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歡迎在此分享您的讀書心得,或回應[url=http://life.fhl.net]心靈小憩網站[/url]的文章觀點!也可以投稿喔!

版主: Robertpsycho月童

版面規則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7-19, 11:53

湯崇玲 » 週四 7月 19, 2018 10:54 am

201807019魔鬼品酒師觀後感

如果不能立又有惑……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這是多麼美好的生命境界,可惜未必是所有人的真實寫照。喬凡尼在銀行工作上兢兢業業,非但不受重視,還被同事嘲笑為工作狂;湯瑪斯正直不阿、辦案仔細,卻一直無法升級、調職。這兩個在職場上持守正道的人,卻得不到當有的獎賞,更何況眼見小人得志,心中的不平之氣當然隨之而生,「惑」也就隨之而來,隱藏在細節裡伺機而動的魔鬼於是有了發揮的舞台。


見真章的中年危機

魔鬼教授總喜歡拿著紅酒跟人敬酒,慶祝「相遇的神秘機緣」,他的三個「門徒」----馬太、馬可、路加都是中年人,喬凡尼和湯瑪斯也都是中年人,獨缺約翰,或許就是因為他比較年輕吧! 魔鬼教授專門找中年人,因為他知道中年人要的是什麼。

難道敬業的喬凡尼和湯瑪斯所追求的不是職場的公義? 魔鬼教授非常清楚他們要的絕對不是形而上的公義,而是這世界的功成名就、燈紅酒綠。一旦有機會,誰不緊緊抓著象徵著這世界的成功、財富、名位的瑪澤米諾紅酒? 中年危機並不是乍然就找上喬凡尼和湯瑪斯,就像魔鬼教授說的,這絕非偶然,若我們對於向來執守的價值和真實的自我毫無覺察,怎能安然度過魔鬼的誘惑?


危機就是契機?

中年危機陷人於險境,甚至奪了喬凡尼和妻子的性命,但是,中年危機也照亮了我們生命的實底,逼使我們面對真實的自我,中年時的職場危機讓我看見原來用學位資歷、夸夸其談層層包裝的竟是如此世俗膚淺與狡詐虛謊的我,上帝用中年危機再一次錘煉我。因此,喬凡尼說有些酒像人一樣擁有誠實的本質,的確,真實在某些片刻總是會與我們的心張目直視。

可惜喬凡尼後來還是選擇沉湎於酒色之中,成為魔鬼的「門徒」,殊不知人類世界中的風度翩翩的品酒師在鬼魅國度中就跟馬太、馬可、路加一樣成了可笑的小嘍嘍,被魔鬼斥喝、掌控,繼續行騙偷竊搶奪殺害毀滅。無論是喬凡尼的自由意志和湯瑪斯最後的自由選擇權,都顯現了上帝深奧的慈愛,行至中年的寒傖人生在試探中可以繁華落盡見真淳嗎?

這就要看我們能否在危機中選擇日光之上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如果我們願意放下過去的自我,讓生命重新洗牌,再次定義自我價值、找出生命的定位,或許日光之上的人生觀可以幫助我們超脫那日光之下的虛空,並且合宜地享受日光之下的快樂!沒錯,就是快樂! 魔鬼的話術總是似是而非,上帝從來沒說「人類的快樂不在被創造的本質內」,《傳道書》9:7:「你儘管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因為神已經悅納你的作為。」我們的神是喜樂的神,他不只要給我們日光之上的識見,他也要我們讓享受日光之下的吃喝並與所愛的妻快活度日。

因此,紅酒,當然是可以喝的!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7-26, 11:21

吳念安 » 週六 7月 21, 2018 1:24 pm

“我出去一下”,這一句話聽起來像是去辦一件小事一樣輕鬆的俏皮話。

當漢斯前一刻還活蹦亂跳在舞臺前,突然一個昏倒後醫生診斷他的身體因為長期疲憊出現了危機,強迫他要放下原先的生活形態。面對這些改變的他,有很多需要調適之處也有不知所措的無力感、甚至可以說是挫折感。突然間浮現在電視螢幕中的畫面,重新讓他思想起自小曾經就有對上帝的不確定感,加上經紀人嚴格執行醫生的指令,漢斯很沮喪於待在家中無喜愛的事可做了,也許此刻能夠從大家都走在朝聖之路上追尋出他可以倚靠上帝的方式裡,漢斯視為一種自我的挑戰對健康有益的事,當然不能說他不是真心想尋找上帝去理出結論來,但是他的態度是隨性而為,缺乏真實要去追尋上帝的事前準備。漢斯有的是遊戲人間的看法,從他準備採買的東西倒像是要去旅行郊遊可以看出端倪,主要該配備的貝殼他也沒準備倒是帶上母親遺留的藍色石頭踏上旅程,雖不像是真正做過功課要去走一條艱困的、是需要靠兩條腿徒步走出來的行程,幸虧碰上史黛拉的協助,才能採買了最務實的手杖。

果真才開始的第一天他就因著鞋子把腳跟磨破,他選擇了作弊:搭便車、搭巴士,甚至想住更舒適的飯店,遠遠離開了那些一起可彼此分享經驗的住宿環境和同伴交流分享的機會。日記裡他雖然寫「必需先設定有一位神」讓他可以持續走下去,但是他找機會就想躲過親自徒步的念頭,倒像是找到了一個大家朝聖我也去試試的活動,對漢斯而言是否抱著無聊去玩遊戲、打發時間的心情跟著流行的態度出發的,到底能否成功他自己也沒有絕對的把握。

從他記日記的態度,雖然是有類似心理喊話寫下格言的預備,但是這樣時而間斷記日記的方式,更多是漢斯不確定的懷疑裡反覆矛盾上演。其中在漢斯寫下這一句“每年都有許多人來尋找答案,而我,還在尋找那合適的疑問。”是他內心非常真實的寫照,在漢斯失去父母後奶奶給他的教育習慣類似以填鴨式的給予,奶奶在他還小的時候就讓他不要懷疑 神¬¬“別問任何問題,信靠上帝就對了!”,他也曾跟老師提問“為何上帝接走父母親…”成長歷程裡抹殺了漢斯內心深處的懷疑或是得不著答案放下尋求藏到心靈深處,這所有疑問在這次的恢復期得以重新開啟去重新認識 神或是找出自己解答內心疑惑的能力。如果因為習慣接受一個唯一、正確又不會有錯的正解,是漢斯自小被養成卻又不是能滿足他的答案,此刻就是他人生尋找 神的契機!
電影在領取「朝聖者護照」後,註記出發地點、個人資料,及選擇朝聖的方式(步行、騎馬或騎自行車),便可出發,只要是靠著“自己的力量”,抵達中途站,就能在護照上加蓋紀念戳章。反觀自信滿滿以為自己作弊也能抵達終點的漢斯,隨著旅途的進展,當他放下藍色石頭那一刻起,他願意獻上自己的過去珍藏的愛給 神為祭物,開始放下纏裹的過去,願意敞開與自己對話,漸漸的,他真正發現了自己內心的疑惑,自己和過去的自己能和平相處,心裡平靜安穩中也啟動了尋求 神的重要時刻。

漢斯和女記者蕾娜排在某個紀念章領取隊伍中…
漢斯:都快累死了,為什麼還要來蓋章?
蕾娜:人嘛~總是盲目跟從,而且用雙腳走那麼遠,總要留個紀念。
漢斯:有人規定一定得用走的才能蓋嗎?(因為他那段是搭巴士過去的)
蕾娜:那你沒資格來蓋這個章!
漢斯:那妳是怎麼來的?
蕾娜:計程車…

有趣的是這是兩個作弊的傢伙在對話,作賊的喊抓賊覺得對方怎麼有資格來排蓋章?可是搭小黃和搭巴士都不是靠自己的腿走來的啊~但也沒人說一定就得徒步朝聖才能取得一個個印章,就算有人都是坐車到的又怎樣?在終點,大家都得躺下,所以怎樣到站並不重要。在這段歷程中找到 神才是最最緊要關鍵。

電影中幾個主角都有呼應這段話的橋段,就和人生一樣,要怎樣過日子、怎麼選擇目標和止步點,其實都是自己怎麼想、怎麼去決定。不論大、小的目標想要回應起初的決定,就得付出相對的代價,倘若有天你決定放下,在那刻你確實是前功盡棄,也不代表著真的徒勞無功…能在黑暗中摸索,面對黑暗,就已經更認識自己是誰了,而認識你自己更多,挺重要在這當中也一定能學到不同的功課。我是一個老師,在教學的過程裡也深深覺得東方的教育比較不會問“為什麼?”甚至有一些老師會像劇中的奶奶一樣討厭孩子亂提問,乖乖相信就好啊!這樣思維模式下長大的成人有可能也不去質疑上司丟出的答案究竟是對還錯?會不會有其他的可能性呢?或是只在不確定之中內心積壓、咒罵,而缺乏對話機制而沮喪缺乏工作熱情呢?在我看“不能思考”、“不會思考”,是個可怕的退化…卻在我們的教育中不斷一次次重複上演是很讓我心痛的。慶幸的是我教自然科學能夠在實驗室中鼓勵並要求學生適時提問,每一次從假設到找到答案的科學步驟是很有趣的一種能力,即便是真做錯了實驗也能讓學生找出下次如何去迴避錯誤的線索。
人說這是一段尋找上帝的朝聖之旅,我倒覺得更像是尋回自我的深度旅程。無論是動筆動腦動嘴都能有時間讓你拿出勇氣和自己對話,進而悟出哪一部分的自己是過去自己不認識的”盲自己”。

我與劇中的漢斯對照,在一種毅力與決心的考驗孤單無比的朝聖之旅,面對的是最真實的自己,肉體承受的壓力,心理承接孤寂、自我和為什麼要來找罪受的疑問?這劇中的生活,也彷彿是我,今天是我信主的第五年第三天,接近半百去經歷上帝的過程中,也曾經因為不能被餵養,如同影片裡說,在這段路上每個人至少都會大哭一次,我是家中第一人信主,走在未知目的地的道路上,不知道哭過多少次,風吹日曬雨淋…,而且多數人看我是”人生勝利組”,工作家庭都在一個令人稱羨的狀況”為什麼要來找罪受的疑問?”,我不知道問過上帝多少次,甚至我決心離開小組團契,然後跟師母說允許我退到曠野去,但是一步一步踏穩前進找 神,大量閱讀聖經那是多麼私密與上帝接近的歷程,足足大半年之久。走著走著,接觸、面對、擁抱了最真實、最黑暗的所有的自己,也在這段經歷中明白祂的計畫…如同徒步走完「聖雅各古道」等於從法國走到聖地牙哥,總長791公里,光用想的腿就軟了的人一定不計其數,但是腳踏實地,無論是山路、泥路、石子路…整段道路上風景美不勝收是一種享受的同時,也如同我們這一生的生命,若是你願意追尋找出自己的那一份恩賜去使用、去服事祂,一定也有不少艱難險阻在這一路上,但是此刻回頭數算恩典應該也有動人的美景畫面在其中吧~

讓我們一起去完成祂的計劃:榮神益人!

老師 對於理科的學識背景要跟上這一次次的熬煉真是不容易,每每都要告訴自己相信這是 神的計畫,感謝主!!每一次的經歷都是可貴的,也感謝這其中老師和分享者的無私分享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7-26, 11:27

顧瓊華 » 週六 7月 21, 2018 11:29 pm

為成人說故事-4 
電影名稱:我出去一下       

一、 喜劇明星的面具
當臉上滿是笑意,被粉絲追棒的”哈沛”,腦中浮現出哭喪著臉、生氣憤怒的小小”漢斯彼得”時,兩個對比的畫面顯得突兀、毫不協調。原來才六歲的小男孩漢斯彼得因為失去了媽媽,而感到傷心沮喪,當知道事實後,我的心陡然間抽動了一下。
36歲的喜劇明星哈沛日以繼夜地拍片,身體成為他的奴隸,他毫不留情地驅策自己,直至心肌梗塞,必須割除膽囊,卻仍不以為意。是的,他不了解自己身體的需要,就像他不在乎自己的內在生命一般。
這副討喜的面具是從他青少年期就戴上的。
當青少年期的漢斯彼得,第一次羞澀地登台,參加選秀比賽,以拙劣的演技在台上表演。台下的回應一片沉寂。但當他不小心撞斷牙齒,趴在地下,滿地找牙齒時,卻引起台下的哄堂大笑。不知別人感覺如何,當我看到這一幕時,一點都笑不出來,反而有一個疑問浮上心頭:這群台下的觀眾,老師和家長們,難道沒有一點同情心嗎?他們不擔心孩子牙齒突然崩裂的痛苦嗎?台下笑翻的這一幕讓不知所措的漢斯彼得也傻笑起來,隱約間他似乎以為自己的拙笨、搞笑是值得被鼓勵的,可以藉此為他贏得滿堂喝彩。此後,他甚至為自己改名為哈沛。
就這樣,那個生氣地揮拳,質問上帝會不會犯錯的小男孩漢斯彼得,被推到幕後了,台下的觀眾在意的只是讓他們開懷大笑的喜劇明星哈沛,他們不會也不想了解面具背後真正的漢斯彼得;畢竟,連哈沛自己也不在乎。

