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與新認識論
1992, 3, 26 吳文成

<補充三>
懷德海的機體論


  懷德海一方面,為了反對唯物論──他這麼描述唯物論的宇宙觀「自然界是枯燥乏味,既沒有聲音,也沒有香氣與顏色,失去關聯也失去想像,而只有彼此獨立無關的事物,在毫無意義地永遠不停地匆匆流轉」──另一方面,受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觀察者的運動造成附屬時空結構的調整」之影響而提出機體論。

  懷德海的理論主張:持續的具體實有就是機體,「整個」機體的結構對附屬機體的性質必有影響。以動物為例,當心理狀態進入整個機體時,對於一連串的附屬機體,直到最小的機體如電子等都有影響,因而生物體內的電子由於軀體結構的緣故,遂與體外的電子不同。如此一來,沒有任何事物具有獨立的實在,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包含其他事物的有限位態而成的;事物處於互相關聯的共域中,事物的細節必須放在整個事物系統中一起觀察,才能見其本來面目──實在就是體現過程。

  機體論強調事物之相互影響,「心」﹙意志﹚改變「物」的原本規律,而「物」影響其他事物的發展並反過來帶動「心」的運作。機體論使得心靈獲得肯定,價值得到證實,「超越理性範疇的是,那些事物深處神秘莫測的細節,人們可以預期旭日東昇,但是風卻可以來去自如,」懷德海說:「文明如果不能超脫流行的抽象概念,便會在極其有限的進步之後限於癱瘓。」﹙註十四﹚

  註十四:<科學與現代世界>頁3─5,頁21與頁90,懷德海著。


   原載於: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sinner66/think/part_1/epistemology/page1.htm
   首頁: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sinner66/
   作者 E-Mail:Sinner@mail.iem.NCTU.edu.tw