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與新認識論
1992, 3, 26 吳文成

理性之夢
  ──我們正站在人類精神冒險的關鍵
    知識的新綜合、人文藝術與科學的整合,
    對人類心理的深入掌握,
    這些都令人拭目以待。
    未來永遠屬於會做夢的人……


  各別討論了相對論、量子力學與混沌理論之後,這個單元要結合這幾個新近的物理理論與過去歷史中重要的哲學論述,來共同描繪現代認識論的新面貌。在這裡,我們將發現現代的科學和哲學都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動搖傳統的形上學。筆者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近代物理一反古典物理學盛行的唯物論。現代科學所表達的,既不是唯心論﹙註十一
﹚,亦不是唯物論。

  二、物理非決定論根本駁斥人們認為可以客觀掌握實在界的樂觀看法。一方面,由於無法精確預測,另一方面,因為接下來的二點。

  三、實在界﹙物自體﹚與現象界的分離。這種想法由康德在「物自體不可知」粉碎獨斷論──認為可以把握現象之後的本質,經驗之上的本體,即獲得絕對客觀全知的真理──時提出
,得到後來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有力驗證。當人們發覺彼此觀察的結論不一致卻又都真實,並且只能用機率描述實在界的時候,便不得不懷疑人們所認識的對象是完全的實在界嗎?康德揭示任何認識都只能是人的認識,也就是人在自身的侷限性中認識,人有多大的認識能力,就有多大範圍內的認識對象與之相應。因此,對人的認識能力所呈現著的世界,即現象界,和獨立於人之外的世界,即實在界或物自體,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

  康德認為,過去認識論的混亂,是由於不去區分物自體和現象界兩者,或是將現象界誤以為是實在界(物自體)。量子力學也證明,原子系統的成立依賴於觀察,物質不是實體,而是一種「場」,物理中的任何物質都不是獨立於人之外的,而是與人的觀察系統、量度手段、測量標準、實驗構想密切相關。愛因斯坦認為客體在科學上毫無意義,它僅是人的信仰,正如同牛頓力學中彼此獨立的「絕對實體」──絕對的力、絕對物質、絕對時空──是虛構的,根本得不到來自觀察和實驗的證明。人的認識只能侷限於與人發生關係的現象界,自然科學的真理也都是現象界的真理。

  四、調和「主─客」對立。主客體的二元對立區分是不可避免,但物自體與現象界的分離
,卻使得這種對立毫無意義,而強調第三種關係:主體與自身的認識活動以及結果﹙知識﹚的關係。人的全部認識問題集中在現象界,一方面主體不可能有全然客觀的知識,另一方面「表象」不可能如唯心論般地主觀的「自由心造」,畢竟實在界與現象界仍有某種程度的對應。「
表象」裡的主、客觀成分是緊密結合的,正如同海森堡的機率函數與愛因斯坦的相對時空,一方面包含實在界的真實傾向,另一方面,含有依不同認識者而不同的主觀形式,當然這個主觀部分對各別認識者而言也是真實的──我們能說愛因斯坦的相對時空不真實嗎?

  五、相對主義的興盛。相對論與「物自體不可知」及非決定論使得絕對與必然性失去意義﹙雖然是存在,但不是找不到,就是無法分辨哪個是﹚,促成相對主義深植人心。現代哲學認為:既然與人發生關係的一切都是屬人的,而人又是變化的,那麼人所發現的真理、理論與諸種意義,也只有相對性,沒有什麼能夠成為「絕對真理」,也沒有任何意義是固定的。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價值,甚至可以去追求一種對你本身來說的絕對價值,但是你不能要求別人也去執著於這種價值。馬赫說:沒有什麼觀點會絕對地永恆有效,每個觀點只是相對一個特定的目標才有效。人的思維能夠有意識地從多角度去觀察事物,並以此促進價值的更新。

  相對主義的價值觀,確實使人失去了安全和穩定的生活焦點,造成某種程度的無所適從,但在主要方面,它是一種解放,把人從形上學的絕對價值的束縛下解放出來。「我知道你可能會覺得它不夠真實,但至少你有機會去選擇。當你決定和選擇後,它就是真實的,不必再去設想它是否與其他人相不相同」。

  六、強調主體的能動性。這是筆者最受感動的一點。當物自體被逐出現象界後,物自體原本在現象界裡的決定性地位便被主體所取代。思想家開始放棄物自體的追求﹙事實上是無從認識起﹚,而專注於由主體所「主動」建構的現象,促使現象界裡的「主體主動建構」提昇與「
客體被動映象」同等甚至更加重要。換句話說,在表象裡,前者比後者更具有表現性、感染力
、創造性與價值。康德興奮地公佈了這一困惑近代哲學幾百年的駭世驚俗的發現:

  「當伽利略讓他的球從一個斜面滾下來時;當托里切利使空氣支持一重物,其重量等於他事先計算之已知高度的水銀柱重量時;當……於是,所有自然哲學家都茅塞頓開。他們懂得了
,我們的理性只能理解它按照它的設計創造出來的東西:我們必須強迫大自然答覆我們預計好的問題。未經事先周密計劃做出的純屬偶然的觀察,不可能由一條……規律相連結;我們的理智不是從自然界中引出規律,而是把規律強加於自然界。」

  康德舉例說:歐幾里德的幾何學不是建築在觀察上的,而是建立在人所具有的直觀的空間關係上的;同樣,牛頓力學儘管在後天被觀察實驗所驗證,但牛頓發現這些規律的時候,卻不只是依賴觀察。在這種能動性的逼問下,自然才向人微笑。科學不只是觀察,更是人類心靈的自由創造、靈感的突發、直覺的洞見、想像的假設、理智的推論……人的全部能力,都投入到
這種頗富詩意的創造之中。它只為人存在,離開了人,它不會綻開如此富生命體驗的心靈之花
。物質可為人所建構,世界也是人的建構,即使是主觀的自由想像,在主體看來同樣具有物自體的「實在感」。﹙註十二﹚

  七、調和笛卡兒心、物二元論。筆者寫前面六點是為了要把這點引出來,許多科學家與思想家皆視調和心物對立為人類思想最重要的課題。筆者認為近代物理能夠初步調和心與物的對立。

  <理性之夢>作者斐傑斯這樣敘述心、物之間的鴻溝:傾向自然科學的人相信對自然世界的物質化約主義觀點並且他們注重於物,傾向人文科學另外一些人則認為自然只是存在於心中的理念,所有我們對物質實體的思考都是超越這個實體的。前者堅持著「人能夠在毫不涉及神和人自己﹙心靈﹚下,去描述世界」,後者則強調心靈對物質世界的支配與優劣關係。這兩種世界觀──物質的和超越的──顯然有深層的衝突,似乎「心」是超越「物」的,但是,按照自然科學那個超越實體的本身必須要有物質的基礎,那麼它就必須遵守物理與化學定律;這種對立始終衝突著,物質與心靈、肉體與靈魂成為兩個隔絕的系統,無法溝通。隨著笛卡兒心物二元論的深植人心,人類本身的分割與危機感也越來越嚴重。﹙註十三﹚

  近代思想潮流企圖彌補這層鴻溝 ,筆者歸納於下 (1) 現代科學是以調和心與物,去開展非唯心論亦非唯物論的路線 。 (2) 無法掌握實在界以及實在界與現象界的分離,把物自體逐出認識範疇,和緩了科學家原本極端的物質主義 。 (3) 主客對立的調和指出,人不可能不涉及自己去描述物質世界,人的認識表象同時包含物質與心靈﹙客觀與主觀﹚的成分 。 (4) 相對主義肯定個體的價值,尊重個體內在﹙心靈﹚經驗的選擇 。 (5) 主體的能動性說明,科學同藝術也是一種本能、情感的心靈創造,增加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相似性 。 (6) 斐傑斯在<理性之夢>一書之中,企圖以混沌理論與電腦所帶來的複雜性科學來化解心物對立:「心」是不可模擬的,它雖然遵守自然律,卻不可如「物」般地被化約 。 (7) 筆者與海森堡同樣認為,懷德海﹙Whitehead﹚的機體機械論﹙<補充三>﹚能夠打破主客對立的心物二元論,筆者不再多述。

  其實心必須以物質為基礎,物質亦具有某種屬於心靈層次的層面﹙至少就現象界中的事物是如此﹚。人們必須學習反省與扭轉曾經深植人心並可能妨礙文明平衡發展的舊觀念。

  現代認識論其實還有其他方面,不過這七點是主要的部分。這一連串的變革雖然劃定了理性的限制,但卻也把我們的反省層次轉移到生命體驗上,興起所謂的生命哲學與存在主義,同達爾文進化論、佛洛伊德潛意識理論,在現代人的心靈深處掀起非理性主義的巨浪。

  註十一:Idealism 根本否定物體世界的存在 , 認為知識的固有對象是思想主體的「設置」
,並無本身的存有。
  註十二:以上六點部分參考<思想之謎與人類之夢─現代∼當代之部>全書。
  註十三:<理性之夢>頁1─2,天下文化出版。<物理與哲學>第五章與第六章後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