二、卸下面具的朝聖之路
當醫生宣布三個月不能工作時,對工作狂的哈沛無疑是判了死刑。終於,他選擇了去聖雅各的朝聖之旅,據說抵達聖雅各,一切的罪都會被上帝赦免。這時他的經紀人朵拉問他:你相信上帝嗎?這段話激起了他第一次的童年回憶。的確,如果根本沒有上帝,還要走這趟旅程嗎?不論如何,他選擇了「我出去一下」(I’m Off Then.)。這是卸下面具的一段旅程。這段旅程分為兩個階段:
1) 孤獨的「尋我」之旅:當哈沛開始朝聖之旅時,他終於展開內心的對話。最初他選擇獨行,並不想與其他同行者有任何交流。因為他以為「除了我自己,還可向誰對話呢?」日記成為他的媒介。他努力地尋找自己是誰,因為「不知自己是誰,又如何知上帝是誰呢?」但這個尋找「我」的計畫受挫了。此部影片似乎是馬丁布伯的「我與你」一書的詮釋。因為,馬丁布伯認為,「我」本身不具意義,人只能藉著一個「你」而成為「我」。「我」必需在面對另外一個主體「你」的同時,才能深切認識到真正的自我,擁有自我發展的機會。沒有「我與你」互惠交流的關係,人只有往極為有限的自我裡鑽,找不到任何出路。這正是哈沛的寫照,當他對有限的自我感到枯竭不耐,逐漸渴望和其他人交談,又一一被拒絕時。他的「尋我」之旅陷入了絕境。孤獨令他受不了,他陷入生氣、憤怒、沮喪的狀態,連日記都寫不下去了。甚至他打算放棄這趟沒有盼望的晦暗之旅。
2) 驚喜的「我與你」之旅:就在他預備放棄時,他遇見了一位曾拒絕和他對話的記者,她因腳傷而不得不放棄旅程。在哈沛的邀請下,她、史黛拉…一群同行者開啟了簡單的對話,交流出彼此的困境。這麼單純的「我與你」的交談,對長久封閉的哈沛具有重大意義。他說出重要的一句話:「宇宙驚喜永遠有庫存」。人際間生命「會遇」所帶來的力量是何等大。因著會遇,自我的生命才有發展的機會。懷著與人展開生命交流的興奮,哈沛來到一個村莊,見到牆上寫著「我與你」的字眼,又見到一個類似他童年時期蹲在地上無助孤寂的小男孩。這一溜煙就逃跑無蹤的男孩,莫非正是一直以來都躲藏在面具下,拒絕「我與你」真實交流的自己嗎?孤獨的尋我、尋上帝的旅程,似乎快到終點了。當他撫摸著一個又一個十字架時,這些朝聖者單純的信心似乎為他注入了強心劑。此刻,他說出第二句重要的話:「你必須發聲,祂不會不請自來」。他首次張開雙手渴望與超越的上帝會遇。從他滿足的表情來看,「我與你」(I and Thou)的連結成立了。因著這位「你」(上帝),「我」的價值也確立了。之後,他放下手上握著的藍色石頭;這塊象徵母親,卻無法交流的藍石已被與人、與上帝的交流取代。臨走時,他說出第三句重要的話:「現在只有真實的去愛」。接下來的旅程,他便是以真實的愛來協助他的同行者。

三、結論
1)哈沛走上一段卸下面具的旅程,這啟示我們,人生走到某個階段,都需要停下來想一想,自己是否戴著面具生活;你與人有真實的交流嗎?還是活在虛浮的彼此恭維中?你認識真實的你嗎?童年的你是否被推開、壓抑在被你忽視的角落?
2)漢斯彼得孤獨的尋我之旅走入了死胡同,在絕望中,因著上帝安排的「驚喜」,而開啟了他建立與人,與上帝的會遇之旅。基督信仰是徹頭徹尾「關係」的信仰。如約翰一書一章3節所說:「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祂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我們走在孤獨的人生之旅中,企盼經歷「我與你」的驚喜。不僅如此,馬丁布伯說:「你知不知道上帝也需要你,在祂永恆的豐滿狀況裡,祂需要著你?…你需要上帝才能夠存在,而上帝也需要你…」因此,上帝一早就等待著與噘著嘴,問說:「死亡是一種懲罰嗎?」的小漢斯彼得會遇、等待著與將女兒的朝聖之旅看作是咒詛之旅的史黛拉交談。祂也等待著與我們建立真誠的友誼,只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7-26, 11:28

馬明仁 » 週日 7月 22, 2018 6:11 pm

一、社會人的縮影
記得台大教授張文亮老師發表過一篇文章「是誰丟出那一顆石頭」,是這樣說的:當一顆石頭丟出去,
石頭運動的軌跡,----------------------------------------這是物理的問題。
石頭打到人了!-------------------------------------------這是法律的問題。
喂!你幹嘛丟石頭?-------------------------------------這是心理的問題。
難道,我沒有權利丟石頭?----------------------------這是政治的問題。
反正,你丟石頭就是不對。----------------------------這是倫理的問題。
用哪部分的肌肉來丟可以最遠?----------------------這是生物的問題。
肌肉裡進行什麼樣的反應?-----------------------------這是化學的問題。
咦?這顆石頭的組成成分是什麼?--------------------這是地質的問題。
為什麼石頭打到A,不打到B?-------------------------這是數學機率的問題。
幹嘛!有事沒事討論這問題?--------------------------這是哲學的問題。
丟磚頭會不會比丟石頭更賺錢?-----------------------這是經濟的問題。
吃了什麼食物,才有這種力氣丟石頭?--------------這是食品科學的問題。
是不是不同人種對石頭有不同的丟法?--------------這是人類學的問題。
那麼,古人是怎麼丟石頭的?---------------------------這是考古學的問題。
老兄,省省力,我設計一個機械替你丟石頭。-----這是工程的問題。
把這一切的感觸用文字寫下來吧!---------------------這是文學的問題。
今天,學校裡面的許多科目,都是被這顆石頭打出來的,但是更基本的一個問題是,起初是誰,把那一顆石頭丟出來的?
在這個分工細緻的社會體系下,每個人都必須在一個非常狹窄的領域下出眾,這代表著我們也許可以有很多不同領域的「達人」,卻在人際關係或品格上不及格,更別提去思想所謂生命的意義了!劇中的漢斯彼得好像就是這樣社會人的縮影,早早的在中年達到人生的成就,每天努力的工作,剩下的,還是努力的工作,跟「生活」相比較,人生好像用還「活著」來形容比較貼切。直到有一天,他好像就是被那顆石頭給砸到一般,他倒下去,再次甦醒的時候彷彿才是真正的活過來,開始注意到了藏在一切萬花筒般學問背後的永恆問題,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人都有靈性的需求,這個需求其實就是尋找生命的根源,在影片中我們看見的就是尋找神,尋找自己的一段旅程。而我們人的困難就是在於好像不真的被石頭給狠狠的來一下,好像就很容易地陷入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真的在過生活、享受生活。

二、獨而不孤的旅途
影片中的智者史黛拉提醒漢斯彼得「如果你想達成自己的目標,就必須靠自己走到終點。」,這句話是影片中一句關鍵的話,人生就是這樣一段長途的旅行,在同個方向中必然會有許多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是我們的知己,有些就是湊湊熱鬧的,甚至是有點白目的,這些都是這段旅途的一部分,終究人生的一些重大決定,或是核心的信念是不能讓別人幫你決定的,是必須要自己審慎的評估,認真的去尋求,旁人的話語終究只能有參考的價值,要做出決定的必須是自己,因為沒有人可以承擔別人的生命,每個人都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所以我們看見漢斯彼得在這段朝聖之旅中不斷的與自己對話,觀察著環境,與所相遇的人事物,漸漸地產生了領悟於是他說「前行的路上只有我自己,我已經明白這一點了。其實我可以現在回家了,但我為什麼要回家?」,當人生的意義漸漸清晰,好像是不是一個人上路,或是跟著好友一起上路也不會有什麼差別了,這也是漢斯彼得最後的一段路程是跟著兩位好友一起結伴而行,因著他的心已經自由,不再需要刻意地讓自己孤獨去撇開一切過多的雜訊。

三、與神同行
在影片中不斷的穿插過往的片段,最終讓觀眾看見原來這內心裡的空洞是從漢斯彼得孩童的時候就不斷成形擴大的。在這段認識自己尋找神的旅程中,漢斯彼得真遇見神之前,是來自於他的饒恕,饒恕他童年一切所不能諒解的,在這條風景壯闊的聖雅各之路,真的是見證了聖經詩篇中所講的「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當漢斯彼得從心底的對著童年的傷害、困惑先原諒、放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在這壯闊的景色中遇見上帝,這也是影片中最精彩的一幕,漢斯彼得雙手張開彷彿要擁抱這個世界,心裡吶喊著:「我遇見神了!!!」,當漢斯彼得再次遇到他的兩位知己時,知己們馬上看出來,漢斯彼得不同了!這是因為他心中有空洞的人了,原來上帝他都在,只是許多時候我們太忙了,上帝又太溫柔了,我們注意不到這位其實一直於人同在的神,所以當漢斯彼得注意到、認識到原來我是與神同行,他不再悲哀也不再自傲,如今他真活了!不再只是活著,他有的是生活,享受有神相伴這最美好的同在。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7-26, 11:31

何久敏 » 週一 7月 23, 2018 10:52 pm

主角漢斯彼得因為繁忙的工作導致身體亮了紅燈,一個只知道舞台的人,拒絕聆聽身體抗議的結果就是必須聽從醫生的命令靜養休息。但是”不安於室”
的他居然對經紀人拋下一句:「我出去一下」而踏上了聖雅各的朝聖之旅。

這是一場歸零的旅程

首先漢斯彼得必須放下他的身段與名氣與其他的朝聖者享有同樣的待遇,他必須自己背著行囊,和別人一起走在相同的路上,過慣了舒適生活的他,居然要一起入住青年旅社和擠大通鋪,就算是位明聞遐邇的明星也會不時遭到旅伴蕾娜的戲謔,這對於身為大明星的他並非容易,他必須學習面對自己是漢斯彼得而不是哈沛。而由祖母手中所接獲的藍色石頭就像是母親的陪伴,對漢斯彼得而言就如同聖物一般,早逝的母親似乎總在長廊的另一頭,藉由這顆石頭,讓漢斯彼得可以抵達一個未曾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痕跡的地方。當他將藍色石頭留在旅程中時,他意識到要放下對母親的執念,真正的思念不用再靠著有形之物,人生不是要去得,而是要學會捨。

這是一場不斷向人生提問的旅程
自小失去母親的他對生命和信仰充滿了疑惑,雖然祖父母有著虔誠的信仰,但是信仰卻不是藉由遺傳而得,真正的信仰是要自己去體驗和經歷。在這麼長的一條路上,如何面對孤單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當沒人與他對話時,他就藉由寫日記的方式,每一天在日記上所寫下的短語就像是一顆投入宇宙中的小石子,到底何時才能得到生命的答案呢?經由這樣的提問,他漸漸找到了回歸自我的感覺,也就是和自己重要的情感和意志接觸,這是他找尋自我的途徑之一,他希望能再度擁有那曾經失去的堅定信仰。

這是一場互相扶持的旅程
影片中安排了另外兩位女性的角色:史黛拉看起來獨立又睿智,但在這樣的外表下有著一顆受傷又脆弱的心,她每晚搭帳棚,也拒絕與漢斯彼得同行,寧願獨自舔舐著受傷的靈魂,而另一位記者蕾娜總是帶著有色的眼光懷疑別人的善意,武裝自己也防衛著別人,也不時的嘲諷漢斯彼得。隨著放棄人數的增加,他們逐漸地走在一起,成為了互相鼓勵的夥伴。讓我動容的地方是這樣的旅程不但醫治了他們個人的心靈,也改變了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先是漢斯彼得將他的睡墊給了史黛拉,又和蕾娜一同照顧跌傷的她並將自己的拐杖借給了她,本來格格不入的漢斯彼得漢蕾娜還攜手幫助史黛拉與丈夫和好。他們能抵達終點的原因不在於他們堅強,而是他們用愛彼此扶持,讓我看到了愛的體現才是朝聖之旅的真正義意。

經歷身心破碎再重組
這樣的朝聖之旅是要藉由雙腳的行走,除去罪惡,洗滌心靈,然而,旅程才剛開始,漢斯彼得的腳便走出水泡,除了山路崎嶇之外,三不五時還要「望樓興嘆」,他的體能不斷的受到挑戰,同時也考驗著他的耐力和意志力。倦怠和絕望不斷地襲上心頭,他也感到無法融入群體的孤單。放棄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念頭,夾雜著懊惱與懊悔。放棄有什麼關係?只有百分之15的人到達終點,所以放棄是一種常態阿!其實,放棄真的很容易,但也就此揮別了終點的風光。『要嘛我就現在放棄,承認自己之前做的事很蠢。不然就得相信有奇蹟發生,而堅持下去。』漢斯彼得願意相信奇蹟而選擇堅持下去,經歷了身心靈的破碎與重建,他的生命在影片結局中有著不一樣的風貌。

經歷上帝無所不在的同在
到底人要先找到自己還是上帝呢?崎嶇的山路、單調的鄉間、踏在堅實的土地上、風的感覺和沉靜的聲音….這樣的徒步讓他的靈魂漸漸甦醒,目的地不是重點,真正的慾望其實是出走,在寂靜中,漢思彼得知道他與上帝相遇了!他痛哭了一場,暗示著禁錮已久的生命,似乎在彈指之間就得到了解脫,不用解釋,也不用說明,一切都是這麼的心有靈犀。在牆上模糊的「我和你」的字跡不但表示了人和上帝的關係的單獨的,也表示了上帝其實一路上都與漢斯彼得同在,只是他太專注在自己的困境中而忽略了一路上的啟示。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的開始為別人而活,活在別人的期望中,活在別人的掌聲中,就像是影片中那一個個弔詭的印章,看到護照上的印章到底是滿足我們內心的虛榮的渴望,還是我們必須藉由有形之物讓我們得到鼓勵繼續走下去,有多少人能像史黛拉那樣的豁達認為真正的朝聖者是不需要印章的?在兩年前我生了一場病,迫使我不得不停下我最在意的工作專心養病,在一夕之間覺得一切似乎都被無情的剝奪,習慣忙碌的我必須學習慢活,讓我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過生活,心慌與疑惑不斷的在我心外扣門深怕別人把我視為廢人。我開始思索著我在這世上的意義,還有,當我所看重的都如煙逝去時,我究竟是誰?我所追求的夢想真的與我有益嗎?我想,不見得每個人都要去朝聖,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人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聖雅各之路,在這條路上我們會疲憊倦怠、灰心失望,不斷嘗試與自我挑戰,但也在同時我們會與上帝有著真實的相遇。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7-26, 11:47

艾柄卿 » 週二 7月 24, 2018 6:31 pm

華神學生104628 艾柄卿

◆故事中主角問題意識
整齣電影中很撼動人心之一的是,漢斯彼得在寂靜的旅途中,發出了一個又一個有答案的、沒有答案的、或答案延遲的問題,在問題與答案之間,串連出了整個故事。聖雅各之路是知名的尋求上帝尋求生命的路,生活的精疲力竭的漢斯,選了去讓身心靈放鬆休息的旅程,用了三個大哉問作整個故事的連結:不知道自己是誰?(人從哪裡來) 不知道追尋甚麼?(要往何處去 ) 如何知道上帝是誰?

