖然父子的角色易位,垂垂老矣的父親,已經無法成為8歲男孩的英雄,身為兒子的大衛,反而成為父親的守護者,也是父子共同夢想的守護者。

結語:
電影一開始,員警問伍迪二個問題:「你從哪裡來的?你要上哪兒去?」伍迪的中奬通知引導伍迪追求夢想的聖杯,這個聖杯原來不是那一百萬奬金,而是家人的親情與生命的尊嚴。從沒好話的母親在父親昏迷時,病塌前深情的一吻,以及兄弟倆奮力地偷偷搬回鄰居的空氣壓縮機,為的是幫父親出一口氣的孝心,以行動表達了這家人說不出口的愛,實在令人動容。
百萬富翁的夢想雖然幻滅了,但是父子都找到了生命的救贖。我想像回家後,伍迪喝著酒,一面滿足地望著可能用不著的空氣壓縮機,一面向妻子炫耀開車在小鎮兜風的風光;大衛呢,本來陪伴父親的夢想之旅,卻成了他自己的尋根之旅。大衛也許可以開始下一段戀情,知道自己從何來,未來想要的是甚麼。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09, 13:51

胡平婉 » 週二 9月 09, 2014 9:33 am

內布拉斯加

這個家庭的狀況也是我們常可在自己家庭中,或身邊的人的家庭中可以看到的。就是大家各過各的,只是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沒有溝通也沒有真正的關懷和親情,是失去功能的家庭,因為家庭中最重要的元素『愛』,已經很薄弱了,他們本是有最密切的關係,但又感受不到彼此的關係。男主人伍迪看起來失意、不愛說話、面無表情又邋遢,多年酗酒,一事無成,他的妻子凱特,說話犀利,一針見血,毫不留情,也可以說是毒舌派,很少聽見她說出正面、積極和鼓勵的話,感覺上這個妻子是瞧不起這個丈夫,同時,兩個兒子和父母也是疏離的

當伍迪收到一張得獎的單子,說他有可能得到一百萬的獎金,這張單子,好像在這個家庭投了一個
大石頭,激起了一陣陣的漣漪,發生一連串的事件,不斷的去搖動了這個家庭的核心價值。

這部片子的導演很能用一些日常生活的事情及對話去刻畫一個人的個性,也在不知不覺中,使我們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好像我們也是參與在其中的旁觀者,至於演員的演技真是太好了,有時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都能觸動我的內心

我在當中看到伍迪的固執,親友的貪婪,以及親情的恢復

一 固執
在家人的反對下,他決定自己要走到一千五百公里之外的內布拉斯加,為了要兌換一張中獎通知,雖然所有的家人都不認為是中獎通知,無論家人如何告知可能是騙局或噱頭,他都堅持要去兌換獎券, 而且別人若不照著他這個決定去做,他雖不爭辯,但會用行動證明他的決心,使得大家都得投降,小兒子大衛就決定送爸爸去領獎
大衛雖然是無可奈何的載爸爸去,但是還是可以看到他對爸爸兩三分的愛。

二 貪婪
大衛送父親到內布拉斯加,途中要經過他們過去的小鎮,大衛多次告訴爸爸不要先說出這還沒確定的中獎消息,但是伍迪仍很驕傲的告訴他的哥哥以及過去的朋友們說他中了一百萬元,在這個當下,他突然成為一個被全鎮大大歡迎的人,我想這是他想要別人羨慕他,為他歡呼,並證明他活得很好,平日在家庭的窩囊都一掃而空了。

沒想到此時,有些朋友開始用不同的理由想要伍迪,他應該給他們一些錢。伍迪的哥哥也開始要求分一杯羹,他哥哥雷說:『你中獎了,為什麼不告訴我們?錢領了沒』(意即你發財了,應該有我一份),又說:『你領了錢,怎麼可以沒有我的一份呢』,甚至當大衛出面解釋時卻被打了一頓…,我心裡真是悲歎,人心真是比萬物都詭詐,貪婪的心使人可以做出許多可惡的事。
雷的兩個兒子在晚上搶走了伍迪的中獎單,他們看了內容之後,發現那只是一張廢紙後將之丟棄,然後在酒吧中,在眾人面前,大大的嘲諷了伍迪,伍迪極度的難過,但他沒有能力去處理當下的狀況

三 親情
雷的兩個兒子科爾和巴特發現伍迪擁有的只是一張廢紙,全鎮的人嘲諷他,這時他的妻子說話了,說話時乾脆俐落,一語中的,好好的修理了他們一頓,雖然覺得太不給人留情面,但是卻覺得她好像幫我出了一口氣。