◆成年的漢斯與童年的漢斯相遇 (人與自己靈魂的對話)
童年遭遇特別是失去至親,對人的一生影響至深,漢斯彼得在旅途中不斷出現的小漢斯,讓我們知道因著在6歲時母親的去世,一方面難過失去至親、一方面擔心母親的去處、又擔心在失去祖母,讓觀眾看到一個孩子柔軟脆弱的心思的轉變,終至對上帝發出疑問及憤怒!藍石頭是小漢斯與母親的具體聯繫,小漢斯睡握著它,在大漢斯的家中靜靜躺在客廳燈下圓桌上,像是坐在燈下守候的母親!漢斯彼得vs.哈沛彼得一個有兩個名字的人生,內心外表如台前幕後戲劇化的人生,當我們看到漢斯在幡旗小石丘上放下藍石頭,好似放下對失去母親的傷痛和那段沉重的歲月,再看到小漢斯消失在街角,當漢斯彼得卸下了重擔,心靈漸漸挪出了空間,阿嬤口中那個用自己方法讓每件事圓滿的「上帝」回來了,鏡子裡的笑容可掬的「漢斯彼得」也回來了。

◆漢斯與他人相遇 (人與鄰舍的互動)
無論在生活中或是天路歷程,良朋益友都是不可少的,很明顯的漢斯是相當包容又和善溫暖的好旅伴,也遇到兩個不可多得的好同伴,史黛拉和蕾娜在路程中,時不時地呼應著漢斯彼得提出的問題,史黛拉帶著她喪女之痛走過多次聖雅各之路,特別像老練的引路者,當漢斯初始就想找個同伴一起,史黛拉就說: 這條旅程要獨自一人走!用雙關語告訴他,腳下是路,心中也要走路。蕾娜是無神論者,批判又冷靜的言語,在史黛拉丈夫來電時,卻見其真誠的介入,最後看似堅強的史黛拉又要放棄這次的旅程時,漢斯和蕾娜反過來成了史黛拉的扶持者,漢斯把手杖移給史黛拉時,是漢斯已非來時迷惘疑惑需要竿杖之人,抵達終點,當我們看到史黛拉與先生相遇時,不禁想起 蕾娜在包棟民宿中曾向史黛拉說: 你的目標就是應該找出你的目標。最後一幕,教堂中三個好朋友一起平靜喜悅的看著表徵祝禱上達神座的大香爐的擺盪,真是令人動容。

◆漢斯與神相遇 (人與內心神聖空間的依存關係消長 )
漢斯失去母親後的30年時間,年少到青壯年,大部分都是漸漸在成名忙碌的演藝工作中,許多事他沒時間學習、也許沒機會去思考、更或是不願去面對。童年因著母逝,小漢斯滿心疑惑而擱置了與神的關係。所以在他經紀人攔阻他去走聖雅各路時,問他 : 你相信上帝嗎? 漢斯彼得被問得無語以對,只說 :「我只擔心一件事,對人生其他事都不明白了」接下一個場景,下了火車啟程迎著一個告示牌 : 你認識真正的自己嗎? 起初是帶著懷疑神的心思上路,他就自言自語念著各個宗教的神,路程中他經歷…腳起水泡、摔在石上、疲憊、髒亂、惱怒、孤單、被槍射…他抱怨 : 是不是犯了罪才要在路上虐待自己? 他懷疑 : 受苦是開啟快樂的鑰匙嗎? 他行走在曠野 : 那些想被明燈指引的人,都必須經過黑暗! 漢斯42天耗盡體力精神,是甚麼力量支持他繼續下去?是阿嬤慈祥笑容中對上帝的堅定信仰?是友情(包括遠方的經紀人) 的扶持鼓勵?還是心底亟想重新擁有的信仰呢?在山徑小道上與神相遇一剎那,我們的心也與漢司一同在淚水中經歷了洗滌。

◆後語
10歲時一夜之間失去摯愛的父親,40年後,帶著未癒的傷,還在人間跌跌撞撞尋索生命的答案時,ㄧ夜之間又和慈愛的母親人天永隔,深沉的悲痛幾乎不能再站立在尋常日子中,兒時的傷口,再被深挖了一次。曾經常年坐在梵唄中,依然見不到黎明的曙光,直到與神相遇同行。
史黛拉和漢斯彼得、蕾娜的聖雅各之路,也是我們的路。當我們看到史黛拉一次又一次的回到讓她傷心欲絕的路上,找尋能讓她面對生活的力量,是不是看到上帝寶貝祂孩子,到冒險給我們自由選擇往前或轉身放棄?我們看到漢斯放下了舉重若輕的藍色石頭,是不是看到一個生命的契機?即使蕾娜仍然說她不相信上帝,在兩個好同伴身上她心底不也有了某種觸動? 說故事的說,生命不是一條而是千萬條的小旅程,每一天都是一個旅程的開始。縱然不知路的盡頭是否繁星滿天,我們依然要努力前行。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7-26, 11:50

徐蓉蓉 » 週三 7月 25, 2018 3:36 pm

《懷疑》
序幕打開,閃亮的舞台,如雷的掌聲,男主角哈沛站上了人生巔峰,可惜,不致死的膽囊炎逼著他放下汲汲追求的腳步;
「休息一下,哈沛,我可不希望下次幫你開的是死亡證明書。」
「上帝不會犯錯!奧秘的神對你有計畫。」
「長途旅行可以找到上帝?」
「媽媽真的在最親愛的神那裏嗎?」
盤旋迴盪的疑問在哈沛的心裡呼喊著,這下終於有時間可以開始想想這生從來沒想過的問題,抱著被恥笑的準備,哈沛嘗試回答經理人朵特一個連他自己都說不清的疑問,一個他自己都無法解釋的狀態,「我出去一下…」,喘口氣吧!來趟聖雅各800公里的朝聖之旅,失敗也沒啥損失,但保證胖宅男一定會變瘦。

《我是誰》
800公里,全部徒步,沒有認識一個人、沒有人可攀談,只能自己與自己對話:
「我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我怎麼會知道誰是神?」
「我總得先知道我是誰,再去找上帝才對」。
德國人果然是有理性有邏輯的民族,但旅程才開始,考驗就來了,青年旅館的擁擠吵雜,山中的粗風暴雨,苦行僧似的苦己實在是折磨過慣養尊處優日子的哈沛,更慘的是腳上還起了個大水泡,如何面對隔天下山的24公里?還以為是自己的幸運,載著綿羊的小車,意外成了他的救星,搭上便車,輕鬆的配樂正唱著..praise to our Lord, praise to our king..,這時的哈沛還不知道上帝早在他身邊。腳痛是最好的藉口,坐著巴士應該是理所當然地,但是,那不就失去來朝聖的意義嗎?哈沛矛盾的想。小城階梯上與大夥排隊等著蓋印,史黛拉說真正的朝聖者是不需要印章的!為了集印章而來朝聖,豈不更可笑!軟弱、怯懦、虛榮、謊言,難道就是我?

《領悟》
一天天過去,路程過了快一半,哈沛走在一條稱為啟示之路的大道上,他心中以為的啟示是自自然然、沒期待、不恐懼、也不必盼望,但真正的哈沛卻相反的仍然期待有奇蹟能改變自己,可惜,沒一件好事發生,YH的混亂完全無法讓他忍受,炎熱、灰塵、難吃的早餐,一再打擊他的信心,最可怕的是「孤獨」,蕾娜的自我防備、史黛拉堅持踽踽獨行,就是沒人願意跟他說說話,當哈沛看似絕望時,啟示之路上出現一位白衣男子,提醒哈沛心煩要深呼吸,像他家貓咪一樣,閒閒沒事,白衣男認識哈沛嗎?怎麼知道哈沛家養貓?白衣男說完還是離開,孤獨還是留下,奇妙的是,哈沛心態開始起了化學反應;
「我想要信!」
開始試著釐清自己思緒的雜亂,用行動表現一無所有,貴重的睡墊送給史黛拉,留一口水給狗狗喝,過去受史黛拉的鼓勵,現在反到他激勵了史黛菈,可惜路上又遇上接連衰事與極度的孤獨讓哈沛很快又感到挫折,又動了放棄的念頭,當跟經紀人抱怨神根本不存在的電話時,檯燈突然爆了,晚上史黛拉適時的出現,再次鼓勵哈沛不能放棄,「巧合該不是一種機率吧?」讓他想起小時候,不斷有飛來的機會讓他完成自已的夢想,鼓勵著他持續向著目標走,這一切的一切又該如何用巧合來解釋?站在山巔,哈沛開始覺察萬物創造的奇妙,走在小村,牆壁上的「我和你」撞進哈沛的疑惑,當天地一無所有的時候,「只有我」是無法解答我的,還好有祢,除了「我和祢」之外,這世界又能給我什麼滿足,藍色的小石頭這時可以留下了,只要有「你和我」。

《三人行》
蕾娜和史黛拉都發現哈沛變了,但卻說不出原因,蕾娜卸下心防開始與哈沛同行,路上史黛拉不慎滑跤,她終於知道一個人孤獨地走,只對了一半,要撫平女兒過世的傷痛,靠著自己的苦行與懊悔只會把自己綑綁更死。山巔上哈沛哭過,史黛拉也終於崩潰,眼淚的背後,往往藏著真理。同行的晚上,哈沛說了一段絕妙的比喻,上帝像是一部絕佳的好片,祂從來沒有神隱,只是播這齣劇的一切設備太糟了,干擾因素太多,讓人看不下,更別想知道片子到底好在哪裡,哈沛已經領悟,但固執的史黛拉仍逃不出心魔,認為一切都是咒詛,所幸哈沛友誼的手杖讓史黛拉沒有藉口,只有繼續走下去。三人行,聖地牙哥終於到了,故事就近尾聲,沒想到,史黛拉又收到一份友誼的禮物,丈夫早就在教堂外等著史黛拉,並且用愛,無條件的接納史黛拉的一切。

《祂和我》
齊克果說:「人對造物主的信心,必須靠跳躍。」,縱使一開始,哈沛懷疑自己是這場荒謬宗教喜劇的一員,但過程中哈沛不斷坦然地與自己對話,他的心能跳躍,靈肯冒險,果然,拿但葉在無花果樹下時,上帝早就看到他了,「綿羊」同行的山上便車、穿著白衣的獨語使者、爆炸的燈泡、同路的好友,上帝總在轉彎處顯現。
加爾文說:「人一旦開始省察自己,就必然會立時轉念思想神。」,認識自己,認識神,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哈沛最初信仰問號,只是盼望遙遠無極的對方能有所回盪,我是誰?祂又是誰!最終幕,教堂裡的香爐裝滿了眾聖徒的聖問,香煙祈禱冉冉上升充滿聖殿,上帝都聽見了,並且還給他三倍的力量,現在,哈沛不止用兩腳走完朝聖之旅,內心也早已行完無形的聖雅各之旅,當證書上寫下漢斯彼得科克林,哈沛知道他永不會再孤獨,即使世界只剩下祂和我。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7-26, 12:31

李鎮揚 » 週四 7月 26, 2018 12:00 pm

5. 漢斯彼得尋找上帝的過程中,遭遇哪些困難,他有找到上帝嗎?
他是如何遇見神?他所提出的問題,有找到答案嗎?
9. 劇中出現天空中老鷹飛翔的畫面,你覺得牠代表的意義為何?

一隻老鷹在艷陽下盤旋。
哈沛,太努力工作表演,醫生告知他必須在家裡療養三個月。
在家很無聊,電話留言一大堆,但是他心裡很清楚:這是個警訊。
「除了舞台,活著的意義什麼的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樣下去我完了!」

他出去一下,踏上朝聖之旅。
樂鬧的入口,充滿賣觀光財的店家,他懷疑這趟是不是場宗教鬧劇。
「神存在嗎?上帝?阿拉?濕婆神?耶和華?嗯,容我自我介紹….」
「但我是誰?我連這都不知道答案。」他決定先開始找自己是誰。

豔陽、大雨、山路、腳底的大水泡、青年旅舍、沒澡洗、樓梯……,胖子的酷刑。
才有人對他說,真正的朝聖者要住青旅、跟人交流。他住旅館、遠離其他朝聖者,腳走不動的他假裝觀光客偷偷搭公車、路邊搭綿羊車。
「上帝會生氣嗎?」他想起兒時問牧師的問題。
他無法融入別的朝聖者,也討厭每天自己鼓勵自己,身邊沒有一個能真正搭話的人,甚至好幾天幾乎沒講任何一句話,有人告訴過他「終點只能靠自己走到。」
困擾著他的是:就算眼前的景色不停改變,漫漫長路上卻只有自己,一個人影都沒有,孤獨如影隨形。
老鷹在空中飛,就那麼一隻而已。

他每天都很努力想出不同領悟。
一天,他遇見一位白衣男,他很怪要去聖地牙哥卻往反方向走,這人一眼看出漢斯彼得(哈沛的本名)臉色蒼白,教他調整呼吸,結束後,這大哥繼續走他的反方向,而且竟然知道他家有隻橘貓!這人真古怪。
也許白衣男施了甚麼魔法,漢斯開始給別人東西,看見史黛拉睡不好就送她自己的睡墊;小狗好像口渴,就把自己的水倒一點出來給牠。

「聖地牙哥也許甚麼也沒有。」做出改變了,仍不見狀況好轉。太孤獨,「訂機票回家吧,也許這一切都是無意義的。」
直到晚上他遇見聊過天的女孩,她腳受傷被迫終止朝聖,她要漢斯替她的分一起走完。這晚,又遇見了和他鬥嘴的記者雷娜和史黛拉。四個人開始聊天。
雖然人各有志,在朝聖之旅有不同難題和尋求,但這樣新朋友之間的溫暖鼓勵,讓漢斯決定在找到答案之前,不會半途而廢。
「就算大賽很困難,你也不能被比賽擊垮了!」他想起阿嬤的話。

一個充滿十字架的小徑中,他開始沉澱下來。有個想法浮現,「你必須去愛其他人」這次來到了一個寫滿願望紙條和祈禱的塔柱:「憐憫我」、「救我的家人」。在這,他拿出自己珍藏的藍色石頭,這代表著他精神寄託:早逝的母親,這是他有壓力時會拿出來把玩的物品。放在這柱子下,不再帶走。

一個安靜的小村莊,牆上有個塗鴉:「我和你」,又見一個小男孩,漢斯追上去,卻跟丟了。來到一座山坡眺望。

「媽媽為甚麼那麼早走?」「上帝會提早接走祂特別愛的人。」「阿嬤!我希望上帝受不了你,快點帶你去天堂!」
「你的名字太土了」「大家都叫我哈沛」「太好了,這個藝名總比漢斯彼德強」
「我想,你母親會要我給你這藍色石頭」「別老問那麼多問題,信靠上帝就好!」
「哈沛?他是誰啊」「他是我們的孩子!」
「我和你。」
這次他遇見了上帝,哭了。

「妳覺不覺得漢斯不一樣了?」雷娜有感而發的問,史黛拉看了一眼漢斯滿足的神情,說:「是阿,真的。」
一隻老鷹在天空飛翔,第二隻跟來了、最後又加入第三隻。

------------------------------------------------------------------------------------
孤獨,幾乎是每個人都討厭、甚至害怕的事。
一個人的孤獨旅行,卻往往能奇妙的帶給人力量。
像是漢斯最後說:「經過朝聖之旅,會耗盡你所有力量,但他終將回饋你三倍的力量。」

〈同伴〉
漢斯從獨自、格格不入、靠自己走,忍受孤獨,學著領悟,掙扎改變現狀,到試著給予別人,他不斷跨越。(白衣男代表著天使的幫助。)
快放棄的時候,同伴的力量及時幫助了他,可以堅持走下去;阿嬤對他童年時的鼓勵也是這樣。
到最後,他把自己最大的心願放下來─母親。
也許是疑問,也許是傷痕,早逝的母親帶來傷痛。阿嬤扮演母親,對母親的思念寄放在石頭上。有壓力時,他會摸摸這石頭,心裡似乎就安穩許多。
我認為這石頭代表他童年的傷口、心理慰藉的寄託,也隱含他對上帝的所有疑問:母親為甚麼走?我是誰?我為何如此孤獨難奈?我活著是為甚麼?

直到在小村莊的塗鴉:「我和你」這回答了他最深的疑問─孤獨,上帝說我和你在一起。這只是起頭而已。
最後漢斯再度與雷娜、史黛拉一起行動。
不是因為兩位同伴,而是知道無論到哪裡上帝都與他同在,所以他不再孤單。
他知道如何去愛人,因為上帝愛他,和他一起。

這就是老鷹從一隻到最後成為三隻同飛的畫面。
看上去是因為有伴,實質上也因為他自己一個可以不孤單,所以能真的不孤單。

〈認同自己〉
村莊看見的男孩,代表他的童年。
有人說:「不能讓心中的孩子死去」《我心狂野系列》
他原來工作到已經忘記自己是誰,直到想起當初歌唱比賽甄選,到如今成為明星。
「哈沛?他是誰啊」「他是我們的孩子!」他有愛他的家人,和上帝。
他知道自己是哈沛,但他更是漢斯彼得,這是他的本名,他從新找回自己的身分,原來他的人生,都有上帝隱藏的計畫,正如小時候牧師講的。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2, 13:24

連惠玲 » 週一 7月 30, 2018 1:11 pm

Part I
破壞關係
創世紀第一章上帝創造亞當與夏娃,將他們兩人放在伊甸園中管理神所造的一切。但人卻沒有聽從上帝的吩咐,吃了分別善惡之果,帶入罪,也破壞了上帝與人之間的關係。這是世上第一個"破壞關係"的事件。
而電影中傑提也是因為罪惡感---"沒有時間好好照顧妻子卡蜜拉與養子丹尼爾,一次妻子卡蜜拉出去買兒童座椅時出車禍去世"這事件引出的罪惡感,使原本已很疏遠的父子關係更壞。電影中傑提沮喪中提出許多合理的理由如:家暴,不適任來說服棄養丹尼爾的正當性。
丹尼爾也在這氣氛中很快領受一個不會照顧他的爸爸、情緒顯得不安穩也沒有安全感。幾次衝突中他到鄰居阿姨家希望阿姨能成為他的媽媽。在他心中只要是媽媽都會照顧她,而爸爸只是會管教及約束他。
Part II
建立關係
電影第二段傑提帶著丹尼爾出現哥倫比亞機場,開始一段棄養之旅。旅程中他不斷找理由來合理化:如他不會一個好爸爸,或者孩子回到親身母親身邊會更好。找方法:找尋丹尼爾母親的住處。這時期的丹尼爾確希望爸爸可以了解、他在"尿床"事件中顯出希望得安慰,"坐巴士"希望得滿足,帶猴子玩具事件中希望能得信心。在幾次拉扯中、遺失了去孩子,尋找孩子,找回孩子、傑提慢慢出現關心,了解,到給予愛。
電影最高潮巴士之旅,也是感情交流之旅。在巴士之旅傑提漸漸了解孩子需要被愛需要陪伴,需要有好的關係才能建立幸福感。傑提在不斷地陪伴中找回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Part III
恢復關係
電影來到最感的場景:傑提修好阿福的車,發現丹尼爾也是修車高手。這個發現讓傑提回到信心中,其實"他在孩子的生命中是有影響力的"。阿福也說:沒有任何人可以給好的未來更好的父親"。最後飛機上傑提告訴丹尼爾:如果好好照顧猴子,牠就可以跟我們住。現在傑提要說:孩子,我有信心可以成功做一個好爸爸。
結論:天使阿福
整部電影中最正面的角色是司機阿福。他像天使般的出現在傑提父子的身旁給予適時的幫助。使電影有一個很好的end.人生有許多歲月都在十字路口徘徊,這時的選擇就需要智慧與勇氣。我們生命中如果有一位阿福這樣的天使,在我們人生路上就可以"築夢踏實"了。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2, 13:26

范智紋 » 週一 7月 30, 2018 5:09 pm

爸爸不好當

傑提和妻子卡蜜拉當初領養丹尼爾的動機,也許是因為他們無法生孩子,也或許是妻子想要領養的狀況下領養。所以當妻子意外身亡後,他無法愛丹尼爾。
妻子考量傑提工作太累,以至於她外出買丹尼爾的汽車座椅,但不幸發生車禍身亡,傑提內心除了怪他自己外,也一部分將罪咎放在丹尼爾間接害死了妻子上面。所以他內心無法去愛丹尼爾。
所以當他看見廣告“我來自兩個國家,我有兩個家庭”,產生了將孩子送回哥倫比亞,丹尼爾親生母親那裏。甚至無所不用其極地說;使用暴力,是否也會評估他不適任父親,孩子就可以離開這個家庭,這樣的思想。
當他去到哥倫比亞時,他向司機阿福說謊;向育幼院的醫生Pilar說謊,隱瞞他來這地的目地。
他一直問;我是好爸爸嗎?還有其他方式對丹尼爾更好嗎?來掩飾妻子過世後,他不知道如何與孩子相處的恐慌,以及他無法去愛這個孩子,他沒有自信他一個人可以扶養他。當阿福說;你是否因為卡蜜拉的死,讓你胡言亂語。其實是傑提內心的恐懼和擔憂的心情呈現。
當丹尼爾把自己關在廁所內不出來時,傑提答應帶他坐雙層巴士,在這過程中他突破內心矛盾,他敞開心與兒子相處愉快。後來兒子失蹤後,他慌張、恐懼、擔心。尤其在警車內看到丹尼爾,但他說不認識他,不回答後,他心中的難過和傷心,一個不被兒子承認的父親。
當他幫阿福修好他的計程車時,傑提的信心被提升,他不再認為他不行,當他也看見丹尼爾修好一部玩具車時,心中響起;我們是父子關係,都是修車高手。
當傑提決定愛丹尼爾,並且和丹尼爾一起生活扶養他將回挪威時,他找到了丹尼爾的生母,並將照片給他,也承諾了在片尾時;飛機上,孩子問傑提,若猴子不喜歡和我一起住時,怎麼辦?
傑提回答;好好愛他就可以了!
傑提決定面對這個問題,並相信,他只要愛丹尼爾,所有的困難和問題就不再那麼難,可以因著愛化解不同種族、血緣之間的隔閡。
結論;愛是所有的根源!神就是愛,連結於神,就不再困難,可以和神支取愛。
回頂端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2, 13:27

馬明仁 » 週一 7月 30, 2018 9:35 pm

前言
詩篇127:3-5「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
聖經中告訴我們一件真理,孩子是耶和華的所賜的產業,更是賞賜。為什麼是賞賜呢?因為孩子又像是箭,他使著養育他的父母成為勇士,也許在影片中雖是領養的,但當這個名分一定下了以後,對父母來說就是開啟了一條勇士的訓練之路,而不幸的是共同承擔訓練的勇士只剩下了一位,傑提(父親)頓時感到負擔沉重,「退貨!這個賞賜我不要了!」這是傑提內心深處的吶喊…


丹尼爾這個遠從哥倫比亞來的男孩,由於幼年被遺棄的經驗,導致天生就較缺乏安全感,在片中也多次的可以看到當傑提對他流露拒絕的態度時,丹尼爾變會產生許多焦慮的反應。當關係深厚的養母,突然離世,丹尼爾多麼期待這個時候傑提可以多陪陪他,「不安、只剩下爸爸了、想多跟爸爸親近」這是丹尼爾行動的出發點,在片中我們看見只要傑提陪他做大巴士就好了,他就只想要著與父親再一起。然而傑提一直困在喪妻之痛,遲遲沒有接收到這個訊號,也因此在影片中看到一次又一次彼此言語的傷害,這個時期彷彿就是勇士用手抓著箭頭,弄得彼此滿是傷痕。

勇士
這部電影非常的寫實地描繪出現在社會的光景,當父母在社會中有不錯的地位、收入…等等,但是一回到家中就是面對濃濃的教養失敗感,跟孩子處在一種緊張的關係,甚至是無法對話,所以也許父母不理解孩子這件事情跟是不是親生的沒有這麼一定的關係。影片中傑提比上述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只相處了三年多,而且大部分都還是妻子照顧的,當妻子過世了,他不在是擔任那個只需要在外面賺錢供給家庭,偶爾在家中扮演一下孩子的大玩偶,陪孩子玩一下就好的腳色,而是要進入肉搏的戰鬥,要處理三餐,要照看課業,還要處理半夜的尿床,與各種接踵而來的教養問題,片中我們看見傑提不斷的想用控制的方式來處理他與丹尼爾的關係,反正就是聽話就對了,我說什麼你就做什麼,也因此明明應該成為勇士手中誇耀的利箭,卻總是扎的自己滿是傷痕,「逃跑、逃避」是傑提面對受傷的方式。

箭袋充滿
本片最動人之處就是並沒有戲劇性地治癒內心傷痛,而是於旅途中的見聞中幫助傑提理解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不完美,這些遺憾與痛苦並不只是他所獨有,許多的人也都有各自的難處,就像片中阿福隨手亂指的「嘿,你看那是茱莉,喔不對,我敢打賭一定是那位….」,其實路上到處都有可能是連小孩都無法獨力扶養的人。片中在導演的安排下傑提有機會可以「退貨」,原本想要去與丹尼爾溝通這件事情,但意外地父子兩人因著一台修好的玩具汽車,彼此的關係產生了微妙的改變,我想傑提心裡想的一定是「這果然是我的孩子,你看從小就跟我依樣會修東西呢!」,當初領養丹尼爾的決定不只是妻子個人的決定,是傑提與妻子共同的決定,傑提不再逃避面對丹尼爾,也許那些傷害還有失去妻子的悔恨不會那麼快的消失,也許即使老爸不好當,但是「我願意」傑提心理必定是這樣想的,也因此在要離開哥倫比亞的最後他找到丹尼爾的生母朱蒂就說了一句話,「謝謝妳,把丹尼爾帶到我的身邊。謝謝你,茱莉」。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沒有父母天生就明白要怎麼給孩子一個最適合他的環境,都是在學習,也因此聖經說勇士阿,要使箭袋充滿,「充滿」指得不只是有許多的孩子,更是說著預備一個讓箭可以安放的環境,而不是一放進去就銹了、壞了。父母之於孩子,就像是勇士之於箭矢,勇士能做的,就是拉弓,給箭一個好的方向,然後用盡一切平時自己的鍛鍊,開弓射箭,箭必定會飛得比勇士更遠,但射出去後,箭要怎麼飛,能飛得多遠,不是勇士可以控制的;父母能給孩子的就是給他好的榜樣,建議他好的方向,讓孩子彷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更上層樓,然後他是不是走得更遠、更快,不是父母可以控制的,但有件事情是有把握的,當父母這樣做,不管孩子如何,彼此的關係一定不會壞,談到孩子就是快樂與自豪。
詩篇127:4-5「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2, 13:28