當伍迪受傷住在醫院裏,他的妻子馬上趕來看他,摸摸他的臉,她的表情和動作看到她的柔情,原來她平日看起來像是唾棄他,嘲笑他,其實在她心中是愛著他,在乎他的。

在這段旅途中,和親戚相處的過程中,大衛才知道父親參加過韓戰,父親是個勇敢的人,在別人的心目中,他的父親是一個熱心的好人,父親過去的女友對年輕時的伍迪也是很正面的,以及不時的發生一些事,大衛對爸爸的認識開始改變,從不得已的開車送爸爸去領獎,到他們兩個可以敞開心來談一談,那種無可奈何的責任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和接納!尤其當他知道父親想要去領獎的真正目的是想要留下一點東西給他的兩個兒子,一無所有的他,中獎是他唯一的機會,即使再渺茫的機率,都是一個機會!大衛越來越認識父親的固執裡面所藏的愛。

於是大衛也把對爸爸的愛藏在他所預備給父親的禮物中,為了讓爸爸在親友面前拉風一下,以及父親耿耿於懷的壓縮機,於是大衛換了車,買了壓縮機,讓父親開著新車在小鎮上慢慢繞行,讓大家都看到,讓以前笑他愚昧的鎮民,看著他風光回來,給別人一個很大的思想空間,也算為父親報了一箭之仇。

老實說,如果家裡有一位阿茲海默症(老年癡呆)的長輩,對於全家人都是很大的考驗,若是已經成為真正的老年痴呆的病人,只要不讓他走失就好了,其他的,就像照顧孩子一樣也還可以,但問題常出在初期輕度的阿茲海默症者,他們在某些事是清楚的,但在某些事上又是不能理解的,在這些理解和不理解之間,著實成為照顧者的困擾。
我的父親今年96歲,照顧爸爸很多年了,這幾年來,也進入有時清楚有時不清楚的狀態,所以請了外勞。我發現固執也是他現在的特徵,有時服事很忙,爸爸一通電話要講一件不重要的小事,我有時急著想趕快結束通話,這部片子讓我想了許多事情,大衛最後的作法是在眾人的面前尊榮他的父親,其實聖經中的孝順父母不只是供應父母的需要,而是有尊榮的意思,我想我會更多的聽聽爸爸所說的事,找到他心中最真實的需要,來尊榮他!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4.7-9月

文章月童 » 2014-09-11, 00:31

邱美榮 » 週二 9月 09, 2014 5:26 pm

這週的〝內布拉斯加〞與上週的〝愛慕〞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受。

同樣是〝老人及老人照顧〞的主題。〝愛慕〞從夫妻的角度切入,以老年的夫妻關係為故事主軸,輔以親子關係。〝內布拉斯加〞則從父子的角度切入,以老人的親子關係為主線,其中再穿插老年的夫妻與社會關係。

〝愛慕〞裡的喬治與安娜夫妻從相愛相知相守、彼此愛慕、才華洋溢,到後來因失能帶來的不安全與羞恥感,因照顧帶來的重擔與壓力,衍生為近乎是彼此相折磨的關係,實在令人看了既同情又無奈,留給觀眾的是極沈重的無力感。

〝內布拉斯加〞却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發展這個〝老人照顧〞的主題:伍迪與大衛父子關係不算太好,酗酒的父親是大衛成長過程中最不願效法的樣子,父子間存有許多互不了解、陌生之處。然而,大衛對老而頑固的父親之陪伴從無奈、被動,到甘心樂意、主動,真是令人感動、印象深刻,留給觀眾的是一種正在恢復的盼望。

這兩部電影都給了我深刻的思考,因為此刻我正面臨父母親年紀愈演愈來愈老,身體狀況愈來愈退化的情況。在與兄弟一起分攤照顧父母的過程中,幾乎可以預見未來將會面臨的問題。如何在照顧父母的同時能使他們維持尊嚴?如何能在ㄧ種彼此接納和理解的情況下與父母相處?如何在照顧與被照顧的身心壓力中保持心靈真正的安息,以致能經常從新得力?如何放下自我、體貼彼此(或父母)的身心靈需要?如何不只是守本分而是有更深刻的愛在照顧與被照顧的關係中?……這些對我來說,不只是〝思考〞的問題,而是已經開始要〝面對〞的事了。這兩週的電影促使了我更深入地思考與面對。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