顧瓊華 » 週一 7月 30, 2018 10:41 pm

為成人說故事-5 
電影名稱:老爸不好當(Handle With Care)     

一、 兒子的大玩偶
  傑提與卡蜜拉收養了一個來自哥倫比亞的三歲孩子丹尼爾(暱稱:丹丹)。在他們的養育下,丹丹逐漸忘卻三歲前被遺棄的可怕遭遇,而與新的爸媽組成一個溫馨的家。由於傑提在海外鑽油場工作,經常出差,主要照顧的責任就落在卡蜜拉身上。可以想見傑提一有空回到家,一定與丹丹玩得不亦樂乎,直到卡蜜拉出事的三年期間,丹丹是他寵愛的「兒子」,而他就是丹丹的大玩偶「爸爸」。

二、從大玩偶「爸爸」到真正的「爸爸」
  可怕的意外發生了,卡蜜拉為了買孩子的安全座椅,而出車禍過世了。這是丹丹的夢魘,愛他的媽咪沒有交代一句就消失了,他經常被送到陌生的祖父母家,而大玩偶「爸爸」突然變了臉色,失魂落魄的憂傷取代了過去一見到他就歡笑不止的逗趣。不只如此,這個「爸爸」變得會吼他、兇他、指責他,就這樣,丹丹開始尖叫、作惡夢、尿床、不合作…。這也成為傑提的夢魘,因為過去對丹丹只需要逗逗玩玩,而現在從家務、飲食作息、上床睡覺,到上學的狀況,也就是從照顧到管教都要一手包。
寫到這裡,充滿對傑提的同情,因為喪妻之痛還沒有過去的他,拖著疲憊的腳步下班回家,卻要面對一個情緒受傷,處處唱反調,夜裡還要為他換尿褲和床單,哭喪著臉的孩子。
  傑提開始「情緒暴衝」了。面對丹丹不聽話的場面,他無法溫柔冷靜的安撫、勸慰,反而是怒氣沖沖,想用強制壓迫的方式解決。
(其實,這種解決方式不是很熟悉嗎?有哪對父母不曾對自己的兒女暴衝過?記得我兒子四歲時,有一次要出門前,卻躲在餐桌下不肯出來,最後硬被他爸爸拖出來抱出門。不只是作爸爸的,我也曾因中學時期兒子的固執無禮,而感到生氣。)
  這樣說來,傑提開始面對一般父母一定會面臨的教養問題。他不再只是一個大玩偶而已,而是開始要作一個「真正的爸爸」──在「處理」孩子的無理取鬧時,如何「對付」自己心中洶湧起伏的情緒,並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解決。這可是做父母的最大挑戰!
與一般父母不一樣的是,丹丹是被收養的,傑提與他沒有血緣關係,所以,傑提有一個「退貨」的藉口。

三、從退貨到收貨之旅
    傑提害怕做一個真正的爸爸,他近乎歇斯底里地想要逃避。他用「自己不能做一個好爸爸」和「我無法提供丹丹一個好的未來」來做藉口。他認為過了三年時間,丹丹的生母應該已能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讓她收回自己的孩子是個最好的決定。就這樣他帶著丹丹回到哥倫比亞,準備退貨。
    之後的劇情就在描述傑提尋找丹丹生母的過程,包括訪問育幼院、收容所…。然而到了假期尾聲,司機阿福的妹妹願意在有金援的情況下收養丹丹,但傑提卻選擇了「收貨」-繼續收養。為什麼有這樣的轉變呢?
    傑提做出這個抉擇不是因為責任──早在見心理醫生時,醫生就回答他:「你就是父親。」要退貨?太遲了!但傑提並不認同;也不是因為同情──阿福曾指著周圍受困的婦女說:「到處都是茱莉,相同的悲劇,只是不一樣的人。」企圖引發傑提憐憫的心,但他並不為所動。
    那使傑提轉變的因素是什麼呢?而為何尖叫著說「我恨你」的丹丹竟然也願意跟著傑提回去?這其中有兩個因素:
    (1)雙方溝通模式的調整:當丹丹在阿福家闖禍,把自己關進廁所時,傑提最初又情緒暴衝,看來就氣到要把門拆了,但在旁人勸說下,他蹲下來,低聲地問丹丹要不要和他去游泳、去搭巴士,結果丹丹開門出來了。這讓傑提很有面子,全屋只有他是「爸爸」,只有他勸得動丹丹;他發現自己原來是可以控制怒氣,以平靜的方式解決事情的。另外,丹丹也在做一些調整。有一晚他又作惡夢尿床了,但這次他告訴傑提,他已自己換好褲子了,顯然,他也正在盡力做自己能力所及之事。
   (2)休戰的空間縮短父子的距離:過去在挪威三年「大玩偶」式的相處已為他們的關係打下基礎。當他們一同搭巴士時,影片中出現兩父子開懷的笑容,其實這是「大玩偶」時期的常態。但角色的轉變來得太快,傑提和丹丹雙方都處在驚恐與傷痛中,沒有時間作出調整。這次的旅程,有阿福的家做為喘息。這休戰的空間,讓彼此重拾父子之情。丹丹在廣場失蹤曾令傑提瘋狂地尋找。若是他真的不在乎,大可讓警方將丹丹帶走。而有一晚,丹丹寄宿在阿福妹妹家,半夜裡,傑提接到丹丹打來的電話,問他在哪裡?丹丹思念這位「爸爸」!
   退貨之旅使父子倆都有了發洩情緒的時刻,也有了安靜思想的空間。雖沒有血緣關係,但父子情已逐漸修復了。正如傑提回答丹丹的問題:若小猴子不肯跟我們住,那就「好好照顧」牠(Handle With Care)。飛回挪威時,傑提不再只是逗趣的大玩偶爸爸,他是一個真正的爸爸。

四、結論
就本片而言,「非親生」只是一個想要棄養的藉口,如何面對父子關係才是關鍵。一般而言,父子關係比母子關係更加難以經營。父子倆不同的性格、脾氣、喜好,加上世代的不同的價值觀,使得父子關係常出現火爆的場面。傑提與丹丹的關係並非「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卻提醒作父母的(特別是作父親的),要以傾聽、了解、體諒代替發怒生氣,也就是要”Handle With Care”!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阿福這個朋友及阿福的家做為喘息之處,真是有福。教會若能扮演阿福之家的角色,就能挽回無數父子情了。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2, 13:30

艾柄卿 » 週二 7月 31, 2018 1:37 am

華神學生 104628 艾柄卿
為成人說故事5 老爸不好當

傑提的困境 vs. 丹尼爾的噩夢
沉重的故事的開始常常是因著劇變中的苦難,傑提的太太卡蜜拉在車禍中去世,他們三年前到哥倫比亞育幼院領養的兒子丹尼爾6歲,一下子成了傑提的經驗之外的負擔;傑提除了工作不能每天回家照顧丹,還有傑提看來是屬於擅長機械技術執行分析左腦型的人,無法像卡蜜拉帶小孩以細緻溫柔的方式來對待丹,因著不常在家及他的個性,所以父子關係也是不親,養父子的感情是透過養母的感情才存有。
當三人的關係: 傑提→卡蜜拉←丹尼爾,轉成了 傑提→死亡的卡蜜拉(中斷)←丹尼爾時,父子倆完全就是無路可走的狀態。這一頭的傑提的喪偶情傷未癒,還要勻出心力去照顧不太熟又不聽話的小毛頭,那一頭的丹尼爾,失去溫柔唱歌講故事擁抱他的媽咪,常常噩夢尿床,還要和一個每天板著臉,不哄他不陪他玩的大男人在一起,他們的愛和困境的源頭,都來自同一個女人,中斷了連結,他們對彼此的感覺是 : 我受夠你了!

重回舊地(問題發生的原點) vs. 企盼按計畫解決問題
傑沒有信心當個好爸爸,可以給丹一個好的家,他直接告訴老師,他不是塊父親的料!傑提認為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找到丹的親生母親,比起相信他可以學習當個好父親,他更相信拋棄丹的親生母親,經過6年會有所改變,比他這個遙遠國度的幾乎是陌生的養父,丹的生母更有愛丹尼爾的資格和感情的可能性。
從挪威到了哥倫比亞,和當年認養機構工作後來開計程車司機阿福見面,並認識了他們一家人,這一家4口像是這段尋母旅程傑和丹的天使群,陪伴著這一對父子 : 在阿福單獨陪著傑提爸爸走訪育幼院,和院長溝通時(2次中的1次),到工廠找丹出生時的鄰居時(2次),去收容所找丹的生母時,甚至和阿福去夜店喝一杯時,傑提的焦慮不安、發怒、失控、短暫的放鬆,阿福大多時候在一旁默默的守候陪伴,夜晚的河邊,酒後的傑提,迷惘而不知何去何從的眼神望著悠悠河水,說卡蜜拉死了…阿福驚訝又不捨、憐憫的過了幾秒說: 你自己得振作起來,人珍貴的同理同情心展現無遺。故事平行的另一頭鋪陳,是阿福的妹妹和女兒陪著丹尼爾,嬉戲、一起做餐食、阿福妹在超市工作教著丹認識水果、說床邊故事、及束手又無奈看著丹的憤怒,一點一滴的在阿福家生活開心小事,滋潤著丹在養母走後的心頭的寂寥無助。
傑提終究是沒有按著原訂的計畫解決父子日後要面臨的問題。

爸爸,你在哪裡? vs. 丹會和我們一起過好日子!
因著難過生氣或擔心,6歲的丹尼爾有三次的走開躲起來或跑掉的紀錄。父子倆在波哥大的公車中,看到窗外的特技表演,第一次兩人會心的相視而笑,在廣場上看老鼠表演下注,傑提看來已懂得取悅孩子,丹問傑提:你要不要我?
傑一時的語塞,在人群中丹第三次的生氣的離開傑,丹的離開,一次比一次的更認真的生氣,但是傑提卻顯出一次比一次的驚慌,一次比一次的失而復得激動;阿福的妹妹唱著催眠曲哄丹尼爾入睡留宿,傑提在房間外聽得入了神。半夜傑接到丹的電話:爸爸,你在哪裡?他們在不同的互動中,不知不覺的跨越了卡蜜拉,漸漸向對方越走越近。當阿福的妹妹希望丹留在他們家過好日子時,傑提轉身去找丹,丹把修好的車子推動向傑,傑又把車推回向丹,丹說:修車很簡單,對於擅長處理機械的傑何其心領神會!父子倆在相視而笑中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結語 
這是一對養父養子重新建立一個家庭的故事,故事原文名Handle with care小心輕放的意思,每一種感情都是脆弱又容易受傷,特別像這樣的家庭組成,更需要好好學習彼此關顧。整個故事就像北歐的天候灰灰濕冷的,也像男主角爸爸傑提內斂的哀戚眼目,對照著他的養子丹尼爾,常常望著養父傑提不確定要不要他的眼神,貫穿著整部片子,即使到最後父子倆回家了,似乎陰鬱的天候露出了些許陽光,我們仍然知他倆的前路崎嶇而誠心為父子祝福。這路就像育幼院院長說的,她即使看過許多家庭成功失敗的例子,她仍不知一個這樣的家庭能繼續下去的原因。或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性良善的力量吧 !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2, 13:33

聶曉衞 » 週三 8月 01, 2018 12:15 pm

突然遭變的幸福家庭
傑提跟妻子卡蜜拉,因為沒有自己的孩子,於是在三年前收養一名來自哥倫比亞的男孩丹尼爾,小名叫丹丹,傑提由於工作的關係,長時間不在家裡,因此丹丹的生活起居上學,都是由母親來照顧,自然的跟母親的感情連結,要比跟父親來的多,一年前,卡蜜拉因為外出為丹丹買安全座椅,遭遇意外車禍喪生,傑提被迫要全時的照顧丹丹,可是傑提因過去對妻子的依賴,現在驟然要將重心由事業擺回家庭,心中對丹丹的不耐逐漸浮現,不單是養子,多數的父親其實跟傑提並無不同,重心放在工作,對於孩子們的照顧,都是偶而為之,一旦遭遇改變,都要花很長時間來適應,而傑提就是失敗的例子,無法適應。

突發奇想
丹丹出生於貧窮的哥倫比亞,孤兒院長大,幸運地來到傑提和卡蜜拉的家,年僅六歲的丹丹,可能還無法理解甚麼是媽媽死了,只能因為媽媽不再出現,只好將期待轉到爸爸傑提的身上,可惜缺乏經驗的傑提,一次又一次粗暴的對待,使得丹丹開始用不合作來反抗,卻讓適應不良的傑提,更加憤怒,身心俱疲的傑提突發奇想,是否能把丹丹送回他的原生家庭?

阿福的身教
傑提帶著丹丹回到哥倫比亞,靠著原是兒福機構職員,現在轉任計程車司機的阿福,幫忙四處尋找丹丹的親生母親,阿福性格溫和體貼,願意回來與媽媽妹妹和妹妹的孩子同住,扮演形同父親的腳色,跟傑提的逃避似乎形成有趣的對比,在相處的過程中,也讓傑提從不同的角度,重新來看待他與丹丹的關係,和他身為父親的責任。

丹丹對愛的渴慕
卡蜜拉走後,其實丹丹對傑提是相當依賴,可惜傑提當時尚不懂得愛與珍惜,在生活管教上常粗暴對待,使敏感的丹丹不滿意卻不知如何表達,如任何其他人要丹丹做甚麼,丹丹都會乖乖去做,唯獨傑提要他做甚麼,單單總不理睬,可以看出丹丹的不滿意,但一次在阿福家,丹丹將自己關在廁所中不出來,誰說甚麼都沒有用,唯獨當傑提靜下來,說願意帶丹丹去坐想坐的巴士和去公園時,丹丹就願意開門同時牽起了傑提的手,可以看出丹丹對父愛的渴慕。又一次丹丹留宿阿福家,傑提半夜在旅館接到丹丹偷打阿福的電話,可是丹丹沒有開口,只想確認傑提沒有走,可以看出丹丹心中真的害怕,害怕傑提會棄他而去。

傑提的轉變
傑提帶著想甩掉包袱累贅的心態,與丹丹來到哥倫比亞,先看到街上很多貧窮無助的婦女,又看到人數眾多的兒福中心,開始了解丹丹的生母可能也是生活困頓,再看到願意犧牲自己,擔任父親腳色的阿福,傑提漸將眼目轉回到丹丹身上,在巴士上第一次感到的父子親情,在公園中第一次的父子同樂,半夜接到丹丹的電話,開始了解孩子對自己的強烈需要,就在阿福的妹妹提出願代養丹丹時,傑提發現丹丹也培養出像自己的修理能力,雖不是親生的,但丹丹就像自己的兒子。在回家的飛機上,丹丹抱著玩具猴問傑提「萬一小猴子不想跟我們住怎麼辦?」,傑提回答說「那麼,你就必需要先好好照顧牠」,道盡了傑提的心聲。

結局
最後,傑提終於找到了丹丹的生母,留下照片和「謝謝妳,茱莉」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2, 13:35

徐蓉蓉 » 週三 8月 01, 2018 4:59 pm

出生哥倫比亞三歲的丹丹,十分幸運的被挪威傑提夫婦所領養,這個看似男女主人充滿愛心、男主外女主內、分工完美的美好家庭,理當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是一切卻從女主人卡蜜拉意外的死亡開始瓦解、變調。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與摯愛的分離,沒有理由的必須面對分離,更是苦中之苦,傑提是,小小丹尼爾也是,兩個男人得到關心與愛的源頭一下枯竭了,日子能不能繼續像以往過下去,傑提沒有把握,挑戰的嚴峻也實在非他想像的容易,畢竟,男人是到外面打獵的,洗衣、陪孩子真的不是傑提的強項,更何況是面對一個無血緣、無能力自我照顧的幼兒,時間有時看似真無情,生活的現實讓他根本沒時間恢復喪妻之痛,即使自己鑽油的工程技術再強,也無法讓丹尼爾不尿床。

傑提試著用爸爸的身分,努力做好媽媽該做的一切家務,但是,他不懂丹尼爾睡前儀式裡只是蓋個被子也能跟他要求一堆,只是簡單的上學也讓親子關係緊張,照顧孩子的挫折讓他想逃,傑提給自己一個逃避的理由來說服自己,「不是我不願意承擔責任,我承認自己是個不適任的爸爸,但為了孩子好,有沒可能丹丹回到原生母親身邊,讓一切回到原點。」

來到丹丹的出生地哥倫比亞,傑提向任何人隱瞞卡蜜拉過世的事實,狡詐的用丹丹情緒暴躁、想了解自己的身世來隱藏他想脫身的事實,在孤兒院查到的資料,讓傑提的眼睛裡閃著一線解脫的喜悅,在舊識阿福的陪同下,用盡一切的方法想把丹丹的生母找到,可惜,事與願違,現實環境告訴傑提,丹丹生母恐怕是真的找不到了。

傑提壓根兒沒想到這趟棄養之旅卻讓他碰到人生的貴人,一個甘願捨棄自己的美好未來、扛下照顧妹妹一家重責的阿福,沒有令人稱羨的名片、傲人的頭銜,阿福這種身分地位的人,滿街都是,但阿福心靈的高尚,用崇高的愛做了偉大的示範,阿福點醒傑提必須要振作起來,即使卡蜜拉已經死了!傑提若留下丹丹,幼小的丹丹會怎麼想!思考要從不看自己的不能而是轉向如何照亮別人!這些聲音不斷撞擊著傑提,鑽油技術高手的傑提,現在要面對的可不是一般的機器,而是自己那部心靈的機器,是否有顆螺絲鬆了需要拴緊,還是引擎需要上個油潤滑一下。

孩子柔軟與單純的心讓人揪心,即使早已心靈受創許久的丹丹,只能被迫用躲藏的方法把自己纏裹起來。在阿福家丹丹遭言語霸凌,這回把自己反鎖廁所,傑提在廁所門外一開始仍用沒耐性、暴力的溝通方式,最後竟然願意放下身段,蹲下身像母親般用溫柔的態度與丹丹對話,這是丹丹期待好久的爸爸,終於願意用愛來擁抱他,波哥大巴士之旅也是趟贖罪之旅,這對父子終於有說有笑,情況似乎有好轉跡象,不料,廣場上看到小猴子玩偶讓丹丹又觸動自己被愛的渴望,但傑提的回答讓孩子失望,從此展開一場丹丹失蹤驚魂記,傑提慌張的眼神,嘶吼的叫聲,混亂的腳步,終於好不容易晃見丹丹的身影,他顧不得馬路上被撞的危險,衝向警車,只想要回自己的孩子。

這趟來的目的不就為的是留下丹丹?為什麼當真的有可能留下丹丹,傑提現在卻又緊緊抱住丹丹?像是天上掉下的禮物,阿福跟妹妹願意達成傑提想給丹丹好日子的願望,傑提卻又猶豫了?捫心自問,真的能狠心把朝夕相處三年的丹丹留在孤兒院、睡在眼前這搬進的小床?丹丹不斷作惡夢醒來,只是需要滿足爸爸在旁邊的小小安全的渴望,難道傑提都不能做到嗎?

印度德雷莎修女曾說:「重要不是我們給多少,而在於我們給予時用了多少愛。」斷了愛的源頭的傑提,冰冷的心被哥倫比亞溫暖的陽光融化了,孤兒院醫生對傑提愛的鼓勵、阿福一家對丹丹愛的接納、還有一聲聲丹丹對爸爸愛的呼喚,沒錯,丹丹與傑提是沒有血緣關係,但愛能跨越這些藩籬,衝破一切的界線。傑提終於打開心靈的眼看見自己的影子,丹丹與自己一樣是天生修理高手,小車車一來一往,一往一來,用愛牽成了一條直線。戲末,傑提找到生母茱迪,不是把丹丹還給她,而是許下愛的承諾。飛回挪威的飛機上,傑提告訴抱著猴子玩偶的丹丹,只要好好照顧小猴子,小猴就不會離開丹丹,傑提終於領悟只有愛能遮掩一切的過錯,用愛才能修補一切的創傷,只有甘心付出,願意犧牲,選擇才會正確,負責才能趨向完美,因為一切都是因為愛。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2, 13:36

湯崇玲 » 週三 8月 01, 2018 5:45 pm

20180726老爸不好當

人際關係的斷裂向來教人害怕,但是斷裂真的只會帶來傷害?


與妻子斷裂

三口之家,親密相愛的夫妻、常常出差的丈夫,與孩子緊密相連的妻子。如果沒有意外,這樣的家庭雖然不是那麼完滿,仍能繼續地運作下去。但是,死亡硬生生打破平衡,一肩連結丈夫與兒子、擔負家庭功能的妻子卡蜜兒車禍身亡,徹底粉碎這個三口之家的連結,沒有妻子站在自己與領養的兒子丹丹中間,傑提竟然不知道如何當父親,他和丹丹像兩個男人般角力著,他實在難以勝過這個頑固的小男孩。

與妻子斷裂,讓傑提的家四分五裂,失去了往日的溫馨。


與自己斷裂

傑提深愛妻子,如果他能把妻子託付的安全座椅買好,或許妻子就不會因車禍而死亡;如果他之前多擔負父職,也不致在妻子過世後對領養的兒子丹丹束手無策。死亡,讓傑提看見了自己的不足與罪疚,滿身虧欠的他盡其所能地嘗試,卻仍然不能滿足丹丹的需要,他無法取代妻子、他無法滿足小小孩所需要的溫柔與耐心,中年父親與六歲男孩硬碰硬的相處模式,讓傑提更加自責,更遑論旁人對他的雪上加霜的質疑。

罪咎感與自我控訴讓傑提與自己失去連結,他忘了自己曾經是能夠愛人的人,他以為自己是失職的丈夫、失能的父親,他失去了愛人的能力。

陸地上少了讓他感受愛、鼓勵他付出愛的妻子,讓他無能到想逃到海上,至少,鑽油平台上,他是個成功的專業人士,他備受肯定,不僅沒有提醒他是個失職父親的旁觀者,當然也沒有一個不斷以尿床、任性跟他索求愛的孩子。


與孩子斷裂

帶著丹丹回哥倫比亞是傑提在百般無奈中想出來的辦法,他想讓丹丹回到生母身邊,儘管在旁人眼中這是個會帶來二次傷害的餿主意,但是傑提卻視而不見。

可是,與丹丹斷裂,並沒有帶給傑提想像中的輕鬆與快樂,當他越是投入尋找生母的計畫,他的身影越是憔悴疲憊,緊張的神情、紛亂的髮型、失控的情緒將他層層捆住。事實上,當丹丹把自己鎖在廁所時,也是傑提在收容所情緒潰堤的時刻,面對未來可能的進一步斷裂,父子兩人都在崩潰邊緣。


連結 找回愛的能力

電影裡有兩個重要人物,一個是阿福,一個是孤兒院的皮勒醫生。

阿福是一個生命閱歷頗深的中年男子,他很快就察覺傑提與丹丹這趟旅程不單純,但是他默默無語的保護了丹丹,用他的家作丹丹的庇護所,避免丹丹在某些場合受到二次傷害。在知道傑提妻子過世的真相後,他不論斷傑提說謊和拋棄孩子的過犯,反而安慰鼓勵他要好好照顧自己,並打開家門用溫暖的友誼和接納的態度接待傑提和丹丹,讓他們父子倆參與家庭聚餐、遊戲、閒聊,使他們慢慢拾回家人的感覺和關係。

在傑提與丹丹僵持不下的廁所門前,阿福鼓勵傑提帶丹丹去做一些他喜歡的事,這時才意外地發現,原來傑提一直都知道丹丹想要什麼,他想要游泳,他想要搭巴士,原來傑提不是亟欲擺脫拖油瓶的狠心爸爸,他在焦慮疲憊中留意到小男孩的願望。這趟公車之旅非常溫馨,父子倆處得很好,他們一起享受公車上的表演、零食、景觀和街頭遊戲,丹丹開心的一嘗宿願,傑提向來緊繃的面容與身影完全放鬆,原來他也樂在其中! 這段輕鬆時光提醒觀眾也提醒傑提:他是能夠帶給孩子快樂的父親。

丹丹走失的插曲為影片帶來高潮,傑提鐵青的臉與失控的情緒讓人看到他對丹丹的在意,如果他真的不要丹丹,孩子的走失不就正好合他意? 就是因為傑提如此在意丹丹,他才會對自己無法扮演完美父親而內疚吧!

跟阿福一樣,皮勒醫生也不道貌岸然地指責傑提,她能夠同理傑提的喪妻之慟,她也能夠同理傑提獨自撫養兒子的無力感,最重要的是她看出傑提是一個好人,若非深愛妻子,無法接受妻子的離世,他幹麻對眾人說謊?如果不是為孩子設想,他不會大費周章的帶丹丹回哥倫比亞。皮勒醫生用話語肯定了傑提,幫助傑提重新與自己連結,教他明白他仍有愛人的能力。

阿福與皮勒醫生巧妙地詮釋了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Handle with care”,他們細心觀察、同理傷痛中的傑提父子,以溫柔的陪伴和適度的鼓勵幫助父子倆重新連結並察覺彼此的愛。修車亦如是,毀損的器械經過修補,就可以再次使整個機組連結起來。丹丹因為看到父親悉心為他修理小汽車,他也學著為卡洛琳修好小汽車,不同於妻子與丹丹之間的烘焙,傑提看到他與丹丹之間其實也可以有男性的父子之愛。小小玩具猴也因為這份愛的連結而緊緊攀在丹丹的頸上,愛,並不需要完美,「只要先好好照顧他」就可以了。

最後,傑提跟丹丹的生母說謝謝。是的,不是指責,而是感謝,因為丹丹的存在,讓傑提可以繼續愛,而愛,讓他的生命再次有了光采。

斷裂,其實也可以帶來新的連結。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2, 13:39

閻大衛 » 週四 8月 02, 2018 12:26 am

:flyangel:

感情是養出來的,不是生出來的。生,只是一時的恩情;養,是長久的愛。

我兩個好友自幼被人收養,雖然都曾因好奇去尋訪原生家庭,但緊緊牽繫的還是養父母。即便我們缺乏這樣的特殊經驗,觀諸身邊的寵物,大致可以理解,雖非我所生,仍然可以愛的死去活來。 ;)

男主角傑提的太太對養子付出了完全的母愛,男主角本人卻因工作忙碌,並沒有和養子培養出父子感情。所以當太太過世,他赫然發現這小傢伙只是個麻煩和累贅,像是一個多餘的行李。

如同李宗盛最近主打的一首『新寫的舊歌』所描述,『比起母親的總是憂心忡忡,是啊,父親更像是個若無其事的旁觀者』。面對家變,和養子聚少離多的傑提,沒有認真思考如何父代母職,反而天真的思索便宜之計──何不趁著孩子還年幼,把他送回原生家庭? :oops:

我想電影要傳達的是──萬事都可修理,彌補,只要有心。愛情,親情,感情也不例外。而男主角心境的轉變,是因為越洋返鄉之旅,父子兩人相處,陪伴,相依為命,而培養出了真正的感情。

愛,需要付代價,而且,是按等級計價。

付錢,提供物質,最便宜。陪伴,花時間,最貴,幾近無價。 (l)

我的孩子都已成年獨立,任何時候我都會毫不猶豫的設想,我願意為他們而死。但,我清楚知道,我其實吝於花時間陪伴他們。

簡單說,我心靈深處的OS是:孩子,我願意為你而死,可是..........,我不太願意為你而活!這是真愛嗎?

死,慷慨赴義,機會不大,買空賣空其實很廉價;活,每天耐心的陪伴與等待,需要付出真實的代價。

我對孩子的愛,也許只有60分吧,和男主角比,我的表現恐怕一樣糟! :oops:

電影結束,導演用很溫暖幸福的電影語言,表達父子感情的重建和希望,但,我卻沒有欣喜之情。

這對父子回到挪威以後才是考驗的開始,傑提的工作仍然忙碌,很快的,沒有父親陪伴的青少年將面臨很大的風險。我寧願是在哥倫比亞的阿福,他的妹妹接收了丹尼爾。

那首李宗盛『新寫的舊歌』感慨的承認父子關係:『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有幸運的成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更和何況跨國跨種族的收養!

我期待的 Happy Ending 是電影的續集,男主角傑提很快尋得第二春,父子兩人都有了一個正常的家。經歷一番磨合和磨難,父親願意為兒子死,母親願意為兒子活,就是最美滿的大結局啦!

(l)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2, 13:49

李鎮揚 » 週四 8月 02, 2018 1:02 am

4. 在電影故事中,您觀察到丹尼爾對於傑提成為單親父親有那些期待?(觀察)
8. 您覺得傑提為了丹尼爾有沒有嘗試去做一個稱職的父親,如果他有,是在那些地方他有嘗試?如果沒有,您覺得是什麼原因使他一度無法成為一個稱職的父親? (解釋、關聯)

身為兒子,我想試著從丹丹(丹尼爾)的視角切入:

老爸真討厭!

「我(的石頭)還沒堆完!」
「我恨你,希望你快點死掉!」(尖叫)

經過解讀:
傑提:「我很忙!快回家做功課洗澡,我還沒想怎麼處置你用髒話罵我呢!」
丹丹:「臭老爸不等我?哼!算了,誰稀罕?我找別人當我媽媽都比你好!」
傑提:「別鬧了!快點走,我還有很多事要忙!」
丹丹:「我偏要待在育幼院跟大家玩,你根本不在乎我,你根本不懂我!」
衝突展露無遺。

公車上─瞬間的幸福
「我只要跟你去」
「爸比不要我了嗎?」
「(那我也不想跟你講話)」

被阿福女兒嘲諷「沒人要你」以後,這是丹丹唯一的心聲─我只想你陪我。
公車上,這是本劇最美的畫面,丹丹笑了,傑提也是!乞討的人、吉他歌手、麥麵包阿姨……,好好玩!
丹丹像那隻小猴子娃娃一樣:我只想掛在你肩上。
但下一秒傑提的反應,說明了他沒跟上(也許是沒有意願跟上)丹丹的頻率和心理,儘管他有嘗試跨出去哄哄他,又真的陪丹丹了。
我以為你變了,但你還是那個老爸。不,更糟,是一個不要我的老爸要把我丟給那個不要我的媽媽……。
那我也不要理你!

阿福家─還是只想跟你在一起
「爸比你在哪?」
「爸比!你看!」(把小汽車滑向傑提)

丹丹半夜偷偷打手機也只是想聽聽爸比的聲音,知道他沒有離開,就安心了。
注意,這次丹丹沒尿褲子!一個人住在外面,爸比不在旁邊,這一句,「我在這裡(飯店)」的安定力多強!丹丹還是比較喜歡這個老爸的。
雖然住在阿福叔叔家,傑提又說出想拋棄他的話,讓他很難過。但小孩的心就是那麼單純,吵過架馬上就可以和好了,甚麼事都沒有一樣;要的是爸比,也就只有一個。

小汽車滑向傑提:你是我老爸。

最後,只是等待傑提做出決定和改變而已。
經過這些傷害以後,這些話和笑容證明丹丹還是愛他這位老爸的。

小汽車滑向丹丹:對,你是我兒子。
----------------------------------------------------------------------
丹丹這位孩子因為傑提的自我放棄被迫提早承受如此巨大的壓力
─原來自己是被親生父母拋棄的,現在媽媽過世了,連爸爸都好像不要我,身旁的人因此嘲笑我。
若是看名世哥的問題:單親(或甚至認養關係的)老爸,丹丹怎麼看?
這很難說,他還很小,我想他不懂得太多這種概念。
丹丹其實期待不多,知道不太多,但也不需要知道太多。他不過是一個六歲的小男孩,他只想要一個願意懂他心裡感受,可以願意暫時離開工作,陪他一起玩的老爸,而不是整天不知道在忙甚麼東西、只會對他大小聲的暴力工作狂。
而這不限於甚麼程度的親屬,而是所有孩子都想要的,這就是丹丹的期待。

關於傑提:
從家暴傾向和拋棄,飛到哥倫比亞尋找朱莉卡莉度─丹丹生母,假裝妻子在工作、肚子痛,這是解任務專家傑提。
到最後碰壁了,才慢慢放棄這個任務達人身分。

甚麼讓傑提無法當丹尼爾的父親?喪妻之痛、生疏、非親生、麻煩尿床小鬼和沒信心獨自扶養。
甚麼讓傑提決定要當丹丹的老爸呢?
身邊的人做出很大的助攻。

阿福說:「我很遺憾你太太過世,但你自己要振作」、「其實丹丹很幸運,比中樂透還幸運」
阿福妹妹:「你不能那麼兇,你總要哄哄他。說帶他出去玩之類的…」
皮勒醫師說:「20年來我都不明白為何這些領養家庭能繼續相處,但我相信,你是善良的好人。也千萬別低估你在他生命中的影響力。」
最後阿福和他妹妹說:
「你不要的話,我們能愛他,養父可以出一些錢,可以收到很多照片,他會在這裡很快樂的成長。」
他們三個是很關鍵的人物。鼓勵、示範教學、說真話、刺激。

這些都讓傑提改變,或者說─醒了、有自信了。
試想丹丹把床推向傑提的床、「我只要你」和幸福公車的互動。
傑提這人實在呆,不然就是真的沒能力扶養這孩子,但他是有的。

若傑提與丹丹在公車上的幸福時刻是一張「照片」,如同阿福的提議。那他將會失去未來所有這樣可能的美好回憶。
他發現丹丹是好小孩,阿福他們願意盡全力愛他,我也可以。
帶他搭公車那麼簡單我怎麼做不到?
原來我可以,他需要我,我何必再傷他一次?
於是,飛機上不是傑提的孤獨,是丹丹玩猴子娃娃的聲音和溫柔的父親。
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心得─瞬間的永恆
我在大四的油畫課畫過一幅畫,是我老爸的背影。
那時很不喜歡我老爸,即使現在有些時候也是。怪脾氣、打個訊息文謅謅、不懂我的困難、也不關心我、開始學方言禱告(我保守於靈恩運動)、對他(或說大人們)在教會的重大事情處理我很不滿意……。

有一天教會團契結束,我這老爸就用腳踏車載我回家。

我想起有朋友聽完我的抱怨說:「你的爸爸一定是很好的爸爸。」我聽到時不以為然。─這朋友應該是我的阿福吧?

我又想起了那時在新竹台北奔波讀書、教書的勞累,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生活。
有一次我在台北教完書要馬上趕回新竹,老爸說:「我們載你,不用趕,和爸媽吃個飯吧?走,你等我們。」
那時總是嫌老爸不愛我,完全沒認真懂自己小孩,別的老爸做得更好(某某書籍的作者就是),帶他小孩成長、露營、探險、登山……。

只是簡單的聚餐、聊天,飯也不怎麼好吃,我卻好感動。
但那次跟爸媽在車站道別,我就知道了。我知道他們還是很愛我這個兒子。

那天難得台北可以見到許多星星,安靜的小巷,我看著星空和老爸的背影。
這瞬間就像永恆一般。很安靜、很安全。

老爸都很難懂,有時根本不知道他們想甚麼,跟上帝一樣沉默不說話。
但老爸都很愛小孩。
摩西看見神的背影,爸爸的背也散發來自上帝的愛和厚實。

丹丹,代表所有小孩,特別是男孩,都想要有個願意去懂他,願意陪他(玩)的爸爸。

看來,做一位父親真的好難,一個言語、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可能傷到小孩子的心理,提傑不也是遲鈍了些,不清楚丹丹只想要跟他一起的訊息,才說出親生母親也許想要他的提議嗎?
特別是心思細膩敏銳的小孩。我就是這樣的小孩,在我眼裡,丹丹也是。
而且我以後的小孩也很可能如此。

但就像耶穌說的,就算我爸爸不好,天父更好,知道我的一切,還總是能幫助我。
所以,做爸爸的有福了,天上的爸爸能補足這些。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8, 22:07

左曉娟 » 週三 8月 08, 2018 12:41 pm

我出去一下

微聲盼望的歌詞這麼唱著:
在忙碌生命的當中,疲倦寂寞多感喟
你心靈飢渴與虛空,卻無法得著安慰

在忙碌生命的當中,誰會選擇出去一下?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決定出去一下?這所謂的一下又是多久的時間呢?

為何要出去一下呢?
哈沛因為身體出了狀況,醫生嚴肅的下令哈沛得休工三個月否則可能即將面臨死亡。休息,這對他而言是件痛苦的事,因為他所知道的世界僅限五光十色的舞台,至於人生和其他事,卻一無所知。每個人都知道哈沛目前需要休息,但他答錄機中的留言卻都是要他快快回到工作岡位,除了經紀人朵特之外。這些人,不都是哈沛的朋友嗎?為何他們不肯讓哈沛好好休息呢?哈沛只相信一件事,倘若繼續這樣下去,就會完蛋了。然而死亡的議題,卻也撼動了漢斯彼得塵封很久的記憶。哈沛終於去找了經紀人朵特並告訴她,現在的他需要放假休息。他說:我出去一下。

有人說朝聖,是為了洗滌罪惡。雷娜,為了什麼原因要出去一下呢?那史黛拉又是什麼原因要出去一下呢?如果是你,你出去一下的原因會是什麼呢?會去找上帝嗎?你會去那裡尋找上帝?祂在哪?還有,誰正在找祂?

要去那裡?
漢斯選擇前往聖雅各之路。不僅外人不能理解,甚至漢斯自己也不能明瞭。他問自己:我相信上帝嗎?他誠實的說我也不知道。哈沛在德國是個出名的公眾人物,在鎂光燈下生活的他開始渴望有獨處的時候,他向所有的期待告別,開始想些平常沒時間去思考的事情;從未想過有書寫、記錄自己需要的漢斯此刻卻渴望寫下每一個細節。

漢斯在聖尚庇德波特下了火車,映入眼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問朝聖者們:你認識真正的自己嗎?漢斯誠實的回答:不,完全不。其他的朝聖者是否都認識自己嗎?還是他們都忽視這問題呢?他們知道他們要去哪裡呢?望著耶穌苦像的十字架的漢斯說,我甚至不清楚自己是誰?這樣又如何知道上帝是誰呢?我也這樣問自己:我認識真正的自己嗎?。答案竟是相同的!我不禁也問自己我真知道上帝是誰嗎?我是否還記得那起初的愛呢?

我問我自己當我準備上路時,我的行囊裡會帶哪些東西陪我走這段路呢?如果是你,你又會準備什麼呢?

追求什麼?
史黛拉問漢斯:你在追求什麼?而史黛拉知道自己是在追求什麼呢?
這群朝聖的人追求的是什麼?是那張精美的拉丁文證書嗎?是為了讓所有的罪都被赦免嗎?漢斯的領悟是,朝聖會很痛且應該先找到自己,再找上帝。我也問自己:在人生朝聖的過程中,我會像另一群百分之85的人一樣中途就放棄了嗎?

漢斯說,保持靜默是容易的,但要我的思緒沉澱下來,卻幾乎不可能。我總會一直想東想西。獨處的過程中,過去塵封已久的記憶如潮水般的不斷湧現在漢斯彼得的腦中。小小的他不明白上帝為何要將他所愛的母親從他身邊帶走?母親死亡的傷痛讓小小的他更害怕上帝會將他所愛的阿嬤也一併帶走,因此他跟阿嬤說我希望上帝受不了你。然而這份深深的傷痛,被漢斯隱埋在他內心的最深處。若沒有經過獨處的過程,這份隱藏傷痛的記憶是不會顯現出來的。漢斯對史黛拉說,明白當初史黛拉說這趟旅程得獨自一人走的意思了。史黛拉回覆漢斯說:聖雅各之路上人各有志.我不認為你到達時,會有答案。但你不能放棄.否則一切都將毫無意義。

獨處等於孤獨嗎?
在朝聖的旅程後面,漢斯開始渴望與人交談,因為日記無法與他對話,因為這份孤獨快把他搞瘋了。史黛拉每晚獨自帶著睡袋離開人群搭棚而睡,她真的是在獨處嗎?雷娜與眾人睡青年旅社,她也算是獨處嗎?這群朝聖的人中又有多少人真的有獨處面對自己?

然而若沒有經過獨處的這個過程,人有時間面對自己嗎?獨處的這個過程是艱辛的,但上帝能明瞭這個過程。漢斯領悟到:當你的生活中充滿了別人,心中所想而吐露的話語,是屬於別人的,是經過社會潤飾的。唯有在陌生的環境,與自己對話,心中的想法,才是完全屬於自己的!
但是忙碌的人,又有多少人會願意花一些時間來獨處面對自己呢?

如何走到終點?
史黛拉告訴漢斯若想抵達終點,就得一個人自己走?是真的嗎?
漢斯認為這條路遲早震撼每個人的心靈,你得獨自上路,否則無法揭密。這條路只有一個人可以阻止我,那就是我自己。到了最後漢斯理解了:為了能遇見上帝,你必須先發聲邀請,上帝不會不請自來。

漢斯對席莉、雷娜和史黛拉說:我今天差一點放棄了。為什麼呢?因為我自己一個人辦不到。我覺得孤單。我知道我應該要獨自完成。
席莉要漢斯為了她再堅持下去;雷娜則對漢斯說:別用這種理由打擊自己,僅有15%的朝聖者能走到最後。史黛拉則要漢斯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否則一切都沒有意義了。漢斯想到阿嬤曾跟他說:即使失敗,也不能被比賽擊垮。

朝聖的這條路,漢斯,雷娜及史黛拉這三條平行線似乎是不會有交集的,但因著這趟旅程,這三人一同啟程,且在對方軟弱要放棄時,伸出了友誼的手成了拐杖,彼此扶持繼續往終點前行。漢斯說:一路走來的艱辛,將會耗盡你所有的力量,使你筋疲力竭。但是,內心從此鞏固的力量,比起所耗盡的體能,將是不止三倍,甚至更加強大的!

你是誰?你的目標是什麼?
漢斯彼得先前介紹自己是哈沛。大家也以哈沛稱呼他。哈沛是誰?阿嬤說,那是我孫子,我的孩子。爺爺說;我們的孩子。但在抵達終點時,漢斯說:我是漢斯彼得.科可林。

<我是誰?>你曾這樣認著的問過自己嗎?你如何介紹你自己呢?漢斯彼得最後放掉所有的稱謂,單單的回到了最起初單純的名字!
史黛拉是誰?一個傷心懊悔的母親?雷娜是誰呢?一個厭煩自己工作的報社記者?我也不禁再問問我自己:我是誰?我竟無法自述!你曾經問過自己:你是誰嗎?

這趟旅程中每個人的目標都不太一樣。漢斯、史黛拉、雷娜及其他每個來到這裡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目標,在抵達終點之前,是不會知道的。然而現在放棄的話,這一切就徒勞無功了。但卻沒有一個人會去質疑這段旅程的力量。

若你要踏上朝聖之旅,你的目標會是什麼?

上帝在哪裡?
漢斯看到之前許多的朝聖者將心中所愛的放在十字架下,是的,我們都可以有選擇,每個人都能創造出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漢斯跪下將行囊卸下,將珍惜多年母親的遺物~藍色的石頭放在十字架下後離開。他願意將母親放下,放下在上帝的手中後繼續前行。就在他前行的路上,先是牆上<我和你>的字吸引了漢斯目光。隨後他遠遠看到一個孤單的小男孩與他對望,仔細一看那小孩竟是小時候孤單的漢斯彼得。漢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當初上帝問約伯: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裏呢? 光亮從何路分開? 東風從何路分散遍地?大鷹上騰在高處搭窩, 豈是聽你的吩咐嗎?漢斯走在朝聖的路上,風在山中吹拂過他,眼前所見的景色、萬物都述說著上帝的奇妙可畏。從上帝所造的自然界中,他終於明白造物主的存在,以及他所創造的令人驚嘆的鬼斧神工。漢斯心情越來越激動,最後漢斯哭了。 就如同他自己說的;我遇見上帝了。他知道他日後將不再孤單了。

遇見上帝後的漢斯,一路上眉頭深鎖的他展開了笑顏且腳步也輕快了,他的改變讓雷娜及史黛拉明顯感受到。

我不禁問自己然而當我遇見上帝後,我的生命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了嗎?我的眉頭不再深鎖嗎?我的腳步變輕鬆了嗎?我的生命是否可以讓旁人一下便能看到改變了嗎?當我這樣詢問自己時,我竟害怕得不敢正視答案。


遇見上帝
上帝對你肯定有所計劃,這是牧師對小漢斯彼得所說的話。
哈沛在舞台上張開雙臂接受觀眾的掌聲;此時的漢斯彼得在山上從風中、從大自然的偉大中、用全人用全心體驗到上帝的同在。坐在教堂裡的漢斯聽著那鐘聲不斷迴盪,漢斯知道它終將漸漸淡出,但只要他明白了只要隨時豎起雙耳,就能感受到那恆久的回響。此時的漢斯彼得已經不再是我昨天遇見上帝了,而是我每天都會遇見上帝!

每個人都能創造出自己與上帝的關係。但為了能這樣做,你必須真誠的去愛。
我們都是天路的朝聖者,朝聖者是自己必須邁開步伐向前行是需要自己走的,但卻不是當一個獨行俠自己抵達終點。在這條朝聖的路上每個人會經歷不同的景況,或是黑暗,或孤寂。也或許我們都逃不過再自我的暗夜裡漫遊。

上帝在哪裡?從路旁的每朵小花中,我看見了上帝。每朵綻開的小花是祂所造的;每朵花都是獨一無二的!在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景色中,我看見了上帝。這些山、川、冰、海甚至空氣豈是人手所能造的!祂造天地為我、為你。在我未出世前,它已在;即使我離世時它仍會在。上帝無所不在。我天天都已經歷祂的同在!

我也在想上帝對我的計劃是什麼?

微聲盼望的歌詞這麼唱著
在忙碌生命的當中,疲倦寂寞多感喟
你心靈飢渴與虛空,卻無法得著安慰
聽,這聲音何等美妙,是溫柔真實言詞,
聽,慈愛聲向你呼召,帶來好信息與你。

副歌:微聲盼望,我喜聽,主慈愛聲,
   使我心靈,痛苦中,得安寧。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頭像
月童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文章: 6842
註冊時間: 2003-07-18, 01:31

Re: 大家的課後討論的【精華選】,歡迎觀賞但請勿回覆喔!2018.7-9月(華神)

文章月童 » 2018-08-08, 22:10

宋采臻 » 週四 8月 02, 2018 3:05 pm

107.7.26 W6_為成人說故事《老爸不好當》

瓦解的家庭
  這個故事從一個瀕臨瓦解家庭的開始,它訴說了一對父子如何面臨家庭的瓦解,再經過衝撞與磨合後重新和好的一段過程。
  對於這個家庭來說,逝去的卡蜜拉本來是主要的情感維繫者,她在家中視如己出般地照顧被領養的丹尼爾,讓傑提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安心工作;經常因工出差的傑提則在家中扮演工具性的角色,自丹尼爾來到家中的三年間,傑提幾乎沒有與他直接建立過關係,然而,父子倆人卻在一場車禍中同時失去了摯愛與母親。
  這個家庭所經歷的過程十分符合Hill在1949年提出的家庭壓力(ABC-X)理論。在ABC-X的理論之下,A指的是壓力事件(stressor event),也就是故事中身為妻子與母親的卡蜜拉意外過世的這件事情;B指的是這個家庭所擁有、能夠對抗壓力的資源或優勢(the family resources or strengths),又可分成個人、家庭系統資源與社會支持三部份,傑提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便屬於個人資源;短期協助照料丹尼爾的祖父母、提供輔導的諮商師與社工師,以及關心丹尼爾的學校老師都屬於社會支持資源;C指的是家庭對壓力事件的界定(the definition or meaning),在故事一開始,這個非預期的壓力源對這個家庭來說便是一個絕望的困境,傑提與丹尼爾彼此都不知道該如何與對方相處,也不知道如何面對失去的傷痛;X則指壓力的高低程度或危機(degree of stress or crisis),對這個家庭而言,本來維繫著親情的卡蜜拉過世,以至於傑提有了想拋棄丹尼爾的念頭,這就是一個失衡的狀態,足使這個家最後走向失能的結果。

逃跑的父親
  對傑提來說,失去卡蜜拉的這個家形同瓦解。之所以會有丹尼爾的存在,大半是因著卡蜜拉愛孩子的心,傑提或許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需要成為丹尼爾除在經濟以外的情感之愛的提供者,傑提在與諮商師面談時便曾分享過:「維繫這個家庭的重要人物是卡蜜拉」,如今她卻已不在了
  傑提與丹尼爾之間的摩擦在許多細節中得見端倪,從在挪威的家中(睡覺前、出門前、自學校返家),至來到哥倫比亞以後(從育幼院離去、丹尼爾不願承認傑提是父親),倆人的衝突隨時間累積不斷加劇。而傑提對於父親身份的質疑不僅僅只有與丹尼爾互動上的挫折,更有著對失去妻子的自責與面對未知未來的恐懼、不知所措,面臨無法調整的多重壓力與衝突之下,不難想像會萌生想要將丹尼爾還給原生家庭的念頭。
  傑提是一位想要逃跑的父親。

無助的孩子  
  對丹尼爾來說,自小在育幼院成長、得不到親人專注之愛的他,在飄洋過海成為異國養子以後,接受了養母全然的關愛與照養,丹尼爾或許也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這份得來不易的愛會在瞬間失去,留下一個不知如何相處的父親。
  孩子的心是十分敏銳的,他大概能夠感受到父親與他之間築起了一道無形的牆。電影中有一幕父子在哥倫比亞飯店的景象:丹尼爾因尿床而換到父親的雙人床上,然而被吵醒的傑提卻坐在床緣,背對著再次睡去的丹尼爾。從傑提無法感受到孩子的悲傷,到以憤怒的姿態回應孩子的需要,丹尼爾才會在從育幼院被傑提強行抱離的過程中怒吼:「我希望你死掉!」,甚至在與父親的旅遊中獨自跑開,甚至在警車上說出:「你又不是我真正的父親。」或許丹尼爾不明白為何父親會這樣對待他,又或許在丹妮爾小小的心中已將父親憤怒的原因歸咎在自己身上,在面臨失去與陌生的處境中,一個孩子能使用的武器只有相應父親的憤怒。
  丹尼爾是一位無助的孩子。

回家的渴望
  故事慢慢進入到了尾聲。
  在人群中跑開的丹尼爾,留在阿福家中過夜,獨自回到飯店的傑提做了一個夢:躺在父子之間的卡蜜拉注視著沉沉睡去的丹尼爾,而傑提的視線卻在卡蜜拉身上,彷彿是意外發生前這個家庭成員之間關係。這樣的夢被一通電話中斷了,那是在半夜醒來的丹尼爾詢問傑提在哪裡的請求,雖然在人群中丹尼爾對傑提負氣沉默,但在深夜半寐之際,他仍然渴望著父親的陪伴。
  隔天,在見證了傑提荒謬的尋親之旅,也看見他與丹尼爾的互動以後,阿福在與失婚的單親妹妹討論後,向傑提提出了願意撫養丹尼爾的邀請;而在這之前,育幼院的醫生也給了他丹尼爾親生母親的聯繫方式。然而,傑提最終卻沒有把丹尼爾交給任何人,他帶著丹尼爾回到挪威。
  飛機上,傑提與丹尼爾齊肩而坐,與最初在飯店的晚上時父子相背形成對比,傑提回頭正視了丹尼爾的需要,而他們的對話彷彿有所隱喻:丹尼爾看著頸上環著的猴子娃娃,問父親說:「如果牠不想跟我們住怎麼辦?」,傑提答:「那你要好好對待牠。」孩子之於他的布偶,如同父親之於他的孩子,傑提選擇承擔起他身為父親的身分,當他向丹尼爾說要好好照顧布偶時,同時也表示了他願意繼續好好照顧丹尼爾。
  其實對傑提與丹尼爾來說,他們心中都有著回家的渴望,傑提在意外中失去妻子,身負罪疚感的他渴望回到過去,回到那個有著卡蜜拉的家;而丹尼爾失去了一位愛他的母親,他在傷痛中也渴望回到過去那個有母親的家。在經過一趟異地之旅後,傑提與丹尼爾彼此都發現,屬於他們之間的父子關係是能夠被建立的,如同電影尾聲,丹尼爾將修好的汽車玩具拿給傑提看時,其實意味著,他們彼此有修復與和好的能力。當丹尼爾直截地表達對父親的需要,以及願意與父親和好時,那份柔軟融化了傑提的心牆;有形的事物毀損,對傑提而言並不難修理,如今他要面對的是對孩子、無形事物的修復,而他已經決定願意正視這段父子之情,承擔起身為父親的責任。或許在未來的日子中,傑提仍然會與丹尼爾再次衝突而產生裂痕,但我相信,學會面對心中失落、修補關係的這位父親,將視丹尼爾為自己的孩子,與他一同建立起他們心目中渴望的家。
我養了四隻貓,但是我最大的夢想是養老虎


回到「心靈小憩《網路讀書會》與文章閱讀回應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